gdp財政收入與國家稅收三者有什麼關係翱

時間 2021-05-07 20:00:56

1樓:匿名使用者

1.社會總產品是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各個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產品量。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形式就是社會總產值。

它們都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社會總產品(總產值)扣除掉當年所消耗的生產資料餘下的部分,就是國民收入。所以,國民收入相對於社會總產品(總產值)來說,是一種「淨產值」。

當然,國民收入也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c某國當年表示消耗掉的生產資料,v表示工人工資,m就是利潤。

c+v+m就是社會總產值(所有的新產品的價值),(c+v+m)-c=v+m (新創造的價值) 就是國民收入的價值形式。

2.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有部門生產的最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在其領土範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二者都包括著勞務的價值。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計算方法、計算範圍不同。國民生產總值是以國民(人口)為計算範圍,只要是本國居民在國內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創造的勞務價值全部計算在內,它不包括外國居民在該國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所創造的勞務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以國土(國境)為計算範圍,只要在本國範圍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所創造的勞務價值都應全部計算在內,它不包括本國居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所創造的勞務價值。

3.國民生產總值包括著勞務價值,而社會總產值只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而且包括著當年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所以這二者無法比較大小。

2樓:匿名使用者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作為衡量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好壞的經濟指標地區gdp與地區財政收入往往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兩者的發展變化保持較高的一致性和協調性。地區gdp的大幅增長必然帶動財政收入的同比例或高於gdp增幅的增長,反之則會同比例或快於gdp增幅的下降。

財政收入說白了就是稅收,稅收的加大當然也說明了經濟的增長,不過,由於統計口徑的影響,財政收入與gdp在統計口徑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財政收入中屬於國民經濟二次分配範圍內的收入如所得稅和非稅收入是不計入gdp核算的。近年來,隨著國家稅收體系的不斷變化,所得稅在稅收總額中的比重呈不斷擴大的趨勢,但這部分收入並不計入gdp。因此,在進行比較時應考慮到這種口徑上的差異。

由於企業效益、人民收入水平和房地產****,適用稅率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這些稅收相對更快地增長。

話得說回來,如果稅收持續增速大於gdp,可能會導致某些行業的生產積極性受到打擊,發展將會扼制與消極,gdp增幅將會下降。

從財政收入總量的結構來看,稅收收入是我國財政收入的主要**。在經濟高增長的背景下,財政收入的持續高速增長,特別是稅收收入增長持續高於同期gdp增長,成為推動財政收入增長的主要原因。目前在我國稅收當中,佔比重最大的是增值稅,由於現階段我國依然依靠投資來拉動經濟,這也帶來了目前我國財政收入增長比較快的結果。

3樓:匿名使用者

gdp是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財政收入是國家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來的貨幣資金。財政收入95%來自國家稅收,國家稅收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三者關係是gdp>財政收入》國家稅收.

國民生產總值、財政收入與國家稅收三者有什麼關係啊?

4樓:

1.社會總

產品是國家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各個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產品量。社會總產品的價值形式就是社會總產值。它們都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

社會總產品(總產值)扣除掉當年所消耗的生產資料餘下的部分,就是國民收入。所以,國民收入相對於社會總產品(總產值)來說,是一種「淨產值」。當然,國民收入也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

用公式來表示就是:

c某國當年表示消耗掉的生產資料,v表示工人工資,m就是利潤。

c+v+m就是社會總產值(所有的新產品的價值),(c+v+m)-c=v+m (新創造的價值) 就是國民收入的價值形式。

2.國民生產總值(gnp)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所有部門生產的最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國內生產總值(gdp)是指一國在一定時期(通常為一年)內,在其領土範圍內,本國居民和外國居民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勞務總量的貨幣表現。二者都包括著勞務的價值。

二者的主要區別是:計算方法、計算範圍不同。國民生產總值是以國民(人口)為計算範圍,只要是本國居民在國內外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創造的勞務價值全部計算在內,它不包括外國居民在該國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所創造的勞務價值;國內生產總值是以國土(國境)為計算範圍,只要在本國範圍內所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所創造的勞務價值都應全部計算在內,它不包括本國居民在國外生產的最終產品和所創造的勞務價值。

3.國民生產總值包括著勞務價值,而社會總產值只是物質生產部門的勞動者創造的,而且包括著當年消耗的生產資料的價值,所以這二者無法比較大小。

gdp和稅收有無關係?分析解釋一下?不要太簡單的敷衍,謝謝! 40

5樓:匿名使用者

一、gdp與稅收的關係

促進稅收增長主要有三個因素,即「自然性增長因素」、「e68a8462616964757a686964616f31333330363833管理性增長因素」、「政策性增長因素」。三個因素中「自然性增長因素」即經濟發展和其隱含的效益對稅收的支撐是基本的,經濟增長因素在稅收增長的諸多因素中佔據主導地位。同時由於兩者核算範疇、計算方法的不同,導致稅收增長與經濟增長不是簡單一一對應的關係。

(一)稅收與gdp的核算範疇

gdp的核算方法有三種,即生產法、分配法和支出法。實際上這是從三個經濟活動過程或環節核算經濟活動總量:生產法是從生產環節計算生產過程的經濟活動總量,分配法是從生產成果的分配環節計算經濟活動總量,而支出法是從財富最終使用環節計算經濟活動總量。

從理論上講,這三種方法從三個環節核算出來的經濟活動總量應該是一致的,但稅收卻不是隻在一個環節徵收,複合稅制下各個稅種分佈於上述經濟活動的各個環節,即生產、分配和消費三個經濟活動過程均有相應的稅種。

1.生產環節的稅收與gdp的關係

由於各行業徵收的稅種不同,因此產業結構會影響稅收收入。

2.分配環節的稅收與gdp的關係

在流轉稅和所得稅疊加的稅制結構下,只要經濟發展的效益提高,稅收增長就應該快於gdp增長,反之亦然。

3.使用環節的稅收和gdp的關係

從最終使用看,投資和進出口對稅收增長產生很大影響。固定資本相對應的物質形態為固定資產,相應徵收財產稅性質的稅收。gdp總量與生產法計算出來的總量理論上應當是相同的,但稅收卻又一次疊加了。

在進出口環節,稅收增長與gdp增長的關係比較複雜,存在增減兩種因素。進口增加會同時導致進口關稅和增值稅等流轉稅增加,出口增加會導致部分出口關稅增加,但也導致出口退稅增加。

(二)稅基與gdp的關係

gdp與稅收收入間的匹配性關係,大致對應於gdp與稅基之間的匹配性關係。稅基是據以計算應納稅額的基礎或依據,不同稅種的稅基和gdp的相關程度不同。增值稅以增值額為課稅物件,與gdp核算中的增加值相對應;營業稅和消費稅的稅基是營業收入,營業收入對應著gdp核算中的「總產出」而非「增加值」;其他商品和勞務稅和經濟行為無直接關係,如車船購置稅以使用的車船為徵稅物件,城市維護建設稅以實際繳納的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的稅額為徵稅物件,土地增值稅的稅基與轉讓次數有關,這些稅收的徵收和當期gdp之間幾無相關。

(三)稅率對兩者關係的影響

稅率分為比例稅率、累進稅率和定額稅率。只有在比例稅率下,稅收和稅基才有可能同比例變動。不同行業的稅率是不相同的,以營業稅為例,交通運輸業的稅率為3%,金融保險業為5%,娛樂場所為20%;資源開採行業除上繳增值稅以外,還需交納資源稅等。

多標準的稅率削弱了稅收與gdp的相關性。

(四)「管理性增長因素」和「政策性增長因素」的影響

由於稅收收入受體制、政策等非經濟性因素影響比較明顯,例如稅收政策的調整、稅種的開徵、停徵、稅收徵管能力的增強和徵管水平的提高等,都將直接導致稅率和稅基的變化,對稅收收入產生直接影響,但這種變化和gdp的增減是沒有關係的,所以在特定的時期,稅收收入與gdp增長的同步性會減弱。

二、稅收收入與gdp關係的定量分析

從理論上來說,稅收收入與gdp存在著必然而緊密的聯絡,經濟增長是稅收收入增長的基礎。這裡我們主要從相關性、彈性、稅負等角度來看稅收收入與gdp的內在聯絡。

(一)稅收收入與gdp具有很強的相關性

通過對1978-2023年的gdp和稅收收入[1]資料進行相關分析和迴歸分析,得出稅收收入和gdp的相關係數為0.985,二者具有很強的相關性。把gdp作為自變數(x),稅收收入作為因變數(y),得到迴歸方程為:

y=0.146x-19.198,稅收收入對gdp的邊際貢獻率為0.

146,即gdp每增加100億元,稅收收入相應平均增加14.6億元。

(二)五個行業與稅收收入不相關

雖然稅收收入與gdp在總量上具有較強的相關性,但分行業看,科學研究、技術服務與地質勘查業,水利、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教育,衛生、社會保障和社會福利業,公共管理與社會組織五個行業屬於非營利服務業,這些行業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並不以盈利為目的,因此創造的稅收很少。2023年五個行業增加值佔gdp比重達到16.1%,佔第三產業的比重達到21.

9%,這些行業的發展與稅收收入的增長沒有明顯的相關性。

(三)稅收收入增長一般快於gdp增長

稅收彈性是衡量稅收增長變化對於經濟增長的變化反應程度的指標。當稅收彈性係數小於1.0時稱為缺乏彈性;當稅收彈性係數等於1.

0時稱為單一彈性;當稅收彈性係數大於1.0時稱為富有彈性。

gdp和稅收的彈性係數計算如下,分子、分母均為現價增速:

稅收彈性=稅收收入增速/gdp增速

(四)在增值稅彈性係數比較中,批發和零售業比工業更富彈性;在營業稅稅收彈性比較中,房地產最富彈性

主要稅種的彈性係數計算如下,其中,分子為某稅種稅收收入的增速,分母是行業增加值的增速。同理,主要稅種彈性係數的計算也採用現價增速。

稅收是否計入GDP,稅收和財政收入算GDP嗎?

1 gdp 國內生產值 是包括稅收的,gdp有三種計算方法,即生產法 收入法和支出法,一般常用的是支出法和收入法。2 按照收入法核算gdp,主要是指提供生產要素所取得的收入,也包括一部分非生產要素,例如間接稅 折舊 公司未分配利潤等收入。3 計算公式為 gdp 工資 利息 租金 利潤 間接稅和企業轉...

為何有的城市gdp高而財政收入缺低

王 鵬 主要原因 gdp和財政收入是兩個範疇的概念。正確理解 gdp高並不意味著財政收入一定高,gdp迅速發展離不開三大產業,所以會在每個城市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公報中列出詳細三大產業尤其是這裡邊規模企業生產總值分析,gdp高以為這個這些規模企業產值貢獻高,一定程度上創稅也高。但兩者增幅不對等。因考...

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淵源 響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要素 1 經濟發展水平因素 基礎性的制約作用 2 生產技術水平因素 3 經濟結構因素 4 分配製度和分配政策因素 5 因素 一是 總水平升降對財政收入的影響 二是現行財政收入制度。影響財政收入的主要因素是什麼 20 影響bai財政收入規模的主要要du素 1 經濟發zhi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