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改增後建築工程的稅金怎麼計算

時間 2021-06-19 01:08:46

1樓:張大喵愛吃魚

營改增36號檔案公佈以來,各路大師專家各樣解讀在朋友圈、論壇等都是刷屏的狀態。很多人都提到了建築業雖然稅率增加了,但是可以抵扣17%進項,進項還是高出了6個點,因此整體稅負變化不大。

當建築材料的在整個建築定價中比例為多少時才與原來的稅負相等。

我的計算過程如下(只考慮增值稅和營業稅):

假設一個專案定價10000萬元(含稅價)

營業稅=10000*3%=300萬元

增值稅:

假設可以取得進項稅額為x,則:

增值稅=10000/1.11*11%-x=990.99-x

如果營改增前後稅負不變,則有:

990.99-x=300

得出:x=690.99萬元

因此,可以得出如下結論:

1、該臨界點稅負需要的增值稅進項稅額佔專案定價(含稅)的比例=690.99/10000=6.91%

因此,只有建築企業能夠取得的進項稅額佔專案定價比例大於6.91%才會低於營改增前的稅負。

2、如果企業能取得17%的材料進項,材料佔比是多少呢?

假設建築企業能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且都是17%的稅率(其他稅率暫不考慮):

材料(不含稅)=690.99/17%=4064.65萬元

材料(含稅)=4064.65*1.17=4755.64萬元

材料佔專案定價的比例=4755.64/10000=47.55%

因此,只有當17%稅率的材料大於47.55%(含稅)時稅負才會低於營改增前。

建築行業的進項能否取得,將直接決定建築行業營改增後的稅負變化。因此,建築業對於專案採取簡易方式還是一般方式,需要結合專案情況及業主單位對增值稅專用的需要等進行綜合考慮。從上述計算看,鋼構企業的稅負將會明顯降低,因為鋼構企業的材料佔了很大比例且基本都能取得17%的進項發票。

2樓:不知世界從何來

營改增後工程造價計算:

之所以說此輪全面增值稅試點中,建築業是受影響最大的行業,原因之一就是增值稅對工程造價的形成,產生了傷筋動骨的影響。工程造價,就是在人、材、機成本的基礎上,加成管理費與利潤,最後再加上營業稅金及附加。其中人材機成本是行業標準、市場**與個人經驗的綜合,管理費、利潤率、風險金是內心的期望。

而營業稅金呢?「3.41%!

」哪怕他不知道這3.41%是怎麼來的。

所以,營改增之前,一位資深的專案經理,可以非常確切地在心中估出一個簡單專案的造價。比如:某縣一個土方工程,工作量有100方,人、材、機的成本分別是50,20,10。

那麼,成本就是8,000元。加上30%的管理費和20%的利潤,不考慮風險因素,合計就是12,000元。

營業稅金及附加=12,000×3.41%=409.5元

所以,最終得出的工程造價就是12,409.5元。

不論是甲方還是各投標方,都可以按自己對工作量、成本、管理費率、利潤率的認識,來形成自己的工程造價。

營改增後,可就沒這麼簡單了。根本原因在於,增值稅是價外稅,稅在價外,要想形成一個正確的造價,必須首先把「可抵扣的增值稅」從**之中給「掰」出來。

住建部辦公廳趕在財稅36號文之前,發出了關於調整工程造價計算方法的通知(建辦標[2016]4號文),這個以辦公廳而非部的名義發的通知,對工程造價進行了一個非常籠統的指導,大概說來分為三步:

①先計算出不含可抵扣增值稅的成本

②再在其基礎上,加上管理費和利潤等標高金

③ 再乘以111% 於是就得出了整個工程在增值稅環境之下的造價。

順便可以看到,在住建部辦公廳看來,未來的工程造價,都是含可抵扣增值稅的含稅價。這個方法近乎於紙上談兵,存在兩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可抵扣的增值稅」到底是多少呢?這可不是一個眉頭一皺,就能算出來的東西;其次是沒有考慮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

以上例那位專案經理來說,8,000元的人材機成本中,可以抵扣的增值稅到底有多少呢?問誰都不可能問出個名堂,一切只能自己「估計」,問題是,不與**商討價還價一番,簡直是估無可估的。

以商混為例,市面上有按3%開票的,也有按17%開票的,不開票的我們就不討論了。從不同人手上買,掰出來的可抵扣增值稅就不同。

大體說來,對於採購方而言,考慮到城建與教附的因素,**10,000開17%專票,與**8,660開3%專票,其成本幾乎一致。但增值稅並非取得專用發票就能抵扣,還必須要考慮到進項抵扣對資金流與發票流的要求,這些顯然都對專案經理們的知識面形成了新考驗。

為迎接營改增,專案經理們必須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聽說要開專票,**商一般都會要求「漲價」,假定一番討價還價之後,專案經理們發現,上例中的人材機成本變成了8,500元,再加上總計50%的標高金,含稅造價就成為了:8,500×150%=12,750元。

同時,專案經理還必須估計到,可以取得的那一疊增值稅專用發票上,「稅額」一欄加在一起的合計數是多少。例如是300元,掰掉它,稅前成本就出來了:12,750元-300元=12,450元。

現在還應該儘量把城建稅與教育費附加算一算,假定稅率為10%,則本專案導致的附加稅可以表示為一個方程((12,450+附加稅)×11%-300)×10%=附加稅解這個方程得用到小學四年級的知識,附加稅=108元。

於是,最終工程造價出來了:工程造價=(12,450+108)×(1+11%)=13,939元。難吧?

營改增後工程造價計算之難,不在計算上,而在如何預計與把握能掰去多少可抵扣進項稅金。形像說就是:「採購時能以什麼樣的**取得什麼樣的發票」。

營改增後,水泥、砂石、鋼筋、機械的**肯定會變化,營改增後,能取得多少可抵扣的增值稅專用發票肯定充滿著變數。

營改增後建築工程的稅金怎麼計算

營改增以後建築工程營業稅改徵為增值稅,稅率為11 建築業 營改增 涉及建築業及其上下游產業鏈,施工企業的實際稅負很可能會增加。建築業營改增後,建築安裝工程費用按 價稅分離 計價規則計算。水利水電工程建築及安裝工程單價的計算公式不變。稅前工程造價為人工費 材料費 機械使用費 措施費 間接費 利潤 主材...

建築工程的稅金是怎麼測算出來的,營改增後建築工程的稅金怎麼計算?

綜述 沒有區別。稅金是指國家稅法規定的應計入建築安裝工程造價內的營業稅 城市維護建設稅 及教育費附加等。具體 1 營業稅是按營業額乘以營業稅稅率確定。其中建築安裝企業營業稅稅率為3 計算公式為 應納營業稅 營業額 3 2 城市維護建設稅是按應納營業稅額乘以適用稅率確定。稅率 市區7 縣鎮5 鄉村1 ...

現在建築工程稅率是多少,營改增後工程發票稅率是多少?

東奧名師 建築安裝稅率是11 小規模納稅人 連續12個月建築安裝服務銷售額未達到500萬元 則適用3 的 徵收率 建築業包括建築 安裝 修繕 裝飾 其他工程作業 注意營業稅修繕 不動產 構築物 與增值稅修理的劃分 自建自用 自建出租 自建投資的建築物,不是建築業勞務的徵稅範圍 納稅人受託進行建築物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