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是什麼意思哦

時間 2021-09-01 17:44:52

1樓:rostiute魚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當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時,表明存貨已經減值,應以可變現淨值作為存貨的賬面價值;否則以成本作為存貨的賬面價值。

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兩者之中較低者計價的方法。即當成本低於可變現淨值時,期末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時,期末存貨按可變現淨值計價。

會計處理

當存貨的可變現淨值**至成本以下時,由此所形成的損失已不符合資產的定義,不能為企業帶來未來的經濟效益,因此,應將這部分損失從資產價值中抵銷,列入當期損益,否則,當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於其成本價值時,如果仍以其歷史成本計價,就會出現虛誇資產的現象,這對企業的生產經營來講顯然是不穩健的。

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的運用越來越廣泛,美國、日本、加拿大等國家都規定存貨應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計價。企業在中期期末或年度終了,對存貨進行全面清查,如由於存貨遭受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低於成本等原因,使存貨成本不可收回的,應提取存貨跌價損失準備。

2樓:休聽南戲真

在資產負債表日,當成本高於可變現淨值時,表明存貨已經減值,應以可變現淨值做為存貨的帳面價值,借:資產減值損失

貸:存貨跌價準備,當成本低於可變現淨值時,表明存貨未減值,但根據謹慎性原則,我們仍以成本做為存貨帳面價值

存貨成本期末應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嗎

3樓:心在雲上飛

是的。《企業會計準則第 1 號 —— 存貨》第十五條規定

1、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2、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3、為生產而持有的材料等,用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高於成本的,該材料仍然應當按照成本計量;材料**的下降表明產成品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的,該材料應當按照可變現淨值計量。

4、為執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淨值應當以合同**為基礎計算。企業持有存貨的數量多於銷售合同訂購數量的,超出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淨值應當以一般銷售**為基礎計算。

5、資產負債表日,企業應當確定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以前減記存貨價值的影響因素已經消失的,減記的金額應當予以恢復,並在原已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金額內轉回,轉回的金額計入當期損益。

3.我國企業會計準則規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可變現淨值計量。(判斷題)

4樓:匿名使用者

第十五條 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  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  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5樓:匿名使用者

您好答案是x

應按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法計量

存貨期末計量按賬面價值和可變現淨值熟低計量,不理解?為什麼

6樓:溶風

答追問:可變現淨值變大的時候,原來計提的存貨跌價準備要轉回,衝減資產減值損失。

7樓:匿名使用者

我覺得謹慎性原值,不能高估。

資產負債表,資產負債表

1購買原材料5800元,款項尚未支付 借原材料 貸應付賬款5800 2接受投資者投資50000元 借銀行存款 貸實收資本 50000 3向銀行借短期借款10000元 借銀行存款 貸短期借款 10000 4 飲料獲得收入60000元,其中20000已經收到貨款,其他的款項尚未收到 借銀行存款 2000...

關於資產負債表,關於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 the balance sheet 亦稱財務狀況表,表示企業在一定日期 通常為各會計期末 的財務狀況 即資產 負債和業主權益的狀況 的主要會計報表。應收賬款和預付賬款屬於資產類科目 應付賬款和預收賬款屬於負債類科目 比如 1 銷售商品一批,貨款未收回 借 應收賬款貸 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

資產負債表怎麼編制,資產負債表怎麼編制

財務報表的編制,基本都是通過對日常會計核算記錄的資料加以歸集 整理來實現的。為了提供比較資訊,資產負債表的各專案均需填列 年初餘額 和 期末餘額 兩欄數字。其中,年初餘額 欄內各專案的數字,可根據上年末資產負債表 期末餘額 欄相應專案的數字填列。如果本年度資產負債表規定的各個專案的名稱和內容與上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