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轉銷售成本時,借 主營業務成本貸 庫存商品

時間 2021-10-14 21:44:04

1樓:墨汁諾

會計原則就是配比原則,既然又成本結轉就又收入的形成。庫存商品的減少和成本的增加是一筆業務不是兩筆,因為成本是沒有餘額的科目 ,其增加額最終要轉到利潤的借方就是減少利潤總額。而庫存減少成本增加的原因是銷售了,還要記一筆借銀行存款。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對應一個收入

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庫存商品轉化為現金或存款。

收入也同樣是沒有餘額的科目,其增加的價值最終要轉到利潤的貸方。這樣利潤貸方增加了收入數,借方是減少,記了成本數,收入與成本的差額就是企業的收益。成本就是庫存商品,庫存商品少了,成本增加了,主營業務收入減去成本,就是毛利。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可以這樣理解:企業的庫存商品不會無緣無故地減少,減少了的庫存商品到**去了呢?其價值轉到成本里面去了,庫存商品的減少和成本的增加是一筆業務不是兩筆,因為成本是沒有餘額的科目 ,其增加額最終要轉到利潤的借方就是減少利潤總額。

而庫存減少成本增加的原因是銷售了,還要記一筆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同理你不能說銀行存款增加,收入也增加,企業就收入了兩倍。

收入也同樣是沒有餘額的科目,其增加的價值最終要轉到利潤的貸方。這樣利潤貸方增加了收入數,借方是減少,記了成本數,收入與成本的差額就是企業的收益。

3樓:中華一郎

你的庫存商品賣出了才有了主營業務收入

簡單說,主營業務收入不是淨利潤吧?還有成本吧?成本就是你的庫存商品,庫存商品少了,成本增加了,主營業務收入減去成本,就是你的毛利。

4樓:高橋雅美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

1.企業買材料(企業花錢了)

借:原材料 1 000貸:銀行存款 1 0002。領用原材料(將原材料轉變為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1 000

貸:原材料 1 0003.由於要給員工開工資、廠房的各方面費用、辦公的花銷、所有要繳納的稅費等,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計入「生產成本」,於是就提高了總的生產成本。

借:生產成本 3 0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 000製造費用 1 000管理費用 1 000……4.結轉生產成本(一堆材料變成可供**的商品了)借:

庫存商品 4 000

貸:生產成本 4 0005.**商品(把原來那一堆材料又換成錢了)「主營業務成本」會和「主營業務收入」同時出現。

如借:銀行存款 4 680貸:主營業務收入 4 000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80借:

主營業務成本 4 000貸:庫存商品 4 000原來花1000元買的材料現在賣了4000元,這不就是賺了嗎?

「主營業務成本」屬於費用類科目,它和資產類科目一樣:增加記在借方,減少記在貸方。

5樓:匿名使用者

你的理解,說明你不理解款及。會計原則就是配比原則,既然又成本結轉就又收入的形成。

即: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對應一個收入借:銀行存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即你的庫存商品轉化為現金或存款,

你的明白

6樓:賈人甲人

這是本質觀念的錯誤,庫存商品是什麼,是資產類科目,銷售成本是什麼,是損益類科目,什麼導致企業的損失,是資產的減少,是負債的增加,是權益的流失,請問銷售成本屬於哪種?請正確理解什麼是損益類科目,請翻閱基礎會計書查詢解答。

7樓:匿名使用者

結轉成本的時候就是這樣做的啊~~~

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成本包括什麼?

你的這個問題是沒有搞清楚成本流程和確認前提。採購入庫 原材料 生產領用 生產成本 加工過程費用 生產成本 完工後 庫存商品 售出後 主營業務成本 也就是說,產品加工的各個環節 工序 的成本在不同的會計賬戶反映,每個會計科目都有其特定的內涵,未完工的產品成本不能轉入 庫存商品 未售出的產品成本也不能計...

月末生產成本為什麼要結轉的主營業務成本

綠水青山 月末生產成本一般不可以直接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生產成本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的順序 1 領用原材料時 入生產成本 2 生產出商品時,生產成本 轉入到庫存商品 3 銷售時,庫存商品 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 4 月底結轉損益時,主營業務成本 轉入本年利潤 銷售商品時就得要結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不涉及到銷...

上月借 主營業務成本2500應交稅金500貸 銀行存款3000這月要衝回

賬務處理不對,應按下處理 1 開出支票時 借 預付賬款 xx 3000 貸 銀行存款 3000 2 月底發票未到可將3000.00元,進行預提處理借 主營業務成本 xx 3000 貸 其他應付款 預提xx 3000 3 這個月收到發票時 1 先將預提衝回 借 主營業務成本 xx 3000 貸 其他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