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樓:匿名使用者
同:都是犧牲農民的重點重點利益來推核兄動工業化,都是走粗放發展的道改源襲路.異:英國由資本家完成,蘇聯由**領導完成,英國首先發展輕工業,另乙個國家則相反,英國是通過自由競爭發展起來,蘇聯則由依靠行裂者政手段。
蘇聯什麼時候實現工業化?
2樓:古往今來之奇聞百談
蘇聯實現工業化的過程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但是真信滲正的高速工業化發生在1929年以後。在蘇聯領導人史達林的推動下,蘇聯開始實行「五年計劃」,旨在通過計劃經濟的方式推動國家的快速工業化,以此來加強國力和提高經濟實力。
第乙個五年計劃從1928年開始,到1932年結束,該計劃的目標是迅速發展重工業,如鋼鐵、機械、電力等行業,並且增加農業現代化的投資。第二個五年計劃於1933年開始,到1937年結束,該計劃的重點是發展重型工業和擴大軍備產業。此後,蘇聯又實施了第三個五年計劃(1938-1941),但由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這個計劃未能完全實現。
蘇聯的工業化程序在很短時間內實現了巨晌鉛大的成就,使蘇聯在經濟和工業領域超越了許多其他國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工業國之一。然而,在這個過程中也出現了宴坦好一些問題,如對農業的忽視和對工業發展的過度追求,導致了一些社會問題的出現。
蘇聯是什麼時候完成工業化的
3樓:羨慕寶貝
蘇聯的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基本實現時間一般認為是在1937年完成第二個五年計劃之際。
因為此時的蘇聯已經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歐洲第一的工業強國。蘇聯的工業總產值佔全世界的許多主要工農業產品位居世界前列。我們認為以衛國戰爭爆發之前的1940年,作為蘇聯工業化完成的時間,1940年蘇聯的工業產值比1937年又增長了45%.
因此學術界的共識是:蘇聯的工業化完成的時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特別是衛國戰爭爆發之前。蘇聯的工業化具有強烈的國防色彩,重工業發展特別的迅速,高度集中和計劃化。
4樓:坑卷
在1928年至1932年,蘇聯第乙個五年計劃完成後。標誌是一五完成。
蘇聯第乙個五年計劃是指在1928年至1932年,蘇聯共產黨和**為擺脫蘇聯落後的農業國面貌而實行的大規模有計劃的全面的社會主義建設。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按照預先編制的詳細計劃建設的開端,同時也是人類大規模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開端。第乙個五年計劃的完成,使蘇聯開始由農業國變成工業國,蘇聯初步建起了獨立的比較完整的國民經濟體系,為實現社會主義工業化奠定了物質基礎。
英國和蘇聯工業化道路有什麼不同
5樓:網友
英國:先發展著重輕工業,當國家財政和工業基礎成熟後,再大力發展重工業,是一種自然、緩慢漸進的工業發展方式。
蘇聯:先集中國家人力財力發展重工業,等到重工業體系建立後在以重工業帶動輕工業發展。這是一條適合在短時間內追上工業發達國家的捷徑,缺點是忽視了人民生活需要,不利於調動人們工作的積極性,長久下去會導致工業體系失衡以及社會生產力降低。
從材料一二看出英國工業化程序與蘇聯相比有什麼不同
6樓:隔花時見月
英國的工業化是由於工業革命的推動而進行並完成的;蘇聯的工業化是由國家的力量主導完成的。
英國的工業化程序中產生了許多的發明創造;蘇聯的工業化大多靠引進外國先進科學技術。
英國的工業化程序經歷了乙個世紀左右;蘇聯工業化只用了兩個五年計劃的時間,即十年時間就實現了工業化。
英國的工業化程序伴隨著殖民擴張和海外掠奪;蘇聯的工業化程序中大體奉行和平政策。
英國的工業化程序是循序漸進的,從工場手工業到大機器大工廠;蘇聯則是突飛猛進式的工業化。
英國的工業化發展的工業體系比較完整;蘇聯工業化注重以國防工業為代表的重工業,輕工業落後。
蘇聯與中國的工業化
7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從一九二八年開始進行有系統的工業重建,歷時四個五年計劃基本上實現了工業化。短短的二十年中,蘇聯的工業產值一舉躍居世界第二位,成為當時世界上的工業強國,其發展速度大大高出同期資本主義國家,顯示出社會主義計劃經濟獨特的優越性。但是,蘇聯的工業化有一定的弊端,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一,這期間蘇聯主要發展的是重工業,輕工業的發展卻相對滯後很多,到了後期,整個工業體系輕重工業嚴重失調,導致了蘇聯的工業經濟開始逐漸的衰退。二,蘇聯工業的資源性很強,而**對其工業經濟的拉動作用卻很微小,工業發展的持續性較弱。三,蘇聯工業在發展過程中,雖然產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在工人技術水平和工業裝置水平等方面落後於歐美等國,缺乏核心競爭力。
中國前期工業化基本上是走的蘇聯的老路子,重工業以國民經濟中的比例過大。
8樓:匿名使用者
蘇聯的初步工業化是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大蕭條時代才得以完成的。然後二戰後通過華約組織的產品互換才真正完成全面的工業化的。中國的初步工業化是蘇聯支援建設的。
目前我們還在建設全面工業化的過程中。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蘇聯從二戰的戰敗國德國獲得了大批的科學家,人才的充足,這是其一,重要的是其實在沙俄時期就已經有近代工業了,反觀同時期的中國,那才是徹底的農耕社會,而我們的近代工業真正的發展不過數十年,自然無法與有百餘年工業基礎的蘇聯相比。
10樓:匿名使用者
國有形式下的工業化前提是犧牲農業。
蘇聯與中國的工業化的比較,比較中國與蘇聯工業化道路的異同
話筒哥 第一,蘇聯的工業化十分殘酷,遠比中國還要殘酷,中國工業化時期最殘忍的時候,天災加人禍,四億人口中只有大約1000萬不到死在工業化的原始積累下,這個比例不高 有說法說是3000萬,這個說法很沒有常識,因為這個說法連自然死亡的人數和未出生的人口都要算進去 如果中國想要達到蘇聯的速度,餓死的人,付...
我國工業化建築的發展趨勢,建築工業化與工業化建築的意義
更有利於工業化大批量生產。產品的形式更統一,質量更具有標準。這個沒參考過書本,只是自己的想法,希望對你有幫助。建築工業化與工業化建築的意義 建築工業化 來建築工業化是我國自建築業的bai發展方向。近年來,隨du著建築業體制改革 zhi的不斷深化和建築規模的持dao續擴大,建築業發展較快,物質技術基礎...
新型工業化有何特徵,為什麼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
根據十六大報告的精神,新型工業化道路主要 新 在以下幾個方面 1 新的要求和新的目標。新型工業化道路所追求的工業化,不是隻講工業增加值,而是要做到 科技含量高 經濟效益好 資源消耗低 環境汙染少 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 並實現這幾方面的兼顧和統一。這是新型工業化道路的基本標誌和落腳點。2 新的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