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諾曼底登陸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一天

時間 2022-10-17 06:05:04

1樓:

2023年和2023年一樣,全世介面對著同一個問題:如何處理戰敗的德國。這一次,戰勝國的領導人差點兒重蹈覆轍,犯了一戰後同樣的錯誤。

正是這個錯誤,讓一戰戰敗的德國人不願善罷甘休,再一次將世界拖進戰爭的火海。

美國的參戰扭轉了一戰的敗局。但美國方面的躊躇不前,政治精英對待美國世界霸主這一新角色的意見分歧,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和平談判中就已表露無遺。而一戰達成的和平協議,有著諸多旨在永久性地削弱德意志帝國的規定,這使得這份和約有些先天不足。

正是因為這個和約過於嚴厲,它並未能化干戈為玉帛,卻使得失敗者獲得機會後立即推翻原來的和約,發動新的戰爭。

在德國人看來,勝利者的要求不僅欺人太甚,而且在時時刻刻提醒德國人戰敗的恥辱。在戰勝國的不斷訛詐和威脅下,德國總的戰爭賠款達到了1320億金馬克,分66年還清,另外再加上每年出口額的26%0今天的德國直到2023年還在承受這一鉅額賠款帶來的影響,在一戰結束後的第92年,重新統一的德國**兌付最後—:筆國嚎債券的利息,這些債券都是德國在一戰戰後為募資償還盟國的戰爭賠款而發行的。

相比金額,戰爭賠款最讓德國人痛苦的還是漫長的還款年限。

可以說,沒有人比那個來自慕尼黑的下土更瞭解德國人胸中的怒火(以及怎樣利用這股怒火)。僅僅用了三年,阿道夫,希特勒就從一名籍籍無名的老兵轉變成了「慕尼黑之王」,他的肖像畫掛滿了這個啤酒之都最大的啤酒館。

協約國強迫德國簽訂《凡爾賽和約》是希特勒演講的一箇中心主題。在集會演講上,他從不放過機會提到這一「可恥的、侮辱性的和平」,給德國戴上了奴役的枷普鎖。戰勝國的居高臨下,不僅侮辱了德國人,也成為德國人的集體精神創傷,這種集體創傷將德國人(數量遠遠多於納粹支持者)凝聚在一起。

隨著2023年席捲資本主義世界的經濟危機的來臨,戰敗屈辱這一心理問題成了影響德國人生計的生存問題。從2023年至2023年,德國經濟勉勉強強還能應付,這多少要感謝美國的投資。而2023年的金融危機使國外的投資者開始回撤資本,外資的快速出逃直接將德國拖進了大蕭條的漩渦中心。

總理海因裡希。布呂寧的通貨緊縮政策更加劇了經濟狀況的惡化,德國的失業人數一度超過600萬。

儘管2023年德國宣佈戰敗投降,但是德國的軍人卻不服氣,軍人的榮譽並沒有在戰爭中受任何挫傷。從參謀總部下至普通士兵,所有德國人都明白法國人根本不可能靠自己贏得對德國的勝利。對於法國這種狐假虎威,依靠美國成為勝利者的行為,德國人不僅心理不服,更平添許多貪妄。

至少,希特勒信心滿懷地認為,再次發動戰爭,征服法國,就可以一雪前恥。

2樓:情感回想師

二戰之前,19世紀中後期,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作為工業革命的代表電力和內燃機佔據重要地位。作為它們的供給能源——石油,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不管是工廠還是軍隊,沒有石油,就相當於是擺設,而這些大機器都是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也決定一個國家的強弱水平,所以,對於豐富的石油資源就成了激烈爭奪的目標。

當時,石油的主要產地只集中在為數不多的幾個國家手中,像美國,地大物博也是當時世界上石油產量最大的國家。蘇聯作為第二大產油國,也是擁有豐富的石油資源,雖然不能和美國相比。委內瑞拉、伊朗、印度尼西亞、墨西哥、羅馬尼亞、伊拉克、哥倫比亞等國家,都有著豐富的石油資源,但很多都在英美等西方國家的掌控中。

其中羅馬尼亞是德國最大的石油**商。

世界各地的石油佔有量差距懸殊,嚴重影響著某些國家急速發展的需要。特別是日本,不僅國土面積狹小,資源佔有量更是低的嚇人,沒有石油的日本,更是加劇其野心的膨脹!所以說,石油,也是二次世界大戰的一個重要誘因。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的時間是,第二次世界大戰起始時間

古國小琪 1939年9月1日 1945年8月15日,以德國 義大利 日本法西斯軸心國 及芬蘭 匈牙利 羅馬尼亞等國 為一方,以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另一方進行的第二次全球規模的戰爭。從歐洲到亞洲,從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後有61個國家和地區 20億以上的人口被捲入戰爭,作戰區域面積2200萬...

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誰發起的?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20年間,資本主義各國經濟政治力量發展不平衡,德國和日本的工業發展。比較突出,經濟實力明顯增長 英 法 美等國則先後出現停滯局面。1929年和1937年,資本主義世界發生兩次嚴重的經濟危機。為了擺脫經濟 政治和社會危機,德 意 日法西斯統治的國家走上了國民經濟軍事化的道路,在政治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是哪一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在哪一年結束的

張家主任 第二次世界大戰於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開始。戰火燃及歐洲 亞洲 非洲和大洋洲。分為 歐洲 北非戰場 亞洲 太平洋戰場。德國 義大利 日本法西斯等軸心國及保加利亞 匈牙利 羅馬尼亞等僕從國為一方,以中國 美國 英國 蘇聯等反法西斯同盟和全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為同盟國進行的戰爭。先後有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