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栽的杜鵑花被太陽晒了一下掉葉子還能成活嗎可以用塑料袋罩住嗎

時間 2021-05-07 19:58:56

1樓:匿名使用者

新栽的杜鵑花掉葉子很正常,不要用塑料袋罩住,扎塑料袋是為了更好的光合作用,沒葉子怎麼光和?夏天不合適強光照射,建議放置在室內,光亮度適中,一天澆兩次水,am 7:00(最好6:

00)一次,pm 7:00一次,記得不要澆太多,把土潤溼便可以。 夏季,一般5周便可以恢復,長出新葉以後,澆水量增加,時間次數不變,水澆透即可。

2樓:不可全戒

別用袋子罩,如果不很嚴重的話放置在遮陰處養,一個多月後就可以了。

茉莉冬天怎麼掉葉子能不能拿塑料袋罩住保暖

3樓:匿名使用者

茉莉花是一種長日照偏陽性花卉,且喜炎熱潮溼,性畏寒,冬季需在5℃以上的環境中才能安全越冬專,茉莉花適宜的生長溫屬度為25℃—5℃。最適合光照強烈的樓房陽臺盆栽。 茉莉花越冬管理要點是:

一、 控制室溫 北方地區,每年寒露節前將茉莉移入室內,放在陽光充足的房間裡。整個冬季的室溫,夜間最低溫度以12°c-14°c最為適宜,白天最高溫度以18°c-20°c最為適宜。要注意適當通風,不然易引起葉片脫落和爛根。

一般應在晴天中午稍微開啟窗戶通風。

二、 適量澆水 盆栽茉莉花生長的好壞,澆水是否適宜是個關鍵。冬季茉莉花已進入半休眠狀態,吸收和蒸發水分的量很小,澆水應有節制。如澆水過量,則往往引起爛根,葉子發黃以致落葉死亡。

但澆水也不能太少,一般見盆土乾硬時即澆水一次,以保持盆土稍潮潤為適宜。

三、 停止施肥 北方冬季氣溫低,茉莉花在冬季處於半休眠狀態,應停止施肥。一般從10月開始即停止施肥。

四、 防治蟲害 冬季室內通風不良,易發生紅蜘蛛和介殼蟲,危害頂梢幼嫩的枝葉,影響生長和觀賞,常用1500倍-2000倍的"1059"的藥液噴施於葉片或整個植株。平時要注意觀察病蟲發生,對症施藥。

杜鵑花的葉子掉了還有救嗎?是什麼原因呢?

4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花落葉究其原因大致有以下十點:

1、施肥量大,濃度過高,造成燒根(反滲透),鬚根因失水而萎縮,葉尖、葉緣均失去光澤,逐步變焦脫落。

2、澆水或大量自然降雨,養分淋失,根系窒息,易使整枝早衰,迫使葉片早落。

3、杜鵑花喜陰怕陽。晴天的中午或傍晚澆了過涼水或早晨澆了過熱的水,澆水要恰如其分。

4、杜鵑花喜酸性土壤,ph值6左右較適宜,土質偏鹼、板結,葉黃枯萎而落,甚至死亡。

5、生理上缺鐵,葉綠素合成受影響,葉片會變小,呈黃白色,久之必落。

6、由於根系纖細,吸水**能力均差,怕旱怕澇,要在空氣溼度70%至90%時,才能生長良好,溼度大易患黑斑病,若防治不及時周密,同樣造成早落葉。

7、一般能耐10%以下低溫,但因杜鵑根部入土淺細,離表土近,過於乾燥時,葉易脫落。

8、通風不良,空氣閉塞,引起落葉。

9、氮肥不足,葉薄無光,枝條短瘦,花少而小;缺磷肥,部分葉片呈紅紫色且易落;缺鉀肥,老葉灰綠,葉緣黃綠,葉片出現斑點,最終變成褐色,以至焦枯落葉。

10、受油漆或其他有毒氣體侵害而落葉,或雪襲霜凍而造成葉片脫落。

5樓:匿名使用者

你說的現象最常見,是因為冬季溼度小,空氣乾燥,加上通風不良所致,解決方法是把盆底墊高,在底盤裡加水,還要經常噴水以增加空氣溼度

相信我沒錯。

6樓:匿名使用者

杜鵑花葉子掉了怎麼辦還相救、嗎?

杜鵑花的葉子都掉光了,怎麼辦?還能活嗎?

7樓:走失的祕密

杜鵑是很容易掉葉子的植物。一般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根部腐爛,導致葉子掉光,這種情況,已經不能救治,乾脆倒盆重新栽植。再一種情況是植株突然改變生長環境,如突然變熱,空氣乾燥,或者輕微凍害,也會出現落葉現象。

確因如此,是可以救活 的。只要將植株放置在散光處養護即可,期間,切忌水肥,也不要大水澆灌,每天上午對杜鵑枝條細霧噴水保持保持溼潤即可。等新葉萌發,就可以進行追肥,促進葉子健壯生長。

平時栽培管理應該注意,杜鵑怕幹又怕澇。如果杜鵑盆土過於,根端即萎縮,先是葉片下垂或捲曲,以後嫩葉尖端變成焦黃色,嚴重者長期不能恢復,日漸枯死。盆土過潮,通氣性小良,造成爛根,輕者葉黃、早落,生長停頓,重者死亡。

8樓:

杜鵑花掉葉子首先要搞清楚,為什麼掉葉子?種了多久才掉光葉子的,掉的時候是綠葉還是黃化了再掉的?用的什麼土,怎麼澆水的?

可能是土壤積水造成的掉葉;家裡溫度多少?因為有的杜鵑品種是怕凍的,有可能是溫度過低引起的杜鵑葉片掉落。

掉葉子後,可以折一下杜鵑的枝條,是有生命的還是直接乾枯了?

如果是直接乾枯了,葉片也掉落了,土壤潮溼,積水得厲害,那十有**,根系出了問題,是救不活了;

如果還是活的,則可能是環境改變,引起的落葉。保持土壤稍乾燥為宜,注意保暖,明年應該還會長新葉。

9樓:匿名使用者

看枝條裡面是綠的還活著,可以發芽的。你看它老枝條不是也亂髮芽嘛。(枝條裡頭不綠就沒救了)。可以套個大塑料袋,停水緩緩。

10樓:小夥

我想你的杜鵑應該是西洋杜鵑。如果葉子是枯黃了,從底部開始掉的話,那是缺水的緣故,只要給花澆透水,並且在天氣好的時候,給葉面噴水,並放在通風的環境。它應該能夠好轉。

如果葉子是水漬狀黃,從嫩葉掉起,那是土壤不透氣,根爛了,那要翻盆,去掉爛根,用殺菌劑浸泡消毒。

11樓:45559季涸

杜鵑花的特性是:喜酸性土,喜溼潤,喜溫暖;怕濃肥,怕暴晒,怕旱澇。 管理不好常出現不正常落葉,以下向您介紹杜鵑落葉的原因及解決辦法:

1 環境不適性落葉 市場上**的杜鵑大都是在溫室中培育的,購回後對家庭自然環境不能一下適應,常出現落葉甚至死亡。異地培植的杜鵑也會出現同樣的問題。 解決辦法:

新購回的杜鵑,應設法保持空氣溼度,適當遮蔭,保持盆土溼潤,需要空氣流通但不能寒風直吹,也不急於換土、施肥,儘量使其安全度過適應期。冬季應給予充分光照,在室內養護儘量置南窗下,環境溫度不能低於5度。不要隨意更換地方,以免溫度劇變。

也不要放在空氣較汙濁之處。 2 盆土不適性落葉 解決辦法:培養土一定要用通氣性好、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ph值為5.

5至6.5最為合適。平時應適當施些礬肥水,或水中加入少許硫酸亞鐵施用。

如採用鹼性土則會造成葉片黃化脫落。 3 肥害性落葉 杜鵑不喜大肥,家庭栽植杜鵑最易出現的偏差,不是植株缺肥,而是施肥過多。一旦用了生肥、濃肥都會出現焦葉乃致落葉。

即所謂肥害。 解決辦法:在換盆時在盆土中加入適量緩釋肥(肥料用有機薄膜包膜,肥料通過膜的滲透緩緩釋放供給植物營養),安全、清潔、長效、花豔、葉茂。

園藝生產中常採用此肥料,既省事又清潔,所植杜鵑葉茂花豔。家庭栽植一旦發現肥害,要立即停施肥料,並澆水沖洗土中的肥分,澆水後移至通風處養護,有的需要衝洗2次,經過半年左右的養護才能逐步恢復正常生長。 4 澇害性落葉 鵑根系纖細,如盆土通透性不好或長期澆水過多過勤,再加上通風不好,根系受損、腐爛,造成落葉。

5 幹害性落葉 如不小心,忘記澆水,或長期澆水不透,亦會出現落葉。一定要注意「澆則澆透」,平時要向葉面及其周圍噴水,提高環境溼度。 6 日光、大風 杜鵑喜光但畏烈日,喜通風但畏強風。

夏季置於烈日下,春(特別是早春)、秋季置於風口處,都會導致大量落葉。 解決辦法:應注意將杜鵑置於早晚有陽光和避風處培養。

7 生理性落葉 開花過於繁密,營養未得及時**或抽新葉時也會脫去老葉,屬正常狀態,通過正常換土補肥即可解決。家養杜鵑一般在4-6月開花和萌發新葉,老葉會有脫落。花後進行一次修枝整形,剪去過密枝、交叉枝、纖弱枝、下垂枝、徒長枝和病蟲枝,既有有利於通風透光,促枝強壯,也會減少落葉。

12樓:小睿園藝

杜鵑花拯救「3部曲」,只要還沒徹底死亡,就能讓它繼續長葉開花

杜鵑花要怎樣修剪,杜鵑花怎麼修剪?新長出來的這個,要不要剪掉?

杜鵑花正確的修剪方法為 2 4年生植株,選用摘心促生分枝,徒長枝可多摘幾次,弱枝 橫生枝應剪除,保留下部外向芽的葉片 成型植株只對不整齊枝條行疏枝修剪,弱枝 病枝應隨時剪除,不能作強修剪。杜鵑新芽多發生於枝先端,隔年枝發芽率極低,所以被強修剪的植株遲遲不能發芽。您可將室溫調整到10 20 空氣溼度6...

我的杜鵑花被蟲吃了,怎麼辦,用什麼農藥,這蟲叫什麼?謝謝

看樣子應該是真菌感染,其中有一種叫 杜鵑葉腫病 特相符。主要發生在嫩葉 嫩芽和嫩莖上。嫩葉受害後病部明顯腫大,背面凹下,正面隆起,呈半球形。初期病斑呈淡紅色.後變成黃褐色,表面產生白色粉狀物。後期病斑變成揭色至黑色。病斑相互癒合,全葉腫大,或者畸形捲曲,最後枯 萎脫落。是一種真菌性病害。一年有兩次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