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泡製釣魚藥酒配方,釣魚藥酒怎麼泡

時間 2021-07-23 05:28:17

1樓:戶外野釣陸哥

分享藥酒配製方法,製作窩料細節。

釣魚藥酒怎麼泡

2樓:東京沒***

泡製釣鯉魚用的玉米魚餌,需要準備的材料包括有:容器、老玉米、蜂蜜、味精、麴酒。

一、首先將適量煮熟的老玉米粒放入容器中。

二、然後加入適量的味精。

三、加入適量的蜂蜜。

四、然後再加入適量的麴酒,直到把玉米粒淹沒。

五、這樣釣鯉魚用的玉米魚餌就泡製好了。

3樓:江河漁人

到漁具店買一包配料,加一定量的高度曲酒,一週可用。

釣魚藥酒如何泡製

4樓:

一、藥酒泡配製:

1、丁香、豆蔻藥酒:丁香10餘粒、豆蔻半粒、白糖20克、味精少許,加入優質麴酒500毫升浸泡1月左右即可;

2、靈草、排草藥酒:靈草30克、排草30克、香鬆20克、小茴香20克、滑石20克、大黃10克,將用料切碎裝入瓶中,倒入麴酒500毫升。浸泡1~2月即可;

3、肉桂藥酒:肉桂30克,切碎泡於500毫升麴酒中,浸泡1月即可;

4、香薷藥酒:香薷30克,切碎泡於500毫升麴酒中,浸泡1月即可;

5、山奈藥酒:山奈30克,切碎泡於500毫升麴酒中,浸泡1月即可;

6、山奈、丁香藥酒:山奈20克、丁香10粒,切碎泡於500毫升麴酒中,浸泡1~2月即可;

二、泡製酒米:

將大米(或小米)泡於酒中,即成酒米,是一種極好的誘餌。酒能防腐,易儲存,可經久不壞。大米選擇色白、不透明的為好,小米選擇顏色金黃的為好。

在泡製酒米時,先取一容器,最好是廣口瓶,裝入大米(或小米),倒入適量藥酒,不宜過多。過多,米粒吸收不完,使用時粘手不好打窩;過少,米粒浸不透,效果差。

在撒酒米時,不宜一次過多,一般每窩撒20~30粒即可。應用打窩器打窩,使誘餌集中,也可用手甩,起配合主窩作用。

酒米有特別濃烈的香味,對誘鯉、鯽、鯿、草等魚都有較好地效果。但釣者應根據本地水情、氣候、魚種在實踐中選擇最佳的藥酒及其用量。

阿魏1克,八角、南杏(即甜杏仁)、小茴香各2克,花生米25克,食母生或酵母片3片。除阿魏和食母生或酵母片外,其他均分別炒熟,研成粉末,分瓶包裝。使用時再將各種粉末混合在一起,並加蜂蜜2克,生蚯蚓6~10克搗成糊狀,混拌均勻後,用紗布包好,投入施釣水域。

魚聞味而來,久不離去。

5樓:百宜羿沛若

個人配製藥酒難度較大,主要是成分和比例不好掌握,可以在**搜尋一下,相對成熟熱銷的產品,根據說明炮製省力省心。

6樓:水淼嬴雪晴

可以從網上去買 也可以自己就用普通的酒去炮大米

如何泡製釣魚藥酒

釣魚藥酒配方

7樓:柔情西瓜啊

1、準備500克公丁香;如

下圖所示。

2、大黃200克;如下圖所示。

3、準備白蔻豆100克;如下圖所示。

4、山奈300克;如下圖所示。

5、桂皮50克;如下圖所示。

6、小茴香100克;如下圖所示。

7、紅棗幹50克;如下圖所示。

8、紅糖400克;如下圖所示。

9、枸杞300克;如下圖所示。

10、陳皮50克;如下圖所示。

11、阿魏50克:如下圖所示。

12、當歸100克;如下圖所示。

13、50斤的高度散裝麴酒,如下圖所示。

14、泡好的成品,如下圖所示。

8樓:匿名使用者

養殖黃鱔需注意的環境;建造養鱔池。

人工養殖黃鱔的技術措施:放養鱔種及鱔魚的選擇和投放,投餌和管理,防逃。

黃鱔養殖的管理:投給適口餌料,經常加註新水,創造適宜環境,注意防治鱔病,黃鱔的越冬。

黃鱔病害技術及防治,黃鱔幾種常見病。

一.概述

黃鱔又稱鱔魚,長魚等。生長速度快,一般一個月可增長10釐米,9 個月體長可達300克,即達商品魚規格.黃鱔尤其適應農村人工養殖, 是農民致富的好門路。

1.養殖鱔魚需注意的環境

應選擇水源充足,四季朝陽的地方,在水質上,是養殖黃鱔的關鍵技術,定要勤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春秋季3-5天換水一次,夏天1-2天換水一次,其水深不低10釐米,注入水溫不能超過5℃,以免因溫度驟降引起死亡。

2.建造養鱔池

建造鱔池,要選地勢稍高,排灌方便的地方建池,以小型為主 ,面積5-20平方米,或者30-60平方米,池深80-100釐米.池形應按東西走向, 為了防逃可另做池沿,四周高出地面30-50釐米,在土質較硬的地方建池可不用磚石,若在軟土質處建池則要用磚石鋪底砌壁水泥勾縫。池底墊上經過曝晒鬆硬適度的泥土30-60釐米,便於黃鱔打洞潛伏,在接近水源處挖一進水口,在相對一側下端平行水底處留一排水口,排進水口均要有攔魚網布,防止逃鱔.

池面1/3的水面可適度種植茭白,水花生,蒿草等水生植物,供鱔魚蔽,遮蔭改善魚池環境。

二.人工養殖黃鱔的技術措施

1.放養鱔種及鱔魚的選擇和投放

應選擇體質健壯,體表光滑,活動力強,大小一致的黃鱔. 一般要求每尾重量20克為宜,若投放每尾30-50克的大規格鱔魚,則成活率高,增重快,產量高.苗種有**於籠捕的野生幼鱔,也可從市場收購,但受傷破皮, 斷尾的鱔要除去,還可以是人工繁殖的苗種。

放養早春為好. 一週內放齊。放養量一般每平主米1.

5-3千克,條件好的可放到5-6千克。總之, 放養規格大,密度就小,反之,則相應增大,且放養前應注意魚體消毒,水溫差不宜過大。

2.投餌和管理

黃鱔以肉食為主,人工投飼可用蚯蚓、小魚蝦、螺蚌肉等, 也可搭配投喂一些米糠、豆餅等蛋白質含量較高的植物飼料,腐敗變質的飼料不可投喂.投飼應在傍晚進行,日投量佔鱔魚體總重的3-5%,6-8 月投飼量為總重量的6-7%;投飼量隨鱔體增而加大,在生長適溫時應多投勤投,15℃以下,10℃以下停止投喂,要求將飼料投入食臺,便於掌握食量和清除殘餌。

3.防逃

雷雨悶熱天氣,氣壓低,水體缺氧,可見黃鱔出穴,豎直身體前部,將頭伸出水面,此時要注意灌注新水.雨天還要注意溢水口是否暢通,攔魚網是否牢固,以防黃鱔外逃.池邊不能有草繩、木棒延伸池外,因雨天黃鱔最易順水逃逸。

三.黃鱔養殖的夏天管理

1.投給適口餌料

黃鱔是以肉食性為主的雜食性魚類。特別喜歡鮮活餌料,或蛋白質含量高的混合飼料,如各種昆蟲的幼蟲、小魚蝦、螺蜆、蚌肉、蠶蛹、蚯蚓、蠅蛆、禽畜的下腳料等,這些都是黃鱔的理想餌料。

黃鱔喜歡晝伏夜活動,因而投飼時間為下午4-6時為好.黃鱔貪食且耐飢餓,飽飢不易覺察,故投飼要注意定時定量,一般每平方米鱔池每天投飼料400-500克,約佔黃鱔體重的5-8%.投飼要有固定的投喂地點,多設食臺,防搶食或飢飽不勻。

2.經常加註新水

黃鱔池的水深要適當,一般以15-20釐米為宜,要經常換水, 堅持每天或隔天換一次,保證水質清新。天氣悶熱,雷雨前夕,水中會缺氧, 凡在這種天氣前夕,要及時加註新水。雨天要注意排水暢通,切忌雨水漫池,防外逃。

3.創造適宜環境

黃鱔的適宜生溫是15-30℃,過高或過低都會影響黃鱔攝食和生長,故在夏秋高溫季節,要注意為黃鱔創造適應環境。可在養殖池內1/3 的面積放養水葫蘆、浮萍或者種養慈菇、菱白等水生植物,也可在池邊種些南瓜、扁豆等,並在池上搭架遮蔭,以利黃鱔生長。

4.注意防治鱔病

鱔种放養前,用4%食鹽水或10ppm漂白粉浸浴10-20分鐘, 可有效地預防鱔病,黃鱔受傷後會生水黴病,因此在養殖過程中要細心操作,以免鱔體受傷。黃鱔生此病時,可用萬分之四的小蘇打和食鹽合劑全池潑灑, 也可用3-5%的食鹽水浸洗鱔體5-8分鐘。

5.黃鱔的越冬

(1).幹也越冬:冬季時將池水排幹,泥土要保持溼潤,上層覆蓋18釐米稻草,以防土層結冰,注意鼠和貓進入池內損傷鱔體。

(2).帶水越冬:冬季加深水位培肥水質,提高水溫,水面結冰要及時打破,謹防黃鱔缺氧窒息死亡。

四.黃鱔病害及防治技術

生長期間,尤其是剛放鱔苗和黃鱔繁殖季節, 絕對不能夠放鴨子直池捕食。為防止貓、鼠、鳥類等動物入池捕食黃鱔,最好用舊網片蓋住池子,或是採取其它保護措施。

夏天,有時因氣溫太高,黃鱔會出現中暑昏迷現象 ,此時應換清涼水,或遮陰降溫,再喂新鮮的蚪肉。

黃鱔在飼養初期,如果鱔種表皮受傷就易引起水黴病。病鱉體生白毛,食慾不振,最後病弱而死.防治方法是選擇體表無傷、體質強壯的幼鱔,在放養前用石灰消毒鱔池,發現患有水黴病的黃鱔要及時用5%的碘酒抹患部或3-4%的食鹽水浸洗魚體5分鐘,就能獲得較好的療效。

黃鱔梅花斑狀病是在黃鱔的背部出現黃豆粒大的黃色圓形病斑。

防治方法是在鱔池中放養一些蟾蜍,由於它們身上的蟾酥有預防和**的作用。若已發病,可用剝去皮的蟾蜍頭部,用繩子繫好後在池內拖幾次, 1-2天即可除病。

黃鱔毛線蟲病是由於毛線蟲侵入黃鱔腸道引起的疾病,毛線蟲大量寄生引起黃鱔死亡。防治方法是在放養鱔苗之前用生石灰清池,可殺死蟲卵預防此病。發現病鱔後,可按每50公斤黃鱔用5克敵百蟲晶體(90%), 摻入豆餅粉3公斤,做成藥餌投喂**。

五.黃鱔幾種常見病的防治

在養殖黃鱔過程中應做好病害防治工作.其常見病及防治方法介紹如下:

1.腐皮病:

病鱔行動無力,整天將頭伸出水面,體表有許多大小不一的圓形紅斑,以腹部兩側為多,有的還會腹部出現蠶豆大小紫斑, 嚴重的表皮腐爛成漏斗狀的小洞,若剝去腐皮肉,往往可見腐皮和內臟。

防治方法:

(1) 經常更換池水,保持良好水質,是預防的重要措施之一。

(2) 在加換新水的同時,全池潑灑漂白粉1ppm,連續3天,有較好療效。

(3) 每立方米水體,用紅黴素2.5萬單位噻唑拌餌料投喂,每天一次,連續3-6天

2.膚黴病:

此病是由於放養密度過大或餌料不足而引起黃鱔互相咬傷,傷口感染黴菌而致,傷口處長出棉絮狀"白毛",病鱔食慾不振,最後消瘦死亡。

防治辦法:

(1) 用5%食鹽水浸洗鱔種後放養。

(2) 已發病的可用0.04%的食鹽和0.04%的小蘇打合劑全池潑灑。

(3) 爛尾病:此病在高密度養殖的黃鱔池或運輸途中容易發生, 病鱔尾部發炎充血,繼而肌肉腐爛壞死,以致尾柄或尾部肌肉爛掉,尾椎骨外露,病鱔的頭伸出水面,反映遲鈍,行動無力。

防治方法:(1)注意鱔池水面的環境衛生,可減少此病的發生和危害。(2)用0.2ppm呋嘀唑酮全池潑灑。(3)用每毫升0.25 單位的金黴素液浸洗消毒魚體,效果很好。

3.毛細線蟲病:

此病系毛細線蟲侵入黃鱔腸道所致,造成黃鱔消瘦,而後死亡。

防治方法:(1)放養前黃鱔池用生石灰消毒,可預防此病。(2)每50 公斤黃鱔用9%晶體敵百蟲5-7.

5克拌入河蚌肉中投喂,連喂6天。(3)用貫眾、荊、蘇梗、苦楝樹根皮等中草藥合劑,按每50公斤黃鱔用藥總量290克(比例按順序為16:5:

3:5),加入相當於總藥量3倍水,煎至原水量的1/2, 倒出藥汁,再按上述方法加水煎第二次,並兩次藥汁拌入飼料投喂,連喂6天。

4.由棘頭蟲寄生腸道引起,腸道發炎充血,阻塞腸管,嚴重時造成腸穿孔,引起黃鱔死亡。

防治方法:(1)養鱔池放養前用生石灰消毒可預防此病。(2)每50公斤黃鱔用90%晶體敵百蟲40-50克混合於飼料中拌喂,連喂6天。

釣魚藥酒配方,求釣魚藥酒配方

我勸自嘗試 我釣魚快。十 我看魚餌區魚情差異說沒款魚餌萬能 必須期實驗總結情況定且賭塘魚通都作手腳簡單 我給提些意見知道幫助沒 誘餌要濃味道要濃釣餌要淡儘量用線組靈敏度定要高 鉤儘量離底賭塘通都撒化肥。我國古代就有了針對釣魚的民間藥酒,流傳至今效果仍不打折扣,甚至比市面的小藥效果還好。本期 漁課堂 ...

釣魚怎樣自制餌料配方,釣魚怎麼自制魚餌

東莞小博潤 釣魚的技巧 一 釣魚早晨釣魚。夏季是魚類食慾的旺盛 生長速度快的季節,又是難以釣獲的季節,也正是魚兒吃食的最佳水溫。天未亮之前的凌晨三時左右,此時,魚兒食慾旺盛,四處覓食。由於早晨涼爽,人們垂釣也避開了酷暑的干擾,魚吃鉤,人感覺舒適,這時釣魚效果最好。二 用什麼釣餌好 具體垂釣還要根據季...

怎樣泡製釣魚打窩用的酒米,釣魚酒米打窩野釣效果怎麼不好

住在樓頂不蓋被 一般酒稍微淹住米即可,也可稍微少一點點 最好用麴酒,太貴的也沒必要,關鍵是就香味的問題,差不多的白酒也行,不如麴酒 但是要注意的是泡米的時候米一定要炒熱,炒到能聞見香味就行,熱米裝進容器直接倒酒進去,這樣才能讓米最大限度地吸收酒的香味排除其他的雜味 小米,大米,玉米等都行,但是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