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常見的礦物與岩石有哪些,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時間 2021-08-31 03:26:34

1樓:

常見的礦物:

石英、白雲母、黑雲母、正長石、斜長石、方解石、橄欖石、輝石、角閃石、綠簾石、綠泥石、蛇紋石、滑石、重晶石、螢石、磷灰石、白雲石、黃玉、剛玉、玉髓、高嶺石。常見的岩石有以下:

1、沉積岩

沉積岩是在地表或近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形成的一種岩石型別。它是由風化產物、火山物質、有機物質等碎屑物質在常溫常壓下經過搬運、沉積和石化作用,最後形成的岩石。

2、岩漿岩

岩漿岩也叫火成岩,是在地殼深處或在上地幔中形成的岩漿,在侵入到地殼上部或者噴出到地表冷卻固結並經過結晶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3、變質岩

由於後來地質環境和物理化學條件的變化,在固態情況下發生了礦物組成調整、結構構造改變甚至化學成分的變化,而形成一種新的岩石,這種岩石被稱為變質岩。變質岩是大陸地殼中最主要的岩石型別之一。

2樓:匿名使用者

岩石,是由造岩礦物按一定結構集合而成的地質體。地質勘探的主要物件。是固態礦物或礦物的混合物,其中海面下的岩石稱為礁、暗礁及暗沙,也有少數包含有生物的遺骸或遺蹟(即化石)。

礦物有三態:固態(如化石)、氣態(如天然氣)、液態(如石油),但主要是固態物質,是組成地殼的物質之一,是構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成分。

3樓:windy漂浮星空

地球上最常見的三大類礦物有煤炭、鐵礦石、石油天然氣,最常見的岩石有三類:岩漿岩——花崗岩玄武岩,沉積岩——石灰岩、砂岩、頁岩、粘土巖、鐵質巖、矽質岩等等。變質岩——石英岩角閃巖、片岩、片麻岩、片礫岩、(漢白玉,壽山石,雨花石,青田石,麥飯石等也屬於變質岩)。

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4樓:貝斯和鼓最帥了

1、泥岩:是指弱固結的黏土經過中等程度的後生作用(如擠壓作用、脫水作用、重結晶作用和膠結作用)形成強固結的岩石。是已固結成巖的,但層理不明顯,或呈塊狀,區域性失去可塑性,遇水不立即膨脹的沉積型岩石。

2、礫岩:是一種由圓渾狀的礫石(粒徑大於 2毫米)膠結而成的岩石,是圓狀和次圓狀的礫石佔岩石總量30%以上的碎屑岩。礫岩中碎屑組分主要是岩屑,只有少量礦物碎屑,填隙物為砂、粉砂、粘土物質和化學沉澱物質。

3、大理岩:因產於中國雲南大理而得名。主要礦物為重結晶的方解石、白雲石,肉眼可辨認,遇稀鹽酸產生氣泡。

純大理岩為白色,含雜質時帶有各種雜色,具美麗條紋,為主要的裝飾建築石料及雕刻石料。

4、花崗岩:屬於酸性(sio2>66%)岩漿岩中的侵入岩,這是此類中最常見的一種岩石,多為淺肉紅色、淺灰色、灰白色等。中粗粒、細粒結構,塊狀構造。

也有一些為斑雜構造、球狀構造、似片麻狀構造等。主要礦物為石英、鉀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次要礦物則為黑雲母、角閃石,有時還有少量輝石。

5、石灰岩:簡稱灰巖,以方解石為主要成分的碳酸鹽巖 。有時含有白雲石、粘土礦物和碎屑礦物,有灰、灰白、灰黑、黃、淺紅、褐紅等色,硬度一般不大,與稀鹽酸有劇烈的化學反應。

按成因分類屬於沉積岩。

5樓:畢愛景雀風

①火成岩

也稱岩漿岩。來自地球內部的熔融物質,在不同地質條件下冷凝固結而成的岩石。當熔漿由火山通道噴溢位地表凝固形成的岩石,稱噴出巖或稱火山岩。

常見的火山岩有玄武岩、安山岩和流紋岩等。當熔岩上升未達地表而在地殼一定深度凝結而形成的岩石稱侵入岩,按侵入部位不同又分為深成岩和淺成巖。

花崗岩、輝長岩、閃長巖是典型的深成岩。花崗斑岩、輝長玢岩和閃長玢岩是常見的淺成巖

。根據化學組分又可將火成岩分為

超基性岩

(sio2

,小於45%)、

基性巖(sio2

,45%~52%)、

中性巖(sio2

,52%~65%)、

酸性巖(sio

2,大於65%)和

鹼性岩(含有特殊鹼性礦物,sio

2,52%~66%)。火成岩佔地殼體積的64.7%。

②沉積岩

。在地表常溫、常壓條件下,由風化物質、火山碎屑、有機物及少量宇宙物質經搬運、沉積和成岩作用形成的層狀岩石。按成因可分為

碎屑岩、

粘土巖和化學巖(包括生物化學巖)。常見的沉積岩有

砂岩、凝灰質砂岩、

礫岩、粘土巖、頁岩、

石灰岩、

白雲岩、

矽質岩、

鐵質巖、

磷質巖等。沉積岩佔地殼體積的7.9%,但在地殼表層分佈則甚廣,約佔陸地面積的75%,而海底幾乎全部為沉積物所覆蓋。

沉積岩有兩個突出特徵:一是具有層次,稱為層理構造。層與層的介面叫層面,通常下面的岩層比上面的岩層年齡古老。

二是許多沉積岩中有「石質化」的古代生物的遺體或生存、活動的痕跡-----化石,它是判定地質年齡和研究古地理環境的珍貴資料,被稱作是紀錄地球歷史的「書頁」和「文字「。

③變質岩

。原有岩石經變質作用而形成的岩石。根據變質作用型別的不同,可將變質岩分為5類:動力變質岩、接觸變質岩、區域變質岩、混合巖和交代變質岩。常見的變質岩有

糜稜巖、碎裂巖、

角巖、板岩、

千枚巖、片岩、

片麻岩、

大理岩、

石英岩、角閃巖、片粒巖、榴輝巖、

混合巖等。變質岩佔地殼體積的27.4%。

6樓:鈔玉蘭示媚

按照岩石的成因可以分為三種:

1、岩漿岩:主要有玄武岩(噴出巖)和花崗岩(侵入岩)。

2、沉積岩:化石、頁岩、砂岩、礫岩、石灰岩等。

3、變質岩:例如石灰岩受熱變成的大理岩,以及頁岩受擠壓而變成的板岩都是變質岩。

7樓:匿名使用者

家族劃分史

自然界中的岩漿岩是個大家族,種類繁多,形形色色,僅現有的岩石名稱就達千種之多。雖然各種岩漿岩之間存在著化學成分、礦物成分、結構、產狀和成因等方面的差異,但是它們彼此之間又有著一定的過渡關係。因此,正確認識不同岩石之間的差異和聯絡、共性和特性,搞清楚它們的共生關係和成因聯絡,是對岩漿岩這個家族進行歸納和劃分的主要任務。

自十九世紀七十年代起,國內外地質學家就為之做出了不懈的努力。經過一百多年的研究和實踐,對岩漿岩的分類已經得到了大多數科學家的肯定。一般情況下,劃分岩漿岩型別主要考慮岩石的基本特徵和產狀兩大因素。

在劃分岩漿岩型別時,岩石化學成分中的酸度和鹼度是主要考慮因素之一。岩石的酸度,是指岩石中含有sio2 的重量百分數。通常,sio2含量高時,酸度也高;sio2含量低時,酸度也低。

而岩石酸度低時,說明它的基性程度比較高。

sio2是岩漿岩中最主要的一種氧化物,因此,它的含量有規律的變化是岩漿岩分類的主要基礎。根據酸度,也就是sio2含量,可以把岩漿岩分成四個大類:超基性岩(sio2 <45%)、基性巖(sio2 45-52%)、中性巖(sio2 52-66%)和酸性巖(sio2 >66%)。

岩石的鹼度即指岩石中鹼的飽和程度,岩石的鹼度與鹼含量多少有一定關係。通常把na2o+k2o的重量百分比之和,稱為全鹼含量。na2o+k2o含量越高,岩石的鹼度越大。

a.rittmann 2023年考慮sio2和na2o+k2o之間的關係,提出了確定岩石鹼度比較常用的組合指數(σ)。σ值越大,岩石的鹼性程度越強。

每一大類岩石都可以根據鹼度大小劃分出鈣鹼性、鹼性和過鹼性岩三種型別。σ< 3.3時,為鈣鹼性岩;σ= 3.

3-9.0時,為鹼性岩;σ> 9時,為過鹼性岩。

除了岩石化學成分之外,礦物成分也是岩漿岩分類的依據之一。在岩漿岩中常見的一些礦物,它們的成分和含量由於岩石型別不同而隨之發生有規律的變化。如石英、長石呈白色或肉色,被稱為淺色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和雲母呈暗綠色、暗褐色,被稱為暗色礦物。

通常,超基性岩中沒有石英,長石也很少,主要由暗色礦物組成;而酸性巖中暗色礦物很少,主要由淺色礦物組成;基性巖和中性巖的礦物組成位於兩者之間,淺色礦物和暗色礦物各佔有一定的比例。

根據產狀,也就是根據岩石侵入到地下還是噴出到地表,岩漿岩又可以分為侵入岩和噴出巖。侵入岩根據形成深度的不同,又細分為深成岩和淺成巖。每個大類的侵入岩和噴出巖在化學成分上是一致的,但是由於形成環境不同,它們的結構和構造有明顯的差別。

深成岩位於地下深處,岩漿冷凝速度慢,岩石多為全晶質、礦物結晶顆粒也比較大,常常形成大的斑晶;淺成巖靠近地表,常具細粒結構和斑狀結構;而噴出巖由於冷凝速度快,礦物來不及結晶,常形成隱晶質和玻璃質的岩石。

根據上述原則,首先把岩漿岩按酸度分成四大類,然後再按鹼度把每大類岩石分出幾個巖類,它們就是構成岩漿岩大家族的主要成員。比如超基性岩大類:鈣鹼性系列的岩石是橄欖岩-苦橄巖類;偏鹼性的岩石是含金剛石的金伯利岩;過鹼性岩石為霓霞巖-霞石巖類和碳酸岩類。

基性巖大類:鈣鹼性系列的岩石是輝長岩-玄武岩類;相應的鹼性岩類是鹼性輝長岩和鹼性玄武岩。中性巖大類:

鈣鹼性系列為閃長巖-安山岩類;鹼性系列為正長巖-粗面岩類;過鹼性岩石為霞石正長巖-響巖類。酸性巖類:主要為鈣鹼性系列的花崗岩-流紋岩類。

超基性岩類

在四大巖類中,超基性岩類在地表分佈很少,是四大巖類中最小的一個分支,僅佔岩漿岩總面積的0.4%。超基性岩體的規模也不大,常形成外觀象透鏡狀、扁豆狀的巖體,它們好像一串大小不同的珠子一樣沿著一定方向延伸,斷斷續續排列,有時可以追索上千公里。

超基性岩顏色比較深,大部分都是黑灰色、墨綠色,比重也很大,一般都在3.0以上,因此很堅硬,常具緻密塊狀構造。它的化學成分特徵是酸度最低,sio2含量小於 45%;鹼度也很低,一般情況下 k2o+na2o不足1%;但鐵、鎂含量高,通常feo+fe2o3在 8-16%之間, mgo 含量範圍較寬,在12-46%之間。

超基性岩基本上由暗色礦物組成,主要是橄欖石、輝石,二者含量可以超過70%。其次為角閃石和黑雲母;不含石英,長石也很少。

這類岩石最常見侵入岩是橄欖岩類,噴出巖是苦橄巖類。

基性巖類

基性巖類岩石顏色比超基性岩淺,比重也稍小,一般在3左右。侵入岩很緻密,噴出巖常具有氣孔狀和杏仁狀構造。其化學成分的特徵是sio2為45-52%,al2o3可達15%,cao可達10%;而鐵鎂含量約各佔6%左右。

在礦物成分上,鐵鎂礦物約佔40%,而且以輝石為主,其次是橄欖石、角閃石和黑雲母。基性巖和超基性岩的另一個區別是出現了大量斜長石。

這類岩石的侵入岩是輝長岩,分佈較少;而噴出巖-玄武岩,卻有大面積分布。雖然玄武岩構成的火山和臺地在陸地上比較多見,但是和海洋底部玄武岩的分佈情況相比,就遜色得多,因為海洋底部幾乎全部由玄武岩形成。

輝長岩的成分和玄武岩很相近,但是結構上差別較大。輝長岩因為在地下深處,斜長石和輝石同時結晶,因此,礦物顆粒形態發育比較完整,大小也差不多。玄武岩一般由斑晶礦物和基質兩部分組成,斑晶主要是斜長石、輝石、橄欖石,基質就是岩漿噴發時沒有來得及結晶的玻璃質或者是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出的隱晶質。

中性巖類

中性巖類岩石顏色較淺,多呈淺灰色,比重比基性巖要小。化學成分特徵是sio2為52-65%,鐵、鎂、鈣比基性巖低,al2o3 16-17%,比基性巖略高,而na2o+k2o可達5%,比基性巖明顯增多。

就象這個巖類的名稱一樣,它是在基性巖和酸性巖中間的過渡型別。侵入岩是閃長巖,相應的噴出巖是安山岩。閃長巖既可以向基性巖輝長岩過渡,也可以向酸性巖花崗岩過渡。

同樣,噴出巖之間也關係密切,安山岩和玄武岩、流紋岩也常常共生在一起。

酸性巖類

酸性巖類中以人們熟悉的花崗岩類出露最多,是在大陸殼中分佈最廣的一類深成岩,常形成巨大的巖體。噴出巖是流紋岩和英安巖。這類岩石的sio2含量最高,一般超過66%,k2o+na2o平均在6-8%之間,鐵、鈣含量不高。

礦物成分的特點是淺色礦物大量出現,主要是石英、鹼性長石和酸性斜長石。暗色礦物含量很少,大約只佔10%。

常見的岩石有多少種,常見的岩石有哪些?

1全部花崗岩 石灰岩 大理岩 頁岩 板岩 礫岩 砂岩。一共7種,就這7種很常見。就7種!不是五種!花崗岩 石灰岩 頁岩 大理岩 玄武岩 付費內容限時免費檢視 回答拔種常見的岩石有泥岩 礫岩 大理岩 花崗岩 石灰岩 板岩 安山岩 火成岩。1 泥岩 是指弱固結的黏土,經過中等程度的後生作用 如擠壓作用 ...

最常見的草有哪些,常見的草有哪些

sky梓珞 闊葉雜草 豬殃殃 卷莖蓼 馬齒莧 龍葵 繁縷 巢菜 田旋花 鼬瓣花 酸模葉蓼 柳葉刺蓼 反枝莧 鴨跖草 香薷 遏藍菜 野豌豆 播娘蒿及小旋花等。禾本科雜草 野燕麥 雀麥 節節麥 看麥娘 日本看麥娘 網草 稗草 早熟禾 狗尾巴草等。莎草科雜草 香附子 水蜈蚣 異型莎草 日照飄拂草 水莎草 ...

體重為4 3的礦物有哪些,常見礦物有哪些?

質量4.3的礦物有黑鐵的,很多的只要重量達到都算,只不過體積不同。維持人體健康必須的主要礦物質有鈣 鎂 鐵 鋅 銅 錳 硒 碘 鉻等,由於礦物質不能在人體內產生與合成,因此只能通過每天從各種各樣的食物中額外攝取。一般元素有氫氦鋰鈹硼,碳氮氧氟氖 金的常見礦物為自然金,比重15.6 18.3 鐵礦分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