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視眼鏡是由誰發明的,眼鏡是誰發明的?

時間 2021-09-19 09:19:48

1樓:黎約踐踏

最早的透鏡是在伊拉克的尼尼書遺址發現的。它是用水晶石製作的,直徑1.5英寸,焦距4.5英寸。由此可以知道古巴比倫人和吉亞洲人已經發現某些透明寶石具有放大作用。

但是,可以肯定他們和古希伯來人以及古埃及人都不知道使用眼鏡。 眼鏡可能是在13世紀末期在中國和歐洲同時出現的。馬可·波羅大約在1260年記載:

「中國的老年人看小字時戴著眼鏡。」14世紀曾有記載說中國的一個紳士用一匹馬換了一副眼鏡。 中國古老的眼鏡鏡片很大,呈橢圓形,通常用水晶石、石英、黃玉或紫晶製成,鏡片鑲嵌在烏龜殼做的鏡框裡。

有的眼鏡帶有銅質的眼鏡腳,卡在鬢角上,有的用細繩子系在耳朵上,也有的把眼鏡固定在帽子上。由於眼鏡框是用象徵神聖的動物——烏龜的殼做的,鏡片是寶石做的,所以眼鏡被視作貴重物品。最初人們配戴眼鏡是為了表示吉祥或者表示身份高貴,而不是為了改善視力。

眼鏡在13世紀由兩位義大利醫生傳入歐洲,直到14世紀中葉才被廣泛使用。當初歐洲人也把眼鏡看做區分人們身份高低的裝飾品. 歐洲早期的眼鏡是由各種寶石做的單一的放大鏡,使用時拿在手裡,就像現在人們讀書時用的放大鏡。16世紀初,供近視眼鏡用的凹透鏡才問世。

最初,眼鏡是架在鼻子上的,造成了使用者呼吸困難。後來發明了眼鏡架,或用皮條把眼鏡系在頭上,這才解決了呼吸困難問題。到1784年美國的本傑明·富蘭克林發明出雙光眼鏡,眼鏡才算完善起來。

2樓:匿名使用者

實,似乎沒有人知道,世界上第一付眼鏡是由誰發明、製造出來的。關於眼鏡的發明,有多種說法。 人類可能早在千年前就發現了,使用透明水晶或寶石磨製成的「透鏡」具有放大影像的功能;但是真正將透鏡嵌入鏡架做成「眼鏡」呢,據說是在13世紀末葉時,同時出現在中國與歐洲。

有人說是中國一位不知名的工藝匠所發明的;有人說是中世紀義大利多斯加尼的一個位尚-亞歷山大.史畢那 (alessandro di spina)...

眼鏡是誰發明的?

3樓:匿名使用者

13世紀中期,英國學者培根看到許多人因視力不好,不能看清書上的文字,就想發明一種工具來幫助人們提高視力。為此,他想了很多辦法,做了不少試驗,但都沒有成功。

一天雨後,培根來到花園散步,看到蜘蛛網上沾了不少雨珠,他發現透過雨珠看樹葉,葉脈放大了不少,連樹葉上細細的毛都能看得見。

他看到這個現象,高興極了。 培根立即跑回家中,翻箱倒櫃,找到了一顆玻璃球。但透過玻璃球,看書上的文字,還是模糊不清。

他又找來一塊金剛石與錘子,將玻璃割出一塊,拿著這塊玻璃片靠近書一看,文字果然放大了。試驗成功了,培根欣喜若狂。

後來他又找來一塊木片,挖出一個圓洞,將玻璃球片裝上去,再安上一根柄,便於手拿,這樣人們閱讀寫字就方便多了。 這種鏡片後來經過不斷改進,成了現在人們戴的眼鏡。光矯正視力的就有青少年用的近視鏡與老年人戴的老花鏡,還有其他各種用途的眼鏡,人們學習、工作就更方便了。

美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最早發明了近視眼鏡

美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身患近視和遠視,2023年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

2023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利發明了能矯正散光的眼鏡。

有人認為,中國人在2023年前就發明了眼鏡,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明萬曆田藝蘅在《留青日札》卷二《靉靆》條雲:「每看文章,目力昏倦,不辨細書,以此掩目,精神不散,筆畫信明。

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

」這時的靉靆即最初的叫法。

擴充套件資料

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等。

眼鏡由鏡片、鏡架組成。分近視眼鏡、遠視眼鏡、老花眼鏡及散光眼鏡四種。亦有特製眼鏡供**3d立體影像或虛擬真實影像。

眼鏡的其他種類包括護目鏡,太陽鏡,游泳鏡等,為眼睛提供各種保護。現代的眼鏡,通常在鏡片中間設有鼻託,及在左右兩臂擱在耳朵上的位置設有軟墊。愛美或不習慣佩戴眼鏡的人,可以選擇以**眼鏡矯正視力。

雖然近年**眼鏡及鐳射矯視手術越來越普及,但眼鏡仍然是最普遍的矯正視力工具。

4樓:**酒館

是一位名叫阿爾馬託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

2023年,羅吉爾·培根最早記錄了用於光學目的的透鏡。

然而,與此同時,將透鏡裝入框中的放大透鏡用於閱讀已經在歐洲和中國出現了。

關於眼鏡是從歐洲傳入中國還是中國傳入歐洲一直存在著爭論。

在歐洲,最早的眼鏡出現在義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最早有眼鏡的畫像《hugh of provence》是tommaso da modena於2023年繪製的,

宋朝之前中國已經出現眼鏡雛形。

美國發明家本傑明·富蘭克林,身患近視和遠視,2023年發明了遠近視兩用眼鏡;

2023年,英國天文學家喬治艾利發明了能矯正散光的眼鏡。

有人認為,中國人在2023年前就發明了眼鏡,我國在明朝中期就出現了眼鏡。

中用綾絹聯之,縛於腦後,人皆不識,舉以問餘。餘曰:此靉靆也。」這時的靉靆即最初的叫法。

擴充套件資料:

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等。

眼鏡由鏡片、鏡架組成。分近視眼鏡、遠視眼鏡、老花眼鏡及散光眼鏡四種。亦有特製眼鏡供**3d立體影像或虛擬真實影像。

眼鏡的其他種類包括護目鏡,太陽鏡,游泳鏡等,為眼睛提供各種保護。現代的眼鏡,通常在鏡片中間設有鼻託,及在左右兩臂擱在耳朵上的位置設有軟墊。愛美或不習慣佩戴眼鏡的人,可以選擇以**眼鏡矯正視力。

雖然近年**眼鏡及鐳射矯視手術越來越普及,但眼鏡仍然是最普遍的矯正視力工具。

中國的姑蘇(蘇州)是我國眼鏡的發源地,蘇州生產眼鏡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對我國的眼鏡業的發展起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明代崇禎初年(西元2023年)、蘇州眼鏡史上山現了一位傑出的技師,名叫孫雲球,字文玉,又字泗濱,原籍吳江。他從小勤奮好學,當時他看到視力不健的人很痛苦,但「單照」鏡之類又使用不方便。於是他就精心研製一種可常架在眼鏡上的鏡片。

他經過反覆多次試驗,利用機械原理發明創造了鏡片研磨機器—牽陀車。這種牽陀車,就是所謂古典法加工的水橙,是用腳踏轉動,採用礦石砂、白泥、磚灰等作研磨劑或拋光材料,把鏡片磨成凸凹透鏡,以適應眼屈光的需要,最後終於掌握了磨片技術。

用天然水晶石磨製出鏡片。同時他又掌握了「對光」(驗光)的技術,按照人的年齡和不同的視力研製出老花、近視、遠視等品種以及各種光度的鏡片,並編制了一套「隨目對鏡」的原始驗光方法用以驗目配境。

這樣就可以隨目配鏡,效果絲毫不差,戴在臉上也比較方便舒適,以適應各人視力的需要,這是我國自主驗光配鏡的開始。

鏡架文化也是體現在材料質量的高低,鏡架外形、顏色、裝飾的精美程度,以及**含義等方面。古代的鏡架上往往刻有福、祿、壽、財等花紋圖案,體現著「福在眼前」、「福壽雙全」、「官運亨通」、「四季發財」等價值內涵。

同時,樑架上往往還雕刻著店名、字號、人名、含金量等。依社會地位和身份的不同,帝王、達官貴人所用鏡架多用金、銀、玳瑁、象牙等貴重材料,而普通百姓所用眼鏡多用銅、鐵、鋼、木等材料。

眼鏡的樑架圖案,由最初的拱橋形、門字形、城門洞形、弧形,逐漸過渡到一字形、竹節形、上下翻樑形等;樑卡、邊卡、由雲紋形、貓頭形、虎頭形過渡到鷹頭形、二點形、梅花點形等形狀。

現代鏡架在古代鏡架文化在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無論在形式上,還是從設計到裝飾,花紋圖案以及色彩上,都變得更加豐富多彩,體現了新的價值觀和美學觀。

從鏡片的功能上講,它具有調節進入眼睛之光量,增加視力,保護眼睛安全和臨床**眼病的作用。對屈光異常引起的兒童斜視和伴有頭痛的屈光異常患者,配戴眼鏡後均可**。

而眼鏡架的功能,除其為鏡片配套構成眼鏡戴在人的眼睛上起到支架作用外,它還具有美容、裝飾性。現代流行者強調,眼鏡要有與時代人的面部化妝及服飾的和諧,反映社會階層高、學問高雅、時尚等等象徵。

隨著社會技術的飛速發展,隨著人們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視力保健工作的開展,眼鏡在人們生活領域中將要發揮重要作用。」專家說,摘鏡對不少人來說也算是「剛需」,所以他們不會因為某些言論就徹底放棄手術,相反,會花更多精力去考察,去尋找解決辦法。

27歲的孫先生打算過完年回南京把手術做了,但蔡瑞芳「封刀」的訊息就給他當頭一棒,孫先生一直關注事情的發展,直到後來蔡瑞芳自己出來解釋「被誤解了,不繼續做lasik並不是因為認為lasik有潛在危險或是有問題,而是有其他的考量。

lasik是目前最安全有效的近視手術,能夠非常精確地矯正近視者的度數,孫先生更堅定自己要手術的決心。

5樓:匿名使用者

眼鏡是中國發明的還是歐洲發明的其實是一直是人們想要弄清的問題。

1.在古代歐洲,最早的眼鏡是出現在義大利,由alessandro di spina of florence引入,最早有眼鏡的畫像《hugh of provence》是tommaso da modena於2023年繪製的。

2.其實在宋朝之前中國已經出現眼鏡雛形。 據說是一位名叫阿爾馬託的光學家和一位生活在比薩市的義大利人斯皮納發明的。

擴充套件資料

眼鏡是鑲嵌在框架內的透鏡鏡片,戴在眼睛前方,以改善視力、保護眼睛或作裝飾用途。鏡可矯正多種視力問題,包括近視、遠視、散光、老花或斜視等。

眼鏡由鏡片、鏡架組成。分近視眼鏡、遠視眼鏡、老花眼鏡及散光眼鏡四種。亦有特製眼鏡供**3d立體影像或虛擬真實影像。

眼鏡的其他種類包括護目鏡,太陽鏡,游泳鏡等,為眼睛提供各種保護。現代的眼鏡,通常在鏡片中間設有鼻託,及在左右兩臂擱在耳朵上的位置設有軟墊。愛美或不習慣佩戴眼鏡的人,可以選擇以**眼鏡矯正視力。

雖然近年**眼鏡及鐳射矯視手術越來越普及,但眼鏡仍然是最普遍的矯正視力工具。

如何測近視眼鏡片的度數

3月21日晴 有一個非常簡單的 近距離 測試法。伸出手指在眼前18釐米處測試一下,如果眼睛看著很自然,再看看遠距離,如果也是很自然,則說明眼鏡驗光是準確 的。反之,則是不準的。這個18釐米處是指25歲以下的人來說的,這個距離因年齡的不同而有所變化。30歲左右是20至22釐米,35歲左右是22至25 ...

自己的近視眼鏡和爺爺奶奶的眼鏡有什麼不同,成因是什麼

視防美娜 近視鏡和老花鏡是相反的,一般老年人戴的眼鏡都是老花鏡用於看鏡的,當然有一部分老年人之前有近視,可能會選擇戴眼鏡,但是年輕人的話不需要戴老花鏡,一般戴的是近視鏡或帶散光的,或者有個別人是遠視,但是他們用眼睛看著需求不一樣,年輕人都是用來看遠的老年人是為了滿足看近用戴的眼鏡。 山東視防袁婭平 ...

哪種眼鏡片薄一點,近視眼鏡的鏡片是薄的好還是厚的好 有什麼講究嗎,是不是樹脂的好一點呀

我被耍夠了 想要鏡片薄一點 輕一點,主要有幾個因素可以考慮 1 折射率。折射率越高,鏡片越薄,也相對越貴。如果是600度,正常來說1.67就夠了。折射率高除了薄也沒啥好處,有些光學效能甚至沒有低折射率的好,容易有色散,而且也貴。2 鏡架選擇。如果是高度近視想要眼鏡輕一點,建議選擇小框一點的鏡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