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輸液方法,靜脈輸液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嗎?

時間 2021-10-15 00:32:15

1樓:匿名使用者

1)按靜脈輸液法準備輸液器,靜脈留置針及其它用物攜至床旁。

(2)按密閉輸液法操作。

(3)取出靜脈留置針,拔去護帽,檢查靜脈導管和針頭各部位。右手捏緊留置針的回血室部,左手旋緊套於導針外的導官中樞部,切忌導管上移,使管頂超越針頭。

(4)右手取靜脈留置針,使針尖斜面向上與**成40度角進行靜脈穿刺,當回血室內見第一次回血後,隨即調節留置針使之呈10度角,將導管向靜脈內推進0.5~1cm,確保導管進入靜脈中,即可見第二次回血入導管。

(5)鬆開止血帶,用左手拇、食指握住導管的中樞部,以小指緊壓遠離留置針的靜脈,以阻止血流。

(6)右手握住留置針回血室部使導針固定,同時左手將導管緩慢向前推進,使之全部進入靜脈內,方可將導針完全拔出脫離導管,右手取肝素帽迅速插入導管內。

(7)常規消毒肝素帽橡膠塞部,將已備好的靜脈輸液器針頭(排儘管內氣體)插入肝素帽內。固定留置針,調節滴速,即行持續輸液。

(8)如需暫停輸液,可將輸液器卸下,然後用注射器(預先備好肝素100mg,稀釋成4毫升),向肝素帽內注入肝素0.4~0.6ml,用無菌紗布覆蓋肝素帽及導管中樞部並加以固定,以備再次使用。

輸液注意事項

(1)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防止發生差錯。

(2)嚴格執行無菌操作,預防併發症。輸液器及藥液應絕對無菌,連續輸液超過24小時應更換輸液器。

(3)預防空氣栓塞。輸液時必須排儘管內空氣,防止液體流空;及時更換輸液瓶及新增藥液,輸完後及時拔針。

(4)注意觀察輸液情況。針頭有無滑脫,區域性有無腫脹,有無輸液反應。

(5)注意藥物配伍禁忌。抗生素類藥物應現配現用;青黴素g鈉(鉀)鹽與四環素、紅黴素合用可出現沉澱、混濁、變色,效價降低,輸液中需同時加入四環素、維生素c時應先溶解稀釋四環素,再加入維生素c。

(6)注意保護血管 對長期輸液者可採取:①四肢靜脈從遠端小靜脈開始,手**替。②穿刺時掌握三個環節;選擇靜脈要準;穿刺要穩;針頭固定要牢,提高穿刺成功率。

③輸液中加入對血管刺激性大的藥物,如紅黴素等,應待穿刺成功後再加藥,宜充分稀釋,輸完藥應再輸入一定量的等滲溶液,以保護靜脈。

2樓:匿名使用者

(1)嚴格執行「三查七對」制度,防止發生差錯。

3樓:醫考助手

50項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十二)靜脈輸液

靜脈輸液有什麼特殊的技巧嗎?

4樓:齋初

靜脈輸液是臨床上最基本的護理技術操作之一,在護理工作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了提高穿刺成功率,減輕病人痛苦,保證輸液質量,經臨床實踐與研究總結出許多技巧,現介紹如下。 1.持針手法 靜脈穿刺時,右手拇指、食指持針柄上下面,刺入**後,拇指、食指持針柄前後面,穿刺成功率高,病人痛苦輕。

因為在進針的開始,手持針柄的上下面,接觸面積大,用力均勻,針頭穩定,針頭進皮速度快,痛覺作用時間短,病人疼痛輕。針頭刺入**後改為拇指、食指持針柄的前後面,以暴露針梗的尾部,便於觀察靜脈回血,以免刺破血管。 2.

不同病人的靜脈穿刺法 對血管粗而明顯易固定者,應以20°角從正面或旁側進針;對皮下脂肪少靜脈易滑動者,左手拉緊**以固定血管,以30°角從血管右側快速進皮刺入血管易成功;對脫水或血管充盈不足的病人,先採用熱敷使血管擴張,針頭從正面以25°角快速進皮,然後輕輕挑起**,當針頭進到1/4時,針頭稍向下傾,再挑起靜脈慢慢進針到位,這樣使上下血管壁分離,以免刺破血管;對浮腫的病人應選擇粗血管,用拇指沿血管走行按壓使之暴露,消毒後快速進針;對頭皮靜脈穿刺的病人以5°角採用直刺,進皮後沿血管方向緩慢下潛,見回血後前進少許即成功。 3.易回血法 按常規輸液排氣後夾緊調節器,調節器下部的輸液管前端返折,並擠去前端液體0.

2ml或0.5ml,固定返折處,穿刺針進入皮下後,鬆開返折處,按常規法穿刺血管,一旦刺入血管,可見快速回血。若血管不見回血時,可用手向遠心端擠捏頭皮針塑料管,增加頭皮內的負壓即見明顯回血。

4.非握拳穿刺法 扎止血帶,患者手背向上自然平伸,**掌心向下,緊握患者手指根部及手指,拇指、食指分別在患者手背兩側,繃緊手背**,選擇血管進行穿刺,穿刺角度為5~15°。此法穿刺血管暴露明顯,易於穿刺成功。

5.拔針後按壓法 在靜脈穿刺時**針眼和血管針眼往往不在同一點,兩者距離與進針角度及皮下脂肪厚度有關。因此,輸液完畢拔針時將棉籤與血管平行直壓在血管上,棉籤頂端超過**針眼近心端1~2cm,使**針眼及血管針眼同時被壓。

切勿用力按壓血管時拔針,因按壓力與快速拔針時針尖的銳角會產生切力,導致切割血管的機械性損傷,而應輕壓**,迅速拔針後再稍加力量按壓2~3min,這樣能減少皮下出血的發生。肘部靜脈穿刺後讓患者伸直前臂,棉籤與血管平行按壓3~5min即可,切忌曲肘壓迫止血。以免形成皮下淤血。

6.不同進針長度對血管壁的損傷 通過臨床觀察,在同一體同一藥物同一部位進行靜脈穿刺,針頭進入血管短的,對血管的損傷小,血管使用壽命長,病人疼痛反應小,反之則相反。這主要是因為注射針頭對血管壁的區域性機械性損傷所致。

進入血管的針頭越長,對血管壁的機械性刺激和損傷面積越大,對血管壁的損傷越嚴重,紅細胞及其血漿成分滲出越多,血管淤血越明顯。由於大量血管內皮細胞被破環,膠原暴露,極易激發血栓形成及血栓極化而阻塞管腔。提示臨床上靜脈輸液穿刺時見回血後,確定針頭在血管內,在能達到牢固固定好針頭的前提下,應儘量減少進入靜脈的針頭長度。

特別是長期輸液的危重病、慢性病、腫瘤化療病人,對延長病人靜脈的使用壽命、減輕病人的痛苦、預防靜脈炎的發生有著重要的臨床使用價值。 7.「s」型固定法 頭皮靜脈穿刺可採用「s」型固定,即穿刺見回血後用4條膠布(0.

8×7cm)固定。第一條膠布橫貼固定針柄部,第二條膠布橫過針柄部下方向上交叉後固定,第三條膠布一端橫貼無菌小棉球於**針眼處,一端同時橫貼頭皮針塑料管,將頭皮針塑料管固定在針柄左或右側,第四條膠布一端橫貼於第三條膠布重疊固定頭皮針塑料管,另一端橫貼在頭皮針向下彎曲的塑料管與**上,將頭皮針塑料管固定成「s」型狀。其特點:

(1)形成兩個彎曲,緩衝力大;(2)彎曲的曲率小,針頭的橫向力小;(3)針頭以外增加了兩個固定點,固定點多針頭的穩定性好。此方法符合力學原理,操作簡單、易固定、效果好,是一種理想的頭皮靜脈穿刺固定方法。 綜上所述,這些技巧能使靜脈穿刺方法儘量做到**、微痛,提高一針見血的成功率,避免對血管機械性、化學性損傷,使輸液技術向快捷性、準確性、安全性方向發展,值得推廣應用。

5樓:醫考助手

50項護理技術操作流程(十二)靜脈輸液

6樓:

先讓病人活動回來再輸,或者直接輸腳上的靜脈.許多看不見的可以摸到,憑意念也可以扎準的.

7樓:季諾管理丶勃譯

有,先摸到有靜脈的地方,輕輕摸,感受到血管就沿皮下慢慢進針,幾乎可以說是越慢越好,因為慢就可以控制針頭的深度和方向。一有落空感就別進了,哪怕沒有回血,老年人和小朋友,或天氣冷或止血帶太緊都會產生沒回血的。三個字 憑感覺!

呵呵,我是一個工作三年的男**,幾個月的小朋友不是問題,血管硬化的也問題不大,最怕就是肥胖皮粗的,呵呵,不過誰也不敢保證一次能成功,打多了自然有經驗。

靜脈輸液為什麼準備血管鉗?

可能是為了防止大出血吧,所以才會準備血管鉗。內科醫療 這種心律失常的本身不需要 主要 原發病,例如高血壓,糖尿病,心肌病,肥胖等等。醫療內科分為幾類?看是哪一所醫院而定。一般是普內和心內。但一般三甲醫院就更分得細了。有心內科 呼吸內科 血液科 神經內科 腎內科 消化內科 糖尿病科等等。你所問的問題要...

靜脈輸液時間長對人有什麼害處

會導致血管硬化,重複在一個地方穿刺會使得血管結締組織增生,彈性不好 所以要從遠端小血管穿刺,更換血管,拔針時也好保護好,當天別洗澡不感染。長時間輸液記得更換輸液器,觀察肉眼看到的異物 氣泡要及時處理。最好用精密輸液器。靜脈輸液是常見的一種 疾病的方式,咱們老百姓常稱其為掛水 輸液 打點滴,有些老百姓...

靜脈輸液常見液體不滴的原因是什麼

你好,靜脈輸液常見液體不滴的原因是針頭滑出血管外 針頭 面緊貼血管壁 壓力過低 靜脈痙攣外,還有針頭堵塞等等。如果是瓶裝大液體看看排氣孔。oldq 1 1檢查管路是否通暢,輸液器是否打折扭曲。2輸液瓶壓力是否均衡,排氣管是不是堵住了導致瓶內壓力過小,液體不能輸入。3穿刺是否成功,針頭位置在血管裡,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