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季花病害防治,月季花的病蟲害防治

時間 2021-12-19 17:16:42

1樓:今日晴朗

月季的病害及其防治方法

在現代化生產當中,適宜的溫室條件,如安裝防蟲網、加強溫室內的通風環境等可以防止90%以上的病蟲危害。而專業植保技術員的配備和全體工人的日常監測是及早發現並在初期階段控制病蟲害的關鍵。

1.根癌病:根癌病對於沒有寒冷冬季的國家的生產者來說是一個主要病害。

該病害在亞洲、非洲、澳洲和印度普遍發生。據說根癌病是由根砧帶來的,但是也可能已經在土壤中存在了,並且在種苗定植的時候就已經附著在寄主上了。防治措施:

化學防治和使用抗性根砧只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治作用。防止根癌病浸染的唯一辦法是採用無土栽培或從有霜凍的地區購買根砧。日常防治是在定植前對苗床土壤消毒,種植抗性根砧或者進行無土栽培。

2.霜黴病:霜黴病是每一個熱帶月季生產者都頭疼的病害,在低溫潮溼的天氣以及在植株周圍缺少空氣流通的時候多發。

葉片出現黑斑後會變黃,過一段時間葉片脫落。霜黴病可以在短時間內對月季造成很大損害並導致嚴重減產。預防方法是要保持葉片乾燥,尤其是在溫度下降的夜間。

除了發病空氣流通之外,**的辦法很少,對於月季來講,隨著低溫而來的霜黴病不像隨著高溫而來的白粉病那麼普遍。防治措施:沒有預防藥劑可用於預防霜黴病。

在植株感病的情況下應噴三次藥,每次間隔4-7天,藥品名稱為聯苯**醇(濃度為150毫升/100升水)、樂必耕(濃度為25-35毫升/100升水)、氯菌胺(濃度為100毫升/100升水),這些都是化學組分相同的產品。當再次感染霜黴病時應噴三次其他化學組分的產品,藥品名稱為乙嘧酚磺酸酯(濃度為200-300毫升/100升水)、十二環嗎啉(濃度為200-250毫升/100升水)、苯製劑真菌劑。在夜晚相對溼度非常高(>90%)的時期,建議每週使用一次硫磺來預防霜黴病。

最可能感病的時期是在雨季以及在夜間需要降溫的季節。每週使用一次硫磺燻蒸器,每1000平方米大約用300-500克硫磺。

3.炭疽病:病原為痂囊腔菌(elsinoe rosarum)。

病菌浸染月季植株地上部分的所有部位。在葉片上,病斑近乎圓形,直徑約6毫米。初期,病斑為紫褐色,帶有淡褐色邊緣。

後期,病斑中心變為灰色,常常脫落。病斑是很均勻的黑色,邊緣為不規則的放射狀。通常,炭疽病對月季生長沒有很大影響。

4.黑斑病:病原為薔薇雙殼菌(diplocarpon rosae)。

月季黑斑病是世界性病害,危害十分嚴重。病菌主要危害葉片、嫩枝和花梗等部位。葉片受侵染後,葉面出現紫黑色圓形病斑,或不規則(放射)狀斑。

病斑邊緣為紫褐色或紅褐色,放射狀。病斑上著生許多黑色小粒體,即為分生孢子盤。病斑往往幾個連在一起。

病部周圍葉肉大面積變黃,病斑成為帶有綠色邊緣的「小島」。病葉易於脫落。病害嚴重時,整個植株下部乃至中部葉片全部脫落。

病菌的無性階段最為常見。分生孢子盤著生於寄主表皮下,成熟時突破錶皮,孢子盤為黑色,呈輪紋狀排列。分生孢子梗短,分生孢子為橢圓形或長圓形,無色、雙孢,兩個細胞大小不等。

黑斑病菌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盤在病株或落葉上越冬。分生孢子藉助雨水或噴灌水飛濺傳播,昆蟲也可傳播。在潮溼情況下,葉片上分生孢子在6小時之內可萌發直接侵入。

潛育期為7-10天。在多雨、多霧、多露天氣易於發病。新移植的小植株,根系少,植株衰弱,極易發病。

月季品種間抗病性差異很大,一般淺色花、小朵花以及直立性品種易於感病。防治措施:隨時清掃地面上的落葉,秋後徹底清掃落葉並燒燬。

越冬植株採用重修剪措施。加強栽培管理,尤其是要加強新栽植小株的肥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栽植或選育抗病品種,生長前期加強化學藥劑防治,阻止病菌侵染,如噴布50%代森銨1000倍液,50%多菌靈1000倍液,波爾多液(1∶1∶200)等。

改善澆水設施,防治昆蟲,以減少病菌傳播。

5.灰黴病:病原為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

灰黴病侵染芽後,芽變為褐色腐爛狀。當花開放時被侵害。個別花瓣變為褐色和皺縮狀。

病害易發生在沒有被採摘的老花上,尤其是在潮溼條件下和雨季。病害嚴重時,花器開放受阻礙,冬季在月季的枯莖上有灰黴病存在。防治措施:

及時摘除病花,去除凋萎的老花,並集中燒燬。在植株生長初期噴布化學藥物,如70%福美鐵或50%苯來特1000倍液即可有效防治。

6.白粉病:病原為薔薇單絲殼菌(sphaerotheca pannosa var.

rosae)。月季白粉病是普遍發生的病害。白粉病菌可侵染葉片、葉柄、花蕾及嫩梢部位。

初期,病葉上有褪綠黃斑,逐漸擴大,邊緣不太明顯。葉背病斑處著生一層白色粉狀物。嫩葉染病後,葉片易反捲、皺縮、變厚,有時變為紫紅色。

葉柄及嫩梢染病時,葉片黃化、皺縮、脫落。當老葉脫落且,新生葉片會繼續受害,致使植株衰弱,開花不正常或不能開花,失去了觀賞價值。白粉病菌以菌絲體正式在病芽、病葉或病枝上越冬。

有些以閉囊殼形式越冬。第二年,病菌隨芽萌動而開始活動,侵染幼嫩部位,產生新的病菌孢子,藉助風力等方式傳播。病菌在月季生長期可不斷進行再浸染。

露地栽培月季,白粉病以春季(5-6月)和秋季(9-10月)發生較多,為發病高峰期。北部地區主要在春季危害,秋季發生量少。溫室栽培月季,白粉病可週年發生。

室溫在5℃以上時,白粉病便可發生危害。氣溫高、溼度大、悶熱、通風差時發病嚴重。月季品種間抗病性有明顯差異。

通常情況下,光葉的、蔓生的、多花的品種抗性強些,但大多數月季品種是感病的。防治措施:在溫室栽植月季時應注意通風,控制溼度,從而控制發病條件。

加強肥水管理,提高抗病能力。小面積或家庭栽培月季,應仔細檢查病芽、病葉,及時剪除並銷燬。應該在病區或病株噴布化學殺菌劑進行防治。

發芽前噴布波爾多液(1∶2∶100-200)、3-4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期噴布50%代森銨1000倍液、70%甲基託布津800倍液、50%多菌靈800倍液、50%苯來特1000倍液。噴布無毒高脂膜200倍液對於預防白粉病發生和**初期白粉病斑都具有良好效果。

用高脂膜防治後,葉面無藥痕,有利於觀賞和環境保護。月季扦插繁殖時,仔細挑選無病枝條作為插條,扦插前用藥劑消毒。大量生產月季時,應建立採種栽植區,認真防除白粉病,不斷**無病插條。

7.鏽病:病原為多胞鏽菌(phragmidium mucronatum)。

鏽菌可危害葉片、葉柄、莖、花柄和芽。葉片和莖上可產生桔紅色的夏孢子堆,以後產生黑褐色冬孢子堆。嚴重發生時,葉背佈滿一層黃粉,葉片焦枯,提早脫落。

病菌以冬孢子堆和菌絲形式在寄主組織上越冬。每年8-9月發病。栽種過密,地勢低窪,土壤粘重、板結、瘠薄等條件,有利於鏽病的發生。

防治措施:發現病葉、病株及時摘除並銷燬。加強栽培管理,栽植或置放不宜過密,勤除雜草,開溝排水等。

早春發芽前噴施3-4波美度石硫合劑,生長季節可噴施敵鏽鈉300倍液、50%代森銨800倍液。

8.花葉病:病原為薔薇花葉病毒(rosa mosaic virus)。

病毒粒體球狀,直徑約25毫微米。病毒致死溫度為54℃。體外存活期(室溫條件下)6小時。

病毒可自然感染啤酒花。用感病植株的汁液接種可侵染7科的25種植物,如長春花、西瓜、三色旋花、黃瓜、瓜兒豆(區域性枯斑)、長春花(系統褪綠環斑)、豇豆(系統褪綠環斑)等。月季感染病毒後,葉片上發生不規則的淡黃色或桔黃斑塊,有時呈系統環斑、櫟葉斑紋。

有些品種會出現不同程度的黃脈帶、矮化。防治措施:仔細檢查病株,春季感病植株的症狀明顯,因此應加強春季調查。

病株不能用於繁殖,要標記下來,最好淘汰或銷燬。可用熱處理的方法來消除感病植株上的病毒,因為在38℃恆溫熱空氣條件下維持4周,植株體內病毒可以完全消除。

月季花的病蟲害防治

2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①白粉病:在雨水多、溼度大、光照少、通風不良的環境下蔓延最快。先在植株的嫩葉、嫩枝以及花蕾、花枝上長出一層白色粉末狀物,此後病情逐步發展,使幼枝扭曲,嚴重時花蕾枯萎、花少而小,甚至植株死亡。

在4~5月或8月下旬至9月上旬,用70%硫菌靈1000倍液,每20天左右噴灑一次。②黑斑病:主要為害葉片、嫩枝及花梗,整個生長季節均可發病。

生長期間可用70%硫菌靈800倍液或75%百菌清1000倍液,每週噴霧一次。③枝枯病:發生於枝條上,初期為紅紫色小斑點,而後逐漸擴大,後期病斑呈深褐色,表面縱裂,這種裂縫是月季枝枯病的重要特徵,嚴重時整株枯死。

可用50%退菌特800倍液或多菌靈800~1000倍液進行噴灑。④根癌病:是一種細菌性病害,主要發生在植株的根頸處,有時也發生在側根、枝幹上。

感病部位發生大小不等的腫瘤,病株地上部分葉片失綠、變黃、葉小並早落,生長遲緩,影響開花,嚴重時植株枯死。發現病株,用刀切除癌瘤,再用冰碘液(甲醇50份、冰醋酸25份、碘片2份混合製成)塗抹。

3樓:匿名使用者

1、遮蔭通風:不宜在強烈的陽光下直射,移直遮蔭棚下,使盆花接受散射光照,給月季創造適宜的生長開花的環境條件。噴施新高脂膜,提高光合作用強度。

2、水肥管理:月季開花次數多,需要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以保旺盛的長勢。進入夏季,其蒸發量和消耗量都大,生長迅速,開花期應適時多施水肥,噴施壯莖靈,使植株花繁葉茂,打破月季夏季休眠狀態。

鬆土除草,增強盆土的疏鬆通氣效能,促進根系的正常生長。 3、疏枝修剪:先剪弱短枝、病枝。

高剪健壯枝、枯枝,促其開花整齊。長枝條修剪長度不宜超過二分之一,避免腋芽萌發遲緩。盆栽月季以3-5朵為宜。

噴施花朵壯蒂靈,可促使花蕾強壯、花瓣肥大、花色豔麗、花香濃郁、花期延長。月季開花後應在花下第3片複葉以下剪掉,以促發壯實新枝,及早現蕾開花。 4、藥劑防治。

一經發現,噴施針對性藥物加新高脂膜進行滅殺。

月季常見病蟲害如何防治?

4樓:素野君露臺園藝

月季病蟲害需要用到殺菌殺蟲的藥物進行防治

5樓:中國農業出版社

盆栽月季常見的病害有黑斑病和白粉病。葉片上出現黑黃色圓斑點黑斑病,常年發生,斑點逐漸擴大至3~10毫米圓形黑點,白粉病於早春或秋季發生,初生白粉狀斑點,隨白斑擴大,使葉片內卷皺縮,兩者都在光照不足,溼度大的陰雨天,和植株在通風透光不良情況下最易發生。家庭少量盆栽,應注意改善環境,通風透光,搞好修剪和排水,使病菌無法孳生。

另多施磷、鉀肥,使植株生長健壯,增加抗病能力。發現少量黑斑病葉、白粉病枝葉,及時剪除燒燬。如感染嚴重,可行重剪,使另發新枝。

每年早春剪枝後,春暖發芽前,用波美5度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對植株、盆土、盆體四周徹底噴灑1次。生長季節病發,可噴波美0.3度石硫合劑或波爾多液防治。

怎樣識別和防治月季主要病蟲害,月季花常見的病蟲害有哪些,都是怎麼防治的

中國農業出版社 盆栽月季的主要病害有白粉病和黑斑病。主要蟲害有蚜蟲 紅蜘蛛等。1 月季白粉病。白粉病發病後嫩葉 嫩枝及花蕾上密生白色粉末,造成葉片捲曲,嫩梢和葉柄呈畸形,花蕾不能開放,嚴重時全株枯死 防治方法見牡丹紅斑病 也可用0.1 的高錳酸鉀溶液噴灑防治。月季白粉病 2 月季黑斑病。黑斑病發病初...

有關月季花的,有關月季花的資料

月季和玫瑰不一樣,月季有很多品種。藤本月季 藤本月季簡介 藤本月季一年四季都會開花,屬於灌木,所以植株一般比較高大,具有很強的抗病害能力。並且,這種的月季管理粗放 耐修剪 花型豐富 四季開花不斷,開出來的花朵花色豔麗 奔放 花期持久 香氣濃郁。花朵的顏色有硃紅 大紅 鮮紅 粉紅 金黃 橙黃 複色 潔...

月季花的形態,月季花的形態特徵

月季為薔薇科薔薇屬的有刺灌木。1 花花生於莖頂,單生或叢生。有單瓣 復瓣 半重瓣 和重瓣之別,花色豐富,花形多樣。2 果月季的果實為球形或梨形,成就前為綠色,成就果實為橘紅色。內含骨質瘦果 種子 5 13粒。3 種子月季種子的外層為果皮,果皮為內 外兩層,外層為骨質層,很堅硬 內層為纖維層,纖維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