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以「因為工作太累,加班多」而辭職

時間 2022-01-09 08:00:03

1樓:十七k啊

年輕人因為工作經常需要加班而辭職,是因為不能吃苦嗎?

2樓:匿名使用者

當然可以,辭職並不需要理由的。如果加班太多,屬於違法行為,還可以要求支付補償金的。

《勞動法》第四十一條用人單位由於生產經營需要,經與工會和勞動者協商後可以延長工作時間,一般每日不得超過1小時;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長工作時間的在保障勞動者身體健康的條件下延長工作時間每日不得超過3小時,但是每月不得超過36小時。

《勞動合同法》 用人單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勞動行政部門責令限期支付勞動報酬、加班費或者經濟補償;勞動報酬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應當支付其差額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責令用人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準向勞動者加付賠償金:

(一)未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或者國家規定及時足額支付勞動者勞動報酬的;

(二)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支付勞動者工資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費的;

(四)解除或者終止勞動合同,未依照本法規定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的。

年輕人因為工作經常加班而想辭職,是不是太不會吃苦了?

3樓:如戎

「員工拒絕加班算曠工嗎?」

「真的有不加班的工作嗎?」

「把「不加班」作為選擇工作的標準怎麼樣?」

「年輕人因為工作經常加班而想辭職,是不是太不會吃苦了?」

《奇葩說第六季》也曾響應「加班熱」,推出辯論專場:「感興趣的工作總是996,我該不該886?」

職場人,必須用「加班」體現價值嗎?

「996」、「007」的時代背景下,豆瓣7.8分的熱門職場日劇——《我,到點下班》發出宣言:懂得有效工作,我們也能準點下班。

該劇改編自朱歸野子的同名**,女主角東山結衣已經年滿32歲,日本知名網頁製作公司擔任專案總監。

少時,看著長期早出晚歸的「工作狂」父親,東山心中埋下了「到點下班回家」的種子。工作後,因過度加班而犧牲健康,喚醒了她的初心,不顧職場的「加班文化」,堅持從不加班。

正如她說:

「我的努力到底為止,我要準時下班。」

《我,到點下班》(劇照)

「我行我素」的結衣,雖然遭到部長的質疑和責難,但是她從未違背不加班的前提:在法定工作時間內,高效有序地完成任務。

東山是怎麼做到堅持不加班的?我們能否做到八小時外不加班?從她身上可以汲取哪些經驗或策略?接下來,我們一起詳細分析。

二、有效工作=時間×效率

《奇特的一生》講述了蘇聯昆蟲學家柳比歇夫高質高產的工作方式,也就是他堅持五十六年如一日的「時間統計法」。

4樓:憨憨老曹

您好,年輕人因為工作經常加班而想辭職,是不是太不會吃苦了呢?我覺得這要看加班的合理性來定吧。

有些年輕人不想加班其實並不全是因為不能吃苦,首先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工作規劃和期望,大多數年輕人也都是抱著一種勤懇的態度在工作的,但他們也會希望自己的生活可以多元化,有時間去做些別的事,有更多自己的私人空間。而且加班就是為了發展為了錢,如果每次加班都能得到自己應該得到的勞動收穫,合理的給付加班工資,應該很多年輕人是不會有那麼多怨言的。因為很多年輕人並不是那麼排斥加班,畢竟每個公司都會有特殊緊急情況,但是如果經常性的讓員工加班,也會讓員工非常反感的。

而且加班的前提也是要對自身的生活和身體健康沒有造成負面影響。

因此我覺得年輕人因為工作經常加班而想辭職是一個合理的訴求和想法,並不會顯得太不會吃苦,平日裡工作時間對待自己的工作敬職敬責就可以了。

望採納。

5樓:西北狼

就我過來人的職場經驗之談來看,並不能說不對。首先看工作加班是常事,並不能說明你不吃苦,反而是非常能吃苦。曾經我也有過熬夜加班到凌晨4、5點的情況,非常能體會樓主曾經加班到十一點的狀態,剛開始工作只講求有工資拿就夠了,加班也是為了生存,時間長了,自我的需求提高了,對經常性的加班也就覺得不滿,工作上也沒了積極性,還是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的。

其次到新公司半個月有十天都在加班,算下來起碼除了週末雙休以外,全都把時間貢獻在公司,連業餘時間充電學習和放鬆的機會都少之又少,就算經常加班能給公司做貢獻,是否能被領導所看見並予重視,發薪資的時候能給到相應的工資呢?最後想找份準時下班能長期做下去的工作,說明年輕人還是挺珍惜自己的健康和工作的穩定性,不得不提到很多長期加班的人都因此得了身體方面的疾病,給公司創造了業績反而自己就累垮了,去醫院看病也把曾經賺的錢花的也差不多了,何其慘。選擇長期做下去也是得看樓主是否能堅持,很多工作也是存在內容單一且枯燥的,沒有十全十美的工作,只有決絕的決心。

只能說年輕人看的還挺透徹的,很多人為了薪資福利都前仆後繼,不會在乎身體狀況,可謂是拼命。但不能說年輕的時候不拼,難道等老了再賺錢?最主要的還是看自己想要什麼,魚和熊掌不能兼得,有得必有失,這是定律也是規則。

6樓:愛生活的小喬老師

不是不能吃苦,問題在於這個苦值不值得吃,我來到大城市當然是為了賺更多的錢。要講奉獻精神,我何必給資本家做白工?去義工旅行,實現自我價值開拓眼界不是更好嗎!

眾所周知,在bat中,996幾乎是普遍現象,這一現象也逐漸成為一種群體症候,在加班文化的焦慮下,對抗也隨之產生。我有一個朋友,是一家巨頭企業的程式設計師,有一次我們約飯閒聊,他問我:你一週工作多長時間?

「每天8小時,一週5天,工作40個小時啊」。

朋友發出驚歎的語氣:你一週的工作時長是我3天的工作時間!「那是你自己的選擇。

」他長嘆一口氣:是啊,我從美團跳槽到網易,又從網易到了現在這家公司。其實996這種工作節奏是行業常態,我已經非常適應了。

只是有時候加著班,看著燈火通明的窗外,我會懷疑自己這種工作強度的意義

7樓:

1.安排工作沒有計劃;

既然是值班,就應該提前做好值班計劃,並想好出現問題的應對預案;比如臨時有人請假;而不是臨時抓人補缺;

2.缺乏同理心;

十一難得長假,很多員工會計劃出遊或回家,可能票都買好了,臨時安排加班,要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對方的實際情況;

3.溝通簡單粗暴;

本來員工就不開心了,好好說估計還有可能溝通下來;

偏偏要簡單粗暴說什麼「公司大於個人,把行程取消」;拜託,以為這是20年前嗎,以為自己是多牛逼的公司嗎;

另外,作為管理者,這種情況正確的做法應該是自己頂上,而不是安排員工;你自己都不願意犧牲假期,憑什麼要求職位比你低、收入比你少的員工去做呢?

8樓:幸福閨女

就拿我們部門去年新來的一個應屆畢業生來說,妥妥地變成了老闆的眼中釘。

這個男孩名校畢業,能力超強,腦子活分,還特別會聊,同事們都喜歡他,每次聽老闆提起他,都是讚賞,我一直覺得他是個好苗子。

可沒想到,自從週六變成了休息日,你就再也別想找到人,無論提前多長時間通知他加班,都是一句,我家裡有事。

整個週末,辦公室的人都忙成狗,他瀟灑地去吃了大餐、看了電影,成了整個部門生活品質最高的人。

結果可想而知,升職加薪是別想了,老闆從不委以重任,各部門一提他就頭大,所有的合作都默默地繞開他,最近一年多,公司的大專案不斷,卻沒有一個和他有關。

他經常問我,為什麼大家都不重視他,好專案從來不帶著他。我只能無可奈何地回答:因為每個專案都不能保證不加班。

他不說話了。

花樣年華,誰願意把大好青春埋沒在格子間。

可是,人生裡,每一年的意義都不一樣。30歲不是另一個20歲,頭十年沒做的事,後十年可能根本沒機會彌補。看看身邊那些三十多歲才焦慮的人,多半是二十幾歲不努力。

平凡如你我,沒有雄厚的家底,沒有傑出的天賦,唯一能拼的就是那麼一點咬牙堅持和不懈努力,而這些常常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

9樓:ccc菜辣椒

1本來公司就經常加班加點不給加班費,還有各種形式主義,十一前剛好找到工作,公司還要壓榨最後一點空間那就果斷辭職正好辦理離職手續。

2本來就經常加班加點,工資與付出不成正比好不容易有時間去休息,結果來了一個假期加班不加錢,瞬間覺得這是赤裸裸的剝削,辭職。

3本來就是兼職臨時工,假期加班也不多給錢,辭職也無所謂,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4跟上級,領導有很深的矛盾,剛好趁著這個機會辭職總之,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簡單,時代變了,年輕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10樓:nx熙

不想加班就是吃不了苦了?這個社會上大多數人都應該不想加班,但是沒敢辭職,主要就是因為大多數人的工作只是為了餬口,而並非出於對工作的熱愛。如果一份工作讓你經常加班,要麼你自己的能力不夠,要麼工作強度的確太大。

前者你就算辭職去一個一樣的行業我估計還是會加班,後者如果工作能夠給你帶來足夠的物質回報,你能忍下來那也可以。

關鍵就是現在很多年輕人加班,是因為付出和收穫不成正比,這種不公平待遇讓現在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想辭職。不可否認會有很多不能吃苦的人而忍受不了加班,但是我周圍的年輕人並非不努力不奮鬥,而是當你真的付出了很多也比不上一個空降的關係戶,年底考核的時候還比那些平常談笑風生的老員工低一級,那種感受真的不是滋味。不要覺得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老一代吃苦,我們在享受著時代的紅利時,更是承擔著比以前更加殘酷的競爭,在階級越來越固化的今天,我努力加班了,然後呢,有多少公司給過公正的待遇呢?

11樓:愛你一生平安過

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1本來公司就經常加班加點不給加班費,還有各種形式主義,十一前剛好找到工作,公司還要壓榨最後一點空間那就果斷辭職正好辦理離職手續。

2本來就經常加班加點,工資與付出不成正比好不容易有時間去休息,結果來了一個假期加班不加錢,瞬間覺得這是赤裸裸的剝削,辭職。

3本來就是兼職臨時工,假期加班也不多給錢,辭職也無所謂,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

4跟上級,領導有很深的矛盾,剛好趁著這個機會辭職總之,現在的年輕人都不簡單,時代變了,年輕人也有他們自己的想法。

12樓:繁星凱

加班文化,是一道無解難題,說白了,你不幹,有的是人排著隊幹。

在現在這個大經濟環境下,一些熱門的職位都很搶手,我一朋友在一家上市公司做hr,他們公司的招聘主管因為要移民,所以選擇離職了。

在這位招聘主管離職第二天,就有許多人打聽到訊息,開始主動利用自己在公司的各種人脈關係,說自己想調崗,想去招聘主管的試一試,工資打個八折都行。

一個高收入或好前景的工作背後至少有一群人在盯著,他們巴不得你滾開或者倒下了,好輪到他們。

吃得比豬差,幹得比牛多,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你是不是也經常這樣?一天工作8小時,一週5天班,勤勞的hr遠不止這個數。外部環境迫使職場人一起加入到加班的隊伍裡。

工作是收入的**,除了少數的精英,平庸的大多數是比較害怕丟飯碗的。富士康生產線某線長的一句話流傳開來:「只要有一次不配合加班,我就讓你從此以後一個班都沒得加。」

這就是現狀!

會計類專業畢業可不可以做審計工作

本人學的會計專業,已經參加工作一年,做的是本行。報考的時候可以報會計 財務管理或者其他財務相關專業。畢業出來後可以從事審計工作,我同學學習比較好的在事務所工作,經常出差審計。不過需要告訴你,審計工作對專業知識要求比較高,工作會比較累。希望可以幫到你。 花下落了夏天 可以,可行性挺大的。因為審計和會計...

如果不上高中而學專業還可不可以考大學

長沙新華電腦學院 如果不上高中,可以上大學,兩條路,一條是自考自學上大學。另一條路是讀職校技校 學技術的同時還能有大專學歷 山東新華電腦 學習未來好找工作的行業。朝陽行業!主要是看學習什麼了,還有就是有沒有基礎。如果學習電腦的話,兩年就能畢業。電腦行業也有很多專業,ui設計。環境藝術設計師. 望寄瑤...

打籃球時如果對方犯規,而球沒進,可不可以罰球

如果是投籃隊員正在投籃時被犯規且球沒有進,則要罰球兩次或者三次。對非正在進攻的隊員犯規,單節滿4次後開始罰球 當投籃的時候 任何犯規都會罰球,當球隊犯規總數滿4次的時候,任何一個小的犯規都會讓對方進行罰球。1 如果你已經有了投籃動作,那就要罰球。三分線就罰三次球,兩分線疚罰兩次球。2 還有一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