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注意什麼,三伏天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時間 2022-01-17 10:00:06

1樓:腦洞快歷史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2樓:寬面煞星

要注意避暑養生,多喝水、多吃新鮮水果。

夏季人們常感食慾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新鮮蔬果營養素的構成,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其清爽的特質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

夏季為陽盛陰衰之季,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之時,三伏天,人稍勞作或運動,就大量出汗,接著產生強烈的口渴感。因此,補水養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

排汗是人體自我調節的降溫過程,長期呆在空調房中,人體對溫度的調節能力就會降低,中樞調節能力下降,會引發各種不適。因此,最好少開空調,用風扇代替來降溫。

3樓:**開店達人

三伏天應多食菠蘿等酸性食物去火清補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大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氣溫節節攀高,各類健康問題也接踵而來。三伏天,我們究竟怎麼做才能少得病、不得病呢?

三伏天養生:注意「扶陽」

夏令三伏,陽氣旺盛,此時人:-)體為了順應天時處於「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的境地,腠理開洩,汗液增多,加上暑氣逼人,常常導致人:-)體陽氣宣發太過而出現體內陽氣匱乏的夏令體質特徵,此時如果因為防暑降溫而過度貪涼食冷易致內寒過甚,以至於體內陽氣更衰。

三伏天飲食:多酸多甘、補氣去火

古代學者認為「夏季暑溼,適宜清補」。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以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並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如菠蘿、西瓜等。

炎炎夏日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因此,「去火」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夏日去火的食物,上佳選擇有西紅柿等性涼、清暑的蔬果,同時,牛奶性微寒,可以補水、滋陰、解熱毒,也是「去火」良品。

提醒7類人三伏天養生

平和質 此類人胖瘦勻稱、健壯有力、目光有神、精力充沛。其養生原則是協調陰陽,暢通氣血,促進代謝。在飲食上沒有品種上的禁忌。

痰溼質 此類人多腰腹部肥滿,肢體沉重倦怠。調養應以疏肝理氣為主。飲食上宜食具有健胃、行氣、活血之物,如陳皮、玫瑰花、茉莉花、山楂等。

陽虛質 此類人怕冷,肢體不溫,經常感到背部和膝關節以下寒冷。陽虛質的人應以溫補脾腎、運動健身為主。宜食溫熱的食物,比如荔枝、龍眼、羊肉等。

氣虛質 此類人四肢倦怠、肌肉鬆軟、不喜運動。氣虛者應以補益脾肺為主,更要慎避風邪。飲食上宜食性質平和、偏溫之物,如山藥、龍眼肉、蓮子等。

陰虛質 多為瘦小或瘦長體形的人,此類人怕熱、手足心熱、**偏幹或偏油。養生原則是養陰降火、鎮靜安神,以飲食調理、心神調養為主。飲食上,不宜吃溫燥、辛辣、香濃的食物。

宜食清潤之物,如葡萄、梨、苦瓜、黃瓜等。

溼熱質 此類人膚色多偏黃,有「濁」而不清爽之感。調養應以健脾去溼、疏肝利膽為主。飲食上宜食清淡去溼之物,如冬瓜、苦瓜、綠豆、薏米、海帶等。

陽熱質 此類人:-)體格壯實、面色紅潤、聲高氣粗。調養應以生津養陰為主。飲食上宜多食水果蔬菜,尤其是黃瓜、苦瓜、西瓜、梨、蘋果、冰糖等。

初伏第1天 2023年7月18日

初伏第2天 2023年7月19日

初伏第3天 2023年7月20日

初伏第4天 2023年7月21日

初伏第5天 2023年7月22日

初伏第6天 2023年7月23日

初伏第7天 2023年7月24日

初伏第8天 2023年7月25日

初伏第9天 2023年7月26日

初伏第10天 2023年7月27日

中伏第1天 2023年7月28日

中伏第2天 2023年7月29日

中伏第3天 2023年7月30日

中伏第4天 2023年7月31日

中伏第5天 2023年8月1日

中伏第6天 2023年8月2日

中伏第7天 2023年8月3日

中伏第8天 2023年8月4日

中伏第9天 2023年8月5日

中伏第10天 2023年8月6日

末伏第1天 2023年8月7日

末伏第2天 2023年8月8日

末伏第3天 2023年8月9日

末伏第4天 2023年8月10日

末伏第5天 2023年8月11日

末伏第6天 2023年8月12日

末伏第7天 2023年8月13日

末伏第8天 2023年8月14日

末伏第9天 2023年8月15日

末伏第10天 2023年8月16日

4樓:養生有約

三伏天切記別做6件事,容易給身體落下病根,尤其是中老年人。

三伏天飲食需要注意什麼?

5樓:口碑小學教育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伏天」氣候條件非常適宜各種微生物的生長。其中,細菌、黴菌、酵母菌等的生長繁殖是導致食物腐敗變質的主要原因,應引起特別重視。

因此,在儘可能保證原料新鮮的前提下,應及時做好食物的清洗、烹飪和低溫保藏,這是「伏天」預防食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購買食材後應清洗乾淨,並儘快燒熟食用,對一次吃不完的食物及時放到冰箱冷藏或冷凍,再食用時應徹底加熱。但需注意的是,放在冷藏室的水產品或肉製品保質期一般為2~4天。水產品屬於夏季容易發生變質引發食物中毒的高危食品,蒸煮時需要加熱至100℃並持續10分鐘以上,水產品燒熟至食用放置的時間不要超過2小時,儘量不要生食。

要通過正規渠道選購食品,要索取、保管好購物發票,一旦食品發生質量安全問題,可以及時維權。

此外,在外就餐時應挑選衛生環境良好的餐廳,減少或避免在路邊流動攤點用餐。如發現食物有異味,應及時向餐廳服務員反映。要注意儲存好相應票據,發生食物中毒要及時就醫,並向當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投訴。

6樓:茂翱聞紫南

「三伏」分為初伏,中伏,和末伏,出現在小暑和處暑之間,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溼,悶熱的日子,應注意清熱消暑,洩燥熱,那在三伏天吃什麼最好呢?又該注意什麼?

1、補水:夏季天氣炎熱,易出汗,導致體內水分和鈉離子的缺失,因而需多喝水,定時喝水,少飲多次,可以選用白開水,茶水,檸檬水,綠豆湯等,出汗嚴重的情況下可以喝淡鹽水。就餐時可準備菜湯,魚湯和雞湯等。

2、消暑去火:天氣炎熱,易上火,苦味的食物可以幫助去肝火,如,苦瓜。綠豆是三伏天中最有利於解暑的食物,飲用綠豆湯可以幫助增加食慾,也是對於降火十分有利的食物。

還可以多食西瓜,黃瓜,,冬瓜,桂圓,蓮藕等食物。

3、健脾:夏季暑溼,易損傷脾,導致脾虛。扁豆,薏仁都具有健脾的功效,同時對於開胃、解暑降火也有很大的功效。

4、益氣養陰,補陽:天氣的炎熱,很多人在三伏天會出現出汗過多的情況,容易耗費陰氣,可以多食山藥,蜂蜜,木耳,百合,大棗,雞蛋等益氣養陰的食物。還可以在晨起是吃生薑,幫助去除身體的寒氣,補充體內的陽氣。

5、蛋白質的攝入:在炎熱的三伏天中,應多食用清淡的食物,也應為身體補充蛋白質,豆類、鴨肉、雞肉中的蛋白質含量較高,能夠在三伏天中為身體補充營養,保持充沛精力。

注意:夏季不宜貪涼,儘量不吃或少吃生冷的食物,如雪糕,冰鎮的水果,飲料等,易損傷脾胃。同時也不要在炎熱天氣用冷水沖澡降溫,易感染暑邪。

7樓:匿名使用者

喝冰鎮啤酒有忌諱:不少人三伏天喝了冰鎮啤酒,覺得透心涼,特別爽。但高血壓、心臟病、慢性胃腸炎、肝病患者等非常不適合喝冰鎮啤酒。

另外,健康的人不宜空腹喝冰鎮啤酒,易誘發腹痛、腹瀉等;不宜運動後喝冰鎮啤酒,易使關節受刺激,導致痛風症;不宜吃海鮮喝冰鎮啤酒,易引起腎結石和尿毒症。冰鎮啤酒少喝為好。

吃甜食有忌諱:三伏天涼拌西紅杮酸甜可口,一杯甜果汁美味可口,很多人喜歡吃甜食,放很多糖,如果三伏天吃糖太多,小心引發高血糖、痱子等疾病。少吃糖。

吃肉食有忌諱:三伏天氣溫過高,天氣過熱,吃太多肉,不僅會讓你的心情更憂慮,還會導致血管硬化,易引起高血壓。少量吃肉即可。

8樓:腦洞快歷史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

三伏天應該要注意些什麼?

9樓:酷酷小仙女

三伏天是夏季最熱的時候,也是陽氣最重的時候,這個時候要注意養陽氣。不要吃太涼的東西,不要貪涼吹過冷的空調風,適當的進行運動,加速人體的新陳代謝。注意清火降溫,多吃一些綠豆湯,對一些大補的食物最好慎重考慮,比如牛羊肉等,很容易引起上火。

10樓:是似故人來

在戶外不要停留太長的時間,要注意補充水分,避免中暑脫水,不要長時間呆在空調屋裡,每天要保持適量的出汗,洗澡洗頭不宜過於頻繁,天天洗,那還不得禿嚕皮了。

11樓:mister陳

三伏天應多食酸性食物去火清,謹防頸椎著涼

12樓:武念之

三伏天,要多喝白開水,喝綠豆湯。儘量少吹空調,出汗可以排毒,少吃冷東西,辛辣刺激食物。可以吃水果蔬菜,西瓜。天氣熱沒食慾,一定要以清淡為主。多休息,可以適當的運動一下。

13樓:養生有約

三伏天切記別做6件事,容易給身體落下病根,尤其是中老年人。

14樓:wow生活小妙招

俗話說「冬病夏治」很多人這個時候就會進入到養生大軍,但是,入伏後天氣炎熱大家都會混淆一個問題那就是:「伏天裡我們是不是要一心防暑?」其實正好相反:

要一心防寒!防寒!防寒!!!

三伏酷暑,人體新陳代謝加快,對氧氣和養分的需求量增加,人體陽氣在一年中逐漸達到頂峰,血管處於擴張狀態,腠理開洩,一旦著涼,寒邪便容易趁機入侵。而我們在夏季多喜食冷飲,愛吹空調,這些過度貪涼的行為都可能讓身體在無形中被寒邪傷害。

很多病都是由於進食寒涼而導致陽氣受損,或過於貪涼致外邪入侵所致。千萬不要小看夏天的寒邪,此時防寒甚至比防暑還重要!

15樓:匿名使用者

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溼氣侵入人體,而外溼入內,使水溼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出現積水為患,引起食慾不振等。暑溼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且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所以夏季應適當地多吃一些酸性的食物。

比如可常吃些小麥製品、李子、桃子、橄欖、菠蘿、芹菜等。中醫注重天人合一,陰陽互補,因此,在夏季人們要多吃酸甘的食物外,儘量不吃辛辣溫燥食物。還要避免生食冷飲過度導致傷及人體內的正氣而誘發疾病。

16樓:輕候清懿

三伏天要多喝開水。多睡中午覺。要防晒。

三伏天飲食該如何調理,三伏天,飲食注意哪些,怎麼吃

1.保證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膳食中蛋白質提供的能量應占總能量的12 左右,其中優質蛋白質應占一半以上。含優質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包括瘦肉 魚 蛋 牛奶 黃豆及豆製品等。2.食用含鈉 鉀 鈣 鎂 鐵等豐富的食物 鈉普遍存在於各種食物中,鈉的主要 是食鹽 醬油 味精 鹹菜 豆腐乳等,不用刻意增加就足夠啦,吃鈉...

三伏天要注意什么,三伏天要注意什麼?

三伏天出現在小暑與立秋之間,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三伏天是我們一年中氣溫最高的時候,這個時候我們要注意什麼。第一個,要注意防暑。第二個,我們飲食上面要多吃一些苦味的食物,因為苦味食物不僅可以清熱,而且能夠清熱祛暑,消除疲勞。第二個我們還可以進食一些健脾利溼的食物,比如說一些冬瓜 蓮子,同時,我們還...

三伏天的來歷,三伏天的由來

武君建 三伏是中國農曆中一段特殊的時期,是初伏 中伏 末伏的統稱。三伏約在西曆的6月到9月之間,是中國在農曆年中天氣最熱的時期。一年中初伏 末伏各10天,中伏在不同的年份為10或20天。以下 介紹三伏 名稱 另稱 介紹 初伏 頭伏 夏至1後第三個庚日2起到第四個庚日前一天的一段日子。第三個庚日為入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