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的主要成分是什麼?二氧化矽麼

時間 2022-02-20 03:10:06

1樓:匿名使用者

是的,它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矽。泥土是怎樣形成的,科學界至今還沒有統一見解,有人認為是陸生的(岩石風化),有人認為是水生的(顆粒沉積),有興趣,您也研究研究。

需要統一一下名詞,泥土指的是地球表面到處都有,儲量巨大的各種紅、黃。白粘土或壤土,不包括只有區域性存在,儲量很小的岩石風化後的細粉和火山灰。

2樓:

土壤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物質組成的。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

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一、礦物質

土壤礦物質是岩石經過風化作用形成的不同大小的礦物顆粒(砂粒、土粒和膠粒)。土壤礦物質種類很多,化學組成複雜,它直接影響土壤的物理、化學性質,是作物養分的重要**。

二、有機質

有機質含量的多少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個重要標誌,它和礦物質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在一般耕地耕層中有機質含量只佔土壤乾重的0.5-2.5%,耕層以下更少,但它的作用卻很大,群眾常把含有機質較多的土壤稱為「油土」。 土壤有機質按其分解程度分為新鮮有機質、半分解有機質和腐殖質。

腐殖質是指新鮮有機質經過微生物分解轉化所形成的黑色膠體物質,一般佔土壤有機質總量的85—90%以上。

土壤的主要成分是什麼?

3樓:是

土壤的成分主要有以下四種:

1、無機物-如小顆粒狀岩石、黏土;

2、有機物-如植物動物的屍體腐爛、又稱腐殖質;

3、空氣;

4、水。

擴充套件資料

形成因素:

成土因素學說的基本觀點可概括為:

1、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2、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土壤並非生來就具有肥力特徵,能夠生長綠色植物的。跟生物發育一樣,土壤發育也有一系列的過程。其中,母質、氣候、生物、地形、時間是土壤形成的五大關鍵成土因素。

形狀:土壤顆粒通過不同的堆積方式相互粘結而形成土壤結構。除砂土外,土壤顆粒在自然條件下是聚集在一起以土壤結構的形式表現出來,而土壤質地對土壤生產性狀的影響也是通過土壤結構性表現出來。

土壤結構的型別有片狀的、塊狀的、柱狀的和小顆粒粒狀的。在旱地表層常出現片狀的土壤結皮和板結層。

有趣的是在荒漠、半荒漠地區土壤表面由於苔蘚、地衣、地錢、真菌、細菌等低等植物的生長而形成的一個複合的生物—土壤片狀結構,又稱為荒漠生物結皮,是沙地固定狀況的重要標誌。塊狀結構、柱狀結構內部孔隙少,緻密緊實,都屬於不良結構體。

農民把大的土塊稱為坷垃,俗話說:「莊稼既怕草,更怕坷垃咬」。在農業生產上最好的土壤結構體是團粒結構,它是近似球形較疏鬆多孔的小土團,直徑為0.

25~10mm之間,直徑0.25mm的稱為微團粒。

團粒結構一般在耕層較多,群眾稱為「螞蟻蛋」,「米糝子」。團粒結構數量多少和***壞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的水平。在水田中微團粒的數量比團粒的數量更重要,越是肥沃稻田土壤微團粒數量越多。

4樓:笑傲江湖

土壤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物質組成的。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等。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

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土壤是成分很複雜的混合物,一般情況下主要含有二氧化矽,各種有機物,金屬氧化物等等化合物和一部分金屬單質(像金、石墨等穩定的金屬或非金屬)

土壤的成分並不是單一的,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也大有不同,比如東北三江平原的黑土富含各種有機物,而華南常見的紅土卻富含鐵的氧化物,所以要想確切知道土壤到底是由什麼元素構成幾乎是不可能的。

不過從廣義來說,元素週期表上所包含的所有穩定的、不穩定的元素(不包括表後面的部分人造放射性元素)幾乎都可以在土壤中找到,只是不同的土壤中各種元素的含量不同而已。

5樓:謬賜撒瑾

土壤是礦物質、有機質和活的有機體以及水分和空氣等的混合體。按重量計,礦物質佔到固相部分(土壤乾重)的90~95%或更多,有機質約佔1~10%,可見土壤成分以礦物質為主。土壤有機質就是土壤中以各種形態存在的有機化合物。

除此之外還有土壤溶液,它是土壤水分及其所含的溶解物質和懸浮物質的總稱。土壤溶液是植物和微生物從土壤中吸收營養物的媒介,也是汙染物在土壤中遷移的主要途徑。

6樓:

礦物質 有機質 氣體 水分

7樓:曼聯

你把郵箱告訴我。我可以把我所學的地質學中關於土的物質組成和結構構造以及物理性質這一節ppt發給你

8樓:小氣紙

有多到少排列為 氧 矽 鋁 鐵 鈣 鈉 鉀 鎂 氫

泥土有什麼成分?

9樓:留秀芳倫婷

泥土是複雜的混合物,各地泥土的成份不盡相同。但組成這些泥土的元素,無非是氧、矽、鈣、鋁、鐵等,大多數以矽酸鹽的形態存在

10樓:綠世界

豌豆。。。有水,有機物,二氧化矽,三氧化二鋁。。。等 等 。。。

組成土壤的三種主要成分是什麼?

11樓:

一、總的來說,土壤是由固體、液體和氣體三類物質組成的。

1、固體物質包括土壤礦物質、有機質和微生物等,是土壤的主體,約佔土壤體積的50%;

2、液體物質主要指土壤水分,主要由地表進入土中,其中包括許多溶解物質;

3、氣體是存在於土壤孔隙中的空氣,絕大部分是由大氣層進入的氧氣、氮氣等,小部分為土壤內的生命活動產生的二氧化碳等。

土壤中這三類物質構成了一個矛盾的統一體。它們互相聯絡,互相制約,為作物提供必需的生活條件,是土壤肥力的物質基礎。

二、土壤是成分很複雜的混合物,一般情況下主要含有二氧化矽,各種有機物,金屬氧化物等等化合物和一部分金屬單質(像金、石墨等穩定的金屬或非金屬) 。

三、土壤的成分並不是單一的,而且不同地方的土壤成分也大有不同,比如東北三江平原的黑土富含各種有機物,而華南常見的紅土卻富含鐵的氧化物,所以要想確切知道土壤到底是由什麼元素構成幾乎是不可能的 。

四、概括來說:

①土壤是一種獨立的自然體,它是在各種成土因素非常複雜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②對於土壤的形成來說,各種成土因素具有同等重要性和相互不可替代性。其中生物起著主導作用。土壤是一定時期內,在一定的氣候和地形條件下,活有機體作用於成土母質而形成的。

12樓:匿名使用者

匕5857557557

請問泥土的化學成分是什麼?

13樓:知者不言

泥土是複雜的混合物,各地泥土的成份不盡相同。但組成這些泥土的元素,無非是氧、矽、鈣、鋁、鐵等,大多數以矽酸鹽的形態存在。

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這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土壤。以形態分類有沙土、壤土、粘土。以位置分有表層土、心層土和底層土。

按照土壤特徵有灰化土、棕壤、黃壤、紅壤、赤紅壤、灰鈣土、棕鈣土、黑壤等等。

14樓:匿名使用者

泥土是一種混合物,所以說沒有一個確定的成分,不過它含有氧、矽、鋁、鐵、鈣等元素,這些元素大多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有關這方面可以看2005屆初三畢業生使用的化學課本,裡面有哦

15樓:匿名使用者

泥土是一種混合物 ,是一種膠體 ,它是各種元素的混合,他是一種能溶解各種化學元素的物質

16樓:手機使用者

主要物質(sio2)二氧化矽!!!!!

17樓:虞才告水冬

主要是一些矽酸鹽和二氧化矽組成的複雜混合物,當然還含有一些微量元素。

18樓:初菀管巨集浚

泥土的組成包括礦物質、有機質、水分和空氣。泥土是複雜的混合物,各地泥土的成份不盡相同。但組成這些泥土的元素,無非是氧、矽、鈣、鋁、鐵等,大多數以矽酸鹽的形態存在。

由於自然條件的不同,這些元素可以形成不同的土壤。以形態分類有沙土、壤土、粘土。

19樓:駒楚將永貞

主要成分是矽鹽、二氧化矽。

土的最主要成分是什麼?

20樓:綠水青山俱樂部

一般來說,土壤是地球的最上層,我們在其上挖、犁,植物在其上能生長。土壤覆蓋了陸地的大部分。一個地區土壤的型別依賴於許多因素,包括當地的氣候和降雨、地形、水在本地區的運動、礦產成分和形成土壤的岩石碎片、棲息在土壤裡的動物、生長在這裡的植物、附近的人類活動等等。

這些變化的因素使得每一種土壤具有特殊的混合成分。大部分土壤是如下物質的混合物:

(1)無機物——已經風化成沙、淤泥、黏土的小顆粒的岩石

(2)有機物——分解的植物和動物遺體和肥料,統稱為腐殖質,來自於拉丁語的「earth」(土地)

(3)水

(4)空氣

典型的菜園土可能包含45%的無機物,5%的有機物,25%的水分和25%的空氣。

土壤通常是分層的,最上面的一層是表層上,是能找到腐殖質、植物的根和活的動物(如微生物和蚯蚓)的地方。腐殖質越多,表層土越肥沃。在一些地方,例如一些森林的地面,有許多的腐殖質以至於形成一個在其他所有東西之上的一個隔離層。

在表層土之下是下層土,它可能包含的黏土比率更大,含有的有機質更少。在下層土之下是風化岩石,再往下就是堅硬的岩床。

伴隨著黏土和沙,許多土壤包含一定量的淤泥質。淤泥質比沙子更細,比黏土更粗糙,它經常被風和水帶到離它的發源地很遠的地方。淤泥質是農作物生產所需要的,是好土壤的重要的組成。

如果沒有淤泥質,沙和黏土土壤會變得堅硬而結實。

土壤是地球岩石最表層經億萬年風化和生物活動所形成的物質。迄今為止,絕大多數作物都是在土壤上栽培。土壤是生物圈、岩石圈、大氣圈和水圈的交匯點。

普通人常常認為土壤只是固體。其實,土壤由固體顆粒、土壤溶液和土壤空氣三部分組成。土壤由固體顆粒構成有大小孔隙的土壤結構,土壤水分(溶液)佔據土壤的中小孔隙,土壤空氣佔據土壤大孔隙。

土壤固體大顆粒稱為砂粒,中等粒徑的顆粒稱為粉粒,細小顆粒稱為粘粒。根據三種土粒含量不同,將土壤分為12類,其中較為典型的有三種:砂粒含量特別多的是砂土;粘粒含量特別多的是粘土;而砂粒、粉粒、粘粒三者比例相等的是壤土。

壤土的土壤耕性最好,土壤水氣比例最易達到理想範圍,土壤溫度狀況也較易保持和調整,也就是說,壤土的土壤物理性質最理想。砂土往往氣多水少,溫度易偏高。粘土則水多氣少,溫度易偏低,緊實粘重。

土壤水氣比例對土壤氧化還原電位有影響。土壤氧化還原電位影響土壤中一些微量元素的有效性。水多氣少使土壤氧化還原電位降低,鐵、錳等離子大多還原為有效態,但也容易從土壤中淋失。

土壤礦質顆粒和有機質顆粒都帶負電,對土壤中的陽離子有吸附性。土壤粘粒所能吸附的鹽基陽離子總量稱為陽離子交換量,土壤粘粒上吸附的陽離子與土壤溶液中的陽離子不斷進行交換,達成動態平衡。施肥或通過其它途徑進入土壤溶液的養分陽離子大多先被土壤粘粒吸附,待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掉溶液中的養分陽離子時,被吸附的交換性陽離子再逐漸解吸釋放進入土壤溶液,補充被吸收的部分。

養分由土壤到植物的機理當然比這樣簡單的描述要複雜得多。

陽離子交換量中鈣、鎂、鉀、鈉四種鹼性離子所佔陽離子交換量的百分比叫做鹽基飽和度。做鹽基飽和度較高的土壤肥力較高,土壤ph值也較高。

土壤ph值包括土壤活性酸度和潛在酸度。土壤活性酸度土壤溶液中表觀的h+活度,而潛在酸度與陽離子交換量(又稱土壤緩衝能力)有關。望採納

二氧化矽是什麼性氧化物,二氧化矽是什麼性氧化物?

我的我451我 酸性氧化物 二氧化矽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跟水反應。是酸性氧化物,不跟一般酸反應。氣態氟化氫跟二氧化矽反應生成氣態四氟化矽。跟熱的濃強鹼溶液或熔化的鹼反應生成矽酸鹽和水。跟多種金屬氧化物在高溫下反應生成矽酸鹽。用於製造石英玻璃 光學儀器 化學器皿 普通玻璃 耐火材料 光導纖維,陶瓷等。...

奈米級二氧化矽與氣相二氧化矽的區別

您好!您看看這兩個簡介就明白之間的區別了!一 奈米二氧化矽 奈米二氧化矽是極其重要的高科技超微細無機新材料之一,因其粒徑很小,比表面積大,表面吸附力強,表面能大,化學純度高 分散效能好 熱阻 電阻等方面具有特異的效能,以其優越的穩定性 補強性 增稠性和觸變性,在眾多學科及領域內獨具特性,有著不可取代...

矽酸鹽石頭風化成泥土了,是活性二氧化矽嗎?高手解釋一下

風化作用 weathering 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堅硬岩石 礦物與大氣 水及生物接觸過程中產生物理 化學變化而在原地形成鬆散堆積物的全過程 根據風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質可將其分為三種型別 物理風化作用 化學風化作用 生物風化作用。一般矽酸鹽風化都不會得到二氧化矽的。水解作用原理 水解作用 hyd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