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腦膜炎的危害性和治療方法,非洲大蝸牛的防治方法

時間 2022-07-25 20:45:03

1樓:匿名使用者

寄生蟲感染在外周血及腦脊液中均可能出現化驗指標的異常,通常為粒細胞中嗜酸性粒細胞的異常

2樓:匿名使用者

有什麼症狀呀,親愛的大煙!

3樓: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見於:

(1).過敏性疾病:支氣管哮喘、藥物過敏、蕁麻疹、食物過敏、血管神經性水腫、血清病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可達10%以上。

(2).寄生蟲病:血吸蟲病、蛔蟲病、鉤蟲病等血中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常達10%或更多。

某些寄生蟲感染患者嗜酸性粒細胞明顯增多,導致白細胞總數高達數萬,90%以上為嗜酸性粒細胞,為嗜酸性粒細胞型類白血病反應。

(3).**病:如溼疹、剝脫性皮炎、天皰瘡、銀屑病等可見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輕中度增高。

(4).血液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嗜酸性粒細胞白血病、淋巴瘤、多發性骨髓瘤、嗜酸性粒細胞肉芽腫等,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可有不同程度增高,有的可伴有幼稚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5).某些惡性腫瘤:某些上皮系腫瘤如肺癌等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高。

(6).某些傳染病:急性傳染病時,嗜酸性粒細胞大多減少,但猩紅熱時可引起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7).其他:風溼性疾病、腦腺垂體功能減低症、過敏性間質性腎炎等也常伴有嗜酸性粒細胞增多。

如果嗜酸性粒細胞病理性升高,那麼降低自然需要控制原發病,待原發病**後,自然就會降低了。

嗜酸性粒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白細胞根據形態差異可分為顆粒和無顆粒兩大類。顆粒白細胞(粒細胞)中含有特殊染色顆粒,用瑞氏染料染色可分辨出三種顆粒白細胞即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無顆粒白細胞包括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

嗜酸性粒細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顆粒,顆粒內含有過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非洲大蝸牛有毒嗎

4樓:匿名使用者

有的,身體攜帶病菌。該物種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大蝸牛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非洲大蝸牛一次可以產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這種被認定為非洲大蝸牛的外來生物攝食凶猛、繁殖力強,可危害500多種作物,號稱「田園殺手」,被我國列為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近年來,生物入侵的速度在加快。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入侵研究室常務副主任劉萬學說,根據過去的統計,每十年才發現一到兩種外來物種,「而近十年來,每年發現的外來物種數量有1到2種,這從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當前外來物種入侵速度在加快。」

5樓:魚要糧

非洲大蝸牛原產於非洲,貨物流通、人為攜帶是其入侵的途徑。該蝸牛雌雄同體,繁殖能力強,每年可產卵4次,每次產卵150~300粒,是農作物的主要害蟲,而且飢餓時也吃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石膏、泥灰。

6樓:匿名使用者

非洲大蝸牛」為雜食性有害生物,侵害物件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非洲大蝸牛的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傳入,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擴散。2023年,因一個孩子從夏威夷攜帶了2-3只非洲大蝸牛到邁阿密,3年內便傳遍了整個邁阿密州,花園內的花卉植物枝葉幾乎被吃光。2023年,我國臺灣省作為食物引種繁殖,有部分被棄于田野,結果導致了上世紀50年代臺灣農業的毀滅性災難。

7樓:馬羅君

警告!非洲大蝸牛這種東西碰不得,更吃不得,要弄死它

8樓:塔圖因航空

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中文名褐雲光瑪瑙螺 "野生的非洲大蝸牛,身上有很多病菌和寄生蟲,未煮熟食用的話,有可能會因此受感染。"我是信的,可「會傳播疾病」是什麼意思?

非洲大蝸牛是廣東管圓線蟲的中間宿主,並非最終宿主,況且它的身體構造與人體構造不同壓根不會傳染,除非你腦子抽筋了,把它生吃掉。「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我決不信,除非有**作證,有些知識匱乏的人稱非洲大蝸牛為「田園殺手」,但實際上田園才是它的殺手,因為中國人對它瞭解非常少再加上一些不求真理只會打嘴炮的專家的誤導,所以產生了這一誤區。

簡單來說就是非洲大蝸牛沒毒

9樓:

蝸牛對人民是害蟲,但對科學家是益蟲。非洲蝸牛身上有寄生蟲,但有的雖說有的有一點毒,但如果團結起來就對人有害。一般有毒。

非洲大蝸牛的防治方法

10樓:瘋子難不難

機械防治:

可利用黎明、黃昏、夜間或雷雨後,蝸牛活動覓食的時機,進行人工捕殺,還可利用其習性,用食物誘殺。

農業防治:

利用農業栽培措施,改變生態環境,蝸牛喜溼但忌水,水旱輪作可殺滅蝸牛,剷除花圃、菜地周圍的雜草,破壞其越冬越夏場所,也可減輕蝸牛危害的發生。

化學防治:

常用的方法有:用四聚乙醛(1.6%),使用10kg/ha噴霧,或用15%四聚乙醛粉劑50kg/ha、4%氨基甲酸酯100kg/ha、硫酸銅125-250kg/ha、硫酸鐵125-250kg/ha噴霧。

11樓:八方**

非洲大蝸牛的防治方法如下:

1、農業防治

蝸牛喜溼但忌水,水旱輪作可殺滅蝸牛。剷除花圃、菜地周圍的雜草,破壞其越冬越夏的場所,也可減輕蝸牛危害的發生。

2、機械防治

黎明、黃昏、夜間或雷雨後是蝸牛活動覓食的時機,可利用其習性,用食物誘殺。也可用苛性碳酸鈉、幹石灰、鉀鹽鎂礬在大田中拌土形成一條保護帶,或利用光滑銅板,鋅板形成機械隔離圍牆,阻止蝸牛的侵入。

3、生物防治

已發現許多生物可寄生或捕食蝸牛,如細菌、線蟲、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哺乳動物等,但都沒有被廣泛應用。儘管如此,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好自然天敵,或人工飼養釋放,仍是一條穩定控制非洲大蝸牛的有效途徑。

4、化學防治

常用的方法是使用四聚乙醛(1.6%),使用10kg/ha噴霧,或用四聚乙醛粉劑50kg/ha、氨基甲酸酯100kg/ha、硫酸銅125-250kg/ha、硫酸鐵125-250kg/ha噴霧。

也可在下午5點後,用1%-5%殺貝劑或1%-1.5%氨溶液地面噴藥防治,或用稍高於常規濃度的甲胺磷、樂果等農藥噴灑植物,蝸牛取食後中毒死亡。

12樓:一可丁

非洲大蝸牛屬旱生軟體動物,晝伏夜出,給防治帶來一定困難。除化學防治方法經濟可行外,其他措施仍可作為區域性防治或輔助性措施。 機械防治:

可利用黎明、黃昏、夜間或雷雨後,蝸牛活動覓食的時機,進行人工捕殺,還可利用其習性,用食物誘殺。也可用苛性碳酸鈉、幹石灰、鉀鹽鎂礬在大田中拌土形成一條保護帶,阻止蝸牛的侵入。此外,也可利用光滑銅板(0.

8mm厚、5cm高),鋅板(0.8mm厚、20-25cm寬)形成機械隔離圍牆。 農業防治:

利用農業栽培措施,改變生態環境。蝸牛喜溼但忌水,水旱輪作可殺滅蝸牛。剷除花圃、菜地周圍的雜草,破壞其越冬越夏場所,也可減輕蝸牛危害的發生。

化學防治:常用的方法有:用四聚乙醛(1.

6%),使用10kg/ha噴霧,或用15%四聚乙醛粉劑50kg/ha、4%氨基甲酸酯100kg/ha、硫酸銅125-250kg/ha、硫酸鐵125-250kg/ha噴霧。也可以在下午5時後,用1%-5%殺貝劑或1%-1.5%氨溶液地面噴藥防治,或用稍高於常規濃度的甲胺磷、樂果等農藥噴灑植物,蝸牛取食後中毒死亡。

此外,採用毒餌誘殺也有一定效果,常用5%砷酸鈣與1.6%四聚乙醛混合,同蝸牛食物摻在一起作毒餌。 生物防治:

已發現許多生物可寄生或捕食蝸牛,如細菌、線蟲、節肢動物、軟體動物、哺乳動物等,但都沒有被廣泛應用。儘管如此,創造良好生態環境,保護好自然天敵,或人工飼養釋放,仍是一條穩定控制非洲大蝸牛的有效途徑。積極保護利用蟾蜍、青蛙、螞蟻、鳥類,提倡飼養雞、鴨、鵝,來控制非洲大蝸牛已收到較明顯的效果。

特別注意: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這是什麼動物,看著有點像蝸牛,能吃嗎?

13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非洲大蝸牛(學名:achatina fulica)。但是不能吃,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所以不能用手接觸,更不能吃。

非洲大蝸牛是中大型的陸棲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則可長到超過20釐米。夜行性,雜食性,大多是在潮溼環境中活動,喜歡在下雨及夜間出沒。

平時躲在陰涼的地方,且在殼口上做一層白膜(假口蓋),只餘一個小孔來呼吸,將螺肉縮入殼內以防脫水,等到環境轉好後再出來。

食物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該物種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非洲大蝸牛一次可以產下30到700粒卵,繁殖很快。

是中國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對蔬菜等農作物危害極大,系中國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14樓:紫戀藤心

蝸牛啊,別吃,萬一進醫院得不償失

15樓:落日傾城

有專門的食用蝸牛,具體你這能不能吃,還未可知

巨型蝸牛入侵南寧,這種蝸牛可以吃嗎?

16樓:匿名使用者

【巨型蝸牛】巨型蝸牛,俗名褐雲瑪瑙螺、花螺、菜螺、東風螺、法國螺等,又稱非洲大蝸牛,是腹足綱軟體動物,為陸棲蝸牛。巨型蝸牛原產非洲,分佈於世界各地,由於其繁殖迅速、食量大,並且會傳染鼠肺線蟲病,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入侵物種。

【這種蝸牛能否食用?】食用危害極大,不能食用農林專家認為,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會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它們會傳播鼠肺線蟲,這有可能感染人類造成一種腦膜炎,人類食用危害極大。

17樓:水酉不悅

非洲大蝸牛成體殼長一般為7-8釐米,最大可超過20釐米。夜行性,喜好潮溼環境。繁殖力極強,系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

一些專家認為,「非洲大蝸牛」為雜食性有害生物,侵害物件包括農作物、林木、果樹、蔬菜、花卉等植物,飢餓時也取食紙張和同伴屍體,甚至能啃食和消化水泥,可危害500多種作物。

【「非洲大蝸牛」是許多人畜寄生蟲和病原菌的中間宿主,尤其是傳播結核病和嗜酸性腦膜炎,食用則危害極大。】

非洲大蝸牛的繁殖速度很快,一旦傳入,可通過各種途徑迅速擴散。2023年,因一個孩子從夏威夷攜帶了2-3只非洲大蝸牛到邁阿密,3年內便傳遍了整個邁阿密州,花園內的花卉植物枝葉幾乎被吃光。2023年,中國臺灣省作為食物引種繁殖,有部分被棄于田野,結果導致了上世紀50年代臺灣農業的毀滅性災難[1] 。

非洲大蝸牛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100種侵略性物種名單。

參考:http://www.baike.com/wiki/非洲大蝸牛

化膿性腦膜炎,什麼是化膿性腦膜炎

化膿性腦膜炎是由化膿性細菌感染 所導致的腦脊膜炎症,是中樞神經系統常見的化膿 染。該病好發於嬰幼兒和兒童,多為爆發性或急性起病,急性期出現畏寒 發熱 全身不適等全身症狀,頭痛為該病突出的症狀,該病若可早期診斷併合理 多數患者預後良好。化膿性腦膜炎在人群中的發病情況是怎樣的?患病率 在全球範圍內,每年...

什麼是嗜酸性粒細胞?偏高有什麼危害性?

結果顯示嗜酸性粒細胞增多。臨床意義供參考 1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過敏反應性疾病 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 食物過敏 過敏性 肺炎 血管神經性水腫 寄生蟲病 2 病 溼疹 皰疹性皮炎 真菌性 病 3 血液病 慢粒 4 霍奇金病,某些癌症 5 傳染病 猩紅熱 6 內分泌病 如腦垂體功能低下及原發性腎上腺皮質...

甲醛的危害性到底有多大,甲醛對人體的危害性有多大?

甲醛超標會使得人體出現頭痛 頭暈 乏力 噁心 嘔吐 胸悶 眼痛 嗓子痛 胃納差 心悸 失眠 體重減輕 記憶力減退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症狀。甲醛對人體的危害性有多大?長年碰觸高濃度的甲醛引發的肛裂是哭泣 噴嚏 腹痛即使出現眼角膜炎 高血壓和高血壓等。水蒸氣中甲醛濃度若跨過北歐國家明確規定的北歐國家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