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味藥性的中藥有什麼功效,副作用和使用注意?

時間 2023-03-27 01:15:04

1樓:宛然若在

苦味藥一般都是清熱解毒的,吃多了對脾胃很不好,影響消化。

這個跟個人體質還有關係,如果是實熱體質,吃點苦味藥沒事,脾胃虛寒的人吃了容易肚子疼,腹瀉。

2樓:三木維

特性是 (燥 /洩 /堅陰 ) 燥溼就是根據個人體制結合苦寒或者苦溫的藥物對人體腑內的(溼)驅除化解。 洩顧名思義有向下降 排 清的意思 濁陰需要清 內有火需要降(打個比方心火旺脾氣燥需要降) 堅陰就是瀉火存陰。***多會傷津液伐胃 所以津液大傷and脾胃虛弱的人不應該大量使用 或者跟其他結合藥味使用。

3樓:網友

苦味藥多是指要性,此類要有燥溼、降瀉、堅陰作用。***就是傷陰傷胃;故脾胃虛寒及寒實者不能用!

4樓:客觀

在中藥裡面,苦性寒涼,能解能洩,清熱解毒,洩腸通便,軟堅散結。***是苦寒傷脾胃。注意寒性病或虛寒體質的人慎用。

5樓:我心煩事多

苦藥一般是寒性的。

6樓:董敏園艾灸

中藥幾乎都是苦的啊,要看是什麼藥啦,不同的藥效果是不一樣的啊。

為什麼中藥是苦的?

7樓:袁丹房俏

呵呵是難喝。

良藥苦口利於病,人人皆知。問題是,有的藥實在是苦不堪言,難以專喝下。中醫專家總結出中藥。

屬祛苦六法,可以讓中藥比較容易入口。

①掌握服藥時間。

在一天24小時內,機體有兩個吸收藥物的「**時期」,一個在上午8時至10時,一個在下午2時至3時。苦味中藥可在飯後上述時間。

內服用。②掌握藥液溫度。

中藥的服用講究「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但苦味中藥的服用可不拘泥此道。有關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更為敏感,因此,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控制在15℃至37℃。

③掌握含、咽部位。

研究表明,人的苦味感受器主要集中在舌頭的前半部,以舌尖最為突出。因此,藥液入口後,最好迅速含貯於舌根部,自然嚥下,也可用湯匙直接將藥液送至舌根順勢嚥下。

④掌握服藥速度。

藥液在口中停留的時間越長,感覺味道越苦,因此,苦味中藥的。

服用力求乾淨利落,轉瞬即逝。

⑤服藥後喝適量溫開水。

這樣既有利於胃腸道對藥液的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

⑥新增調味品。

在苦味藥液中加入蜂蜜、蔗糖等,但對黃連、膽草之類,儘量少。

用或不用調味品。若有必要可酌配甘草、大棗之類調和。

8樓:匿名使用者

1、藥不一定bai都是苦的,中藥裡du的甘草就是甜zhi的,滋補湯劑一般以淡微dao甜味為主。中藥大多發專苦的原因是因為藥屬。

材裡的成分導致的,如黃連裡的黃連素,本身就是味苦的!味道很差的藥在製劑的時候通常都做成糖衣片劑,這樣做成的藥物不但不苦,還是甜的。

2、中藥不一定是苦的,他有五味:酸,苦,甘,辛,鹹。 中藥的有效成分主要是生物鹼,所以大多數中藥都是苦的。中醫病證很複雜,很難保證一付湯藥中用不到苦味的藥。

3、也有甜的呀!甘草片(甘草這植物就是甜的)之類的,當然,也有的藥吃起來是甜的,其實是因為加了甜味劑(糖漿).如果說是中藥的話,因為天然藥物(未經提純)裡面大都含有大量的,以及。

我們熬藥吃的時候,在把藥用成分浸煮出來的同時也把鞣質這樣的雜質給煮了出來,所以吃起來又苦又澀 。

其實,紅糖都是中藥,山楂也是中藥,都不是苦的。

9樓:歐靜雲檢寧

大部分中藥都是苦的,是因為中藥中的有效成分大部分都是生物鹼,而生物鹼的味道基本上都是苦、腥、臭,在加上中藥在吃的時候都要熬和濃縮,所以就更苦了。

10樓:書憶梅段琨

不一定都bai是苦的啊。只是你的du症狀可能是適合用苦。

zhi藥啊。中醫dao五味中認為專苦能瀉,也就是能屬瀉熱。中藥的味與療效是相關的,去火的中藥苦。

一般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體內都多多少少有「火」。所以去醫生開的藥有很多都是苦的,因為苦能去火。.

11樓:騰忠零歌

中藥性味甘的不是苦藥,但很多是苦的。既然是治病,忍一下苦味就過去了,所謂的"良藥苦口利於心"嘛!如你飯後1小時服藥,就感覺沒那麼苦味了。

12樓:高書語英翮

正所謂良藥苦口但是我可以教你一個不苦的辦法那就是喝完中藥馬上去拿一顆冰糖放嘴裡那樣你就不會覺得苦了。

13樓:匿名使用者

中藥並不都是苦的,可以說酸甜苦辣鹹五味俱全。

14樓:匿名使用者

中藥和西藥不都一樣嗎?有苦有甜。

15樓:潭厚赫飛語

因為病copy是一種毒,醫藥學典裡也有病毒一詞。中病認為:邪毒入侵身體,人就會生病,所以病是一種毒,中藥也並非都是苦的,也有甜的呢,這裡就不說了,但大部分中藥都是苦的,從某種角度說,苦的東西也是有毒的,俗語也有說,是藥三分毒,用毒來治毒,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以毒攻毒了。

你說是嗎?

16樓:果映房驪

因為你的舌尖的味蕾感覺到苦,還有一般對症下藥,藥喝的時候不是苦的,喝到感覺到難喝是因為你的病已經好轉(接近痊癒),並不需要這麼重的藥量!

17樓:溫閔星憶南

中藥的味與療效是相關的,你也知道去火的中藥苦。一般身體不舒服的時候體內都多多少少有「火」。所以去醫生開的藥有很多都是苦的,因為苦能去火。

18樓:植騫僕福

炙黨參,炙黃芪,甘草,枸杞子都是甜的,而且量較其他藥多,剩下的藥基本味道不重,所以吃起來不苦。一般的良藥苦口也可看作涼藥苦口,清熱的藥一般就苦很多,補益類的比較甘甜,這是藥性所致。

19樓:欽勝巫馬韻詩

中藥中含有很多生物鹼,生物鹼大多味苦,如黃連中的小糪鹼。想像一下,很多種味道很苦的生物鹼混合在一起的味道,當然是苦上加苦了!

20樓:雷用利飛光

苦口良藥。

把挫折當作人生的一種資本,投資吧。

21樓:沙金季語絲

中藥一般多用於煎煮湯劑,而中藥本身植物類比較多,在煎出藥效的同時,還煎出了植物中的鞣質鞣酸等其他非藥效成分。並且藥效成分中生物鹼類、皂苷類比較多,這些都是偏苦的成分。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22樓:粘攸閆寒夢

因為中藥是有效力的藥~越苦就越有效``

23樓:匿名使用者

所謂苦,是人。

來類腦子裡的自。

反應。藥物作用在你舌頭上,那些味覺感受器把訊號傳給腦子,你就感到了苦。但為什麼不是甜味呢?

因為長期進化過程中,人類祖先必然要遇到那些自然界中存在的、有活性的生物鹼們(樓上已經提到了),而這些東西對人類生存來說是不需要喜歡吃、吃多了也沒好處的,於是大腦就把這一大類物質的味道定義為苦澀(總之是不愉快的味道);而含有能量物質的食物,如糖分高的水果等,古人不是常常見到的,所以為了讓他愛吃、有機會就多吃,多點機會生存,大腦就把這些物質定義為甜。

人類祖先有了這些功能,才適者生存,慢慢進化到今天的樣子了。凡是沒見過的化學結構,說明它對生存無幫助,無論有害無害,都定義為苦味。

不過上述過程發生在百萬年間,今天人類合成的物質,已經不完全適用了。比如各種人造的甜味劑,就是欺騙味覺感受器,讓大腦作出錯誤的反應。

öðò©ºü¿à£¬äãöªµà¹øóú·þóãöðò©µä½û¼éóðää𩣿

中藥之苦

24樓:健康達人雷恩

有人說:「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

如果有人說可以把中藥當飲料喝,那是他沒有喝過最苦的中藥。

啞巴吃黃連,有苦難言。

比黃連苦的更鋒利的是蛇膽草。

初試中藥,像少年初飲白酒,管它醬香與綿柔,心頭都不是滋味。

中藥有三苦:黃連、木通、龍膽草。

最香的中藥是麝香,最臭的中藥是阿魏。

如果你不是學中醫,最好不要了解它。

吃透了人間的酸甜苦辣鹹,已經是夠夠的了。

適當的忠言要聽一聽,哪怕逆耳,因為要向上發展。

適當的良藥要灌一灌,哪怕苦口,因為要**身心。

即便聽完後內心苦痛掙扎,即便喝完後面目猙獰,也要臥薪嚐膽,也要破釜沉舟,包治百病的不是包,是揹包人的心態。

天下苦中藥久矣,堪當大任,就連心志一起苦!

中藥之苦,終有苦盡甘來。

喝中藥太苦了,有什麼良方能緩解苦味啊?

25樓:孝修平苑叡

良藥苦口利於病,人人皆知。問題是,有的藥實在是苦不堪言,難以喝下。有時候,有的病又不得不連服多次,有些人真的是皺著眉頭,含著眼淚吞服。中醫專家總結出中藥祛苦六法,可以讓中藥比較。

容易入口。①掌握時間。在一天24小時內,機體有兩個吸收藥物的"**時期",一個在8:00-10:00,一個在14:00-15:00.苦味中藥可在飯後上述時間內服用。

②控制溫度。有關專家研究證實,舌頭對37℃以上的溫度更為敏感,因此,苦味中藥湯液的溫度應控制在15℃至37℃.

③服藥後喝適量溫開水。這樣既有利於胃腸道對藥液吸收,又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藥液的苦味。

④新增調味品。在苦味藥液屑尤敕涿?蔗糖等,但對黃連,膽草之類,儘量少用或不用調味品。若有必要可配甘草,大棗之類調和。

.。楊大夫。

26樓:俞南霜山暎

喝中藥前喝少於水,最好大口喝下去、喝完用清水漱口、吃一兩粒冰糖、即可。

為什麼中藥都那麼苦?不能改變味道嗎?

27樓:四時風月一閒身

因為中藥中的生物鹼的味道主要是以苦、臭、腥為主,在中醫的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新增甘草、蜂蜜等調味品,但是為了保證藥效,能不加的話最好不加。中藥的味道確實很難聞。在熬煮中藥的時候,附近的街坊鄰居家都能聞到一股中藥味,當然這股味道很難聞就是了。

可中藥畢竟是藥,不可能有多好喝。

如果打著改變味道的想法,你可能不適合吃中藥。中藥中含有的生物鹼是中藥有效的成分,也是讓味道那麼難喝的原因。而熬中藥就將這些難喝的生物鹼熬製成精華,苦是正常的。

一般情況下,還是不建議新增調和味道的東西。老祖宗說的良藥苦口,要想病好得快就要乖乖喝藥。雖然說加一些調味品能調和中藥的苦味,但一些中藥可能會與蜂蜜、甘草這些調味品相剋。

這可能會減低藥效,也可能會引起***。因此就算一定要加調味品,一定要徵得醫生的允許,負責很容易出現其他問題。

如果想盡快痊癒,不想再接著吃這些苦中藥,那就更要忍著苦味喝藥。只要喝完了中藥保證身體健康了,那就萬事大吉了。如果實在是太苦了,喝完藥之後可以多喝水,這樣中藥就能更快被吸收。

另一個辦法就是喝的速度要快。喝得越快,感受到的苦味的時間就越少。喝藥的重點是治病,一直想著如何改變中藥的味道,只會在喝藥這件事上浪費更多的時間。

想要恢復健康的身體自然要付出一點代價。如果中藥真的太苦,那喝完藥,多吃點蜜餞就好了。

喝中藥最好的方法應該是速戰速決,就算會苦也不會苦多久。如果一直嫌棄中藥的味道,喝得越慢,嘴巴里的苦味就要持續更長的時間。

28樓:我選李白賊

我們中藥最講究的是苦口良藥,藥苦才是最好的藥,也能證明著其中的藥效,之所以中藥這麼苦,是因為我們是原料照搬的,而西藥是把原料之中的成分提取了出來,其實這個中藥苦還是可以改一下味道,自己在裡面可以加一點糖也是可以的。

29樓:喜歡毛絨絨的

大多數的中藥都是比較苦的,和它的成分有關,也有比較酸甜的中藥,中藥一般不可以改變味道,會影響它的效果,但是可以加冰糖。

30樓:不為成仙留紅塵

俗話說,良藥苦口,中藥之所以苦,是因為中藥大部分是很多植物混合在一起熬製而成的,如果改變味道會降低藥的療效。

黃精的功效和副作用,中藥黃精的功效與副作用是什麼?

黃精的功效 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黃精的 宜忌 黃精味甘,性平,作用緩慢,可作久服滋補之品。但其性質滋膩,易助溼邪,因此脾虛有溼 咳嗽痰多及中寒洩瀉者均不宜服。毒 臨床曾有少數病人服用黃精糖漿後輕度腹脹,飯後服則可避免的報告。黃精粗製劑區域性搽劑時,未見有不良反應。黃精對高血壓患者非常有用,它...

中藥中藥有副作用嗎,長期吃中藥會有副作用麼?

俟卓 中藥有 是指,應用 量的藥物後所出現的 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經常是一過性的,但有時也可引起後遺症。因此,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是存在的,但它和藥物毒性是不同的。中藥的 是指,在合理搭配 合適劑量的情況下,出現的 以外的效果。比如應用阿膠來補血,雖然氣血得到了補充,但因為阿膠本身比較滋膩,可能引起...

中藥有副作用嗎,長期吃中藥會有副作用麼?

中藥有 是指,應用 量的藥物後所出現的 目的以外的藥理作用,經常是一過性的,但有時也可引起後遺症。因此,不論中藥還是西藥,都是存在的,但它和藥物毒性是不同的。中藥的 是指,在合理搭配 合適劑量的情況下,出現的 以外的效果。比如應用阿膠來補血,雖然氣血得到了補充,但因為阿膠本身比較滋膩,可能引起病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