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中專學生舞蹈藝術表現力,如何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

時間 2021-05-07 19:59:01

1樓:翰林學庫

舞蹈藝術的原型**於生活,舞蹈作品、舞蹈形象的產生都是從生活當中來的。舞蹈形象的塑造也是為了再現生活、反映生活。舞蹈創作者和表演者只有經常性的深入到火熱的現實生活中認真細緻的觀察生活,觀察人物的心理情感狀態及外在的表現,並對這些來自生活的素材進行理性的分析揣摩,全身心的深入地進行體驗和感受,並把這些切身體會和活的感受化入到舞蹈及人物情感之中去,才有可能創作出和表演出打動人心的成功作品。

因此在舞蹈教學中將豐富的生活體驗與舞蹈訓練、表演結合起來,對於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如當學生看見隨風飄拂的柳條,就啟發他們想象柳條就像翩翩起舞的仙女;看見牽牛花,就聯想正在滴滴答答吹響的小軍號;看到的春雨,就想到小草破土而出的嫩芽……通過這樣的想象後,學生對舞蹈作品的情感與意境有了更深刻、更生動的領悟和體驗,將對作品中具體形象的聯想和自己的情感有機地結合起來,使自己的舞蹈動作更富表現力。

挖掘原生態民間舞蹈藝術

任何藝術精品都是從民族文化厚土中生髮,具有鮮明的民族性;任何藝術精品都是踏著時代節律生成,具有強烈的時代性和鮮明的時代審美特徵;任何藝術精品都是廣採博納、吸收融匯、發展創新又獨具個性;任何藝術精品都是深受廣大群眾喜愛和歡迎,雅俗共賞的;任何藝術精品都是能夠經受時光的磨礪與考驗,歷時久遠而光彩依舊的。中國的民族民間舞蹈種類繁多,要想在有限的時間裡全部學完是不可能的。注重本地區民間舞教學,保證足夠課時,將其學好學透。

再選擇性地學習其他具有代表意義的民族民間舞蹈,可以不過於追求縱深教學,經掌握其正確的風格特點和體態動律為目的。著力於把民間舞搬上藝術舞臺又能更加濃烈地突出它的原始鄉土氣息和生命活力,在不失本源特色的前提下,同樣廣泛吸收其他地區、其他藝術門類、其他舞蹈品種的豐富營養,以我為主地融會貫通,提高了自身的藝術表現力和塑造人物形象、表達思想感情、反映時代風貌的能力。

舞蹈是培養創造美的能力,而不是單純模仿美,更不是模仿別人心中的美,應當在開發學生舞蹈技術、技巧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綜合的舞蹈文化素質,培養學生的好奇心、洞察力,身心合一地去表現舞蹈,養成學生參與和不斷探索舞蹈的學習觀,豐富學生的舞蹈知識和操作能力。舞蹈表演專業教育不但應注重學生舞蹈基礎知識、基本技能的培養,而且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使之成為基礎紮實、知識面寬、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2樓:痴呆老木瓜

把自己的舞蹈融化在**中的共同體驗

3樓:花梔丨

膽大心細上臺不要怯場

如何提高學生舞蹈表現力

**如何提高學生的舞臺表現力

4樓:匿名使用者

**演員的舞臺表現力 習慣上我們把由外到內的表演方法叫做表現派,而把由內到外的表演方法叫做體驗派,但是無論是體驗派還是表現派的表演方法,都離不開作為表演基礎的演員的表現力。那麼什麼是演員的表現力呢?它是演員充分體現角色,展現角色各個側面和性格特點的綜合能力。

它所包含的內容應該是多方面的:演員的自身魅力、文化修養、形體、語言、聲音、舞臺形象等多方面。所以演員舞臺表現力的培養也是多方面的。

今天,我只想就參與話劇《母親》排演的創作心得來談一下演員的舞臺表現力的培養和獲得。

在戲劇學院的四年學習過程當中,所學到的是沿襲了多年的表演創作方法。這就是分析人物,體驗人物的思想,邏輯,以及行為方式;然後在體驗的基礎上再去體現,從而達到創作人物的目的。日後到了劇院參與劇目排演也多是沿用了這種體驗派的表演方法,不可否認在現實題材的話劇的排演當中,這種創作方法是實用而有效的。

排演起來也有輕車熟路之感。因為演員在體現人物時所表現出的行為都是有內心依據的,表演起來也非常自信。內心沒有什麼障礙。

然而,在大型話劇《母親》的排演過程中,這種傳統的表演模式卻受到了強烈的衝擊。編劇以散點式結構方法串聯本劇的故事情節,導演以浪漫、誇張的手法展示劇情。這就需要演員在內心體驗不到的情況下去展現歷史人物的精神面貌,無疑也就需要演員用一切表現手段去表現人物的內心和外形,而且這種表現是否正確,或者說是否準確。

在排演的當時演員心裡是沒底的。只能從導演和觀眾的反饋中來調整、改進。以獲取一種新的表現方式。

用新的表現形式代替傳統的表演創作方法,這種嘗試是新奇的、有趣的,同時也是艱辛的。

初讀劇本,說老實話感到很茫然,那段歷史對我是那麼陌生,劇中的人物離我是那麼遙遠。我不知該以什麼形式去體現當時的人和事,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理解、看待劇中的人和事,還是迴歸到那個年代,以那個年代的行為邏輯去體現劇中的人物。這兩種方法顯然會產生不同的演出效果。

前者會不會讓人感到演出來的人物不倫不類,而後者又會不會讓現代觀眾不理解而覺得可笑。

帶著眾多的疑慮我們去湖南體驗生活,那段歷史已經很遙遠,幾乎沒有留下什麼可供直觀的痕跡,只有些簡單的資料。缺少感性的東西,看來想要體驗當時的人和事,體驗那個年代人的思維邏輯、情感方式是不可能的了。理性的資料只能讓我們理性的分析、設計當時的人。

這跟以前習用的創作方法顯然又是牴牾的——蔡和森是我黨早期的創始人之一,革命烈士,是不是很概念呢?劇本中雖然看到了他有性情浪漫,性格剛毅等的影子。但用什麼行為去體現呢?

人物的個性、特點是要通過具體行為去體現的。話劇畢竟不是理論書籍。它要靠鮮活的人物形象去感染,打動觀眾。

恰恰在這方面,產生不了內心視象,所以體驗生活回來在做人物小品時怎麼也動不起來。進入排演階段導演在導演闡述中說要以浪漫誇張的手法來排演本劇,要求演員要充分想象,大膽的去創造人物,然而,體驗不到怎麼動呢?放棄體驗?

體驗是在進入排練場之前對那個年代儘可能的瞭解和掌握,使人物的基調在腦子裡基本成型,不至於偏離,進入排練場就要體現了。排練本劇只能先不管這些了。我想,那是一個狂飆年代,那個年代蔡和森等革命者的精神風貌同現代人長期處在安逸,休閒狀態下的精神風貌是完全不同的。

為了找到那種感覺,每次上場排練之前演員們都要進行熱身活動,讓自己的血液先熱起來,心跳加快;然後進入排練,從外部先進入狀態。有了外部的行為再去尋找內心的依據、找內心的感覺。有時即使感覺不到,內心感受不到,那隻能由在場的人感覺如何,由其他人來檢驗是否正確了。

作為演員,無疑當時內心是不自信的,自信心是在不斷的調整、不斷的反饋中逐漸建立起來的。同時,演員自身的表現力也在逐漸增強,因為要達到所需的結果,就要調動一切手段來嘗試各種表現方法,無從去體驗,也無須去死抱著體驗。只要在場的觀眾——導演通過就可以了。

然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演員表現力的缺乏。作為一個話劇演員,其表現能力其實是很有限的,原因出在表現手段的缺乏。舞蹈演員用有韻律的形體動作做表現手段,戲曲演員有程式化的表現手段,而話劇是用近似於自然生活的語言、動作為表現手段。

話劇演員的表演手段,用來表演本劇所要求的浪漫、誇張形式,顯然是不夠了。現實逼得演員不能不去借鑑其它藝術門類的表現方式。在蔡和森犧牲的一場戲的處理中,我就借鑑了現代京劇《杜鵑山》、《紅燈記》中的程式化的表現動作。

其結果是鮮明的、也是事半功倍的達到了體現人物風采的目的。從中,我感到演員表現力的提高跟借鑑、學習其它藝術門類的技巧和表現手段是分不開的。

進入演出階段,面對觀眾的檢驗,演員的自信心不斷的增強,表現力也在不斷的調整中得到不斷的提高。在一種演員與觀眾的相互刺激中,原來不敢演的、或者說

什麼是舞蹈的感受力和表現力

5樓:舞研藝考

舞蹈能夠成為一種抒發情感的表情藝術,其感受力和表現力是舞蹈藝術的基石。它既是人類審美活動較集中的體現,也是培養人們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和有力手段。舞蹈的表達方式可分為外部形體動作和內部情態兩個部分。

其中外部形體動作又稱之為舞蹈的表現力,內部情態又稱之為舞蹈的感受力。

舞蹈的表現力是舞蹈的動律、動態、動力等可視性的外化形式;

舞蹈的感受力指表演者內在的情緒、情感、意識等心理因素。

6樓:五月嵐

要進入狀態,舞姿優美,要有那種優雅氣氛和感覺,能感染觀眾的

7樓:匿名使用者

9527同學回答的很好 大家鼓掌!

8樓:匿名使用者

錯。街舞。不需要基礎腰力和臂力要求很高 感受力和表現力極強 很多人認為跳街舞是邊緣孩子(所謂的壞孩子) 但街舞已經成為時尚叻 很有前途

如何培養學生在舞蹈表演中的情感能力

9樓:北京費拉蒙電影培訓

首先,培養孩子

對舞蹈的興趣。家長可以通過讓孩子**少兒文藝節目、歌舞表演等方式,讓孩子用感官直接感受舞蹈的美,引起孩子對舞蹈的注意和興趣。 其次,**是舞蹈之魂,**和舞蹈是一種相互表現、促進的統一體。

家長要經常性地、有意識地...

10樓:悠家教育

在學習中國民族民間舞的過程中,孩子們不單單是隨著**舞動,而且將接觸到這些舞蹈背後蘊含的各民族的**、服飾、風俗、傳說等,讓孩子們更加全面、完整的瞭解各民族傳統文化和藝術,從而全面提升他們的綜合素質。培養七大能力1、 觀察模仿能力觀察模仿能力,是舞蹈的基礎形式,也是兒童感受、意識形成的重要方式。民族民間舞學習的過程,是對孩子觀察模仿能力的反覆鍛鍊與提升。

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一 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 素質教育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學生是學習 首先要開啟他的興趣 其次是擴大他的毅力 再次是品性 最後才是引導他建立自己的學習方法 道心不失 自主學習得靠自覺,別人是培養不了的。 得管。這種自主學習能力是弄不來的。除非那是個理想很重的學生 一切看學生對於學習的興趣了,這種東西...

如何培養學生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小學生的讀書方法 讀書興趣 讀書習慣等處於漸長階段 尚不成熟,所以培養閱讀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於正在成長的小學生而言尤為重要。我們知道,書作為知識的源泉,是兒童智力的鑰匙。讀書能夠啟迪孩子的心智,能擴大他們的知識視野,能提高其寫作能力,使之才思敏捷,能陶冶他們的性情,使其溫文爾雅。我國著名的...

如何培養學生記數學筆記的習慣,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書寫習慣

數學教學中,課堂是師生直接溝通,互相交流資訊的前沿陣地。此中,師者得以傳道 授業和解惑,學生能夠及時接受 反饋與提高,而課堂筆記又是連線此種關係的一條不容忽視的紐帶,起到了很大的幫助及促進作用,無論是對於已學知識的複習 鞏固 還是對新授知識的速記 整理,很大程度決定著學生的數學知識水平。可以說,任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