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研究性學習,屈原和賈誼的個人小結,左右

時間 2021-05-07 19:58:56

1樓:854024059思媛

《屈原賈生列傳》讀後感

我拜讀了韓兆琦先生的《史記精講》一書,受到了很大啟發,其中的《屈原賈生列傳》一文,給我的觸動最大,

對於屈原,作者先寫他的才能之高。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但也因此深受上官大夫的嫉妒。上官大夫進讒言使懷王疏遠屈原。

屈原被貶之後,作者極力表現他忠君愛國的一腔熱血和滿懷赤誠,「屈平既嫉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繫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但屈原最終也沒能使懷王覺悟,反因此得罪了令尹子蘭,慘遭放逐。

屈原被放逐之後,作者重點寫了他的壯烈犧牲。上不能為國盡忠效力,下不能躬耕壟畝,歸隱田園,「舉世混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這是一種偉大的、難得的孤獨,唯有堅強者方能如此,唯有高尚者方能如此。

所以屈原才表示:「吾聞之,新沐者必彈冠,新浴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寧赴常流而葬乎魚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溫蠼乎!

」就這樣,屈原懷抱沙石,沉江而死,實現了自己「伏清白以死直」的諾言,其正直剛烈堪稱千古之冠。

但是,合上書頁,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當故國淪陷之時,向那滾滾汨羅江水縱身一躍,了卻殘生,當真是最好的選擇麼?在重新閱讀過《史記》和《史記精講》中的相關章節後,我對屈原以身殉國的做法有了更多的認識。我認為:

當自己的國家深受外敵蹂躪之時,我輩青年當拍案而起、跳將出來,拼儘自己的力量,為國奮鬥,哪怕馬革裹屍,血染沙場,也算死得其所!而不是喪失信心與勇氣,獨自徘徊於江湖一隅,毫無意義的輕易了結自己的生命。

話雖這樣說,屈原的做法卻仍值得後代永遠尊敬,我認為:他的以身殉國雖然在某種程度上講確有值得商榷之處,但他的精神卻永遠值得我們學習!特別是在這個喧囂、輕浮的時代,當金錢的作用被誇大到一個令人瞠目的地步時,當愛國精神被大眾所譏諷為「老土」時,當有識之士們驚呼「我們已經窮的就剩錢了」時,我們太需要屈原的精神了!

他的正直、他的剛烈,他的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一般高潔的品質,正是我們所極為欠缺的!所以,讓我們暫時忘卻身旁的浮華,閉上雙眼,讓思緒飛過千年的風霜,去聆聽一下汨羅江畔那淒涼的歌聲,與偉大的心靈做一次深入的對話吧!

求500字的佳句或50個成語、典故~

高中研究性學習,高中研究性學習怎麼做?

o紅葉先生 研究性學習是以 培養學生具有永不滿足 追求卓越的態度,培養學生髮現問題 提出問題 從而解決問題的能力 為基本目標 以學生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獲得的各種課題或專案設計 作品的設計與製作等為基本的學習載體 以在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全過程中學習到的科學研究方法 獲得的豐富且多方面的體驗和獲得...

有關歷史的研究性學習,有關歷史的研究性學習

我很早以前,就想寫一部中國政治制度史。一則我認為政治乃文化體系中一要目。尤其如中國,其文化精神偏重在人文界。更其是儒家的抱負,一向著重修齊治平。1 要研究中國傳統文化,絕不該忽略中國傳統政治。辛亥前後,由於革命宣傳,把秦以後政治傳統,用 黑暗四字一筆抹殺。因於對傳統政治之忽視,而加深了對傳統文化之誤...

求研究性學習活動人總結,求研究性學習活動 個人總結

低碳生活 雖然是個新概念,提出的卻是世界可持續發展的老問題,它反映了人類因氣候變化而對未來產生的擔憂,世界對此問題的共識日益增多。全球變暖等氣候問題致使人類不得不考量目前的生態環境。人類意識到生產和消費過程中出現的過量碳排放是形成氣候問題的重要因素之一,因而要減少碳排放就要相應優化和約束某些消費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