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佛一定要觀想嗎,學佛為什麼一定要打坐

時間 2021-05-07 19:59:45

1樓:匿名使用者

修密宗有一個很重要的方法,那就是「觀想」。有些居士在沒有得到上師傳承灌頂的加持,沒有上師指點的情況下,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觀想」,結果不但升不起覺受來,而且給修行帶來了很大的困難和障礙。問題出在**呢?

密宗有很多的修行方法,而觀想則是密宗諸多修行方法中很方便、很重要的一個。但是必須在得到上師傳承灌頂的加持下,才能運用觀想這一方法。因為密法是一個很高的佛法,在修行中會遇到很大的障礙和困難,如果你沒有得到上師傳承灌頂的加持,你的身、口、意就很難得到上師傳承力量的加持,同時也不能很快地得到本尊和**的保佑,所以在修行當中遇到的障礙也就很難克服。

那麼密宗為什麼一定要觀想呢?因為密法在修行中要把自己的身體觀想成本尊的身體,也就是把自己的身體觀想成佛菩薩的身體,通過觀想來開啟身體的各個氣脈,不觀想就達不到這個效果。為什麼呢?

因為佛的身體不是肉身的身體,是光明的身體,所以我們在觀想的時候,把自己的身體觀想成一個光明的身體。如果你是一個肉身的身體,你就不能獲得光明的大智慧,必須用觀想來達到這個目的。

密宗有外象的本尊和內心的本尊,我們修一個本尊,先觀想出外象的本尊,得到本尊的加持,然後再觀想內心的本尊,當你獲得了這個光明和智慧的身體時,你就已經得到了透明的光的身體,可以在天上飛,可以穿越牆壁而無有阻礙。所以在沒有得到上師傳承灌頂的加持下,是不能亂觀想的。

觀想要按照正確的儀軌進行,這是許多高僧大德修行成功後留下來的方法。他們已經走過了這條成功之路,他們知道這條路如何走?怎麼走?

在每一個階段會遇到什麼問題,用什麼方法來解決,所以要按照他們留下來的方法,沿著他們走過的路,在成就上師的指導下,進行刻苦修行,就一定能夠獲得成功。

2樓:天道福善

不一定要觀想,觀想是上根之人修法,下根之人很難做到。最簡單的就是一心持名,念阿彌陀佛。

想了脫生死,成佛之道,最簡單的法門為淨土法門,求生西方淨土。

1.如何往生?

信願行2.怎樣念才能往生?

一向專念 雖有雜念 但能念成片

一心專念 除了佛號別無二念

3.如何清淨?

看破放下 多讀經書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4.求生依靠誰?

這是最重要的 自己的念力 和阿彌陀佛佛力的加持

是阿彌陀佛把你接走的 是自己的念力把自己送走的 其他人是沒有這個本事的,不要依靠他人 只有阿彌陀佛

5.依靠助念嗎?

如果助念有用 那麼應該助念一個走一個 但事實並非如此 多數是自己的努力 提前知道接引的日期

趙榮芳老居士一年前就知道接引的日期 到時間才用助念提起正念

又一癌症老人 只有半年的生命 一法師送給他四個字 老實唸佛 他就在這幅字下老老實實的唸了三個月

佛告之日期 成功往生

所以關鍵的問題是臨終時誰來接你 又是誰的力量把你帶走?

是阿彌陀佛來接引 只有阿彌陀佛有這個力量把你帶走

助念真的能把人送走 那麼唸的那些人不早把自己送走了嗎?

助念是幫助你在臨終時不忘失佛號 起到輔助性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自己唸佛的功夫 可多看 《往生錄》一定會增長信心的

6.怎樣才是如法的念?

信佛 唸佛 求生極樂 要知道佛事怎樣接引眾生的?怎樣念才如法? 才有感應?

a.老實唸佛 前念清淨 後念清淨 念念清淨 念中無有一物 一人 一事

b.身心世界一切放下 尤其是把我放下 我所見 所受 所想 除了佛號 別無二念 這就是與佛近距離的接觸

有想 就是障礙

c.依靠阿彌陀佛

d.水清月現 心淨 不染不執一物 阿彌陀佛就會現前 佛現前時 切記:不可攀援不思 不想 不喜

黃念祖老居士說 佛來斬佛 魔來斬魔

原因是 有來有去 既非真實 無來無去 才是真 如如不動 不取一相 繼續唸佛 即為如法

e.心外無佛 從自心上下功夫

f.切莫心急 攀援 求感應 不求而如法的念 感應反而回來 來而不思 即為如法

往生最重要的是念佛,除了唸佛外還要準備多點資糧,就是佈施,持戒,放生,吃素等,這些都是往生的助緣,對往生起很大的作用。

3樓:泥頌

不一定要觀想。

可修學持名唸佛方法,唸佛成佛 求生西方極樂世界!

關於唸佛法門亦有多種:

(一)持名唸佛:聞說佛名,一心稱念。

(二)觀像唸佛:觀佛像莊嚴,一心念佛。

(三)觀想念佛:觀想佛之偉大,白毫宛轉五須彌,紺目澄清四大海,一心念佛。

(四)實相念佛:即念自性,法身真佛。參禪不打妄想,只參唸佛是誰?亦是實相念佛。

請看大勢至菩薩唸佛圓通章----教如何唸佛http://hi.baidu.

4樓:鉛筆盒兒

佛法是性空,本空的。觀想只是漸進的一個法門。用有目的的觀想去除胡思亂想,達到漸進的效果。

5樓:匿名使用者

學佛一定要同時學習戒、定、慧。「戒」就是恪守戒律令自身清淨。「定」就是通過止觀的修學,逐步完成四禪八定的課業。

未到定的境界就是「止」,應知、應行、已行就是觀。觀同時在作表、裡、深三層次的思惟。唯有通過「觀」所獲得的智慧才是真正的智慧,其它方面所能獲得的只能稱為知識。

6樓:匿名使用者

不一定要觀想。

例如唸佛,可以觀想念佛,也可以持名唸佛,看每人自己的根器,方法是可以靈活變通的,自己最得力就好,慢慢煩惱輕,智慧長,就是功夫得力。

7樓:先且公孫

修行不一定是要觀想的,有各種法門,挑選自己適合的就是最好的.

見地很重要

8樓:匿名使用者

「觀想」是密教一大特色,利用觀想可以達到淨化身心、轉識成智、即身成佛之目的。

所有的修行以意密為最重要,因為眾生都是先有意識、思想,才開始有行動,由意念上的貪著,輾轉產生貪、瞋、痴三毒,如何才能夠把無邊的業識轉成清淨的妙智,也就是真言宗所講的「轉識成智」,這是修行的重點,利用種種的妙觀想可以引導我們,直接把本有的佛性開展出來,例如對於愛慾重者,教以不淨觀或白骨觀,貪念重者教以佈施、施食……等,只要掌握到清淨本性,自然就不會被外界的亂相所迷惑。

若您非真言行者,則可以不用「觀想」。

學佛為什麼一定要打坐

9樓:匿名使用者

「打坐」為一切共法。學佛不一定非打坐,打坐也不一定就為學佛。

打坐只是讓你靜下來獲取智慧的工具,像這樣的工具在佛學裡有很多種,打坐只是其一。

如何選取工具精進也是因人而宜。業障輕,佛緣深者可精專打坐。業障重,心不能靜者可從佛號入。

阿彌陀佛,一心念佛,眾業消退,方顯真心。

10樓:加內沙

為了能獲得『慧』。三增上學,『戒,定,慧』。 戒清淨,定清淨,才有可能獲得『慧』。 而禪定是為了培養定力,其次是四念處能獲得智慧。 這是一定要的。

11樓:匿名使用者

打坐是一個法門,古今中外人'神'通用。

在佛教這裡,打坐用來幫助人安靜自心,因為站著、走著或做事,都難免分心,不能專心思考,比如撞到頭。初學是這樣,練高了以後據說行走坐臥都是一樣。

學佛為什麼要吃素,信佛一定要吃素嗎?

佛法是最實在的真理,做一分就得一分,做十分就得十分,所以吃素和我們修行學佛,實在有很密切的關係。佛法第一個就要有福德,福德的產生,就要有戒行。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吃素是件好事情,對我們身體健康也很好。從醫學上來講,吃素會減少高血壓,減少很多癌症,身體也會減少很多疾病。而我們佛法不是從這個觀點來吃素...

學聲樂的一定要學鋼琴嗎,聲樂考試一定要考鋼琴嗎

小驕傲興 是的,學一點鋼琴也是有好處的.很大的好處.這樣自己練聲的話可以彈練聲的音階,學曲子有音準概念,也容易學得快些.再學點伴奏,就能自彈自唱了.至於學了鋼琴後的練琴時間.不是鋼琴專業沒有每天必練的要求,但能天天練當然很好.時間的長短.剛開始學沒耐心的肯定坐不住,先半個鍾,再慢慢加時間,40分鐘....

學佛後會不會看破紅塵,學佛修行一定要看破紅塵嗎

紅塵不看自破,假人不滅自亡,一切有為虛妄,萬法不住無人,想要執著不得,於中無一可取,人人天天撈月,最終身散盡還,此身非你所有,如浪借水而現,動相實無我性,動中實無得法。 煩惱即菩提 看破紅塵不容易呢?要開悟才行,不是隻要學佛就可以。 不學佛照樣看破紅塵,不是沒有看破,是沒有去看就是了。如果真心實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