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學相關,文學語言學的相關觀點

時間 2021-05-07 20:01:14

1樓:向葳答書易

邏輯哲學或者語言哲學回答了這個問題。

很簡單的,例如,眼睛可以看見世界,但是眼睛看不見眼睛自己。要在語言學外建立一門語言,那麼就要超越語言本身,但是除了語言本身,我們沒有別的語言可以使用,因此不存在一門關於言語的語言學。

這不是語言學的問題,而是邏輯和哲學的問題。

文學語言學的相關觀點

2樓:瑩兒

韋勒克,反對把文學僅僅當做語料的語言學研究。羅素把哲學的任務定性為對語言進行邏輯分析;海德格爾把語言看做是存在的家園;雅克布遜等認為完全可以通過文學語言的研究重新發現文學藝術的一般規律,應該應用語言學方法,重建文藝學體系。

儘管文學語言學的內容可能不是文學本體研究的全部內容,但是,顯然韋勒克對語言符號在文學研究中的意義和價值的判斷是有效的。

20世紀最偉大的文藝學家是語言學研究出身的,雅克布遜認為文學的根本規定性是文學性,而文學性在語言形式之中——語言的運用和修辭的安排。他一生致力於從語言學角度來說明文學性,並試圖把文學研究通過這個通道而上升為一種「科學」。他提出「相關變異性」概念,來指稱文學語言中各種二元對立因素及其相互轉化的規律。

進而,他把兩種普通修辭方式隱喻和轉喻看成是語言二元對立的典型模式,並由此來區分19世紀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現實主義指向環境,通過轉喻了所表現人和環境的關係;浪漫主義通過隱喻,主要只向內心,意義隱含在字裡行間。利安思·布魯克斯在《悖論語言》一文中說:「科學的趨勢必須是使其用語穩定,把他們凍結在嚴格的外延之中;詩人的趨勢恰好相反,是破壞性的,他用詞不斷地相互修飾,從而不像破壞彼此的詞典意義。

」文藝學的本體論問題需要語言學的改造,其實批評問題也同樣需要語言學改造。瑞恰茲認為批評應該建立在語義學基礎之上,文學批評所針對的物件是「復義」,是語詞在語境中獲得的多重性意義。

羅蘭·巴特認為「把語言學本身作為敘事作品結構分析模式的基礎,看起來是合乎情理的」,「敘事作品具有句子的性質!」「敘事作品是一個大句子,如同凡是陳述句,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小敘事作品的開始一樣!」

巴特主張用語法分析來做敘事模式的分析,而不是用人物性格、個性等作為區分模式的要素。巴特的這種主張得到託多洛夫的欣賞,託多洛夫「抽象的語言形式的印跡」是文學分析的歸宿,重要的是語義、句法、詞法的分析。句法結構分析尤其重要,他把句法結構分析分成兩個部分,一是陳述,二是序列。

陳述是敘事的基本單位,是不可簡化的「行為」,序列是構成完整故事的陳述彙集和排列。可以把人物看做名詞,把特徵看做形容詞,把動作看做動詞,名詞、形容詞、動片語合起來,構成陳述。

跟語言學相關的課題

3樓:匿名使用者

一般說來來,容易做課題的是應用語自言bai學,理論性的語言學那du是專家們做的zhi,要說熱門,一般說來dao認知理論現在研究的比較多,很難說清楚,你找今年的《外語界》,一看就明瞭了,大家都在做的就是熱門的,熱門好像一陣風,要找那些重量級專家新提出的理論來做,一般不會錯

英語語言學中語言功能舉例,英語語言學裡的「元語言功能」是什麼意思

語言概論 1 元語言功能就是用語言來認識和解釋語言。比如 1 linguistics是什麼意思?是語言學的意思。2 所謂元認知就是 認知的認知 2 資訊功能是說語言能傳遞資訊。比如 1 what time is it?it s ten o clock.2 釣魚島是中國的。3 施為功能是說語言本身能做...

語言學的特徵,語言學概論裡的語音的描寫特徵是什麼?

德里克林 語言學的本質特性,也可以成為設計特性或結構特性,指的是人類語言固有的,有別於任何其他動物的交流系統的特質。瞭解語言學的結構特徵有利於我們理解語言的性質。1 語言學的任意性 arbitrariness 正如前面定義裡提到,語言學具有任意性,意思是語言的形式 語音或書寫符號 與其意義之間基本沒...

用語言學的知識解釋,如何利用語言學知識進行對外漢語教學

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因為文字是記錄語言的書寫符號,並不是語言本身,因此不能用文字現象論證語言現象。事實上,漢語由於詞語進入句子之後基本上不做詞形變化,名詞沒有性數格的變化,動詞沒有人稱和時體的變化,因此很多外國人在學習漢語的時候都會感到漢語很簡單,並不難學。當然,學習漢字對於很多外國人來說是一道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