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觀部分西方經濟學的幾個問題,關於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幾個概念問題 需求函式Q f p 中的P與反需求函式P f Q 中P意義是否一樣

時間 2021-05-07 20:01:17

1樓:匿名使用者

1.建議你讀讀***的經濟解釋.斯密指出,價值有兩種。一種是用值,一種是換值。所謂用值是指某物品給

予其擁有者或享用者的最高所值,或這個人願意付出的最高代價。換值是指獲得

該物品時需要付出的代價,在市場上換值就是該物品的市價。那麼,**就是一

個消在選擇均衡點上,市價就必

定等於最高的邊際用值。而需求量是指在不同的**(換值)下,消費者試圖換

取的最高的量。事實上,需求量是一個無從觀察、不存在的量,是個意圖之量。

教授認為量可以分為「有質」的和「委託」的兩類,以及二者的合併。其中,凡

是質量被直接度量而算價的,就是有質的量。如,鑽石的定價。凡是通過無質的

委託單位來算價的,就是委託的量。如,瓶裝維他命的定價。重要的是,價與量

是必定有直接聯絡的,有關的量是價直接表達著的量。

費者對某物品在邊際上所願意付出的最高代價。

關於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幾個概念問題:需求函式q=f(p)中的p與反需求函式p=f(q)中p意義是否一樣

2樓:匿名使用者

需求函式q=f(p)中的p 這是一條負斜線 s不動 d整條線往右左移動 右移(表示越多人願意用更高的**買物品而且成交量亦增加(比如煤氣(低替代品))

反需求函式p=f(q) 這是一條負斜線 s不動 d線上上下移動 下移動(表示**越低購買的量越大(比如:牙膏)

以上都要假設生產者的s線不變動(如果要變動時亦要看斜率而訂)

關於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幾個概念問題:需求函式q=f(p)中的p與反需求函式p=f(q)中p意義是否一樣

3樓:在下金館長

首先,標題中德兩個p是一樣的,就相當於高中數學當中的函式和反函式的概念一樣。y=f(x)和x=f逆(y)。

下面的解釋是這樣的

交點的含義是市場的供給和需求達到同時均衡,但此時的**並不一定是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格。又邊際效率遞減規律可知,消費者消費商品願意支付的**是逐漸遞減的。.

但你有一點說的很對,」需求曲線的p代表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格「。需求曲線正是又一簇無差異曲線和**變動的預算線相切點的連線得來的。所以,每一個**水平都是消費者效用的最大化,當然也是消費者願意支付的最**格點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 一個很簡單的問題

4樓:真正逐鹿華夏

你好,bai這應該是由於收du入效應和替代效應的原因zhi。具體來講就是dao,當工資

較低時且內

不斷上升時,那麼靠工資收容入較低的人們當然會增加勞動供給量以提高收入。但是在這裡經濟學中假定人們有一個較高的目標收入,當人們達到目標收入之後就不會再有強烈的增加收入的慾望,如果高工資已經達到這個收入目標,那麼當工資繼續上升且超過目標收入時,人們發現,即使降低工作時間同樣能夠取得目標收入時,那麼人們就會降低工作時間,轉而閒暇(此時閒暇的代價就是捨棄高工資,閒暇已經成為奢侈品)。舉個例子,比如你之前的工資是一小時10美元,你決定一天工作8小時賺80美元(也就是你的目標收入),但是現在工資漲到20美元一小時,你發現只要一天工作四個小時就能賺到80美元,那麼你可能就會把其餘四個小時拿來休閒玩耍。

5樓:炫氣十足

;第一,勞動來供給是閒暇需求自的反面;勞bai動的**即du工資則是閒暇的**zhi.於是,勞動供給量隨工dao資變化的關係即勞動供給曲線可以用閒暇需求量隨閒暇**變化的關係即閒暇需求曲線來說明:解釋勞動供給曲線向後彎曲(勞動供給量隨工資上升而下降)等於解釋閒暇需求曲線向上斜(閒暇需求量隨閒暇**上升而上升).

第二,閒暇**變化造成閒暇需求量變化有兩個原因,即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由於替代效應,閒暇需求量與閒暇**變化方向相反.由於收入效應,閒暇需求量與閒暇**變化方向相同.

第三,當工資即閒暇**較低時,閒暇**變化的收入效應較小,而當工資即閒暇**較高時,閒暇**變化的收入效應就較大,甚至可能超過替代效應.如果收入效應超過了替代效應,則結果就是:閒暇需求量隨閒暇**上升而上升,亦即勞動供給量隨工資上升而下降.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試題及答案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問題,是關於效用的計算題

6樓:

1)最大效用:

①2x+3y=120

②u=xy =>u=x*(120-2x)/3 =>120x-2x^2=3u => 120x-2x^2-3u=0整理一下

====>2x^2-120x+3u=o ===》使這個方程式,變成(x-?)(x-?)+?u=0的形式,

x1=? x2=? 這兩個有一個肯定要捨棄。將得出的x帶回到①,得到y,將x、y值帶回②,得出u,就是最大效用。

2)邊際效用 總效用,把以上得出的數值,分別代入邊際效用的求值公式,即可得到

3)利用上面的總效用數值n, x*2.88+3y=收入 ,n=x和y的一個線性函式,求出收入。

替代效應和收入效應,就根據含義畫出了。不難了

不做具體的計算了

7樓:匿名使用者

那麼那個總效用的8和18分別是**來的.?thanks ...原題目是 x,y 開始...

注:參見《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同步輔導》(第4版)配高鴻業第四版 p49 ...

8樓:雪鐵泡泡龍

原題目是 x,y 開始**都是 4元,樓主漏了x的原**吧這個思路就是 總效應好算,前後兩次求極值後對比下中間一般是求替代效應,就是維持效用不變,達到原有的效用水平,需要的收入,以及x的數量了然後總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了過程我複製別人的,他答的比較清晰的哈----------------------------------------(1)預算約束為 4x+4y=144 將y=36-x代入效用函式得:u=x(36-x) 效用極大化條件為du/dx=-2x+36=0, 故x=18 代入預算約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式的u=324(2) x的**變化後的預算約束為9x+4y=144簡化後, 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式得u=x(36-2.

25x)效用極大化條件為du/dx=-4.5x+36=0, x=8分別代入預算約束 和效用函式, 得 y=18, u=144(3)假設x的**變化後,要維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的收入為m 那麼其預算約束為 9x+4y=m與已知的 xy=324 兩式聯解,得m=9x+ =9x+1296/xm的極小化條件為 du/dm=9-1296x-2=0, 所以x=12代入效用函式與 預算約束條件, 分別得 y=27, m=216也就是說,**發生變化後, 若能將收入提高到216,分別購入12單位x和27單位y, 便可恢復到最初324的效用水平。(4)總效應:

△x=8-18=-10替代效應為:△x1=12-18=-6收入效應為:△x2=△x-△x1=-4注:

參見《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同步輔導》(第4版)配高鴻業第四版 p49 ------------------------首先感謝stzfe的補充了計算替代效應就要維持效用水平不變,因為圖形上,替代效應是繞著無差異曲線轉動的,收入效應是平移的(不過計算的時候用總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再次至於為什麼效用極大化條件為0數學上,求極值的必要條件就是一階導數為0當然,你也可以用拉格朗日求極值,原理一樣因為這是個現實問題,所以求出來肯定是極值,就直接用了~~ 如果在數學裡,求出導數為0的駐點,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才行的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高鴻業主編的第五版與第六版有什麼差別?

9樓:我是一個麻瓜啊

這本書的第六版相對於前版,主要有這些變動:

微觀經濟學部分變動主要有:

(1)原教材第五版第

三、四、五章的標題分別更改為「消費者選擇」、「生產函式」和「成本」,合併和調整了一些節。

(2)對原教材第五版第

四、五章的內容進行了調整。第四章的長期生產函式部分保留等產量曲線和規模報酬分析,「成本最小化」、「產量最大化」以及「擴充套件線的分析」內容進入第五章。

在第五章,增加利用擴充套件線,從成本最小化的角度來推導和理解生產總成本的內容;此外,增加「幹中學」的概念介紹。

巨集觀經濟學部分變動主要有:

(1)對原教材第五版的第十二章「國民收入核算」中的內容做了一定的修改和補充。具體有:增加了「巨集觀經濟學的基本理論框架」的內容;補充說明了微觀經濟政策和巨集觀經濟政策的共同點和區別;增加了「失業和物價水平的衡量」一節;補充了國際、國內關於國民收入核算體系更新的內容。

(2)將原教材第五版第十三章「簡單國民收入決定理論」的內容進行了調整:主要是將原來的「關於消費函式的其他理論」整合到後面的「巨集觀經濟學的微觀基礎」一章當中。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問題,清晰版, 200

10樓:別時笙簫

是不是只需要解答你有疑問的地方?問題有點多不要答完了不採納。。。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問題!關於效用的計算題

11樓:雪鐵泡泡龍

原題目是 x,y 開始**都是 4元,樓主漏了x的原**吧這個思路就是 總效應好算,前後兩次求極值後對比下中間一般是求替代效應,就是維持效用不變,達到原有的效用水平,需要的收入,以及x的數量了然後總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了過程我複製別人的,他答的比較清晰的哈----------------------------------------(1)預算約束為 4x+4y=144 將y=36-x代入效用函式得:u=x(36-x) 效用極大化條件為du/dx=-2x+36=0, 故x=18 代入預算約束得y=18, 代入效用函式的u=324(2) x的**變化後的預算約束為9x+4y=144簡化後, 得y=36-2.25x, 代入效用函式得u=x(36-2.

25x)效用極大化條件為du/dx=-4.5x+36=0, x=8分別代入預算約束 和效用函式, 得 y=18, u=144(3)假設x的**變化後,要維持最初的效用水平u=324所需的收入為m 那麼其預算約束為 9x+4y=m與已知的 xy=324 兩式聯解,得m=9x+ =9x+1296/xm的極小化條件為 du/dm=9-1296x-2=0, 所以x=12代入效用函式與 預算約束條件, 分別得 y=27, m=216也就是說,**發生變化後, 若能將收入提高到216,分別購入12單位x和27單位y, 便可恢復到最初324的效用水平。(4)總效應:

△x=8-18=-10替代效應為:△x1=12-18=-6收入效應為:△x2=△x-△x1=-4注:

參見《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同步輔導》(第4版)配高鴻業第四版 p49 ------------------------首先感謝stzfe的補充了計算替代效應就要維持效用水平不變,因為圖形上,替代效應是繞著無差異曲線轉動的,收入效應是平移的(不過計算的時候用總效應-替代效應=收入效應)再次至於為什麼效用極大化條件為0數學上,求極值的必要條件就是一階導數為0當然,你也可以用拉格朗日求極值,原理一樣因為這是個現實問題,所以求出來肯定是極值,就直接用了~~ 如果在數學裡,求出導數為0的駐點,還需要進一步檢驗才行的

幾個西方經濟學的問題,急,急!西方經濟學問題

不不蛋蛋 第二題 不可以任意定價 第一題 經濟學中的短期和長期是相對生產資料原材料的更新速度而言,或者經濟週期而言 第三題 現金補貼的效用水平打 急!西方經濟學問題 20 降低了電腦晶片成本之後,從而影響電腦晶片的供給增加,供給曲線向右移動,使得均衡數量增加,均衡 下降 因為均衡數量增加,電腦成本下...

經濟學關於效用的題目 如下,西方經濟學微觀部分的問題!關於效用的計算題

mux 2y mux 2x mrs y x 效用最大化條件 mrs py px 則,y x 1 2 且 4x 2y 400 解出x 80,y 40 經濟學關於效用的題目.如下 u 200 y y u 200 y y 0 y 100 x 50 u max 2 50 100 10000 西方經濟學微觀部...

西方經濟學的邊際量的計算例題,西方經濟學計算題

以辰良況樹 利潤 銷售收入 成本 銷售收入 q p 利潤 q p 5q 20q 10 由於q 140 p所以p 140 q帶入上式有利潤 q 140 q 5q 20q 10 140q q 5q 20q 10 對q求導得 利潤 q 140 12q 20 0解得q 10帶入p 140 q得p 130,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