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邏輯學中的定義項和被定義項分別用DP和DS表示

時間 2021-05-07 20:01:53

1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一種約定,由於在邏輯學的發展中,傳統邏輯逐漸向現代邏輯發展,因而用很多數理邏輯的符號和公式表示邏輯形式,這樣就出現了很多字母。

在定義的結構中,d表示「定義」的意思;s、p與在後續內容的性質命題中表示主項和謂項的字母相對應,分別用s表示被定義項,p表示定義項。這樣就構成了「ds就是dp」的定義結構形式。

邏輯學中肢判斷定義是什麼

2樓:匿名使用者

任何一個支判斷都是相對於其主聯接詞而言的,主聯接詞所聯接的兩個判斷就是支判斷。

為什麼v=ds/dt中分母的s也要用ds表示?

3樓:匿名使用者

還是先學下高等數學吧

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表示為只有一個dx的形式的

如果s是個有限數,而dt是趨向於0的,那v 就無論何時都是無窮大,沒有對路程關於時間求導以得到速度的必要了,你把/當成除號想

邏輯學的問題求解答 1、簡述概念的外延之間的可能關係並用尤拉圖表示

4樓:匿名使用者

1、簡述概念的外延之間的可能關係並用尤拉圖表示

根據概念的外延之間是否有重合之處可以分成相容關係和不相容關係兩大類。

相容關係可能有4種關係,分別是全同關係(同一關係或重合關係)、真包含關係(屬種關係)、真包含於關係(種屬關係)、交叉關係。

不相容關係可能有兩種關係,分別是矛盾關係和反對關係。

尤拉圖如下

2、簡述明確詞項(或概念)的邏輯方法

明確概念的邏輯方法有定義、劃分、限制和概括等。

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一種邏輯方法,在邏輯結構上,定義由被定義項、定義項和定義聯項構成,其結構形式為ds就是dp,常用的下定義的方法是「屬加種差」的邏輯方法。比如「商品就是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就是一個定義。「商品」是被定義項,「用來交換的勞動產品」是定義項,「就是」是定義聯項。

在定義項中,「勞動產品」是「屬」,「用來交換」是「種差」。

劃分是明確概念外延的一種邏輯方法,是把一個概念所反映的物件分為幾個小類。劃分由「母項、子項、劃分的依據」三要素組成。劃分有一次劃分和連續劃分等多種方法。

比如「學生可以分為大學生、中學生和小學生」,就是一個劃分,「學生」是「母項」,「大學生、中學生、小學生」是「子項」,教育層次是劃分的依據。

限制是通過增加概念的內涵以縮小概念外延的一種邏輯方法。例如「橋→拱橋→石拱橋→趙州橋」就是一系列的限制。

概括是通過減少概念的內涵以擴大概念外延的一種邏輯方法。例如「**→文學作品」就是一次概括。

3、簡述三段論的定義、要素及三段論推理的基本規則

三段論是有兩個含有一個共同項的性質命題做前提,推出一個新的性質命題做結論的間接推理。

三段論共由三個性質命題構成,任何一個有效三段論有且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同一個三段論中,每個項都出現兩次。結論的主項叫做「小項」,結論的謂項叫做「大項」,在前提中出現而在結論中不出現的項叫做「中項」。包含小項的前提叫做「小前提」,包含大項的前提叫做「大前提」。

三段論的基本規則有如下幾條(不同的教科書條目不同):

1、一個有效的三段論只能有三個不同的項;

2、中項在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

3、在前提中不周延的項在結論中也不得周延;

4、兩個否定的前提不能得出結論;

5、前提中有一個是否定的,則結論也是否定的;

6、結論是否定的,則前提中必有一個是否定的;

7、兩個特稱的前提不能得出結論;

8、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的,那麼結論也是特稱的。

(有的教科書沒有把第1條作為基本規則,有的教科書把第5、6條合併成一條了)

概念和含義的區別?

5樓:匿名使用者

「概念」和「含義」的區別是:

概念——理性思維的基本形式之一,是客觀事物的本質屬性在人們頭腦中的概括反映。人們在感性認識的基礎上,從同類事物的許多屬性中,概括出其所特有的屬性,形成用詞或片語表達的概念。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因而能反映同類事物的本質。

含義——(字、詞、句、語段等)裡邊所包含的意義。

「概念」是抽象的反映事物屬性的,而「含義」只是普遍意義的理解,前者更加嚴密嚴謹,後者更加寬泛。

6樓:清華高材生

概念的範圍、定義和內容

在一些哲學理論中概念範圍與概念內容的定義不同。

概念範圍(外延)是指所有包括在這個概念中的事物,比如「白」的概念範圍是所有白色的事物。範圍相同的概念被稱為是相當的,在邏輯研究中,尤其是在數學邏輯中相當的概念往往被看作是相同的。

在將一個概念細分為亞概念時要注意兩分法的應用來防止邏輯謬誤的發生。

在邏輯學中,一個概念的定義被看作是適當的,如果這個定義的用詞描述的範圍與概念範圍相同。比如:

正方形是四個邊長都相等的長方形

是一個適當的概念。

概念內容(內涵)包括所有一個組成該概念的事物的特性和關係。比如「飼養技術」的內容包括所有有關於這個技術的特性。但在定義這個概念時人們挑選出這些特性中最關鍵的,比如:

「飼養技術是繁殖、餵養、圈養和使用農業用動物和以此提取有價值的產品的技術」。

7樓:匿名使用者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質屬性的思維形式.比如,圓是一類事物,它是平面內到定點的距離等於定長的點的集合,這是圓的本質屬性,圓的概念就是這一本質屬性的反映.至於圓的半徑的長短就不是圓的本質屬性,而是非本質屬性,圓的概念已經舍掉了它們.

定義的組成和表達.前面已經指出過,概念要明確就是要明確概念的內涵和外延,那麼怎樣才能使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明確呢?在邏輯學裡,定義就是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而劃分是明確概念外延的邏輯方法.

定義是揭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

我們先來看一個例子:

平行四邊形就是兩組對邊分別平行的四邊形,它採用了「……就是……」的形式.我們用「ds就是dp」來表示它.ds稱為被定義的項,它是我們需要加以明確的概念.dp稱為定義項,是用來明確被定義項的概念.「就是」是用來聯合被定義項和定義項的,稱為定義聯項.

《法律邏輯學》在「刑法就是規定犯罪和刑法的法律」這個定義中,被定義項是?種差是?鄰近的屬概念是?

8樓:匿名使用者

答:被定義項是(刑法)、種差是(規定犯罪和刑罰的)、臨近的屬概念是(法律)

邏輯學中的當且僅當是什麼意思邏輯學中的 當且僅當

sunny回到未來 當且僅當 是充分必要條件假言判斷的聯結詞。當且僅當p,才q 斷定事物情況p是事物情況q的充分必要條件,即當p存在時,q一定存在 而當p不存在時,q也不會存在。即通常所說的 有p必有q,無p必無q 證明 a當且僅當b 是一個標準用法,但是公認的其他同樣說法還有 b是a的充分必要條件...

邏輯學是學什麼的,邏輯學到底學什麼?畢業以後一般是什麼工作?

邏輯學,一門研究思維 思維的規定和規律的科學,由亞里士多德創立。邏輯就是思維的規律,邏輯學就是關於思維規律的學說。有時邏輯和邏輯學兩個概念通用。邏輯和邏輯學的發展,經過了傳統邏輯 形式邏輯 與辯證邏輯兩大階段,辯證邏輯又有矛盾邏輯 對稱邏輯兩大階段。對稱邏輯是邏輯學發展的最新成果,是辯證邏輯發展的高...

我想學邏輯學應該看什麼書,想學習邏輯學,不知道看什麼書好

邏輯需要練習的。首先,你是有邏輯的,只是不強。比如在家裡,你要吃雪糕,肯定是走到冰箱前,而不是衣櫃前。你要換衣服,你會走到更衣室,而不是在有人的地方。甚至,你走進房間前,先會推開門,而不是一頭撞過去。這些都是邏輯。我想你應該具備這些。雖然這些簡單,邏輯正是簡單得讓人容易忽視。練習邏輯,我是從走路和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