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器對中學生的運算能力有什麼影響

時間 2021-07-05 05:57:46

1樓:匿名使用者

1.學生普遍反應脫離了科學計算器後,運算的準確性下降。

運算不準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於對基本概念理解不深,對基本公式、法則掌握不夠透徹,以及對它們的運用不夠熟練的緣故。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有計劃地配備一些習題,不使用計算器加以訓練,等到學生對概念、公式、法則能熟練應用,準確性有保障後,不妨再使用計算器。把計算器當作學習的輔助工具,從而把學生從運算中解放出來,投入到其它問題的學習。

2.使用計算器對靈活性的影響

運算要合理、簡捷、熟練、迅速,這要求學生運算靈活,思維敏捷。這種能力的提高,要求學生解題時多側面、多角度、多方位的觀察和思考問題。而科學計算器能快速地求解繁瑣的運算,如果學生一味地使用計算器,他們只會簡單、機械地把資料輸入求解,沒有去思考如何快捷、簡潔地解決問題。

缺少了這方面的訓練,這就等於失去了提高運算能力的有效途徑。我覺得可以在講完某一部分內容之後,統一再上使用計算器解決問題的一節課(或幾節課),在此之前不允許使用計算器。比如七年級上有理數的加法後有使用計算器解決問題的,減法後又有,不如講完基本的,學生練完後統一再上計算器的課。

或者,當遇到這種型別的題目,如計算18·75-15·39+1·25-14·61時要求學生必須用簡便方法來解,從而有意識地陪養學生運算的靈活、合理、簡捷。

3.使用計算器對嚴密性的影響

使用計算器時,一般都會省去運算過程。但是,不論是平時的要求,還是考試,都要求解題過程完整規範,其實這是思考過程的體現。由於使用計算器缺少這方面的訓練,造成了學生解題不規範,不完整,這是一種嚴重的缺陷,對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素質的提高非常不利。

4.使用計算器對數學思維和心理素質的影響

運算對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和心理素質有相當大的作用。過多、過濫地使用科學計算器,學生就會不願花時間進行思考,做規範的運算,從而草率從事。久而久之,思考沒有條理、混亂,運算逐漸生疏,而且養成了粗心、馬虎的不良習慣,缺乏意志和毅力的磨練。

同時也造成了有些學生只習慣於單向、單層次的運算,習慣於順向計算,不習慣於多向、多層次的運算,更不習慣於逆向運算。脫離了科學計算器,學生不得不重視運算的方向和技巧,可以達到養成瞻前顧後、統觀全域性的習慣。通過長期的訓練,提高了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及增強信心和毅力。

中國教育的傳統重視基本功的訓練,中國學生的基礎往往比較紮實,美國的一些大學生運算能力還不如中國的中學生。然而,現在的高中生, 運算能力基本功的優勢越來越不明顯。某高中數學老師說:

「很多同行都有這樣的感覺,現在一上高一,就要給學生 『補』計算,老師學生都覺得吃力。」 某高中學生家長說:「因為中考可用計算器,而高考又不允許用,所以兒子上高中後首先要戒計算器。

由於長期依賴於計算器,兒子對自己口算、筆算的能力表示懷疑,對計算的結果很不放心。平時作業往往是先筆算,然後再用計算器去檢查,很浪費時間,就這樣經過一年多總算是戒掉了計算器。」以上這種種現象也是我感到困惑的地方,為什麼中考可使用計算器,而高考又不允許使用計算器呢?

同學們又怎樣才能儘快適應這一變化呢?

總而言之,資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計算機和科學計算器的使用越來越普及。中學數學豈能視而不見?數學教育界難道可以坐而不動?

計算器的使用,在經濟上已不是問題,是社會前進、科技發展的必然結果。但計算器的使用也削弱了學生的運算能力,影響了學生數學素質的提高。我們必須引導學生合理使用計算器,一方面要保障運算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要能熟練地操作計算器。

2樓:

計算器目錄·名詞定義

·計算器與電子計算機的區別

·計算器的特點

·計算器的起源和發展

名詞定義

計算器,一般是指「電子計算器」,所以,可以認為是「電子計算器」的簡稱,該名詞由日文傳入中國。

《現代漢語詞典》中沒有給出定義。但可以理解為:「能進行數**算的手持機器,擁有積體電路晶片,但結構簡單,比現代電腦結構簡單得多,可以說是第一代的電子計算機(電腦),且功能也較弱,但較為方便與廉價,可廣泛運用於商業交易中,也可被認為是必備的辦公用品之一。

」計算器與電子計算機的區別

與電子計算機的最大區別在於:

計算器只是簡單的計算工具,有些機型具備函式計算功能,有些機型具備一定的貯存功能,但一般只能儲存幾組資料。

計算機則具備複雜存貯功能、控制功能,更加強大,在中國俗稱「電腦」者也。

計算器的特點

從某種角度而言,廣義的「計算機」概念是包括「電子計算器」的。電子計算器中也有積體電路,但計算器的功能簡便,**更加便宜,利於攜帶與穩定性好。

計算器的起源和發展

說起計算器,值得我們驕傲的是,最早的計算工具誕生在中國.

中國古代最早採用的一種計算工具叫籌策,又被叫做算籌.這種算籌多用竹子製成,也有用木頭,獸骨充當材料的.約二百七十枚一束,放在布袋裡可隨身攜帶.

直到今天仍在使用的珠算盤,是中國古代計算工具領域中的另一項發明,明代時的珠算盤已經與現代的珠算盤幾乎相同.

17世紀初,西方國家的計算工具有了較大的發展,英國數學家納皮爾發明的"納皮爾算籌",英國牧師奧卻德發明了圓柱型對數計算尺,這種計算尺不僅能做加減乘除、乘方、開方運算,甚至可以計算三角函式,指數函式和對數函式,這些計算工具不僅帶動了計算器的發展,也為現代計算器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成為現代社會應用廣泛的計算工具.

2023年,年僅19歲的法國偉大科學家帕斯卡引用算盤的原理,發明了第一部機械式計算器,在他的計算器中有一些互相聯鎖的齒輪,一個轉過十位的齒輪會使另一個齒輪轉過一位,人們可以像撥**號碼盤那樣,把數字撥進去,計算結果就會出現在另一個視窗中,但是隻能做加減計算。2023年,萊布尼茲在德國將其改進成可以進行乘除的計算。此後,一直要到2023年代末才有電子計算器的出現。

世界的第一個計算器

幫助做計算的第一個儀器是這個算盤。 這有木製床向前走電線或者瘦的木製棍描述號。 它被在公元前2023年在babylonia 發展。

第一個計算機在2023年被在法國發明並且能自動加減數字。

在僅僅19的年輕的年齡科學家布勒斯帕建造了它。 數目被通過車輪裝入計算器。 這些在計算器裡面轉動齒輪。 他們那時移動與號碼一起撥結果在一套窗子內表現。

布勒斯帕是一位數學家,物理學家和神學家。 十幾歲時他學習數學,與皮埃爾de費馬合作,他為計算binominal 擴大的係數發明三角形。 他也在易流動的機制裡取得發現,特別是在一種流體裡的壓力是相等everwhere。

在31歲的時候有一次神祕的經驗並且從那時起他獻身於宗教。

it鈥時間以來正常工作,但是隻能加減計算器。 也能乘以並且分的第一個機器被德國科學家戈特弗裡德leibnitz 發明,在2023年。

機械式計算器被使用直到20世紀70年代,直到21世紀起電子計算機變得更受歡迎。

肯定會使中學生的運算能力下降!

3樓:

會有影響

但有影響也無所謂

有計算器還筆算那是傻子

在學校**算純屬是為了考試

4樓:即墨殘野

我認為有2個方面:

一個是影響口算,心算和筆算的能力

二是會讓學生產生依賴性,沒計算器就不想算複雜的問題計算器只能適當的使用,培養自己的運算能力很重要

5樓:匿名使用者

過度使用會使學生計算能力下降

6樓:匿名使用者

產生依賴那就必然會有,除非沒辦法用腦子算

計算器的使用是否影響中學生的計算能力

7樓:匿名使用者

小組希望通過研究調查論證計算器對計算能力的影響以及提出改變這一現狀的做法。課題的目的與意義:(1)論證「計算器的使用影響中學生的計算能力」(2)培養小組成員的組織能力,動手能力,社會實踐能力等(3)培養小組成員的合作意識,責任意識等應用的相關課程:

數學、語文活動計劃:(1)任務分工:馮明玉,周雨,韓夏虹設計調查問卷,並由全組成員稽核通過詹禮瑛,翁玉虹,伍芷影分發**調查問卷,並進行技術統計陳晶晶,符婷婷完成調查報告,並由全組成員稽核通過(2)活動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後,分發給各受調查成員。 2、**調查問卷,進行技術統計 3、根據技術統計完成報告,經由稽核通過後提交報告。(3)計劃訪問的專家:

50位中學老師(4)活動所需的條件:校園環境預期的成果: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並在組織問卷調查與測試調查的過程當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總結調查結果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分析能力。

調查論證了「計算器的使用影響中學生的計算能力」 文昌中學研究性學習課題研究過程記錄表課題名稱課題題目: 班級高二六班指導老師陳敏組長詹禮瑛小組成員及分工任務分工:馮明玉,周雨,韓夏虹設計調查問卷,並由全組成員稽核通過詹禮瑛,翁玉虹,伍芷影分發**調查問卷,並進行技術統計陳晶晶,符婷婷完成調查報告,並由全組成員稽核通過 過程記錄(每次活動的記載要如實、詳細、有條理) 活動步驟:

1、設計調查問卷後,分發給各受調查成員。2、**調查問卷,進行技術統計3、根據技術統計完成報告,經由稽核通過後提交報告。 活動體會 小組成員不僅成功完成了調查任務,而且通過問卷調查與測試調查論證了「計算器的使用影響中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組成員認為,當下應該使中學生明確使用計算器的危害和考試的要求從而自覺地限制對計算器的使用。這項研究性學習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並在組織問卷調查與測試調查的過程當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總結調查結果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分析能力,收穫匪淺。 文昌中學課題研究評價表課題名稱課題完成者陳晶晶,符婷婷完成時間2010.

12.15課題導師陳敏課題報告︵可另外附頁︶ 調查題目:調查內容:

調查物件:100位中學生和50位中學老師調查方式:問卷調查、測試調查獲得:

(1) 現階段中學生使用計算器的基本情況:調查顯示,76%的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經常使用計算器,21%的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偶爾使用計算器,3%的中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拒絕使用計算器。而96%的老師提倡學生在平時的學習中儘量少用計算器,4%的老師對此持中立態度。

根據調查顯示,計算器的使用在中學的學習生活十分普及,學生都表示計算器可以幫助縮短完成作業的時間,在一定程度上減輕學習壓力。但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老師,幾乎都不支援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使用計算器。老師們認為計算器確實是一種學習工具,用於輔導學生的學習,但是過多使用計算器容易造成學生們對計算器的依賴,從而降低了學生的計算能力。

經過統計,在現階段的理科科目普通測試中,幾乎100%限制使用計算機,高考更是明文規定不允許計算機的使用。這與完成練習時同學們對計算機的使用情況有很大的出入,反映了現階段中學生對計算機的使用情況與考試要求並不符合。(2)現階段中學生計算能力的基本情況:

通過50道口算題發現,中學生的計算能力隨著年級的升高而呈遞減趨勢,但是隨著年級的升高計算器的使用頻率並沒有呈遞增趨勢。特意說明,為了準備高考,高年級的學生被限制了對計算器的使用,而老師們基本同意計算器的使用是中學生計算能力隨年紀的升高而降低的主要原因。在調查中發現,口算能力較強的同學平日使用計算機的頻率遠遠低於口算能力差的同學。

90%經常使用計算機的同學承認,在限制使用計算器的考試當中,往往在簡單的計算上失分。由此發現,計算器對中學生的計算能力有著不利的影響,並且長期對計算器產生依賴會對現如今的高考政策產生強烈的不適應,從而影響成績。

(3)現階段中學生對減少計算機使用的態度: 在進行此項調查之前,調查人員特意強調了使用計算器的弊端。隨之發給50位參加此項調查的中學生一張以計算為主的數學試卷,規定一小時內完成,並在每人的桌子上配備有計算機,參加調查的同學可以自己決定是否使用計算機。

通過調查發現,70%的同學沒有使用計算機,30%的同學在完成過程中或多或少地使用計算機。在對使用計算器完成的同學進一步調查中發現,選擇使用計算器的題目計算量比較大(仍在中學要求範圍之內),而目的主要是對自己的驗算結果進行檢驗。與現階段中學生使用計算器的基本狀況進行對比後發現,知曉計算器的危害對於中學生限制計算器使用有積極意義。

而過分依賴計算器的同學仍不能馬上擺脫計算器,並且對自己的計算能力沒有充分的自信。在驗算簡單的數學題時,會因為這種不自信浪費更多的時間。進一步調查發現,有趣的是,67%的中學生也認為使用計算器容易導致學生的計算能力下降,26%的中學生認為使用計算器不會影響學生的計算能力,7%的中學生則表示沒有意見。

由此看來,雖然大部分中學生經常用計算器,但是他們中的大部分都同意計算其對中學生的計算能力產生負面的影響。並且有相當一部分人正在嘗試減少計算器的使用頻率。(4)進行此項研究性學習的收穫小組成員不僅成功完成了調查任務,而且通過問卷調查與測試調查論證了「計算器的使用影響中學生的計算能力」。

小組成員認為,當下應該使中學生明確使用計算器的危害和考試的要求從而自覺地限制對計算器的使用。這項研究性學習使每一位小組成員都意識到團隊合作的重要意義,並在組織問卷調查與測試調查的過程當中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總結調查結果的過程當中提高了分析能力,收穫匪淺。 指導老師:陳敏

中學生用什麼計算器?求有經驗的朋友講一下

中學生要用函式計算器。只有這個級別以上的計算器才能計算函式,而中學生需要用到的函式計算非常多。就例如卡西歐fx 82cnx吧!這款計算器的計算 統計 等模式能運算三角函式 乘方開方 對數指數 隨機數 分解素因數 求餘等。而且,它與國家多個版本的標準教材同步,又是中文顯示。現在在市場上很受歡迎,你可以...

現在中學生的心理有什麼特點,現在中學生的心理有什麼特點??

茶館解憂 現在的中學生比較叛逆吧。和父母不能很好的溝通,凡是喜歡義氣用事。 一 學習類問題 因學習而產生的心理問題是中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部分,其問題有 1.學生學習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造成精神上的萎靡不振,從而導致食慾不振 失眠 神經衰弱 記憶效果下降 思維遲緩等。2.厭學是目前學習活動中比較突出的...

有什麼好看的髮型,適合中學生的,中學生適合哪種好看的髮型

頭髮顏色可以黑色,很清純的髮型 鐵通呼延飛蓮 今年流行短髮,如果是女生,剪短髮也比較好看。 買儼陀悌 啊,我覺得女中學生剪短髮比較好看,不要太短 而男中學生剪平頭好 中學生適合哪種好看的髮型 賀加貝化妝美甲學校 這是一位穿著中學生 的一種髮型,斜梳式的劉海,順直的碎髮長髮,是很有活力的一款中學生的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