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師應具備哪些心理素質,急!!大學老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時間 2021-08-11 18:18:36

1樓:來自博山寺激動的開心果

高校教師應具備很好的心理素質,更應該與時俱進,能夠理解高校學生的心裡想法,想他們所想及他們所及真正的能為高校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好的思想幫助和輔導。

2樓:星星快快星星

一、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在向學生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有理想的人。教師要具有遠大的理想,巨集偉的志向,高尚的情操。

要以身作則,為人師表,要熱愛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教師熱愛學生,就是熱愛祖國,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是21世紀的棟樑之才。教師要有戰略的高度,精心培養他們,關心每一個學生的健康成長。

大學教師應具備的素質是什麼

二、教師要具有較淵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所以,教師必須具有較淵博的科學知識,在文化修養上逐漸達到較高的水平。如果教師不求甚解,不鑽研業務,只有勉強應付,那會誤人子弟,無論如何也培養不出人才來,所以,要求教師必須有廣播的文化科學知識,對自己所教的學科要有較深的造詣,並有一定的研究,這樣才能適應科學的進步和事業的發展。

三、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

為了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確保人才質量,教師必須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和運用教育規律,教師要學習普通心理學、教育學,通過學習掌握教育規律,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按照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改革,不斷研究新問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

四、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素質

教育教學改革,在教學方案中壓縮了課時,但實際上學生學習的大部分時間依然在課堂上,因此如何把知識與能力最為有效地傳授給學生應是教師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新的教育觀念要求教育從傳統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建立適應資訊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每個教師都有責任探索授課的新模式,設計好每一堂課。

努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創新的表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使學生能充分利用短暫的課堂學習,學到知識,學到方法,開啟思維。

2教師應該具備哪些能力

良好的文化素質,包括精深的學科專業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教學理論基礎。作為一名老師要精通自己的學科知識,並且知識面要比教學大綱寬的多,還有知曉自然學科、社會學科等知識,做到博學多才,不僅要知道怎樣教學和教學的方法,還要會用科學的理論方法指導教學。

較強的教學能力,它包括了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較高的創新能力、較強的組織能力和研究能力。在課堂上教學主要是靠語言來進行傳播資訊的,老師的語言一定要精準、清晰,具有科學性、形象性、生動活潑等;還要有獨到的見解,也就是創新,對課堂有一定的把握能力,對科學的研究能力。

較高的職業道德,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教師的職業道德決定著素質教育的成功,教師要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熱愛祖國、奮發圖強、振興中華的教育,要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的教育。

敏銳的時代意識,教師要更新教育觀念,跟隨時代的步伐,要有執著的事業心,孩子時常會出問題,老師要有耐心進行引導,保持一顆執著的心。

要有良好的形象,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因此教師要格外要求自己,自己的某行為、某一句話都會被孩子來模仿,要給學生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急!!大學老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質?

3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知識奇全,第二對待學生和藹,第三在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能幫助學生

作為老師應具備什麼樣的心理素質?

4樓:貴陽黔靈醫院

1、師德 師德是教師在從事教育勞動時所遵循的行為規範和必備的品德。師愛是師德的核心,這種愛是神聖的,這種愛是教師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學生一旦體會到這種感情,就會親其師,從而信其道,教育就實現了它根本的功能。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個方面都要為人師表。

這就要求教師的行為必須具有榜樣示範作用,對學生的成長起著積極影響、正確引導的作用。一個師德良好的教師不但可以淨化學生的心靈,還可以成為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孔子云「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可見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影響有多大。2、業務素質 教師的業務素質就是指在國家學校教育制度所限定的學制系統內,取得不同級別科類教師資格的教師,在履行相應職務時所應具備的學科門類知識和所應達到的能力水平。良好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素養是合格教師的必備條件。

肩負人才培養使命的教師,應該具有能夠促使學生全面發展的科學文化素質和能力素質。教師有了豐富的知識底蘊,講起課來就能旁徵博引、引人入勝,這樣才能在教學過程中帶領學生在知識的海洋中暢遊。3、心理素質 心理素質是指正常狀態的思維、觀察、記憶、注意等智力因素和意志、興趣、情感、性格、氣質等非智力因素的狀態。

要培養心理健康的學生,教師就必須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教學活動是師生雙向互動的過程,心理素質好的教師,會憑藉自己對學生的愛心,對事業的責任心,潛移默化地感染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投入學習。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有反叛性,如果教師的心理素質較差,平時不注意關愛學生,隨意發洩自己的不良情緒,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就會使學生產生牴觸甚至對立情緒,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目前,社會的競爭加劇,教師的心理素質也面臨著考驗。如果一個教師能夠豁達地看待一些問題,用積極、樂觀的心態來對待人生,那麼他不但可以擁有一個完美的人生,還可以影響到自己的學生,使他們能夠擁有正確的人生觀,把握好自己未來的發展方向。4、審美素質 審美素質是一個人感受美、鑑賞美和創造美的一種能力。

審美素質是教師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和時代的進步,提高審美品位已成為現代教師素質修養的迫切要求。教師審美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學質量的高低。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僅僅是單純地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開發學生的智力,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把美帶給學生,讓學生愉快地接受知識。如果教師具有較高的審美素質,就會合理安排工作、學習和生活,能夠自覺豐富自己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生活和生命質量。只有懂得尊重、珍惜和熱愛生命的人,才會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價值,並最大限度地開發這種價值,以此創造新的價值。

5、人格魅力 教師人格是教師道德品質、學識才能、為人處世、心理品格等方面表現出來的品格特徵,是教師素質的集中體現。現在教育要求教師具有高尚的人格,這有助於學生人格的形成;有助於促進學生成長;有助於教師隊伍素質的提高。總之,教師要以其淵博的學識、開拓的精神、高尚的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塑造學生美好的心靈,使他們不僅學到科學文化知識,而且懂得做人的道理,這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

21世紀對教師素質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這種要求集中表現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上,這既是對傳統教育教學的深刻反思,也是向教師素質提出的嚴峻挑戰。任何國家要想實現經濟騰飛並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立於不敗之地, 最根本的出路是發展教育,提高教師素質

高校教師應具備的素質?

小學體育教師應具備哪些素質

應具有高尚的思想品質和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為人師表,敬業愛崗,無私奉獻都應成為體育教師的座右銘,體育教師不僅要有堅定正確的政治思想和強烈的事業心 責任感,還要有較好的個人品質,嚴以律已 以身做則 談吐文雅 衣著整潔 舉止文明 精神飽滿等。在市場經濟體制條件下,能自覺抵制拜金主義 ...

中學地理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和能力

地理活動的組織能力。地理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有哪些 地理教師是地理教育目標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有賴於形成一支方向明確 自度 自覺全面提高道德修養與專業修養,並不斷提高教學能力的教學隊伍。地理教師為學生樹立祖國形象,向學生進行熱愛家鄉 國的教育,沒有地理教育,學生不可能準確系統地瞭解國...

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中小學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知識素養 能力素養 職業心理健康四大部分。一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 對待學生 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 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熱愛學生 團結協作 為人師表。二 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 政治理論修養 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 廣博的科學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