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中如果供求都減少,價格和產量會怎樣

時間 2021-08-13 04:08:04

1樓:高頓教育

農民收入=農產品產量*農產品**

簡單地說,當農產品產量上升(豐收),市場上的農產品變多了,**是不是就應該下降呢?

因為市場是趨於供給和需求平衡的.

打個比方說你去買農產品,本來你需要買10kg農產品,**10元/kg.

**下降了,你就會傾向於買更多的農產品.但是假設**變成了8元/kg,你會買20kg農產品嗎?

恐怕不會吧.那麼你可能會買11kg.因為多餘的你可能吃不完.(比如大米)

於是在市場上你只買了88元的農產品,但是農民需要100元謀生.

假如市場上只有你們兩個人,一個提供,一個消費.

本來農民生產10kg產品的時候,可以賺100元,現在因為你只需要11kg,而**只有8元/kg,農民只能賺到88元,收入不就下降了嗎?

這樣你會更容易理解前面的概念:彈性

**從10到8下降了20%,需求從10到11上升了10%.

需求變化百分比與**變化百分比的比值.有負無窮,0,0-1,1,[1,正無窮)五種情況.

例子中比值10%/20%=0.5就是所謂的缺乏彈性.

因為農產品大都屬於生活必需品,具有需求量穩定的特點.也就是剛性需求.

也就是你的需求對於**不敏感.商品變便宜了,你也不會願意多買很多.

這就是你可能碰到的問題了.

至於這個題設是否正確,在正常的前提下是成立的,而且在一定的範圍之內,但是比如在大量出口、庫儲存備事故等特殊情況。,

2樓:w傑傑傑

供求都減少 **不變 產量下降

3樓:匿名使用者

產量減少。

**增加或減少。

關於微觀經濟學的問題,就是**上升引起供給增加,需求減少引起**下降。這樣說對嗎

當需求和供給曲線同時變動,均衡**和均衡數量怎麼變化

4樓:搶名字的壞人

供求同時增加時,而供給增加幅度大於需求增加幅度時,新的均衡**會下降 均衡數量會增加;若供給增加幅度小於需求增加幅度時 新的均衡**會增加 均衡數量會增加。

當供求同時減少時,而供給減少的幅度大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時,新的均衡**會上升,均衡數量會減少。當供給減少幅度小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時,新的均衡**會下降,均衡數量會減少當供給增加,需求減少時,若供給增加的幅度大於需求減少幅度。新的均衡**下降,均衡數量增加。

若供給增加的幅度小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新的均衡**下降,均衡數量減少。當供給減少,需求增加時,若供給減少的幅度大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新的均衡**上升,均衡數量下降。若供給減少的幅度小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新的均衡**上升,均衡數量上升。

5樓:龍泉

需求曲線和供給曲線同時向右移動,所以均衡點也向右移動,則均衡產量一定會增加.但是因為體重沒有給出需求和供給具體增加的數量,所以均衡**的變化無法確定.如果需求增加的量大於供給增加的量,則均衡**會上升;如果需求增加的量小於供給增加的量,則均衡**會下降;如果需求增加的量等於供給增加的量,則均衡**不變.

6樓:孤心飄淚

運用經濟學中的比較靜態分析方法來分析(可以圖進行分析 這裡我就用文字描述了) 當內生變數不變 而由於外生變數變化引起供給和需求同時變化時,有以下幾種情況:

當供求同時增加時,而供給增加幅度大於需求增加幅度時,新的均衡**會下降 均衡數量會增加 ;若供給增加幅度小於需求增加幅度時 新的均衡**會增加 均衡數量會增加。

當供求同時減少時,而供給減少的幅度大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時,新的均衡**會上升 均衡數量會減少 當供給減少幅度小於需求減少的幅度時, 新的均衡**會下降 均衡數量會減少

當供給增加, 需求減少時 若供給增加的幅度大於需求減少幅度 新的均衡**下降 均衡數量增加 若供給增加的幅度小於需求減少的幅度 新的均衡**下降 均衡數量減少

當供給減少 需求增加時 若供給減少的幅度大於需求減少的幅度 新的均衡**上升 均衡數量下降 若供給減少的幅度小於需求減少的幅度 新的均衡**上升 均衡數量上升

經濟學中如果某產品的替代品**上升,那麼它的需求會怎樣變化?

7樓:慧聚財經

某產品的替代品**上升,它的需求會上升。

替代品是指兩種產品存在相互競爭的銷售關係,即一種產品銷售的增加會減少另一種產品的潛在銷售量,反之亦然(如牛肉和豬肉)。替代品與互補品是相互對立的概念。對替代品的判別亦可根據交叉彈性係數的正負號來進行。

顯然,當交叉彈性係數為正值時,即一種產品**的提高(銷售減少)會引起另一種產品需求量的增加,這時兩種產品是替代品。

供求同時變動對**的影響:當需求增加和供給減少程度相同時為什麼數量變動是不確定的?(微觀經濟學) 50

8樓:匿名使用者

請用需求供給曲線進行分析,兩者交點代表均衡數量與**,當需求曲線右移,供給曲線左移,交點的位置取決於移動程度的大小,可自行畫圖理解

巨集觀經濟學問題 如果**銀行增加了貨幣供給 經濟中產量和物價會上升還是下降?

9樓:匿名使用者

這個要看你問的是短期還是長期了。

短期是這樣:貨幣**增加,lm曲線右移→利率下降→總產出增加,且大於產出自然率水平→物價升高。

長期來看:物價升高→對實際貨幣餘額m/p的需求增加→利率上升→lm曲線左移→生產下降,回到“產出的自然率水平”。

所以,短期,產量和物價都會上升。長期,產量不變,但物價上升。

貨幣供給的增加,在長期中只能使經濟保持原有的總產出水平和利率水平。這種情況被稱為「貨幣中性」,它是指貨幣**量的增加會導致**水平的同比例增長,而不會改變實際貨幣量m/p。

經濟學中的完全競爭,經濟學中 完全競爭和壟斷競爭的區別是什麼?謝謝

完全競爭又稱純粹競爭,是一種不受任何阻礙和干擾的市場結構 完全競爭是這樣一種市場結構,在其中同質的商品有很多賣者,沒有一個賣者或買者能控制 進入很容易並且資源可以隨時從一個使用者轉向另一個使用者。例如,許多農產品市場就具有完全競爭市場這些特徵。指那些不存在足以影響 的企業或消費者的市場。這種情況在下...

經濟學中超額利潤和經濟利潤有和差別

1 定義不同。超額利潤是指其他條件保持社會平均水平而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正常利潤的那部分利潤,又稱為純粹利潤或經濟利潤。而正常利潤是平常所說的會計利潤,就是指收益減去成本的剩餘。2 不同。從政治經濟學角度看,超額剩餘價值是指個別企業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使商品的個別價值低於社會價值的差額,利潤是剩餘價值的...

在經濟學中,為什麼價格等於邊際曲線時,企業獲得最大利潤

寶柚 首先,您的問題本身是不嚴謹的,等於邊際成本,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 僅適用於完全競爭市場,因為,只有在這樣的市場結構下,企業是 的接受者,其邊際收益mr p 才是成立的。如果搞清楚這一點,p mc 邊際成本 時,企業實現利潤最大化就不難理解了。直接根據企業利潤最大化的一階條件mr mc就可以得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