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應具備怎樣的職業素養,如何形成這些素養

時間 2021-08-14 23:48:53

1樓:一點通網校

一、教師應具備以下職業素養有:

1、教師要具有高尚的思想品德,熱愛教育事業

教師承擔著教書育人的重任。教師在向學生傳播文化科學知識的同時,教育學生如何做人,做一個有理想的人。教師要具有遠大的理想,巨集偉的志向,高尚的情操。

2、教師要具有較淵博的文化科學知識

教師是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所以,教師必須具有較淵博的科學知識,在文化修養上逐漸達到較高的水平。

3、教師要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

為了適應教育事業的發展,確保人才質量,教師必須學習教育科學理論,掌握教育規律和運用教育規律,教師要學習普通心理學、教育學,通過學習掌握教育規律,減少盲目性,增強自覺性,按照教育規律進行教育改革,不斷研究新問題,發現新問題,探索新規律,使教育改革結出豐碩的成果。

4、教師要有良好的課堂教學素質

新的教育觀念要求教育從傳統的模式中解放出來,建立適應資訊時代、培養創新人才的教育,也是當今教育改革的真正目的。因此每個教師都有責任探索授課的新模式,設計好每一堂課。努力抓住學生的心理,用富有吸引力的語言,創新的表達形式,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求知慾,使學生能充分利用短暫的課堂學習,到知識,學到方法,開啟思維。

5、教師要有良好的師生關係素質

學生尊敬教師,教師尊重學生這是教育規律的體現。因此,只有教師與學生相互尊重,相互理解,感情融洽,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6、教師要具有吸收科學資訊和更新知識的能力

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實際上就是向學生傳遞資訊,通過傳遞資訊,使學生認識自然界和社會規律,再按照規律改造世界。教師要有創新的能力,實際上就是獲得新知識,擴充新知識的能力,包括從生活中發現科學概念和原理的能力;善於提出尚未和多種答案的探索效能力;演算和闡述的能力;善於運用口頭和筆頭形式有效地交流和研究的能力;善於組織學生,使學生迅速地增長才乾的能力,總之,具有這種綜合能力的教師,才能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創造型人才。

7、教師應向「創造型」的方向發展

為了適應新技術革命的挑戰,為了滿足我國現代化建設人才的要求,我們必須培養出一大批具創造性的人才,這需要有創造型的教育,即熱愛創造活動,在課堂中,表現出創造性、靈活性、善於運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這對教師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教師必須向著更好的方向發展。

二、培養教師素養方法

1、要具有寬厚的業務知識與廣泛的愛好和才能。

素質教育給教師素質提出全新且全面的要求。科技的高度發展促使文理相滲相通,作為新時期的合格教師,業務知識必須既寬博且厚深。這樣有了紮實和寬厚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就能十分透徹地懂得所教的學科內容。

在教學中,能對教材有較為深刻的理解,並能從中提取精華部分教授給學生。教師還應該具有多方面的愛好和才能,這是教育的特點所要求的。為了拓寬知識面,承擔素質教育這副重任,一些教育主管部門實施了補救措施,如開設**、美術、普通話、電化教學講習班,程度不同地改變著教師知識水平的缺胳膊少腿現象,但歷史的痼疾非朝夕之間能夠痊癒,我們必須有打常規戰、持久戰的準備。

就個人而言,當有目標、有計劃的學習,一點一點的積累,一個頑堡一個頑堡的攻克;就主管部門來說,應給教師提供必要的條件,予以必要的指導,以有效的機制去引導教師的行為,紮實有效地補好這一課。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活潑好動,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興趣和愛好較為廣泛。他們對無限的時空都感興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從遠古時代到未來世界,從巨集觀到微觀,什麼都想知道,並認為老師什麼都知道。

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是發展智力的動力,教師要珍惜和愛護。這就要求教師也必須具有廣泛的興趣和愛好,要求教師多才多藝,要求教師在各個領域樣樣都會點,或有所專長。

2、要具有較高的理論和道德修養。

認真學習理論,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人生觀。不學習理論,就不可能科學地、全面地、深刻地認識社會,認識人與人之間的正確關係,因而也就不可能形成正確科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從根本上說,一個教師高度的社會主義師德覺悟正是以正確的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革命理想為指導的。

只有確立這樣的科學世界觀,人生觀,才能堅定不移地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和獻身人民教育事業,自覺的把個人生命的意義、價值與人民教育事業緊緊地聯絡在一起,把教育和培養好幼兒,為教育事業作貢獻,看做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樂,才能義無返顧,以堅韌不拔的精神,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困難,為人民教育事業努力奮鬥。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既是一個道德信念,也是人民教師最崇高的美德。它是以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樂觀的人生態度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為基礎的,併成為實現其它道德準則的前提。

忠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的準則,要求教師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熱愛自己的本職工作,對人民負責,對黨的教育事業負責。以自己的知識和修養去點燃學生的智慧之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獻給自己所從事的事業。在理論學習中深刻理解教師道德規範和要求,明辨道德是非,提高遵守師德規範和要求的自覺性。

教師道德的規範和要求,則是社會道德在教師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它作為論理學的一個分支,從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出發,批判的繼承了古今中外一切優良的師德傳統,正確地回答了教師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國家之間的利益關係,具體地向教師表明應該作什麼,什麼是善的,什麼是惡的,以保障教育事業的根本利益。要將師德要求轉化為教師個人的內心信念,就需要教師有一個自覺學習、接受教育的過程。

3、教師要熱愛教育物件,熱愛學生。

教師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表現,就是要熱愛自己的教育物件以及學生。這是教師非常重要的職業品質。沒有對學生真正的愛,就不會有真正的教育。

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愛是溝通師生關係的紐帶。師生關係是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熱愛學生是教師職業道德的核心。

因為熱愛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前提。唯有熱愛學生,才能教育好學生。同時,教師切記不要對學生有偏愛,應該愛一切學生,愛所有的學生,特別要愛後進的學生。

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歡,而愛難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愛!如果教師能夠認真地發現這些「難看」學生所具有的許多寶貴的品質和特殊的智慧,就會象熟練的地質工作者經過勘探能夠發現地下的巨大寶藏一樣。

如何做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應具備那些職業素養?

2樓:匿名使用者

幼兒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

一、職業道德

首先,幼兒教師要熱愛幼教事業,只有這樣他們將來才能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為之嘔心瀝血,默默地奉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此外,他們還必須熱愛幼兒、尊重幼兒,這也是做好幼教工作的重要條件。幼兒年齡小,處於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不僅需要教師給予悉心的照料和教育,而且更需要教師的愛。

幼兒也有自己的願望和需要,教師應給以滿足和尊重,那種輕視兒童正當需要,任意屈辱兒童的做法是不符合教師道德的。

二、專業知識

幼兒教師針對的教育物件是幼兒,他們身心發展處於幼稚狀態,體現在知識、生活經驗方面是一張白紙,性情上活潑好動,自我控制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差,思維方式以具體的形象思維為主。因此,學前教育是啟蒙教育,幼兒教師有不同於其他教育階段教師的專業特徵和專業服務物件。

基於這個特點,他們不要求掌握某一門學科高深的知識,成為某一門學科的專家,但應當成為通曉人文、自然等多種學科知識的通才,應當是音、體、美等方面有一定特長的綜合性、全能性人才,應當成為深刻理解兒童心理的兒童教育專家。

三、職業技能

幼兒教師僅有良好的師德、淵博的知識是遠遠不夠的,還必須具備在幼兒園中進行教育教學工作的技能。

1、觀察、瞭解、評估幼兒的能力。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告訴人們,對兒童的認識首先是從觀察開始的。觀察是為了瞭解,瞭解是為了發展,只有觀察得法,才能知人善教。

幼兒教師教育的物件是具有複雜心理活動的兒童。

每一個兒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和條件下,其身心狀態是不同的。這就需要教師善於從幼兒的細微表現中洞察其內心世界,從而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因此幼兒教師應該具有敏銳細緻的觀察,靈活的思維,隨機應變,因勢利導,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能注意自己的活動,同時又能注意幼兒的各種情況,觀察評估幼兒的發展,區別對待,靈活處理。

2、組織管理能力,即要有組織幼兒一日生活中各項活動的能力。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她的組織對於教育工作、班集體的形成和幼兒的成長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一個善於有計劃地進行工作、有組織幼兒集體活動能力的教師,會得到幼兒的愛戴和敬佩。

反之,幼兒教師缺乏組織能力,教育活動無法進行,成為 「亂」班,使幼兒集體渙散,對幼兒個性形成產生極不良的影響。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善於制訂教育工作的計劃,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和調控能力,充分估計各項活動的時間和內容,考慮幼兒的發展水平及各種具體情況,善於組織協調教師與幼兒之間的關係,同時具備解決各種偶發事件的能力。

3、良好的口語表達能力。在教育工作中,言語是傳遞知識、影響幼兒的重要手段。蘇聯著名教育家馬卡連柯曾指出,必須使教師提高同兒童說話的能力。

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強弱直接決定著教育活動的效果,影響幼兒心智活動的效率。教師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誘發幼兒的求知慾,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吸引幼兒的注意,調動幼兒良好的情緒、狀態,陶冶幼兒的情操,同時也直接影響幼兒的語言發展。因此幼兒教師應非常重視自己的語言修養,努力增強自己的語言表達能力。

4、創造良好的育人環境的能力。陳鶴琴先生認為:「怎樣的環境,就得到怎樣的刺激,就得到怎樣的印象」。

並且「教育上的環境,在教育的過程中,起著一定的作用。」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對促進幼兒發育有著重要的作用,幼兒只有在與教育相適應的環境中,才能得到良好的薰陶。這就要求幼兒教師要具備創設環境的能力,環境的創設應體現幼兒不同年齡層次,不同發展水平的需要。

創設的環境,真正為教育服務,為幼兒服務,讓幼兒成為環境的主人。

四、心理素質

1、作為一個幼兒教師應當具有寬闊、慈愛的心胸,穩定的情緒,豐富的感情,活潑開朗的性格,良好的行為習慣等等。幼兒教師在與幼兒交往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情感變動直接影響到幼兒的情緒狀態。幼兒的情感尚未成熟,過快的情緒轉變會對其心靈造成很大的傷害。

幼兒的年齡較小,沒有準確的判斷力,作為幼兒教師含含糊糊的表情很容易誤導幼兒的判斷力,時間一長,幼兒會產生一種抗拒心理,幼兒教師也因此失去了親和力。所以,幼兒教師必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和情緒,以便達到良好的幼兒教育效果。

2、情商。情商是情緒智商的簡稱,主要是指那些與認識自我、控制情緒、激勵自己以及處理人際關係等相關的個人能力。高情商的幼兒教師能夠很快地領悟和適應群體和社會對自己的角色期待,在工作中遇到矛盾時,能學會移情,能自我調適,能注重溝通,從而迅速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更早地為用人單位創造出價值。

教師應具備哪些基本素養,中小學教師應該具備哪些基本素養?

教師的基本素養包括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 知識素養 能力素養 職業心理健康四大部分。一 教師的職業道德素養是從教師對待事業 對待學生 對待集體和對待自己的態度上來體現的。具體包括 忠於人民的教育事業 熱愛學生 團結協作 為人師表。二 教師的知識素養包括 政治理論修養 精湛的學科專業知識 廣博的科學文化...

教師應具備怎樣的情感品質

情感小奇兵 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體驗,它反映客觀事物與主體需要之間的關係。教師的情感主要表現為對待教育事業 對待學生的態度特徵。教師良好的情感品質對學生心靈的影響,是任何其他教育手段所無法代替的,它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將對學生的人格產生潛移默化的。 教師要有良好的情感品質 行為科學認為 人的一...

中學地理教師應具備怎樣的素質和能力

地理活動的組織能力。地理教師需要具備的專業素養有哪些 地理教師是地理教育目標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提高地理教學質量有賴於形成一支方向明確 自度 自覺全面提高道德修養與專業修養,並不斷提高教學能力的教學隊伍。地理教師為學生樹立祖國形象,向學生進行熱愛家鄉 國的教育,沒有地理教育,學生不可能準確系統地瞭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