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地理現象與板塊運動無關的是

時間 2021-08-30 09:25:05

1樓:匿名使用者

答案是c,解析:

a,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相向運動的結果;

b, 印度洋板塊和非洲大陸背向運動的結果;

d, 理由同b,

c, 是水土流失的結果;

謝謝, 請核對並加分。

2樓:

c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意思是黃河水的含沙量高。是因為黃河流經黃土高原,那裡水土流失及其嚴重。

板塊構造學說: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體一塊,而是被海嶺、海溝等斷裂構造帶分割成若干單元,成為板塊。

3樓:喬洋

我感覺應該是c,黃河水泥沙沉積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跟板塊構造大陸漂移沒什麼關係。板塊構造和大陸漂移說就是講造山運動和造海運動的

4樓:匿名使用者

c板塊學說認為,由岩石組成的地球表層並不是整體一塊,而是由板塊拼合而成。全球大致分為六大板塊,各大板塊處於不斷運動之中。一般來說,板塊內部地殼比較穩定;板塊與板塊交界的地帶,地殼比較活躍。

據地質學家估計,大板塊每年可以移動1-6釐米距離。這個速度雖然很小,但經過億萬年後,地球的海陸面貌就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當兩個板塊逐漸分離時,在分離處即可出現新的凹地和海洋;大西洋和東非大裂谷 就是在兩塊大板塊發生分離時形成的。

喜馬拉雅山,就是三千多萬年前由南面的印度板塊和北面的亞歐板塊發生碰撞擠壓而形成的

黃河水——「一碗水,半碗泥是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黃河源頭地區出現了極為反常的連年乾旱天氣,導致當地草原加快退化沙化,河流湖泊乾涸現象十分嚴重 黃河多年平均天然年徑流量580億立方米,相

5樓:莫寒羽楓

樓下答錯了吧,應該選c,黃河水那個,黃河水是因為流經黃土高原才含泥量增大的,跟地殼運動沒一點關係,其它三項都是因為地殼運動造成的,望樓主採納。

6樓:匿名使用者

選c,是水土流失造成的。

應用板塊構造理論解釋下列地理現象正確的是大西洋 北冰洋均由板塊張裂而產生臺灣山脈由太

地殼運動規律 1,大西洋 北冰洋兩側板塊共享一條線 即大西洋洋中脊。這條線畫了幾十年 即洋中脊存在了千萬年 從來沒有一分為二的跟著兩側海陸架移動過。大西洋的形成,就象長江三峽庫區那樣,水淹高了,兩側陸地出露水面遠了,就可以說三峽庫區是由三峽基底 或兩側陸塊 張裂而成的嗎?2,有臺灣島就說 臺灣山脈由...

板塊為什麼會運動,板塊運動的原因到底是啥?

地殼運動形成的6個板塊的移動.在板塊交接處,火山,頻繁.地球上的 七大板塊 為什麼會移動?地殼受擠壓形成山脈和谷底,地殼受拉張形成裂谷。擠壓和拉張使地殼上升或下降,從而引起海陸變遷。板塊分佈 六大板塊 勒皮雄在1968年將全球地殼劃分為六大板塊 太平洋板塊 亞歐板塊 非洲板塊 美洲板塊 印度洋板塊 ...

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1紅海為什麼在不斷擴張

板塊和板塊的不斷運動造成了板塊與板塊之間的物質不斷的縮小和擴大 運用板塊構造學說的觀點,解釋地理現象,1紅海為什麼在不斷擴張 地理現象,1紅海為什麼在不斷擴張 紅海的擴張。是因為板塊的運動。當兩塊板塊被不斷的扯裂,兩塊大陸就會有一條裂縫,當這個裂縫越來越大,就會有海水倒灌,裂縫越來越大,就會形成一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