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句子中的被動意義如何表達,文言文中的被動句有哪些

時間 2021-08-30 09:58:45

1樓:匿名使用者

1.用介詞“於”“受……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韓愈《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赤壁之戰》)

2.用“為”“為……所……”(“為”引出動作的主動者)或“……為所……”表被動。

例如:及其衰也,數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歐陽修《伶官傳序》)

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司馬遷《陳涉世家》)

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司馬光《赤壁之戰》)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蘇洵《六國論》)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司馬遷《鴻門宴》)

3.用“見”“見……於……”表被動(“於”引出動作的主動者)。例如:

動見瞻觀,何時易乎? (曹丕《與吳質書》)

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

4.用介詞“被”表被動。例如:

予猶記周公之被逮。(張溥《五人墓碑記》)

參佐無不被系束。(《世說新語;桓南郡好獵》)

5.動詞本身表被動。這是意念上的被動句,需要根據上下文來判別。例如:

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 (《左傳•鄭伯克段於鄢》)

傅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樓:匿名使用者

被動句主要有八種形式:用“於”字表被動、用“見”字表被動、用“見……於”表被動、用“受……於”表示被動、用“為”字表被動、用“為……所”表被動、用“……為所……”表被動、用“被”字表被動。

3樓:chuangxin發展

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 ,體會句子中的被動意義是如何表達的。 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 ;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害怕被大王您欺騙而辜負於趙國;

平常人都在惶惑迷醉,唯獨我是清醒的,這是我被流放的原因;

一個人起義,秦朝就滅亡了,秦王死於人手,被天下人笑話,這是什麼原因呢?

如果現在不趕快前去,只怕要被曹操搶佔先機

5樓:腳尖向前

藺相如完壁歸趙的故事裡——

翻譯現代漢語的意思即——我擔心受到秦王欺騙而有負於趙國

“見”表被動,可以解釋為“被”。“於”表示動作的施用者。意思是“被秦王欺騙”。

6樓:123駐留

平常人都在沉醉,只有我一個人是清醒的,因此被流放。一個人發動起義,秦朝的統治就結束啦,自己被他人殺死,成為天下的笑柄,這是為什麼那?如果現在不馬上前往,恐怕就要被曹操佔了先機

希望會對你有幫助‘

7樓:匿名使用者

解釋如下:

wu ha

文言文中的被動句有哪些

8樓:雪雅馨箜

文言中的被動句例析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的被動句有兩種主要型別:一是有標誌的被動句,這類句子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主要有以下幾種情形。

(一)、用“於”“受……於……”表被動

這是文言中最常見的被動句形式。例如:

1、不拘於時,學於餘。(第一個“於”)(《師說》)2、故內惑於鄭袖,外欺於張儀。(《屈原列傳》)3、激於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

4、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廉頗藺相如列傳》)5、夫聖人者,不凝滯於物。(《屈原列傳》)6、使不辱於諸侯。(《廉頗藺相如列傳》)

7、此非孟德之困於周郎者乎?(《赤壁賦》)8、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赤壁之戰》)(二)、用“見”“見……於……”表被動

1、秦城恐不可得,徙見欺。(《廉頗藺相如列傳》)2、漸見愁煎迫。(《孔雀東南飛》)

3、是以見放。(《屈原列傳》)

4、皆好辭而以賦見稱。(《同上》)

5、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

6、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莊子·秋水》)7、臣誠恐見欺於王而負趙。(《廉頗藺相如列傳》)8、遂見用於小邑。(《歸去來兮辭》)

9、見犯乃死,重負國。(《蘇武傳》)

(三)、用“為”“為……所……”“……為所……”表被動(“為”引出動作主動者)

1、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2、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伶官傳序》)3、一夫作難而七廟隳,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過秦論》)4、吾屬今為之虜矣。(《鴻門宴》)

5、既自以心為形役。(《歸去來兮辭》)

6、吳廣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陳涉世家》)7、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8、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同上)

9、今不速往,恐為操所先。(《陳涉世家》)10、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鴻門宴》)11、武父子亡功德,皆為陛下所成就。(《蘇武牧羊》)(四)、用“被”表被動

1、信而見疑,忠而被謗。(《屈原列傳》)

2、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五人墓碑記》)3、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二是無標誌的被動句,即通過句中動詞本身,在意念上形成被動,有人稱為意念上的被動。

這類被動句要根據語境,揣摸從上下文意做出判定。例如:

1、戍卒叫,函谷舉。(《阿房宮賦》舉,被攻佔。)2、洎牧以讒誅。(《六國論》誅,被殺。)

3、傅說舉於版築之間。(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舉,被舉薦。)4、蓋王文王拘而演周易。

(《報任安書》拘,被拘禁。)5、臣知欺大王之罪當誅。(《廉頗藺相如列傳》誅,被殺。

)6、武留匈奴凡十九歲。(《蘇武傳》留,被扣留。)7、少以父任,兄弟併為郎。

(《蘇武傳》任,被任用。)8、大臣無罪夷惡滅者數十家。(《蘇武傳》夷滅,被殺完。

)9、舉孝廉不行,連闢公府不就。(《張衡傳》舉,被舉薦。)10、而劉夙嬰疾病。

(《陳情表》嬰,被……纏繞。)11、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陳情表》許,被允許。)

9樓:欒濰騰

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文言文中被動句往往會有哪些標誌?它的主謂賓有什麼特點

文言文被動句 被動句是表示被動意義的句子。文言中,常常藉助一些介詞表示被動。1 用介詞 於 受 於 表被動 於 引出動作的主動者 例如 則今之高爵顯位,一旦抵罪,或脫身以逃,不能容於遠近。張溥 五人墓碑記 六藝經傳皆通習之,不拘於時,學於餘。韓愈 師說 吾不能舉全吳之地,十萬之眾,受制於人。司馬光 ...

如何劃分文言文句子的朗讀節奏

世代榮昌樂太平 文言文朗讀節奏劃分的方法 一 根據文言句子語法結構確定朗讀節奏 一般說來,文言句子的語法結構與現代漢語大體相同。一個完整的句子是由主語 謂語 賓語組成的。文言句子的朗讀停頓往往在主謂之間或動賓之間。這樣劃分是符合句子意思的完整表達的。如 3 予 嘗求 仁人之心 岳陽樓記 4 率 妻子...

表達自己遠大理想的文言文句子,表達遠大志向的古詩和名言

澄琇 1.如果我們心中只有夢想,卻不知道如何靠近夢想,只是心懷夢想到處亂竄的話,我們不但會碰得頭破血流,更會讓自己的人生變得越來越悽慘。如果你的人生正在變得悽慘的話,不要抱怨自己的夢想,我們應該反省自己找的梯子對不對。2.當你停下追夢的腳步,開始向生活妥協的時候,你就註定要在矛盾中度過一生。3.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