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測密度的各種方法

時間 2021-08-30 10:37:12

1樓:

測量物體密度的方法多種多樣,可開發學生思維,本人歸納總結出以下幾種測量方法:

一、 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繫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示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2)、將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位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示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1)、用細繩繫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示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 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示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1)、在圓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

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示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漂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

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二、 液體的密度:

1、 稱量法:

器材:燒杯、量筒 、天平、待測液體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量m1;

2)、將待測液體倒入 燒杯中,測出總質量m2;

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

計算表達:ρ=(m2-m1)/v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待液體、天平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的質量m1;

2)、往燒杯內倒滿水,稱出總質量m2;

3)、倒去燒杯中的水,往燒杯中倒滿待測液體,稱出總質量m3。

計算表達:ρ=ρ水(m3-m1)/(m2-m1)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液體、小石塊、細繩子

步驟:1)、用細繩繫住小石塊,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重力g;

2)、將小塊浸沒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的視重g/;

3)、將小塊浸沒入待測液體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視重g//。

計算表達: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測液體、刻度尺

步驟:1)、將適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將待測液體從u形管的一個管口沿壁緩慢注入。

3)、用刻度尺測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測液體的高度h2.(如圖)

計算表達: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種方法的條件是:待測液體不溶於水,待測液體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

5、 密度計法:

器材:密度計、待測液體

方法:將密度計放入待測液體中,直接讀出密度。

2樓:風行天下

可以用密度計,就是把密度計放入液體中, 直接讀取就可

也可用質量除以體積

測量物體密度的方法多種多樣,可開發學生思維,本人歸納總結出以下幾種測量方法:

一、 測固體密度

基本原理:ρ=m/v:

1、 稱量法:

器材:天平、量筒、水、金屬塊、細繩

步驟:1)、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3)、用細繩繫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

計算表示式:ρ=m/(v2-v1)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金屬塊、天平、

步驟:1)、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2)、將屬塊輕輕放入水中,溢位部分水,再將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m2;

3)、將金屬塊取出,把燒杯放在天平上稱出燒杯和剩下水的質量m3。

計算表示式:ρ=ρ水(m2-m3)/(m1-m3)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金屬塊、水、細繩

步驟:1)、用細繩繫住金屬塊,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的重力g;

2)、將金屬塊完全浸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金屬塊在水中的視重g/;

計算表示式:ρ=gρ水/(g-g/)

4、 浮力法(一):

器材:木塊、水、細針、量筒

步驟:1)、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

2)、將木塊放入水中,漂浮,靜止後讀出體積 v2;

3)、用細針插入木塊,將木塊完全浸入水中,讀出體積為v3。

計算表示式:ρ=ρ水(v2-v1)/(v3-v1)

5、 浮力法(二):

器材:刻度尺、圓筒杯、水、小塑料杯、小石塊

步驟:1)、在圓筒杯內放入適量水,再將塑料杯杯口朝上輕輕放入,讓其漂浮,用刻度尺

測出杯中水的高度h1;

2)、將小石塊輕輕放入杯中,漂浮,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2;

3)、將小石塊從杯中取出,放入水中,下沉,用刻度尺測出水的高度h3.

計算表示式:ρ=ρ水(h2-h1)/(h3-h1)

6、 密度計法:

器材:雞蛋、密度計、水、鹽、玻璃杯

步驟:1)、在玻璃杯中倒入適量水,將雞蛋輕輕放入,雞蛋下沉;

2)、往水中逐漸加鹽,邊加邊用密度計攪拌,直至雞蛋漂浮,用密度計測出鹽水的

密度即等到於雞蛋的密度;

二、 液體的密度:

1、 稱量法:

器材:燒杯、量筒 、天平、待測液體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杯的質量m1;

2)、將待測液體倒入 燒杯中,測出總質量m2;

3)、將燒杯中的液體倒入量筒中,測出體積v。

計算表達:ρ=(m2-m1)/v

2、 比重杯法

器材:燒杯、水、待液體、天平

步驟:1)、用天平稱出燒的質量m1;

2)、往燒杯內倒滿水,稱出總質量m2;

3)、倒去燒杯中的水,往燒杯中倒滿待測液體,稱出總質量m3。

計算表達:ρ=ρ水(m3-m1)/(m2-m1)

3、 阿基米德定律法:

器材:彈簧秤、水、待測液體、小石塊、細繩子

步驟:1)、用細繩繫住小石塊,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重力g;

2)、將小塊浸沒入水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的視重g/;

3)、將小塊浸沒入待測液體中,用彈簧秤稱出小石塊的視重g//。

計算表達:ρ=ρ水(g-g//)/(g-g/)

4、 u形管法:

器材:u形管、水、待測液體、刻度尺

步驟:1)、將適量水倒入u形管中;

2)、將待測液體從u形管的一個管口沿壁緩慢注入。

3)、用刻度尺測出管中水的高度h1,待測液體的高度h2.(如圖)

計算表達:ρ=ρ水h1/h2

(注意:用此種方法的條件是:待測液體不溶於水,待測液體的密度小於水的密度)

5、 密度計法:

器材:密度計、待測液體

方法:將密度計放入待測液體中,直接讀出密度。

3樓:匿名使用者

1,可以把要測的東西放到,某種液體裡測出它的體積,再用天平測它的質量。再用公式計算就行。2,如果測某些液體的密度,還可以用密度計。

3,如果知道兩種物體的體積,和其中一種的密度,那麼比較它們的質量就行。初中沒有什麼其它的高明方法。變來變去,還是利用密度的定義式來計算。

4樓:匿名使用者

最基本的概念密度=m/v,

先用天平或者彈簧測力計測出物體的質量m或者重力g,如果是液體則直接通過量筒測體積v,密度=m/v如果是固體,則先在量筒中放一部分水,再把固體放進去,看水位上升,記下2次的高度h1 h2 算出高度差h2-h1 再用直尺測出量筒的直徑d 那麼半徑r就等於d/2 那麼量筒的橫截面面積s=πr平方=π*(d/2)平方

密度=m/v 其中v=s(h2-h1) 其中s=πr平方=π*(d/2)平方

物理,測液體密度的方法

用一已知密度為 的物塊 如金屬塊 1,用彈簧測力計測出其重g 2,用細線吊其沒入液體中測得測力計示數f 3,根據 液 g f g求得液體密度。公式推導如下 有專門的,密度計!密度計根據重力和浮力平衡的變化上浮或下沉。一個功能完好的密度計僅能處於漂浮狀態,因此浮力向上推的力要比重力向下拉的力稍微大一點...

測量液體的密度兩種方法和步驟,測水的密度 用2種方法

郭敦顒回答 一 用比重瓶 原名,現應叫密度瓶了 測量法 1 將比重瓶洗滌乾淨後稱量得空比重瓶的質量為g1 2 將被測液體倒入比重瓶內,塞上比重瓶的塞子,用試紙擦淨比重瓶外流出的被測液體,注意不要使塞孔中的液體被吸附擦去 3 稱重比重瓶與液體的總質量為g2 4 計算被測液體的密度 被測液體密度 g2 ...

測密度的方法是什麼?測密度的方法

1 稱量法 器材 天平 量筒 水 金屬塊 細繩。步驟 1 用天平稱出金屬塊的質量 2 往量筒中注入適量水,讀出體積為v1,3 用細繩繫住金屬塊放入量筒中,浸沒,讀出體積為v2。計算表示式 m v2 v1 2 比重杯法 器材 燒杯 水 金屬塊 天平 步驟 1 往燒杯裝滿水,放在天平上稱出質量為 m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