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贏的家長對老師的信任,如何化解家長和教師間的信任

時間 2021-08-30 10:42:29

1樓:珈藍綠凝

俄羅斯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一切都應以教師的人格為依據,因為,教育力量只能從人格的活的源泉中產生出來,任何規章制度,任何人為的機關,無論設想的如何巧妙,都不能代替教育事業中教師人格的作用。」在教育過程中,教師的精神風貌,思想品德,治學態度,氣質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師的人格是對學生最無形而且又是最有力的教育。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十分注意培養自身完美的人格魅力。

教師的人格魅力**於淵博的學識和教書育人的能力,教師的人格魅力是通過教師的豐富的學識水平體現出來的。具備這樣條件的老師不但在教育教學上遊刃有餘,而且善於處理、協調跟學生以及同事之間的關係,創造融洽和諧的工作氛圍,以利於獲得事業的成功。馬克思說:

「性格是環境的產物。」從這樣的老師身上,學生性格能受到各方面的良好影響,受益終身。學校是傳承、創新文化的主陣地,教師在知識的傳播和創新中承擔著重要的使命,只有嚴謹篤學,與時俱進,學識淵博,專業精深的教師才能承擔起培養具有開拓創新能力的學生,才能贏的學生及家長的尊敬,也才能激勵學生刻苦攀登科學高峰。

有這樣的一位家長,在我96年把她的大兒子帶到小學畢業後,她找到我說:「老師,今年你又該帶一年級了吧?」我說:

「學校還沒排課,不知道。」可她很誠懇地對我說:「你教一年級千萬要告訴我。

」我很奇怪地問:「怎麼?有什麼事嗎?

」可這位家長的話一直縈繞在我耳邊:「老二該上幼兒園大班了,你若教一年級,我就把他交給你跟上一年級,要不就趕不上你教了。」我當時真的不知說什麼好。

如果從教育科學的度來分析,家長的做法多少含有「拔苗助長」的味道,確實不值得推介。但如果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評析,我們可以強烈的感受到家長對教師的信任,這信任**於教師的魅力。

有道是「金盃銀盃,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做為老師,還有什麼比家長的信任和真誠的讚譽更讓人感動的呢?

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可以聽到學生議論,說他們喜歡某位老師,聽課興致高;不喜歡某位教師,聽課時老是昏昏欲睡。事實上,能否贏得學生尊重和愛戴,不是單方面因素決定的,老師的學識、能力、性情、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成其人格,這是一名老師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因此,我注意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不斷更新觀念,吸取新知識,研究新問題,努力跟蹤本學科的理論前沿。

並且將最新的理論成果運用到教學中去。正如時下所提倡的「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必須要有一桶水」這桶水還必須是活水。

教師要的人格魅力還來自於教師高尚的師德、**於善良和慈愛。愛是師德最本質的內涵,是師德的靈魂。師愛是蘊含教師對教育事業和學生的一種博大而深沉的愛,它是教師高尚情感的結晶,是熱愛教育事業的具體體現,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只有具備善良和慈愛的老師才會在平等的基礎上善待每一個學生,不會因為學習成績的好壞與家庭背景的不同高看或歧視某些學生。在他們心裡,教好每一個學生是老師的天職。他們胸懷博大,容得下性格脾氣各不相同興趣愛好互有差異的學生。

他們不僅是學生的良師,也是慈愛的長者,更是學生的知心朋友;他們不僅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也關心學生的思想品德與行為習慣,更把學生的喜怒哀樂、寒暑冷暖放在心間。作為一名教師,我深知我所從事的事業是崇高的事業,培養優秀的人才是我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神聖的天職責,正是這沉甸甸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使我能把真誠的愛傾注在學生身上,關心學生的全面發展。

教師的人格魅力**於學生的信任和寬容,在課堂上他們不是一味灌輸,包辦代替,而是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在探索之中享受成功。他們是指導者和引路人,從不把學生看做知識的容器和考試的機器,他們相信學生的能力並想方設法鍛鍊提高學生的能力。他們很少對學生說你必須這麼做,他們更喜歡對學生說:

想一想,你應該怎麼做。在人品上他們更是給學生以充分的信任,哪怕是學生有過失的時候,同樣相信學生改正過失重新開始的能力。他們不光看到學生的現在,更關注學生的將來,從而利用現在為學生將來的發展打基礎。

他們既是學生現在的引路人,也是學生未來發展的設計師。以此為照,在教育工作中,我努力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注意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親密的關係,平易近人,尊重學生,關心學生,重視學生的身心健康。鼓勵學生刻苦學習,勇於創新,努力攀登科學高峰。

尤其是對成績較差的學生給予特別的關照,注意及時發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和微小的進步,給予鼓勵,增強他們的自信心。

教師的人格魅力**於對事業的忠誠,他們不是僅僅把教書看成謀生的手段,而是毫無私心雜念地投身其中,以教書育人為崇高的職責,並能從中享受到人生的樂趣。他們以自己的真誠去換取學生的真誠,以自己的正直去構築學生的正直,以自己的純潔去塑造學生的純潔,以自己人性的美好去描繪學生人性的美好,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去培養學生高尚的品德。他們是最能以身作則的人。

根據報載:一位普通的教師,幾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把自己全部的愛和知識奉獻給了心愛的學生,後因積勞成疾,過早地謝世,學生家長送葬者**如潮,由此形成的衝擊波,衝破校園,震撼了社會。這一案例,折射出這位教師的魅力。

我們不妨追溯其根源—「幾十年如一日,嘔心瀝血,把自己全部的愛和知識奉獻給了心愛的學生。」我想,如果這位教師沒有崇高的敬業精神,沒有一顆善良的心,沒有一份真摯的愛,就不可能有這樣的行為。因為「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

正因如此,這位教師深受學生家長的愛戴也就是順理成章的事了。當然,做為老師,我們必須兢兢業業工作,同時,我們也應注意勞逸結合,別忘了,教師擁有一個健強的體魄,也是教師魅力產生的源泉之一。

教師的人格魅力**於從不滿足的執著精神,他們始終用勝不驕敗不餒的形象去感召學生追求卓越。在挫折和困難面前,他們是當之無愧的強者。他們不會陶醉於成功之中而不思進取,更不會沉溺於暫時失敗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他們會反思,並從反思中獲得寶貴的經驗教訓,確立新的奮鬥方向和目標,用勤奮和智慧澆灌出更豐碩的成果。實踐告訴我們,要想做一名成功的教師,必須首先做一個充滿美好的人格魅力的人。

2樓:督堅

樓上這位也是一位教師吧。寫得很詳細,也可見一份赤忱之心。但我覺得可能對樓主來說太抽象了,我覺得要想贏得家長的信任,最起碼的就是專注、盡責,然後就是和家長多溝通。

至於具體的方式、方法,那麼因時因人而異,還是要靠自己去琢磨。在我看來,事上的很多事情,應該是盡力而為,但求無愧我心。

如何化解家長和教師間的信任

3樓:徐天來

20l3年6月28日,這是一個再尋常不過的日子,可就在這一天,一位即將畢業的大班幼兒的父親卻對和自己孩子相處了一年的大班教師伸出了拳頭。

這天下午放學後,全園的孩子們都被家長們帶回了家,原本喧鬧的校園格外寂靜。忙碌了一天的教師們也放鬆了緊張的工作神經,紛紛準備離園。這時,豆豆爸爸媽媽攔住了王老師的去路……一切就這樣毫無徵兆的發生了。

家長和教師原本是互信互助的教育共同體,有著共同的目標「一切為了孩子」。那麼,家長和教師雙方是如何開始產生矛盾,而最初本可以和平解決的矛盾又是怎樣一步步升級,最終演變成今天不可迴避的衝突呢?其他教師給我講述了幾件發生在這名教師和家長之間的事情:

事件一:豆豆有一次沒有完成教師佈置的家庭作業,經教師提醒後,仍未完成。這時,王老師就把孩子的名字張貼在教室門口的通知欄裡。

可當家長看到孩子因偶爾一次沒有完成作業的這樣的小事被教師公然示人時,很不高興。

事件二:豆豆和同伴一起遊戲,卻不知為何打起架來,教師及時上前勸導,卻不成想在混亂中不小心劃傷了豆豆的脖子。離園家長接孩子時,教師是這樣向家長描述的「今天他又和別人打架,打架過程中弄傷了自己。

」教師又說了孩子很多平時淘氣、經常打架的不良表現。後來,當家長把孩子帶回家,經耐心詢問了孩子事情的經過,才得知其實是教師在拉架中失手誤傷了孩子。家長對於教師歪曲事情真相,把事故責任全推在孩子身上的行為感到非常氣憤。

使矛盾升級的事件三:流鼻血事件。一次在操場戶外活動,豆豆去看幼兒園裡種的植物,結果由於閃躲不及時,兩個男生不小心撞在了一起,豆豆頓時被對方小朋友的硬腦門撞得鼻子鮮血直流。

老師趕緊把他送到了保健室,並打**與家長聯絡,告知此事是由於孩子淘氣奔跑撞在一起造成的。**那頭傳來家長很不高興的聲音。

後來的溝通就更加艱難,在溝通的過程中經常發生意見分歧;家長甚至提出過給孩子調班的要求。

豆豆的同胞妹妹也在同年級的另外一個班,有一次在班裡自由活動時,妹妹自己把一顆珠子吞進了肚子裡,這可嚇壞了班裡的教師。教師一邊向園方領導彙報,一邊和保健醫一起積極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同時,教師以誠懇的態度聯絡了家長,詳實地介紹了事情的經過並向家長表達了誠摯的歉意。

並且,此班教師一直用心看護妹妹,直到妹妹把珠子排洩出來,給家長一個放心的交待。事後,家長基於教師此次積極解決問題的誠懇態度和平時對孩子的細心照料,在此事上表達出了對班裡教師的諒解之情。可見,孩子的父母是通情達理的。

【案例分析】

古語云:「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由於教師在平時忽視與家長通過溝通建立彼此信任的關係,且在家園溝通中多次採取了不妥當的處理方式,錯失了化解家長與教師矛盾的機會,使家長和教師間產生隔閡,導致家園合作關係的破裂。

如何化解家長和教師間的信任危機

首先,針對孩子未完成作業這件事,教師本希望請家長在家中監督和輔助孩子完成每日的課後作業,家園合作共同做好孩子的幼小銜接。但由於教師未及時向家長解釋把孩子的名字貼上在教室門口的真實用意,致使家長把教師的這種方式誤解為「張貼黑名單」的負面印象。由於教師沒有考慮到這個家庭中有雙胞胎子女,家長在養育孩子方面要付出雙倍的辛勞,家園之間更需要加強溝通與合作。

其次,在教師誤傷孩子的事件中,教師由於擔心被家長追究責任,而採取逃避、推卸責任等不妥方式,更加失信於家長。孩子作為受傷者一方,教師非但沒有表示關心和安慰,而是將責任歸咎於孩子的「淘氣」,進一步激怒家長。

最後,需要指出的是,孩子之間的衝突導致的一些閃失是不可避免的。遇到此類事件,教師應態度誠懇地向家長講清事情的原委,並主動承認自己在照看孩子過程中的疏忽,而不應將責任簡單歸咎於孩子的「淘氣」。同時,在溝通中也要引導家長與幼兒園一起加強幼兒的安全教育和同伴交往意識,不僅僅就事論事,而是著眼於孩子的長遠發展。

【案例啟示】

家長工作是幼兒教師日常一項至關重要的工作。根據上述案例,我總結了一下有效開展家長工作的方法:

1.教師要主動與家長建立信任關係。

教師平常要注意與家長建立積極溝通的關係,贏得家長的信任。特別是在與新班幼兒家長接觸時,教師可以通過主動向家長反映孩子在園進步和表現等形式,拉近教師與家長之間的距離,讓家長確信教師和家長有共同的目標,即「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有了前期建立的信任關係,後續遇到問題時,就更容易進行溝通。

2.注意與家長溝通的方式和方法。

首先,在與家長溝通時教師要先肯定孩子再指出問題,報「憂」也報「喜」。教師應注意要與家長尋求溝通,尋求適合孩子特點的有效的改進指導方案,而不是向家長「告狀」。特別是一些特殊孩子的家長更需要教師的肯定、鼓勵與關愛。

其次,教師要有換位思考的意識。一方面,教師要理解家長對自己孩子的關愛甚至偏袒之情,另一方面,教師也要善用家長對教師的信任,家園積極配合,因為家長十分在意教師對自己孩子的態度,也願意聽取教師的意見和建議。

再次,教師在繁忙的工作中難免有小小的失誤,出了問題不應採取逃避、推卸責任等不良方式,而應積極主動地尋求解決問題的有效辦法,並以誠懇的態度尋求家長的諒解。

3.善於在工作中進行反思。

教師要認真對待每一次與家長溝通的機會,注意與家長溝通的時機和策略,並分析每次家園溝通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自我反思、教師群體之間的協同學習,以及幼兒園組織的專題研討等方式,不斷提高處理家園問題的技能,不斷提升家園合作的能力。

初二家長對老師的感言簡短,家長對老師的感言

1 把精魂給了我,把柔情給了我,把母親般的一腔愛給了我 老師,您只知道給予而從不想收取,我怎能不向您表示由衷的敬意?2 人生旅程上,您豐富我的心靈,開發我的智力,為我點燃了希望的光芒。謝謝您,老師!3 對您的感激千言萬語也無法表達,對您的祝福百十萬年也不會改變,老師,祝您萬事如意!4 假如我能搏擊藍...

家長對教師評價,家長對老師的評價怎麼寫

對教師的評價如下 1 課堂內容充實,簡單明瞭,使學生能夠輕輕鬆鬆掌握知識。2 老師授課有條理,有重點,對同學既熱情又嚴格,是各位老師學習的榜樣。3 教學內容豐富有效,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有時還有些洋幽默,很受同學歡迎。4 老師在生活工作中給人的感覺是生活樸素,工作認真負責,是一位十分稱職的老師。5 ...

如何才能贏得上司的信任,如何贏得領導的信任?

徐彥翔 難免會碰上一些困難和疑問,這是正常現象,可以名正言順地去請教上司和周圍的同事,不要冒險可能招致嚴重後果的事情。但這並不意味著事無鉅細都去詢問,這會令人覺得你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不能委以重任。所以,儘快弄清並熟悉自己的職責範圍是首要問題,並留心盡力做好本職責範圍之內的任何事情。應避免犯越權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