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學校一定要穿校服,穿其他的不行嗎

時間 2021-08-30 11:14:12

1樓:其燁燁

中小學生必須穿校服,似乎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對此提出異議者少之又少。人們在提到這個問題時,討論的不是該穿不該穿,而是穿什麼樣的好。 看來,中小學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論,沒有討論的必要了。

依我看,這個問題遠遠沒有討論清楚。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勢,就要僵化,對不合理的東西,也不會產生懷疑,更不可能去試圖改變它。「從來如此就是對的」,這是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

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裡就曾大聲疾呼:「從來如此,便對嗎?」這句話在現在還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的笑話,看看我們某些同志的思維定勢有多麼嚴重,思想已經僵化到了何種程度。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某國**夫人到校參觀,本來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學生換上自己整潔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體統?學校規定一律穿校服迎賓。

但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猛長的時期,平時活動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麼辦?學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學,統統藏到樓頂上外賓看不到的地方。

剩下的同學,校服勉強看得過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後面。女兒當時還很小,回家講述這些情況時,笑彎了腰。一個孩子尚且看出這樣做是非常可笑的,為什麼學校的領導、老師就覺得很正常呢?

如果不穿校服去迎賓,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擔心,這樣僵化的頭腦,怎麼教育出賦有活力的學生?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認為,學生穿了校服,有助於養成集體主義精神,增加對學校的熱愛和凝聚力。這種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滿每天穿校服而背後罵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換,整天髒兮兮地進出學校者有之;畢業後,立刻將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

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每天穿校服的規定是極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談得上什麼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有人說,是因為校服的質量、式樣不好,學生才不愛穿。我說有這個因素,但在目前無法解決。可以請人設計更好的式樣,使用更好的面料,但**會上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負擔,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條件好的地方,學生除運動服外,還有一套式樣比較好一點的「正裝」,比如男孩為西服,女孩為套裙,或者是類似海軍服一類的**。但穿這樣的衣服需要配套,領花、領帶、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則不倫不類,不如不穿。

而且這樣的服裝,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週要換洗一次吧?再說,上體育課怎麼辦?不換成運動服、運動鞋,恐怕不成。

大部分學校恐怕還沒有供學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沒有更衣室。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闊到像京劇《鳳還巢》裡朱千歲「脫了路衣換壽衣,脫了壽衣換便服,再脫了便服換路衣」的地步。既然來回換裝有諸多不便,所以現在學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運動服,有正裝的也把正裝束之高閣,成了半年閒,一年閒,甚至幾年閒,造成極大的浪費。

「講究」完全成了「將就」,我不知道這種「講究」還有什麼意義。有的學校稍微寬鬆一點,平時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週一升旗的時候穿,據說是為了表示對國旗的尊敬。全校學生穿著運動服向國旗敬禮,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嗎?

更何況中間夾雜著為數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舊的…….我感受不出一點莊嚴肅穆的氣氛,這種場面,用「滑稽可笑」來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還有個十分動聽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學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

如果艱苦樸素的作風能通過穿式樣相同的衣服毫不費力的培養起來,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這只是教師們的一廂情願。可以用來攀比的東西太多了,豈止是衣服!運動鞋、自行車、電子產品、家長的地位、金錢、汽車、洋房、別墅、甚至眼鏡、書包、各種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樣的衣服就能解決攀比的問題嗎?

作為學校、教師不去研究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去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糾正學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卻想以這種簡單的、令人反感的做法,來替代艱苦細緻的教育過程,是很可悲的。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能起到讓教師「眼不見,心不煩」的作用,絲毫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學校一邊打著培養學生艱苦奮鬥精神的旗號,一邊卻在心安理得地吃著承包製作校服的廠家的回扣。

學校幹部因為吃這種回扣而落馬,絕不是個別現象。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措施,倒成了幹部教師腐化墮落的溫床,真是咄咄怪事。隨著反腐倡廉的不斷深入,這種現象現在是少多了,但有哪個學校敢拍著胸脯說,從給學生定製校服那天起,就從來沒得過廠家的好處?

不管這些「好處」是個人貪了,還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們敢說從沒拿過嗎? 謝謝採納

2樓:第一飾品

現在的學校越來越像工廠,統一規劃,生產出來的是千篇一律的產品。統一穿校服對學校來說確實有不少好處,但更多的家長和孩子是反對穿校服,而且對孩子的個性的發展是不利的。然而這些不是校方最關心的,學校關心的是成績,安全。

統一穿校服是比較省心但不負責任的做法。

3樓:匿名使用者

在學校,就要聽校長和老師的安排,他們叫我們買什麼穿什麼用什麼,我們都要聽,我們是學生,在學校,就要保持學校的嚴格紀律,要求之類的,校服對我們來說,一點也不好看,不適合我們,但是在校長老師門看來能顯示好的學校校風,所以我們必須要穿,再貴也一樣,但是在學校外面我們就可以隨便了,因為著就不在學校的管理範圍內,

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4樓:眼淚的錯覺

1.學生穿統一的校服是一種身份的象徵,是代表這學生這個身份,讓學生有個自我約束力。

2.校服往往是一個學校的文化氛圍的象徵,代表了一個學校的符號,也是青春校園學生們的一種載體。

3.安全保障,可以約束外來人員進入校園製造問題!

4.學生穿統一校服有利於學校進行統一管理,有利於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朝氣和樹立良好的精神面貌,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

5.學生穿統一的校服能避免學生之間形成攀比的心理,這對於學生的成長而言是起到積極的作用的。

5樓:匿名使用者

中小學生必須穿校服,似乎已經成為教育界,乃至全社會的共識,對此提出異議者少之又少

看來,中小學生穿校服,似乎已成定論,沒有討論的必要了。依我看,這個問題遠遠沒有討論清楚。人的思維一旦形成定勢,就要僵化,對不合理的東西,也不會產生懷疑,更不可能去試圖改變它。

「從來如此就是對的」,這是國人一貫的思維方式。魯迅先生在《狂人日記》裡就曾大聲疾呼:「從來如此,便對嗎?

」這句話在現在還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我想先說一個真實的笑話,看看我們某些同志的思維定勢有多麼嚴重,思想已經僵化到了何種程度。我女兒上小學的時候,某國**夫人到校參觀,本來完全可以也應該讓學生換上自己整潔漂亮的衣服迎接客人,但不穿校服成何體統?學校規定一律穿校服迎賓。

但是小學生正處在身體猛長的時期,平時活動量又大,所以很多人的校服不是太短,就是太破。怎麼辦?學校竟然叫校服太短太破的同學,統統藏到樓頂上外賓看不到的地方。

剩下的同學,校服勉強看得過去的人,排在前面,其他人躲在後面。女兒當時還很小,回家講述這些情況時,笑彎了腰。一個孩子尚且看出這樣做是非常可笑的,為什麼學校的領導、老師就覺得很正常呢?

如果不穿校服去迎賓,又會有什麼嚴重後果呢?我百思不得其解。我擔心,這樣僵化的頭腦,怎麼教育出賦有活力的學生?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認為,學生穿了校服,有助於養成集體主義精神,增加對學校的熱愛和凝聚力。這種理由完全是自欺欺人。因不滿每天穿校服而背後罵娘者有之;故意不洗不換,整天髒兮兮地進出學校者有之;畢業後,立刻將校服撕成碎片者也有之。

可以說,相當一部分學生,對每天穿校服的規定是極其反感的,只是敢怒不敢言而已。**談得上什麼培養集體榮譽感、增加凝聚力呢?冠冕堂皇的理由很好找,但實際情況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有人說,是因為校服的質量、式樣不好,學生才不愛穿。我說有這個因素,但在目前無法解決。可以請人設計更好的式樣,使用更好的面料,但**會上去,無形中給家長增加了負擔,對貧困家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

條件好的地方,學生除運動服外,還有一套式樣比較好一點的「正裝」,比如男孩為西服,女孩為套裙,或者是類似海軍服一類的**。但穿這樣的衣服需要配套,領花、領帶、皮鞋等等一件都不能少。否則不倫不類,不如不穿。

而且這樣的服裝,如果每天都穿,只有一套是不行的,至少一週要換洗一次吧?再說,上體育課怎麼辦?不換成運動服、運動鞋,恐怕不成。

大部分學校恐怕還沒有供學生存放衣服的地方,更沒有更衣室。中國人現在還沒有闊到像京劇《鳳還巢》裡朱千歲「脫了路衣換壽衣,脫了壽衣換便服,再脫了便服換路衣」的地步。既然來回換裝有諸多不便,所以現在學生日常穿的就是那身「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運動服,有正裝的也把正裝束之高閣,成了半年閒,一年閒,甚至幾年閒,造成極大的浪費。

「講究」完全成了「將就」,我不知道這種「講究」還有什麼意義。有的學校稍微寬鬆一點,平時不要求穿校服,只要求週一升旗的時候穿,據說是為了表示對國旗的尊敬。全校學生穿著運動服向國旗敬禮,就是對國旗的尊重嗎?

更何況中間夾雜著為數不少的短小的、肥大的、褪色的、破舊的…….我感受不出一點莊嚴肅穆的氣氛,這種場面,用「滑稽可笑」來形容倒是恰如其分。

堅持讓學生穿校服的人還有個十分動聽的理由,即可以避免學生在穿衣上互相攀比,有助於培養學生的艱苦樸素的作風。如果艱苦樸素的作風能通過穿式樣相同的衣服毫不費力的培養起來,那真是求之不得的事,可惜這只是教師們的一廂情願。可以用來攀比的東西太多了,豈止是衣服!

運動鞋、自行車、電子產品、家長的地位、金錢、汽車、洋房、別墅、甚至眼鏡、書包、各種文具都可以互相攀比,穿一樣的衣服就能解決攀比的問題嗎?作為學校、教師不去研究用正確的方式方法,通過耐心細緻的工作,去解決學生的思想問題,糾正學生的某些不健康的心理,卻想以這種簡單的、令人反感的做法,來替代艱苦細緻的教育過程,是很可悲的。這種形式主義的做法,只能起到讓教師「眼不見,心不煩」的作用,絲毫起不到教育學生的作用。

更具有諷刺意味的是,有些學校一邊打著培養學生艱苦奮鬥精神的旗號,一邊卻在心安理得地吃著承包製作校服的廠家的回扣。學校幹部因為吃這種回扣而落馬,絕不是個別現象。培養學生艱苦樸素的措施,倒成了幹部教師腐化墮落的溫床,真是咄咄怪事。

隨著反腐倡廉的不斷深入,這種現象現在是少多了,但有哪個學校敢拍著胸脯說,從給學生定製校服那天起,就從來沒得過廠家的好處?不管這些「好處」是個人貪了,還是花在其它方面了,你們敢說從沒拿過嗎?

你認為睡覺是否一定要穿睡衣?為什麼

緋攻 我有朋友說,他起初是習慣穿睡衣睡覺的,但是後來因為睡衣質量不好不舒服,就不喜歡穿了。這樣來看的話,睡覺穿睡衣的話,睡衣質量還是要好一點的。我也喜歡穿睡衣,之前在某寶買的阪織屋的,布料很舒服,睡眠質量也好了。 人在睡眠時,毛孔開放,易受風寒,比如傷風感冒就與睡後受涼有關 中 老年常見的肩周炎也與...

為什麼學生必須穿校服上學,學生為什麼要穿校服

上學的時候一直不明白為什麼上學非要穿那麼醜的校服,但迫於學校老師的管理,不得不穿校服,總盼著過星期天,當然也盼著可以不穿校服。長大後才知道原來穿校服有這麼多的作用。1 防止學生之間的攀比。家庭的貧富差距會帶來學生之間的攀比,從而造成學生無法全心全意的投入學習中去。穿校服可以在一定程度減少學生間的攀比...

穿漢服一定要穿繡花鞋嗎,穿漢服配什麼樣的襪子好看?穿過的親看過來

很有體會一體化 漢服的搭配是比較講究的,不是說你選擇一套好看的漢服就行,除此以外,髮帶 法式和鞋子都有講究。且不管它是用來搭配什麼look的,但看它們的款式和顏色,就問你可不可!淺淡的粉色配上精緻的刺繡,國風氣質撲面而來。再看材質選擇,不管是薄紗還是純棉,都屬於是透氣性的,在夏天的時候選擇最好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