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考試作敞怎麼處理,孩子在學校考試中作弊,家長該怎麼辦

時間 2021-09-04 15:02:07

1樓:韓露露

1.父母首先不要發怒和指責孩子。應保持冷靜,與孩子心平氣和地瞭解情況,分析原因。心平氣和地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及孩子的真實想法,引導孩子樹立誠實的品質。

2當孩子犯了錯誤以後,本來心情就非常焦慮和緊張,「要不要告訴父母?父母知道以後會怎麼樣?」孩子內心一直在矛盾著,鬥爭著。

最後孩子還是把真相告訴父母,這說明孩子內心經過激烈的鬥爭以後,勇敢戰勝了怯儒,誠實戰勝了虛偽,這時最需要的是父母的幫助。如果家長這時不冷靜,傷心失望之餘,動手打孩子或者惡語向:「你怎麼這麼不要臉,這種事情讓人知道以後叫父母怎麼做人?

」這樣會加重孩子的恐懼和內疚,甚至可能會引發無可挽回的悲劇。

3父母要與孩子進行溝通,為什麼要作弊?是考試的問題有難度嗎?還是擔心考不好會受罰?

如果是因為考試太難,可以鼓勵孩子平時多下些工夫,或者說如果真是題太難的話,別的同學也可能做不上來,所以沒必要作弊。如果是怕考不好受罰的話,做家長的也要檢討了,不要總拿孩子的成績來定義孩子是優秀還是頑劣。所以說,如果遇到孩子考試作弊的話,切不可一味的指責,要找出原因,否則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的。

4就孩子自身而言,作弊原因主要有以下幾方面:一是虛榮心作怪總想考出一個更好的分數,以孝敬父母,或安慰自己。二是不平衡心理使然,自己本來不想作弊,看到周圍同學由於作弊而獲得高分,排得好名次,受老師表揚,家長高興,本人也洋洋自得,而自己老老實實地考試反而不如他,因而心理不平衡,也去作弊;三是僥倖心理,見有人作弊沒被抓住,自己也鋌而走險。

凡此種種,家長應心平氣和地坐下來與孩子談心,分析出現這一錯誤的原因,讓孩子講述當時的心路歷程,再給予相應的評價,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的錯誤。

5孩子如果承認自己確實作弊了,那麼告之孩子作弊的危害,考試的目的就是為了檢驗平時學習的效果,是不是都已經學會了。如果你不會可以彌補,但是因為不會,怕被老師批評而去作弊是不好的行為,是不誠信是孩子,要求其改正!

6當發現孩子考試作弊了,父母切不可袒護孩子。孩子作弊被發現以後,是件丟面子的事,特別害怕受處分,也使家長無地自容。這時家長因害怕丟面子而代孩子向學校、老師求情認錯,如此這般只會助長孩子的作弊心態,認為只要有父母出面,什麼事情都能擺平,就不再從自身找原因了,難免以後再犯。

7此外,孩子犯了錯誤並不可怕,重要的是如何幫助孩子走出錯誤。應引導孩子「先學會做人,再學會做學問。」做人最重要的就是誠實正直,家長應引導孩子明確「誠實比分數更重要」的道理。

寧可要不及格的誠實,也不要摻假的高分。教育孩子以平常心對待考試。告訴他「只要盡力而為就行」。

2樓:顏沫沫

一般幼兒園到小學低年級的孩子,屬於前習俗階段,也就是說,他們判斷一個事情是否道德,是根據結果來判斷的:如果作弊要受懲罰,這是不對的。如果作弊可以使自己考的高一點(個人利益),那麼這是對的。

這個階段的孩子在品德發展上也屬於典型的「他律」階段,就是服從權威,從認知上講,權威說對就對,不對也對;權威說不對就不對,對也不對。

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孩子從小有一對三觀正的父母多麼重要。

一般到10歲之後,孩子會進入習俗水平階段。這個階段孩子逐漸由「他律」轉變為「自律」,判斷對錯的方式也不再簡單是根據權威或者是否接受懲罰,是否自己得利。而是開始使用那些內化的道德標準。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內化的道德標準」就是從小權威所不斷強調的那些標準。

這個階段對作弊的認知是:作弊是不對的,因為大家都會覺得作弊是不正確的事情(好孩子都是不作弊的——尋求認可),作弊是不對的,因為違反校紀校規(遵守法規)。

根據科爾伯格的理論,大部分人,這輩子也就這樣了,品德的發展到此為止。至於後習俗水平,只有少部分能達到,而且至少是在成年以後,不屬本文討論之列。

家長以十歲左右作為分界,是需要不同的處理方法的。

1、十歲以前的孩子

對於十歲以前處於「他律」階段的孩子,只需要父母、老師(也就是權威)給孩子強調:作弊是錯誤的,是不良行為就夠了,也就是給孩子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就行。

家長不需要有太大心理負擔。有的性格上比較敏感的家長可能會容易焦慮,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比如印度電影《起跑線》裡皮婭的媽媽米塔就是典型的焦慮型家長。

父母們,放輕鬆,小淵老師給你們保證,你家幾歲的孩子絕對不會因為一次作弊就有那麼糟糕的未來。反倒是你的焦慮和過度反應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困擾,影響孩子在品德上的正常發展。

2、十歲以後的孩子

品德形成的關鍵期在於十歲左右,這時候大部分孩子開始「自律」階段的品德發展,對作弊這個事情正常也有了正確的認知。那麼在有了正確認知的情況下仍然選擇作弊,就需要我們去仔細分析孩子作弊背後的真實原因了。

根據小淵老師的經驗,孩子作弊的原因通常兩種:親子關係壓力、同伴關係壓力。

(1)親子關係壓力。為什麼害怕考不好,因為怕讓父母失望(內疚感),或者會被父母嚴厲的批評(恐懼感)。這兩種情緒都是由於親子關係有壓力造成的。

家長的應對策略是,反思並調整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十歲之後的孩子要開始進入青春期了,對青春期的孩子,不能再以**型的方式與其相處,而應該以民主型的方式。

本身孩子進入青春期就開始對父母有封閉的傾向,如果父母不及時調整親子相處的關係,只會讓孩子離父母更遠。只有當孩子信任父母,遇到困難願意同父母溝通,才談得上引導。

(2)同伴關係壓力。有的孩子和父母相處是比較融洽的,壓力並不是來自於父母,這種情況往往是由同伴壓力引起的。比如:

孩子的環境是一個缺乏誠信的環境,周圍的同學有作弊的情況,並且作弊後並沒有得到處理,反而通過作弊取得好名次和成績,孩子會覺得自己不作弊就是「吃虧」。或者害怕自己考不好會被同學看不起,缺乏自信心,覺得「丟面子」。

這種情況對父母來說,可能要解決起來會棘手一些,因為環境的因素不是很容易改變。一方面,父母可以通過與老師溝通、引導孩子交往的同伴等方式儘量去調整環境。另一方面,父母需要在良好的親子關係的前提下,引導孩子的認知發展向著品德的高水平去發展。

從前面我們講的品德發展階段可以看出,覺得不作弊就是「吃虧」或者「丟面子」的孩子,品德仍停留在功利主義階段,那麼我們可以引導孩子認識到:越是重要的考試,作弊的成本越高,比如中考、高考、甚至大學、職場的考試。一次作弊可能會讓你無法升學、取消學籍等嚴重後果。

有的考試作弊甚至會觸犯法律(遵守法規階段)。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人生是無法作弊的,習慣作弊的人會在養成靠「小聰明」的方式取得成績的思維方式,而這樣的思維方式,在今後的人生中是走不通的(普遍道德原則階段)。

總之,家長們記住,孩子作弊不可怕,分清階段,發展認知,促進發展,做好孩子的引路人。

3樓:

對兒童考試作弊的行為進行教育,必須先了解他的作弊心理,才好對症下藥。雖然兒童作弊的最終目的、最直接原因都是為了獲得一個好的成績,但隱藏在這種行為背後的內在原因還有許多,這些原因多是潛在的,不易被覺察的,而且這些原因可能是導致兒童作弊的主要原因。應試心理學認為,兒童考試作弊的原因多有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虛榮心過強。有的孩子平時不肯下功夫去學習不努力,怕吃苦,但看到別的同學取得好成績,又很豔羨。這種虛榮心理很可能致使兒童作弊。

第二,僥倖心理所致。有的兒童看到別人作弊取得了好成績,沒有被老師發現,覺得自己不作弊有些虧了,心想如果老師沒發現不就佔了便宜嗎?這種僥倖心理驅使孩子在考試時偷看書本,或抄別的同學的考卷。

第三,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許多家長都對孩子實行獎勵機制,試圖用物質獎勵來調動兒童的學習積極性。有可能將孩子的學習動機引導偏移,向不正確的方向發展。

為了獲得物質獎勵而作弊。第四,擔心自己考不出原有的好成績。這種心理多發生在好學生身上。

有些學生一直成績很好,由於某些特殊的原因,他們很怕下次考不好,過重的學習壓力使他們不得不採取作弊行為。

要杜絕兒童作弊的行為,家長最好能根據孩子的具體心理來引導,而不要把兒童作弊簡單地歸結為不誠實,

4樓:清風予我

現在學校作弊很嚴格的,先教導孩子誠信考試吧,以後特別是大型考試作弊不僅會留檔,也會納入徵信的

孩子在學校考試中作弊,家長該怎麼辦

5樓:匿名使用者

首先,找出孩子的具體**,然後對症下藥。每個孩子的**各不相同,只有搞清了具體的原因,才可以對症下藥、標本兼治。切不可一知道孩子考試作弊,便氣急敗壞,大發雷霆,給孩子扣上「不誠實」和「壞孩子」的帽子。

「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卻不知道尋找**,這是缺乏教育智慧的表現。

然後,多關注孩子的閃光點,幫助他樹立信心,讓他享受成功的快樂。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每個人的能力各有偏重,有的偏向於邏輯思維,有的偏向於形象感知,有的在數學方面相當差勁,卻在**方面有著驚人的天賦……只要發現了孩子的特長並加以強化,讓他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他就會覺得:原來我也很優秀,原來我並不比別人差。

孩子的信心隨之確立。

最後,讓孩子樹立一種氣節——寧要

「誠實的失敗」,不要「虛假的成功」。麥克阿瑟將軍關於愛子亞瑟的一段祈禱詞這樣說:「教導我兒子在軟弱時能夠堅強不屈,在恐懼時能夠勇敢自持,在誠實的失敗中毫不氣餒,在光明的勝利中仍能保持謙遜溫和。

」誠實的品德比分數更重要,誠信的缺失將導致整個社會的腐化與墮落。而誠實品德的養成絕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老師、家長乃至整個社會的潛移默化,言傳身教、以身作則。

此外,要杜絕孩子作弊的行為,家長最好能根據孩子的具體心理來引導,而不要把孩子作弊簡單地歸結為不誠實,道德敗壞。面對孩子作弊,父母應該向孩子講明作弊的危害性,考試作弊是一種自欺欺人的不良行為,即使偶爾瞞過了老師,但是時間長了,就會露出馬腳,最終會害了自己。父母還要以身作則,如果父母在生活中撒謊作弊,並由於僥倖瞞過了別人而洋洋得意,這將深深影響到孩子——撒謊、作弊這種欺騙行為,孩子會視為「聰明過人」,從而導致「上行下效」。

還有一些父母把分數作為評價孩子、獎懲孩子的標準,孩子分數高,父母就給予讚揚和獎勵,分數低就批評、責罵孩子。把分數作為評價孩子的唯一標準,如果因為孩子多考了幾分就歡天喜地,少考了幾分就唉聲嘆氣,勢必會將孩子引入分數的誤區。把成績和獎勵掛鉤,有時的確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但家長給孩子獎勵要適度,如果過分地以物質、金錢來刺激孩子,難免將孩子的學習目標引入誤區,使兒童為了物質獎勵而學習。

一旦成績上不去,就會想到作弊,因為誘人的物質獎勵是孩子難以抗拒的。

孩子在學校老被人欺負怎麼辦,孩子在學校總是被別人欺負怎麼辦

回答稍等 一 鼓勵孩子說出事情的經過和內心的感受。當孩子在受到別人欺負的時候,內心滿滿的委曲或者恐懼,這時候孩子最需要的,其實就是家長的關心 安慰和理解。所以,當家長知道孩子在學校受到別人欺負時,應該第一時間讓孩子感到你真心的關懷,然後讓孩子慢慢地把事情的經過和內心的委曲都說出來,並且讓孩子明白,家...

小學孩子在學校受欺負了該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老是被人欺負,怎麼辦?

巴山夜雨 我會告訴我的孩子,我們可以善良,但是不能軟弱,別人也說打你,你就打回去,我這種教育方法我覺得沒有錯,首先應該讓孩子明白一個道理,人善被人欺,這個世界上永遠都是這樣的,我們不能做羊,我是崇尚狼文化環境,叢林法則早已經開始了,沒有人可以獨善其身。有家長說你不能這麼教孩子,你這麼教孩子是把孩子給...

孩子在學校老挨欺負怎麼辦,孩子在學校老是被人欺負,怎麼辦?

滿意答案也對,如果已經解決就用不到這個方法了,如果你家的是男孩子,就讓他參加個跆拳道 拳擊 武術培訓班,這樣建議你不是說讓你孩子學成回來後報復欺負你家的那個孩子,而是通過這樣的學習,來鍛鍊孩子的堅韌性,意志力,強大內心。這點很重要。我現在已經是30歲的人了,現在還記得小時候被欺負的事情,小學 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