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使楚,晏子,名什麼,什麼時期著名政治家

時間 2021-09-04 20:51:41

1樓:匿名使用者

晏子,名晏嬰,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齊靈公二十六年(前556年)晏弱病死,晏嬰繼任為上大夫。歷任齊靈公、莊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

晏子善用比喻迂迴論證,令人折服。比喻,即以其所知,喻其不知,使人知之,是善說者最愛使用的招數,往往使對方聽得清楚明白。

最著名晏子的外交案例就是晏子使楚,楚王想用狗洞侮辱晏子,晏子卻用造訪「狗國」還是「人國」來機智應對,楚王押上了一個齊國罪犯想要羞辱晏子,晏子卻用南橘北枳的典故來反擊。

晏子生性樂觀,對生死淡然視之。他說人都是要死的,不論仁者、賢者、貪者、不肖者概莫例外,因此從來不「患死」、不「哀死」,把生老病死看作是自然規律。他始終保持樂觀大度的心情,身心健康延年益壽。

晏子以有政治遠見、外交才能和作風樸素聞名諸侯。他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

2樓:匿名使用者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3樓:

晏子(公元前578年—公元前500年),名嬰,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又稱晏子。夷維人(今山東高密)(煙臺萊州市平裡店,還有說是德州齊河人,山東菏澤人),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4樓:空境迴響

名嬰,字仲,諡平, 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5樓:帛珈藍歆

名嬰,字仲,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使楚》中晏子的姓名?

6樓:匿名使用者

晏嬰(?-前500年),字仲,諡平,習慣上多稱平仲。山東高密人。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晏子春秋》是一部記敘春秋時代齊國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蹟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集。

晏嬰是齊國上大夫晏弱之子。以生活節儉,謙恭下士著稱。據說晏嬰身材不高,其貌不揚。

晏嬰頭腦機敏,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對外他既富有靈活性,又堅持原則性,出使不受辱,捍衛了齊國的國格和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

晏子使楚的主要內容.

7樓:小北講娛樂

晏子使楚。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

」儐者更道,從大門入。見楚王。王曰:

「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

「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晏子將使楚。楚王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

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

『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

』王曰:『何坐?』曰:

『坐盜。』

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

」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

「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

」王笑曰:「 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8樓:

《晏子使楚》是戰國末期佚名創作的一篇散文。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示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

"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

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

"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並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

「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

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物件,賢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賢明的君主那兒,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兒,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個訊息,對手下的人說:「晏嬰是齊國的善於言辭的人,現在將要來了,我想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

左右的人回答說:「在他來的時候,請允許我們綁一個人從大王您面前走過。

大王問,『這是什麼國家的人?』他回答說,『是齊國人。』大王說,『他犯了什麼罪?

』我們說,『犯了偷竊罪。』」晏子到了,楚王賞賜給晏子酒,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官吏綁著一個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問:

「綁著的人是什麼國家的人?」近侍回答說:「他是齊國人,犯了偷竊罪。

」楚王瞟著晏子說:「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竊嗎?」

晏子離開座位回答說:「我聽說這樣的事:橘子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它們果實的味道不同。

這樣的原因是什麼呢?是水土不同。現在老百姓生活在齊國不偷竊,到了楚國就偷竊,莫非楚國的水土使得老百姓善於偷竊嗎?

」楚王笑著說:「聖人不是能同他開玩笑的人,我反而自討沒趣了。」

故事讚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的鬥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全文語言簡潔明瞭,層次分明,人物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

且敘述客觀,情節一波三折節奏緊湊充實。

復旦大學出版社顧問、原總編輯高若海曾稱晏子一書「事核而言練」,此則短文即鮮明體現了這一特點。全文描寫楚王與晏子的問答,用墨不多,文字精練,論辯雙方的神態、辯詞的鋒芒,皆表現得準確而生動。特別是人物語言的運用,頗符合人物的身分。

全文楚王的話並不多,且多為設問口氣:「齊無人耶?」「然子何為使乎?

」「齊人固善盜乎?」短短几問,便把楚王目空一切,傲慢無禮的神情傳達得活靈活現。「寡人反取病焉。

」又把他奚落人反被人奚落的尷尬面孔呈現於紙面。

而晏子的反詰,句句千金,充分表現出他以國家尊嚴為重的凜然氣節,以及善於與論敵周旋的外交才幹。話不在多,傳神則靈。此則短文再次說明了這一道理。

全文寫人敘事筒潔明確,矛盾鬥爭曲折深入而又合乎情理,尤其是入物的刻畫具有形象鮮明、個性突出的特點。

9樓:大陶學長

晏子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博學多才,聰明過人,能說善辯,所以齊景公經常派他出使各國。一次,晏子要出使到楚國去,楚靈王知道了,就召集眾大臣說:

「聽說晏子是齊國能言善辯的大臣,名氣雖然很大,但他身高卻不足五尺,我想當面羞辱他一番,叫他知道知道咱們楚國的威風,你們誰有什麼好辦法?」

這時,一個大臣在楚靈王耳邊嘀咕了半天,楚靈王一邊笑一邊連說:「好,好,這個辦法好。」

於是,那個大臣馬上叫人在城門旁邊挖了一個五尺高的小洞,等晏子到來時,他們故意把大門關了,想讓晏子從小洞進城。

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

請問我是來到了狗國呀,還是來到了楚國?」這一問鬧得楚國的大臣們都說不出話來,只好開啟城門,迎接晏子進城。

楚王見到晏子,笑嘻嘻地說:「怎麼,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諷刺他個子矮,但他卻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您這是什麼話!單是我們齊國首都臨淄,就有七八千戶人家。

街上的行人擠得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您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有這麼多人,為什麼要派你這樣的人出使到我們堂堂的楚國來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這您就不知道了。

我們齊國派遣使臣有個規矩:對方要是個上等國家,就派一個有本事的人去;對方要是個下等國家,就派一個無能的人去。我就是個無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們楚國來。

」幾句話說得楚王張口結舌。

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又和左右的大臣們商量:「我想再當眾耍笑他一下,你們誰有什麼好辦法?」一個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楚王聽了連說:

「好,好!到時候咱們試他一下。」

沒幾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只見兩個吏卒綁著一個犯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問:

「這個犯人是哪國人?犯了什麼罪?」吏卒回答說:

「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楚王看了看晏子,笑嘻嘻地問晏子:「齊國人都善於偷盜嗎?

」晏子輕輕地站了起來,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聽人家說,桔子生在江南一帶的叫做桔,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到江北一帶,就變成枳了,又小又酸。它們的葉子很相似,果實的味道可完全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因為兩個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現在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不偷盜,到了楚國就偷盜,是不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啊?

」楚王聽了,臉羞得通紅,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要笑他,沒想到,反被他給要笑了。」

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因孔子所編史書《春秋》包括了這一段時間而得名。

[大夫] 古代的高階官職。 [使楚] 使:出使。

使楚就是以國家代表的身份到楚國去。 [國勢] 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力量。 [侮辱] 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損害,蒙受恥辱。

例:侮辱生理有缺陷的同學,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打發] 派遣,使離去。 [欺君之罪] 君:君主,國王。

之:的。欺君之罪指欺騙君主的罪過。

[敝國] 謙稱,稱自己的國家。 [酒席] 用於待客或聚餐的酒和整桌的菜。

10樓:銀杏葉的葳笑

本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與楚王三次鬥智中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讚揚了晏子身上出來的凜然正氣,愛國情懷和高超的語言藝術。

11樓: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

12樓:混兒槓

略略略難唸的經多少吃點好

13樓:機械兔

春秋末期,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晏子機智回擊,維護了國家和自己的尊嚴,楚王墓失敗了。從此以後,楚王就不敢不尊重晏子啦。

《晏子使楚》翻譯, 晏子使楚 全文翻譯

晏子使楚百科名片 晏子使楚 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顯顯楚國的威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讚揚了晏子身上表現出來的凜然正氣 愛國情懷和他高超的語言藝術。目錄1 故事原文譯文 文章出處 詞語註解 古今異義詞 涉及成語 智慧評點 2 人物形象晏子...

《晏子使楚》翻譯,晏子使楚的翻譯

晏子使楚的翻譯 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到這訊息,便對手下的人說 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將要來了,我想羞辱他一下,用什麼辦法呢?手下的人回答說 晏子到了楚國後,楚王賞賜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高興的時候,兩個小官吏綁著一個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問 我聽說,橘生長在淮南就是橘子,生長在淮北就變成了枳,...

晏子使楚這篇課文主要講了什麼,課文《晏子使楚》的主要內容

晏子將要出使 到 楚國。楚王聽到這個訊息,對身邊的侍臣說 晏嬰是 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 他 正要來,我想要羞辱他,用什麼辦法呢?侍臣回答說 當他來的時候,請讓我們綁著一個人從大王面前走過。大王 就 問 他 是幹什麼的?我就 回答說 他 是齊國人。大王 再 問 犯了什麼罪?我 回答說 他 犯了偷竊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