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解釋,高中文言文翻譯

時間 2021-09-05 13:05:27

1樓:誠石巖鷹

幸 1則吾斯役之不幸(幸運)

譯文:這是我(發起的)這場戰爭不幸運(的地方)。

2大王亦幸赦臣(僥倖,幸而,幸虧)

譯文:大王就算僥倖赦免臣下。

3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寵愛)

譯文:現在趙國強大而燕國弱小,但是你卻寵愛趙王。

4縵立遠視,而望幸焉(皇帝到來)

譯文:(做出)美好的姿態地站(在那裡)遠遠地看著皇上,是希望皇上能夠來到(自己的面前)。

5闕然久不報,幸勿為過(希望)

譯文:確實是過了很長時間還沒有上報,希望還不算太晚。

興 1積土成山,風雨興焉(興起,發生)

譯文:(把)泥土堆積成山了,就要招至大風和大雨。

2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怨於諸侯(發動,調發)譯文:抑制大王發動起武裝的軍隊,使貴族和朝廷大臣人人自危,與鄰邦結怨。

3大楚興,陳勝王(興盛,復興)

譯文:大楚興盛,陳勝為王。

4遇遊僧澄源至,興甚濃(興致)

譯文:(恰好)碰到遊方和尚澄源(也)來到這裡,(我的)興致就更高了。

5夙興夜寐(起、起來)

譯文:早晨起來晚上睡覺。

6事不成則禮樂不興(作)

譯文:政事不通達所以禮教和**都不能提倡。

7政通人和,百廢具興(興辦、舉辦)

譯文:政策開始通達百姓剛剛安居,荒廢的各行各業等待興辦起來。

2樓:匿名使用者

額。這個得找語文老師,去年沒準這題我會......

高中文言文翻譯

3樓:數學探源

1、原文:將藏之於家,使來者讀之,悲予志焉。

譯文:我將把這詩稿收藏在家中,使後來的人讀了它,為我的志向而悲嘆。

2、原文:用葉者取葉初長足時,用芽者自從本說,用花者取花初敷時,用實者成實時採。

譯文:用葉的(草藥要)選擇葉子剛長足的時候(採摘);用芽的(草藥),自然應當遵從傳統的說法;用花的(草藥),(要)選取花剛開時(採);用果實的(草藥),(要在)果實成熟時採。

3、原文:大閹之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譯文:在魏忠賢作亂的時候,做官的人能夠不改變自己志節的,中國之大,能有幾個人呢?

4、原文:古之讓天子者,是去監門之養而離臣虜之勞也。

譯文:古代讓出天子地位的人,這是離開守門人的生活條件和奴隸的辛苦啊。

5、原文:今者項莊拔劍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譯文:現在項莊拔出劍起舞,他的目標總是在劉邦身上的。

6、原文:此數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

譯文:這幾點都是用兵的大忌啊,但是曹操都冒險使用這些計策。

7、原文:亞父者,范增也。

譯文:亞父這個人,就是范增

8、原文:言之,貌若甚戚者。

譯文:他說這些話時,臉色好像很悲哀。

高中有哪幾篇文言文很重要?

4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老師說過:《 勸學》《過秦論》《師說》 《阿房宮賦》《六國論》《赤壁賦》《夢遊天姥吟留別》 《滕王閣序》《歸去來兮辭》《蘭亭集序》《陳情表 》(你問的文言文,所以沒有提到古詩詞,很多古詩詞都是重點。) 其實都是個中名句考察,沒有必要全文記憶。

要善於抓住重點。

5樓:匿名使用者

文言文一般不考默寫吧??重要的是在於理解,在於靈活地運用其中的字詞!!還是讀熟的好,至於什麼重要,估計你的老師最清楚了,去問吧!!

高中文言文實詞而字的翻譯都有哪些

6樓:文以立仁

「而」是虛詞。

(一)用作連詞。

1.表示並列關係。一般不譯,有時可譯為「又」 。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鱔之穴無可寄者(《勸學》)②劍閣崢嶸而崔嵬,一夫當關,萬夫莫開(《蜀道難》)③北救趙而西卻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竊符救趙》)2.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勸學》)

②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屈原列傳》)③回視日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絳皜駁色,而皆若僂(《登泰山記》)④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遊褒禪山記》)3.表示承接關係。可譯為"就""接著",或不譯。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師,以求斗斛之祿(《陳情表》)②置之地,拔劍撞而破之。(《鴻門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師說》)

4.表示轉折關係。可譯為"但是""卻"。

①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勸學》)

②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六國論》)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陳情表》)5.表示假設關係。可譯為"如果""假如"。

①諸君而有意,瞻予馬首可也。(《馮婉貞》)②死而有知,其幾何離(《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飾關係,即連線狀語。可不譯。

①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勸學》)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寡人之於國也》)③項王按劍而跽曰:「客何為者?」(《鴻門宴》)7.表示因果關係。

①餘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遊之樂也(《遊褒禪山記》)②表惡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戰》)

8.表示目的關係。

①縵立遠視,而望幸焉(《阿房宮賦》)

②籍吏民,封府庫,而待將軍(《鴻門宴》)

(二)通「爾」,用作代詞,第二人稱,譯為"你的";偶爾也作主語,譯為"你"。

①而翁歸,自與汝復算耳(《促織》)

②嫗每謂餘曰:「某所,而母立於茲(《項脊軒志》)(三)通「如」:好像,如同。

軍驚而壞都舍。(《察今》)

7樓:季安媽媽

總結一下,背誦

連詞表示遞進關係。可譯為"並且"或"而且"。

高中古文翻譯

8樓:匿名使用者

原文:平陽侯曹參copy者,沛人也。秦時為沛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

高祖為沛公而初起也,參以中涓從。將擊胡陵、方與,攻秦監公軍,大破之。

東下薛,擊泗水守軍薛郭西。復攻胡陵,取之。徙守方與。方與反為魏,擊之。

豐反為魏,攻之。賜爵七大夫。擊秦司馬

9樓:匿名使用者

曹參從各郡和諸侯國中挑選一些質樸而不善文辭的厚道人,立即召來任命為丞相的屬官。

10樓:吳清沅

從各個郡國找了一些並不善於口舌之辯,但是卻很厚道的長者為丞相府的屬官。

高中文言文翻譯

11樓:

魏允貞,字懋忠,南樂人。萬曆五年考中進士,授職荊州推官。政績最高,升為御史。

這之前,張居正對其子有私心,其他輔臣呂調陽兒子興周,張四維兒子泰徵、甲徵,申時行兒子用懋,都相繼舉進士。甲徵、用懋即將廷試,魏允貞剛好上書請求皇 帝允許從今天開始輔臣子弟中了進士,需等到父輩離職後才允許參加廷試。張四維大怒,因而為他兒子辯誣,而且乞求告老回鄉。

申時行也上疏爭辯,皇上一同安慰 挽留,責備魏允貞言詞過當。戶部員外郎李三才上奏認為魏允貞是對的,他倆一同被貶官調出京城。魏允貞得到許州判官。

給事中、御史周邦傑、趙卿等上疏申說救 助,皇上不予接納。魏允貞雖然被貶,但從此輔臣當權時,他們的兒子再沒有登進士的。

萬曆二十一年憑藉右僉都御史的身份巡撫山西。魏允貞平素剛正、果斷、清廉、脫俗。因為所管轄地方地瘠民貧,他力主裁減幕府的歲供和州縣的繁冗的稅費,用這 幾萬銀錢修治亭障,修建烽火臺,購置器具、馬匹,購買糧食。

又上奏請求免除平陽站每年定額的站銀八萬,用所節省的郵傳費補充。雁門、平定軍因為拖欠屯糧而 逃跑,魏允貞上奏免除兩軍的地租,下令恢復開墾。岢嵐互市,省撫賞給銀錢六萬。

汾州有兩個郡王,管理人員與軍民雜處,知州職位太低不能管制,魏允貞奏請改 為府。自從互市後,邊政廢弛,魏允貞看到了要害,修築邊牆萬餘丈。聲名大振,皇上數次嘉獎他的才能

高中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答案,高中文言文閱讀專題訓練的練習答案?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syzxwk2017 一 高中文言文閱讀 1 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臧燾字德仁,東莞莒人。少好學,善 三禮 貧約自立,操行為鄉里所稱。晉孝武帝太元中,衛將軍謝安始立國學,刺史謝玄舉燾為助教。孝武帝追崇庶祖母宣太后,議者或謂宜配食中宗。燾議曰 前漢孝文 孝昭太后,並...

高中文言文全部目錄,高中文言文都有哪些?要全的!!

桐榆愈白蓮 第一冊 17燭之舞退秦師 18勾踐滅吳 19鄒忌諷齊王納諫 20觸龍說趙太后 21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華侍坐 22寡人至於國也 23勸學 24秋水 節選 第二冊 17過秦論 18鴻門宴 19蘭亭集序 20歸去來兮辭 21師說 22阿房宮賦 23諫太宗十思疏 24種樹郭橐駝傳 第三冊 1...

高中文言文,高中學過的文言文有哪些?

愛幻想的作畫者 詞類活用 漢語的詞類劃分,在上古就已奠定了基礎。實詞可以分成名詞 動詞 形容詞和數詞等類 虛詞可此分成代詞 副詞 介詞 連詞 助詞 嘆詞 兼詞等類。某個詞屬於某一詞類比較固定,各類詞在語句中充當什麼成分也有一定的分工。比如名詞經常用作主語 賓語 定語,動詞經常用作謂語,形容詞經常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