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70。剩下

時間 2021-09-06 14:17:43

1樓:風采雲端

欠爸爸490,欠媽媽490。共欠490+490=980,用這980買了雙970的鞋,留給自已10塊。

2樓:匿名使用者

獲得500+500=1000。 支出970+20=990。 自己剩下10 正好1000。收支平衡!

那三十是買鞋剩下的,給父母的那20是剩下的不是花去的。

你還爸媽他們共20(還爸爸10塊,還媽媽10塊,),就是還欠爸媽他們共980,你買鞋花去970加上手裡的10塊,這不是正好是還欠爸媽他們的980嗎!**還有10塊?

3樓:匿名使用者

假設把還的錢抵消,小明借了爸媽各490元。共980元。花了970元。還剩10元。小明總共欠錢980元。對賬。

4樓:z俊波

自己剩的10元和欠的980元怎麼可以加到一起嘛?自己的970元鞋和剩的10元變成了欠父母的980元勒,就這麼簡單勒

5樓:匿名使用者

本題哪有那麼難?

研究生也有大量數學不好的好不?

這類詭辯題大多都是偷換概念,

自己剩餘的錢和欠爸爸媽媽的錢,

在數學上是一個正數與負數的關係,

小明剩餘10元,記為+10元,

欠爸媽980,記作-980元,

所以,小明的資產為

10+(-980)=-970(元)

這個970**去了?

相信各位看官一眼就能明白了。

【考考你】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

6樓:匿名使用者

其實小明向爸媽各借了500元,買鞋子就用了970元(相當於花了爸爸的485元,媽媽的485元),他自己沒有付過自己的錢(是從爸媽那借來的),剩下30元(都是爸媽的各15元),現在小明還爸爸10元,還媽媽10元,自己還剩下10元。那麼還是欠爸媽500+500-20-10=970元(自己還剩下的10元也是欠爸媽的)。

這種偷換概念的題很常見

7樓:匿名使用者

獲得500+500=1000。 支出970+20=990。 自己剩下10 正好1000

那三十是買鞋剩下的,你還他們20,就是還欠980,你買鞋花去970加上手裡的10快這不是正好嗎?**還有10塊?給父母的那20是剩下的不是花去的。

8樓:匿名使用者

490+490=980是小明實際借的錢數,和自己有的錢不能相加,小明實際借980元,減去買鞋用了970,還剩10元。

9樓:匿名使用者

因為是和兩個人借錢,不能合起來算。用970除2等於485元,就是各和爸爸媽媽借了485元。又各還十元,就是485加10等於495。

495加495等於990。自己還剩十元。加上整好1000元。

10樓:奧妙的數學開拓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70。剩下30,還爸爸10塊,還媽媽10塊,自己剩10塊,欠爸爸490,欠媽媽490。490+490=980。

加上自己10塊=990。其實是不應該這樣計算,小明向爸媽共借了1000元,歸還了20元,尚欠980元,自己的10元屬於買鞋剩餘的錢已經在欠爸媽的980元內。

11樓:nelly慕

題目中說還給爸媽各10元,這種說法不準確,應該說退給爸媽各10元,也就是說,爸媽給了(490+490)元。鞋子970元,加上自己手上的10元,正好就是980元。列式:

(500-10)✖️2=970+10!這題就是「還給」這個詞誤導了大家!

12樓:匿名使用者

這題問題出在偷換概念,其實可以這樣理解,向甲和乙各借五百元,經過買鞋之後剩下的是價值970元的鞋子和30元錢,還給甲和乙各十元后,一共還欠外債980元,價值970的鞋子加上手裡十元正好是980元

13樓:木木有冉

據我理解是醬紫。

總欠錢=還的錢+買鞋錢+留給自己的錢

500+500= 20 + 970 + 10還爸媽各$10

(500-10)+(500-10)=960+10490+490=970+10

980=970+10

下面就關鍵了題目最後一句話說加上自己10元。它內意思是把自己10元還回去。是980-10而不是980+10所以980-10=970

最後就是970=970沒多沒少

14樓:匿名使用者

還爸爸10元 還媽媽10元 490+490=980 980-970=10元 這個10元加上自己的10元就等於20元 還爸爸媽媽得總共980元加上20元就等於1000元

15樓:匿名使用者

成年人的思維向複雜方向想了,其實是要求小學生列表方程式970+20+10=1000,不是成年人想錢往**去了,其實正確來講是欠父母各495。

16樓:匿名使用者

都各還10元了,總數還是1000?我了個去,不應該是980了嗎?買鞋970加自己10元 等於980

17樓:匿名使用者

980應加上還爸媽各十元等於1000,而不是加自已剩下的

18樓:淚之幸福

這題有毒,欠爸媽兩人1000,退還20塊,1000-20=980(也就欠爸490媽490)再退還10快,980-10=970(就是各還5塊490-5=485),剛剛好就是那鞋子的錢,題目那裡偷換概念了。*加上*自己10塊

19樓:少航君

還給他爸媽每人10元,但那還給的20還是他爸媽的,就等於沒還。 要問那十元哪去了,就在他手裡。

20樓:匿名使用者

欠的要加上還的才等於1000

買鞋的加上自己的等於欠的

21樓:我女兒叫何泳諭

借爸爸500塊+媽媽500塊加上就是一千塊,還爸10塊+還了媽媽10塊就是二十塊,用去970塊,自己剩下10塊。不就剛剛好一千塊媽,

22樓:江山傑少

題目沒有問題,答:小明身上沒錢,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那麼就等於負1000,然後花了970買鞋留下了30,就等於是正970和負30,然後還給爸媽各10,就等於是正990和負10,因為小明身上原來是沒錢的,所以最後10就在小明身上。

-500+-500=-1000

-1000-970=-30

-30-20=-10

23樓:匿名使用者

你玩吧數學縮小就好

了,就何比小明向媽媽爸爸一個接5塊,買了7塊錢的鞋剩3塊,還爸爸媽媽一人一塊自己剩1塊 爸媽一人5快買了7塊的鞋(10-7=3) 和還1塊就是(3-2=1) 就欠爸媽一人4塊 鞋7塊(7+1)除以2就等於4 就對了

24樓:匿名使用者

490+490+10=970+20=990,990是小明支出多少,還有10塊其實在小明手裡,不要被30-20,490+490誤導,你得想想490+490+10還有什麼含義,而不是去質疑這道題。很多人都說490+490是所欠的,10是還有的,怎麼可以加在一起呢。很多人連問什麼都不知道

25樓:he阿山

簡單如此,換位思考,如果靴是960就好算了,不是嗎?

【考考你】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

26樓:匿名使用者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70。剩下30,還爸爸10塊,還媽媽10塊,自己剩10塊,欠爸爸490,欠媽媽490。

490+490=980,也就是總共借款980。

買鞋花了970,就剩下手裡的980-970=10元了

27樓:泥潭的瑤山

小明欠媽媽490,欠爸爸490,加起來980,買鞋花了970,所以剛好剩10塊。這題偷換概念。

28樓:

借的錢用來幹什麼了呢? 買了鞋970,自己還剩10,最後欠980,有什麼毛病?

980是包含10的,把這兩個加起來沒意義,只不過看起來接近1000了。

就像a借b 10元,花了5元剩了5元,你非要把剩下的5加上欠別人10加起來,這有什麼意義呢

29樓:天地人合合

買鞋花了970,用了爸爸485,用了媽媽485,還了爸爸10塊,還了媽媽10塊,自己還有10塊,485+485+10+10+10=1000

30樓:匿名使用者

加錯物件了

借了980元=鞋970+自己10元

31樓:匿名使用者

帳不是這麼算的,現在是欠爸、媽980元,買鞋用970元,加自己剩的10元正好是980元,因為自己本來沒有錢,

32樓:匿名使用者

小明買鞋一共花了970元,說明他各花了爸爸媽媽485元,也就說明他各欠爸媽15元,他還了十元,(485+10)×2=990元,再加小明的十元,剛好一千元。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70。剩下

33樓:在回憶中失眠

這是邏輯上的錯誤:向媽媽和爸爸都借了500元,然後又各還了10元,實際上都借了490元,490+490=980元,而用970元買了雙皮鞋,還有10元自己拿了,970+10=980元,剛好相等。不能按題目來算,那是邏輯錯誤,那樣加起來無實際意義

34樓:打醬油滴

獲得500+500=1000。 支出970+20=990。 自己剩下10 正好1000

那三十是買鞋剩下的,你還他們20,就是還欠980,你買鞋花去970加上手裡的10快

實際欠爸爸媽媽的錢1000元-20(還爸爸媽媽各10元)=980元買鞋子970元+小明手上10元=980元

這個題目的問題(也就是漏洞或者說是邏輯錯誤)就是問父母借的錢卻用找回的零錢還給他們

35樓:匿名使用者

應該是,借了980,買鞋970,剩10元

36樓:初夏的小白

暈……小明有6個美人魚

小花有4個

小強有1個

小花的加小強的等於5個 和小明的差一個

問還有一個去哪兒了

一樣一樣的……

【考考你】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

37樓:朵朵

按每個人得失去分!

爸爸:失去500,得到10,共計失去490;

媽媽:同爸爸;

小明:得到價值970的鞋子和10元,共計得到980。

得失平衡!

38樓:阿笨

典型的偷換概念題:也就是題中的計算方法錯誤!共欠父母980元,去向:鞋970元+手中10元!

39樓:莫灬忘

還給爸媽各10塊,實際上爸媽只拿出490+490=980塊,不是1000塊,買鞋970再加上自己留的10塊,剛好980塊

40樓:a戰國無雙

970元除以2是485 相當於每個人欠485 沒人還10快是495加一起是990加上自己的10元 總共1000

41樓:雲南萬通汽車學校

這個是偷換概念,這個問題要用數學的方法或財務的方法。970+10+10+10=500

42樓:願你和我一起飛

10*2=20

20+980=1000

43樓:海豹總隊

這道題把人代溝裡了,邏輯錯的。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970。剩下

44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 已知條件混淆 產生的

假象,借了1000 還了20 還欠980 這是已知條件,後面 用欠的980 和自己手中剩下的10元 相加 這就是個邏輯混亂,他們相加 沒有任何實際意義。哪有10元 去哪了之說法

45樓:匿名使用者

小明欠爸爸490,欠媽媽490, 共欠 490+490=980。但小明並沒有欠自己一分錢, 相反, 他自己手上還有 10 元錢。

他手上的 10元錢加上一雙鞋價值 970 , 這樣,小明的手上共有價值 10 + 970 = 980 元的東西。 這個價值正是借父母的980 元錢。

46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 不妨調整一下思考方式,小明先借錢,再還給父母各十元,這樣小明只借了490+490元,

這樣小明買鞋花了970元,自己還剩10元,錢沒有丟。

47樓:西覅

一共一千,又還爸媽20,還剩980買了雙鞋970,還剩手裡的10元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難倒了上萬研究生 小明向爸爸借了500,向媽媽借了500,買了雙鞋用了

實際上是演算法錯誤,我們來分析一下 一開始從父母處分別借了500,最後給父母每人還了10元,實際就只從父母那兒分別借了490元,則實際上自己總共只借了980元,而這980元其中的970元買鞋了,自己剩下10元。我們應該按照 收入 支出 結餘 的演算法,即開始借父母的1000為初始收入,買鞋970和還...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 100,小學一年級數學題?

看圖,1號瓶子的糖給2號10顆後,2號瓶子裡的10顆糖,大約是1號的一半,那麼1號約是20顆,所以原來1號瓶子的糖大約是20 10 30顆。大約嘛,你看圖裡第二個瓶子裡的糖果大概是第一個瓶的二分之一,既然第二個瓶子有10個糖,那第一個就是20個了嘛。看比例和裡面的糖吧。分過去十顆,大約少了三分之一。...

小學一年級數學題

有30個人參加 課外 小組,其中有26人蔘加美術組,17人蔘加書法組。問兩組都參加的人有幾個人?26 17 30 13 人 26 17 30 13 人 答 美術組26人,書法組17人,書法組 美術組13人。26 17 30 13 26 17 43 人 43 30 13 人 兩組都參加的人有13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