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代賦役制度的主要內容是什麼,漢代賦役制度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時間 2021-09-16 12:26:46

1樓:夢寐恬活

主要有田租,口錢,徭役,新稅。田租根據不同時期有不同的方法,高祖時是十五稅一,景帝是三十稅一,後漢時是十一稅一。口錢就是人頭稅,不同時期繳納的時間和數量不同,比如武帝時是三歲就要繳納,元帝時又是七歲。

武帝之前民年十五至五十六,出錢百二十,武帝又加三錢。徭役就是徵用人民勞動力,主要是徵用的年齡有變化。新稅就是鹽稅,漁稅,酒稅等商業交易稅。

2樓:魔尊重樓

文景時期 實行 十五稅一 武帝中後期改為 三十稅一

同時 商人交個人稅 有謊報者若被人檢舉 則檢舉人可獲得該商人一半財產 其餘歸國家

3樓:陳樑華

就兩種 田稅及人頭稅 有時還有商業稅

漢高祖劉邦記取了強秦死亡的教訓,在漢初採取了「輕徭薄賦」的政策,從漢高祖時起,實行「十五稅一」的政策,及至漢文帝時期,又有「田租減半」之詔,也就是採取「三十稅一」的政策。並有13年「除田之租稅」。

漢景帝時(前155年)復「三十稅一」之制。東漢時,劉秀曾經實行過「什一之稅」,但不久又恢復「三十稅一」的舊制。縱觀兩漢賦稅制度,除桓帝、靈帝增加畝稅十錢以外,一般通行「十五稅一」或「三十稅一」的實物地租。

漢初還有所謂「口賦」,也就是人「人頭稅」。這些專指對7歲至14歲未成年人所徵的賦稅。原規定:

不分男女,每人每年繳納「口賦」20錢。漢武帝時,將起徵年限改為3歲,20錢改為23錢。漢元帝時,又將起徵年限改為7歲。

中國古代歷代的賦稅制度是什麼

歷代中國賦稅名稱及內容 20

《紅巖》的主要內容,《紅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紅巖的主要內容是什麼?紅巖 的主要內容 該書講述了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的共產黨員在渣滓洞和白公館中受刑,敵人為了得到口供,妄圖用炎熱 蚊蟲 飢餓和乾渴動搖革命者的意志,但在共產黨員的堅強意志前,敵人卻是一籌莫展,一敗塗地的故事。主要內容是1948年,在國民黨的統治下處在...

麻雀主要內容概括,麻雀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松子教育說 部編版四上語文 麻雀 課後題 我打獵回來,走在林陰路上。獵狗跑在我的前面。突然,我的獵狗放慢腳步,悄悄地向前走,好像嗅到了前面有什麼野物。風猛烈地搖撼著路旁的梧桐樹。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裡...

早課文主要內容,《早》的主要內容是什麼

早 是吳伯蕭先生訪問三味書屋後寫的一篇散文。文章主要記敘了三味書屋的陳設 後園的梅花和魯迅書桌上 早 字的來歷,讚揚魯迅先生時時早 事事早的精神,暗示人們要珍惜時間。文章的寫作特點 1.按作者的遊覽順序寫。2.形散神聚,內涵豐富,寫法靈活。作者不光記錄訪問的所見所聞,同時豐富的聯想,把三味書屋的陳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