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的幾點做法

時間 2021-09-19 04:23:56

1樓:匿名使用者

第一,先別買大部頭。三四年級,如果孩子不是特別喜歡讀書,大部頭先不要給他買,否則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興趣。

第二,千萬別給孩子讀超越年齡段的書。比如,很多家長聽別人說哈利波特很好,就買給孩子讀,但真不是每個孩子都喜歡。

第三,問問老師和孩子的意見。老師比家長更瞭解孩子的閱讀水平,我一般會問問老師,給孩子買哪些課外書好,再問問孩子是不是喜歡。

孩子的老師挺好的,家長問什麼,都會特別耐心地告訴我們。對喜歡閱讀的孩子,老師給推薦的幾套書,感覺都是很用心的選出來的。孩子都挺喜歡。最近在看的是這幾套。

《胡小鬧日記》

作者是兒童文學作家樂多多。孩子喜歡這個作家寫的每一本書,這個《胡小鬧日記》已經出了3輯了,都買的話有點小貴,不過孩子讀這書收穫挺大的,愛學習了,了上進了不少,這樣一算,這書都收了也是值的。

指導初中語文課外閱讀的幾點做法

2樓:匿名使用者

初中階段是學生髮展語文能力的重要時期。閱讀是學生獲取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的主渠道,特別是那些好的文學作品不但蘊涵了豐富的人文思想,而且有助於學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語文課外閱讀活動是語文學習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開闊學生視野,發展學生智力並形成學習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進行課外閱讀是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提高文化品位,積累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如何讓學生樂讀名著,愛讀名著,讀有所獲,我覺得教師的指導是至關緊要的。

一、循循善誘,瀚海拾貝

1.隨文推薦,以點帶面

為了提高課外閱讀的效果,應根據課堂教學的進度,適時向學生推薦優秀的文學作品。這樣課內與課外相互影響、相互補充、相互促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新課標》建議初中學生閱讀的《西遊記》《水滸傳》《駱駝祥子》《魯濱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名人傳》《童年》《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長篇文學名著大多與教材有所連結,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課內閱讀的同時,可進行引導點撥,導向課外。

如閱讀《空城計》時,在感受了諸葛亮的機智謀略之後,教師可向學生介紹「草船借箭」「舌戰群儒」等典故,激起學生對三國人物的好奇,從而激起學生認識三國人物的慾望,閱讀三國故事的興趣,探索三國曆史的信心。

2.渲染氛圍,營造環境

與其督促學生閱讀,不如營造一種氛圍,激發學生閱讀的內在動機,調動他們閱讀的緊迫感和內需力。如在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前,組織學生**精彩的影片片段,設計一次有關三國的語文活動,出一期有關三國的板報,最大限度地讓學生感受三國,體驗三國,在三國的氛圍裡,不由得喚醒學生對三國世界的嚮往,鼓舞他們閱讀文字的信心。

3.個別指導,以一激眾

同伴交往是初中生各種交往活動中最頻繁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學生本身就是一種豐富的教育資源。同伴的知識背景,人文素養,閱讀能力對初中生具有極其重要的影響。

在引導學生進行經典閱讀的時候,採取個別指導,逐個突破的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強化方法指導,提高閱讀效率

1.讓學生掌握一些最基本的閱讀方法

這裡簡介幾種:①作記號:將閱讀材料中關鍵的或特別優美的詞、句、段進行圈點勾劃以加深印象。

②摘錄:閱讀時摘抄優美的詞、句、段於筆記本上,經常翻閱,從中學到作者遣詞造句和描寫事物的方法,對自己作文大有益處。③寫體會:

有些文章讀後特別令人感動,這時候可以將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表達出來,這樣既能加深對原文的理解,又練了筆,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表達能力。④撰寫提綱:有些文章篇幅較長,語言文字相對平淡,但結構獨具匠心,大家在理解其內容後整理出提綱來,從中可學到作者謀篇佈局的辦法,供日後參考。

⑤精讀與瀏覽:對閱讀材料,我們要有選擇地閱讀,特別是閱讀長篇大作時,不必逐字逐句去推敲,去斟酌,只需快速瀏覽,把握整體;讀到精彩處,則放慢速度精研細讀,認真領會。

2.在閱讀中培養興趣,在興趣中促進閱讀

指導者的首要任務便是把學生領進語文課外閱讀的大門,讓學生產生一種「試試看」的激情。「大門」內的文化世界是否對學生繼續產生吸引力,這就要靠我們具體的指導方法了。指導者的牽引必須著眼於能否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學生只有對課外閱讀活動產生濃厚的興趣,活動的開展才能顯得豐富多彩,富有意義。由於課外閱讀不受時間、空間、閱讀內容的限制,因此一段時間後,學生們各自的閱讀情況不盡相一致,教師極有必要組織學生在班上召開閱讀交流活動,讓學生相互介紹讀物,談閱讀體會,學生興趣倍增,使得整個群體在課外閱讀活動中共同進步。全班學生在教師及時指導下,顯示出前所未有的讀書興趣。

3.指導學生有目標有內容有序列閱讀,提高閱讀質量

對於初中階段(尤其在起始階段)的學生來說,因為他們初入課外閱讀之門,指導者應讓他們有物有序有目標地閱讀。語文課文閱讀的目標設定必須符合學生的年齡與心理特點,必須與學生的文化層次、思想水平相適應。對於課外閱讀序列的設定亦然,事實上,待學生完全在語文課外閱讀大門內入情入趣後,指導者無須再用序列去套他們,用目標去制約他們。

運用讀法、體會內容、積累經驗,這是閱讀的最高境界。

三、採取多種手段,深化閱讀效果

1.積極開展語文活動

很多長篇名著內容複雜,意義深刻,學生較難把握。在閱讀過程中,教師應開展各種語文活動,挖掘作品的深刻內涵,展現作品的動人魅力。如在引導學生閱讀《三國演義》時,組織「三國英雄評選」(演講賽)、「三國成語猜猜猜」(分組賽)、「三國人物展」(繪畫展)、「悲壯三國」(故事會)、「三國有感」(作文賽)等活動。

從各方面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交流學生閱讀的心得體會,加深學生對文字的理解,鑄就學生的思想深度。通過一系列的活動,不僅能幫助學生有目的讀完三國,更能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領會作品的意蘊。

2.讀寫結合,以讀導寫,以寫促讀

讀是吞,寫是吐。在閱讀過程中,不定期地組織學生交流讀書心得,並以書面形式呈現。教師不規定具體的限制,使學生沒有壓力,可以暢所欲言,允許他們有獨特的見解和主張,教師給予適當的點撥,促使學生對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從而鍛鍊學生的思維,形成個體的思想。

教師對於學生的作品應及時批閱,給予積極的評價和引導,保護其創作熱情,使長篇名著的閱讀成為「作家」的搖籃。

總之,創設閱讀環境、陶冶閱讀情操、培養良好閱讀習慣,形成濃厚的閱讀氛圍,促進學生閱讀心理健康,提高閱讀能力和閱讀效果。讓長篇文學名著成為學生心頭的清泉,激盪起中學語文教學的小小浪花。

3樓:匿名使用者

整合其他學科,改善知識結構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的,與其他事物都是相互聯絡的。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在教學中,我通過把和語文相關的學科知識進行整合,改善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狀態,使學生藉助於語文這個工具去學習其他的學科,同時其他學科的教學也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提供了各種實踐的機會。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估算能力,如何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計算能力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易發表網 估算是日常生活當中的常見演算法,有一些題目很難運算出準確的結果,這就需要用到估算的方法。對學生估算能力的培養,主要可以讓學生運用科學的思維對問題進行思考 分析生活中的問題,不斷提高他們的數學意識。也就是說,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一定要將日常和教材相結合進行教學培養。本...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計算能力?怎樣提高小學生計算能力

應用生活中的小細節。1.激發學生對計算的興趣。可以把學習內容與對應的遊戲相結合,讓孩子採取多種形式訓練,可以用計算比賽 集體搶答等方式,既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提高學習效率。2.從生活中入手。在陪媽媽買菜的時候,可以適當問一問孩子 這個菜六元,我們給了十元,應該找我們多少錢啊 在生活中進行數...

如何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怎樣提高小學生的理解能力

我也來談一點想法 1。每天給孩子讀故事,讀得有聲有色,最好邊讀邊表演 2。鼓勵孩子與你一起讀故事,兩個人邊讀邊進行角色扮演 3。鼓勵孩子每天講一下一天的情況。這可以促進孩子的概括能力 4。告訴孩子故事的梗概,讓孩子從故事書中找到這個故事 較難,開始可以以主人公名字,地點等為線索 5。鼓勵孩子講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