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時間 2021-10-14 20:11:23

1樓:鈄戈苦水瑤

中國文化具有廣博的蘊涵和厚重的積澱,是學生成長和發展的鋪路石。將數學教育與民族文化教育相結合,既可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文化素養和數學學習心理品質,也可以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在數學教學中怎樣體現傳統文化

2樓:你我不是對的人

一 教學情境的引入要具「傳統味」

數學的教學過程要緊密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才能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現實的情境中去感受、體驗、探索。我在教學二年級下冊《分蘋果》時是通過講述《孔融讓梨》的故事來進行引入的。因為低年級的同學年齡小,聽故事是小孩子最感興趣的事了。

我就利用學生的這一特點,讓學生感受故事裡蘊含的謙虛禮讓,尊老愛幼的道理。同時也為引入《分蘋果》這一課的教學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被調動了起來。

二 數學實踐活動設計要具有「傳統」特色

實踐活動教學是指在教學過程中,以直接經驗和綜合資訊為主要內容,以具有教育性、創造性、實踐性、操作性的學生主體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造為基本特徵,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和教學形式。新課程實施以來,教學中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親身體驗,而數學活動在增強學生的應用數學的能力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我還發現,巧妙的設計還會成為對學生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契機。《生活中的大數》是北師大版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的內容。

在這一單元《撥一撥》中,學生很系統地瞭解了計數器。但對於算盤這種計算工具,學生是比較陌生的。教材中也只是簡單地介紹了算盤產生的年代以及算盤算珠的簡單的表示數的方法。

但我想,算盤作為一種古代發明而今天仍在使用的工具來說,有必要讓學生進行廣泛而深入的**。於是,我就讓學生利用課餘時間蒐集與古代的計算工具算盤有關的知識,主要解決下列問題:1、算盤的產生2、算盤的發展3、算盤的結構4、如何用算盤進行簡單的計算。

通過調查,學生不僅瞭解到算盤是中國古代發明的計算器,它還享有中國「第五大發明」的美譽。通過實踐活動,學生對這種起源於古代的計算工具有了較為深刻的認識,豐富了學生傳統文化方面的知識,也充分感受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

三 利用「傳統」文化鞏固練習

傳統文化與數學知識的聯絡是很密切的。教學中我們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中包含的數學知識,運用在各個教學環節,一定會得到很有效的輔助作用。特別是在鞏固練習環節,傳統文化的滲透更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年級上冊有「1至10」數的認識這部分教學內容,這段內容因為一年級學生可能早已接觸過,但學得不是很深入,我們還必須按照教學大綱組織教學。在強化練習中,我們可以藉助詩歌《一去二三裡》

3樓:莫殤帶離

古時候的計算單位?給些《九章算術》裡的題目?跟現代聯絡起來

如何在語文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

4樓:曉曉一農民工

優秀的傳統文化是文明的源泉,其中的道德體系和人文底蘊是民族的瑰寶。因此,一定要在小學時期運用合適的方法將傳統文化滲透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比如背誦經典詩詞等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計劃

初中數學新課標把 體現數學的文化價值 置於課程設計基本理念的重要位置上,使數學文化問題正式進入了數學教學。因為大多數不專門與數字打交道的人在走上社會後,數學知識會漸漸淡忘,但數學文化的影響將長期存在於其頭腦中,並會在學習 工作和生活中發揮重要作用。如何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使學生在學習數學過程中...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怎樣在數學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

不雨亦瀟瀟 1 結合教材內容,及時滲透 就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而論,一般可以從下列五個方面去發掘或設定德育的 滲透點 題意和資料 概念 法則 定律 公式的成因 插頁 插圖和統計圖表 數學史和數學家的故事。例如 教學珠算時,教師向學生介紹算盤是我國勞動人民一大發明。由於它簡單易學,運算方便,不僅通行中國...

數學課堂教學中怎樣突破重難點,如何在數學教學中突破重點和難點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huangyiran2004 如何突破教學重難點 屈紅瑛小學數學教學重點,即是 在教材內容的邏輯結構的特定層次中佔相對重要的前提判斷 也就是 在整個知識體系或課題體系中處於重要地位和突出作用的內容。如果某一知識點是某知識單元的核心或是後繼學習的基石或有廣泛應用等,即可確定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