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夏天的古詩三首,含賞析,描寫夏天的古詩三首

時間 2021-10-14 20:53:16

1樓:紫雲隨筆

《長歌行》這首詩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將「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於朝露易幹、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的形象中,發出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感嘆,勸導人們珍惜時間,奮發努力,趁少壯年華有所作為。

2樓:韓琴

1,《初夏》宋代:朱淑真

原文: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白話文釋義:竹子在微風中將清雅的影子籠罩在幽靜的窗戶上,成雙成對的鳥兒正在夕陽下盡情地喧噪鳴叫。在這海棠花凋謝、柳絮飛盡的初夏,只覺炎熱的天氣世人感到乏困,白晝也開始變得漫長。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時也借景抒發了人鬱鬱寡歡的心情。前兩句有靜有動,表態中的「清影」和「幽窗」動態中的「竹搖」和「鳥噪」,後兩句將前句中的煩躁情緒進一步深化,全詩寄情緒於景物,淡淡幾筆,卻極具感染力。

2,《山亭夏日》唐代:高駢

原文: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白話文釋義:綠樹蔥鬱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賞析:此詩寫山亭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詩人捕捉了微風之後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閒與寧靜,表達了作者對夏日鄉村風景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3,《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原文: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白話文釋義: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麼熱。開啟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裡,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賞析:全詩僅四句二十八字,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4,《幽居初夏》宋代:陸游

原文: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白話文釋義: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

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迴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賞析:《幽居初夏》為南宋詩人陸游晚年後居山陰時所作。該詩前六句寫景,後二句結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四字中又著重寫一個「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這首詩是詩人一生憂國憂民,熱愛生活,積極用世,堅韌執著的個性的表達。

5,《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

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白話文釋義: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賞析:詩人通過對於初夏時節的景色,尤其是對於柳絮和葵花的之間的對比,暗含了對於詩人自己政治抱負的描寫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隨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樣對於皇帝忠心不二。詩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達詩人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

關於夏天的古詩三首,含賞析

3樓:韓琴

1,《初夏》宋代:朱淑真

原文:竹搖清影罩幽窗,兩兩時禽噪夕陽。謝卻海棠飛盡絮,困人天氣日初長。

白話文釋義:竹子在微風中將清雅的影子籠罩在幽靜的窗戶上,成雙成對的鳥兒正在夕陽下盡情地喧噪鳴叫。在這海棠花凋謝、柳絮飛盡的初夏,只覺炎熱的天氣世人感到乏困,白晝也開始變得漫長。

賞析:這首詩描繪了春末夏初的景象,同時也借景抒發了人鬱鬱寡歡的心情。前兩句有靜有動,表態中的「清影」和「幽窗」動態中的「竹搖」和「鳥噪」,後兩句將前句中的煩躁情緒進一步深化,全詩寄情緒於景物,淡淡幾筆,卻極具感染力。

2,《山亭夏日》唐代:高駢

原文:綠樹陰濃夏日長,樓臺倒影入池塘。水晶簾動微風起,滿架薔薇一院香。

白話文釋義:綠樹蔥鬱濃陰夏日漫長,樓臺的倒影映入了池塘。水精簾在抖動微風拂起,滿架薔薇惹得一院芳香。

賞析:此詩寫山亭夏日風光,用近似繪畫的手法,描繪了綠樹陰濃,樓臺倒影,池塘水波,滿架薔薇,構成了一幅色彩鮮麗、情調清和的圖畫。詩人捕捉了微風之後的簾動、花香這些不易覺察的細節,傳神地描繪了夏日山亭的悠閒與寧靜,表達了作者對夏日鄉村風景的熱愛和讚美之情。

3,《夏夜追涼》宋代:楊萬里

原文:夜熱依然午熱同,開門小立月明中。竹深樹密蟲鳴處,時有微涼不是風。

白話文釋義:夏天的中午,天氣炎熱,想不到夜晚還是那麼熱。開啟門,到月光下去站一會兒吧。

這時,遠處的竹林和樹叢裡,傳來一聲聲蟲子的鳴叫,一陣陣清涼的感覺也迎面飄來。可是,這並不是風,或許就是大自然寧靜的涼意吧?

賞析:全詩僅四句二十八字,該詩撇開了暑熱難耐的感受,而僅就「追涼」著墨,以淡淡的幾筆,勾勒出一幅夏夜追涼圖,表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無比熱愛。

4,《幽居初夏》宋代:陸游

原文:湖山勝處放翁家,槐柳陰中野徑斜。水滿有時觀下鷺,草深無處不鳴蛙。籜龍已過頭番筍,木筆猶開第一花。嘆息老來交舊盡,睡來誰共午甌茶。

白話文釋義: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樹陰下小徑幽幽。湖水滿溢時白鷺翩翩飛舞,湖畔草長鳴蛙處處。

新茬的竹筍早已成熟,木筆花卻剛剛開始綻放。當年相識不見,午時夢迴茶前,誰人共話當年?

賞析:《幽居初夏》為南宋詩人陸游晚年後居山陰時所作。該詩前六句寫景,後二句結情,全詩緊緊圍繞「幽居初夏」四字,四字中又著重寫一個「幽」字。

景是幽景,情亦幽情,但幽情中自有暗恨。這首詩是詩人一生憂國憂民,熱愛生活,積極用世,堅韌執著的個性的表達。

5,《客中初夏》宋代:司馬光

原文: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當戶轉分明。更無柳絮因風起,惟有葵花向日傾。

白話文釋義:初夏四月,天氣清明和暖,下過一場雨天剛放晴,雨後的山色更加青翠怡人,正對門的南山變得更加明淨了。眼前沒有隨風飄揚的柳絮,只有葵花朝向著太陽開放。

賞析:詩人通過對於初夏時節的景色,尤其是對於柳絮和葵花的之間的對比,暗含了對於詩人自己政治抱負的描寫即決不在政治上投機取巧,隨便附和,而要像葵花一樣對於皇帝忠心不二。詩人把王安石等人比作「柳絮」,用「葵花」自比,表達詩人自己對君王的一片忠心。

4樓:永遠醒著

原文: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裸著身子呆在青翠的樹林中。

描寫夏天的古詩三首

5樓:匿名使用者

小池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池上小娃撐小艇,

偷採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

浮萍一道開。

小兒垂釣

蓬頭稚子學垂綸,

側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問遙招手,

怕得魚驚不應人。

關於王昌齡的古詩三首,關於春天的古詩三首

好心情期望 1 從軍行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2 出塞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3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4 閨怨 閨中 不曾愁,春日凝妝上翠樓。忽見陌頭楊柳色,...

關於動物的古詩,描寫動物的古詩三首

小 1.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王維 鳥鳴澗 2.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 江雪 3.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杜甫 春望 4.春眠不覺曉,處處聞啼鳥.孟浩然 春曉 5.蕩胸生層雲,決眥入歸鳥.杜甫 望嶽 6.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陶淵明 飲酒 7.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題破山寺後禪院...

描寫夏天的古詩及意思,描寫夏天的古詩 20首 (全首)

孫老闆 描寫夏天的古詩,具體舉例如下 1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 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譯文 六月裡西湖的風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時節的不一樣 那密密層層的荷葉鋪去,與藍天相連線,一片無邊無際的青翠碧綠 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綻蕾盛開,在陽光輝映下,顯得格外的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