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課程評價的內容包括哪些方面

時間 2021-10-14 21:25:47

1樓:冬夏

課程評價的物件包括:課程方案、課程方案的實施過程與課程方案的最後效果三個部分。

一、課程方案評價

評價學前教育課程方案,主要要了解兩個方面內容:第一,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各個要素、部分是否依據了科學的原理、原則,是否以先進的課程理論為指導;第二,課程結構是否合理,各要素之間是否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是否符合原先的指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說的學前教育課程方案的範圍很寬泛,大到課程的整體規劃,小到具體的一個教育活動的設計。

二、課程實施過程評價

評價學前教育機構課程方案實施過程,瞭解的內容就比較多,包括:

1.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反應,指主動性、參與程度、情緒表現等。

2.教師的教育態度和行為,指對兒童的控制程度、課堂管理方式、教育機制和技巧等。

3.教師與兒童互動的質量。

在學前教育機構裡,師幼互動貫穿於兒童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是學前教育機構各項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教師內在的教育觀念、教育能力和外顯的教育手段、教育行為相結合的綜合表現。在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抽象的教育目標、教育原則,還是直觀的教育方案、教育內容,無不是藉助於連續不斷的師幼互動而逐漸實現的。教師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相引導者,積極的教師與兒童的互動,將能促進兒童知識經驗和行為的建構。

教師發起的互動行為中,總體以不帶鮮明色彩的中性行為為主。對兒童表現出的負面性行為會抑制兒童的互動進一步深入,對兒童個性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大大降低了教師與兒童互動的質量。教師能對兒童的互動行為保持高度關注,並給予積極迴應,注重對兒童的肯定,且適時參與到兒童的活動中,有效牽引教師與兒童互動良性迴圈過程。

4.兒童學習環境的創設和利用等。

新《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是學前教育課程實施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通過斑斕的色彩、具體的形象、合理的佈局隨時隨地影響著兒童,通過情感交融與互動,每時每刻都在兒童教育中發揮著隱性的教育價值。

如,評價教師是否創設快樂體驗的環境——是否讓孩子有自主活動的時空、感受理解與關懷、獲得安全與滿足、成功與自信:是否創設豐富多元的環境——玩具與材料是否數量充足、種類多樣,能夠蘊涵豐富的資訊與多元價值:是否創設有趣可選的環境——是否符合孩子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活動工具、材料、方法、夥伴;是否創設富有挑戰的環境——有無根據需要設定問題情境,提高活動難度,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難度,解決問題,挑戰自我;是否創設對話互動的環境——是否能引導兒童大膽操作、詢問**。

伴隨孩子的活動能夠再現師幼間近距離對話的。再現師幼主題探索的軌跡:是否更新和發展環境——是否根據活動的主題、孩子的興趣、關注的熱點,及時新增、更換、動態改變發展的環境:

是否創設富有特色的環境——是否創設與學前教育課程追求相匹配,具有學前教育課程特色的園所環境。

通過對課程方案實施的評價,我們一方面可以獲得課程方案對兒童適宜性的資訊,另一方面可以瞭解影響課程方案效果的因素。

2樓:船帆煇

一、看教學目標設計

1、認知目標具體準確,符合課程目標要求

從教學目標制定來看,要看是否全面、具體、適宜。全面指一般教學目標的制定包含三個緯度(情感態度、能力、知識)來確定具體指知識目標要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標要有明確要求,體現本次教學活動特點(即在表述時可操作性明顯)適宜,指確定的教學目標,能以新綱要為指導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和認知規律,關注本年齡段幼兒興趣點,且難易適度。

2、目標有重點,有層次,符合幼兒發展水平 。

從目標達成來看,要看教學目標是不是明確地體現在每一活動環節中,教學手段是否緊密地圍繞目標,為實現目標服務。

3、讓每個幼兒明確學習目標和達成方法。

二、看選材

1、選材內容科學生動,聯絡幼兒生活。

評析一節課的好與壞,不僅要看教學目標的制定和落實是否準確、科學,還要看教師對活動內容的選擇是否恰當對教材理解是否透徹,更要注意分析教師在教材處理和教法選擇上,是否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抓住了關鍵。

2、具有科學性,教育性,與實際社會生活相聯絡。

3、能激發學習興趣,有利於幼兒情感和能力的培養。

具體可以從以下幾點入手

1)選材是否符合幼兒生活經驗水平、認知規律以及心理特點。

2)教師對教材的處理是否準確。(處理是指對教材進行合理的調整充實,重新組織、科學安排教學程式,選擇好合理的教學方法。)

三、看教學程式

1、看教學思路、脈絡、主線是否清晰。

教學思路就是教師上課的脈絡和主線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幼兒水平兩個方面的實際情況設計出來的。它反映一系列教學措施怎樣編排組合,怎樣銜接過度,怎樣安排詳略,怎樣安排操作練習等。

教師在活動中的教學思路設計是多種多樣的,如:環節的設計、提問的設計、操作環節的設計等等。為此,我們評教學過程,一是要看教學思路設計,符合不符合教學內容實際。

符合不符合幼兒實際,激發興趣,滿足幼兒學習需要。二是要看教學思路的設計,是不是有一定的獨創性,能不能給幼兒以新鮮、刺激的感受。三是看教學的層次。

脈絡是不是清晰,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這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2、設計思路與實際教學操作是否符合 。教師在設計教學思路時對活動預設不夠,對孩子的瞭解不夠,或者教學思路不清楚,導致在活動中遇到情況無法很好的處理。

3、看教學的結構安排是否合理,環節是否流暢緊湊。

看教學環節時間分配和銜接是否恰當,要看有沒有「前鬆後緊」或「前緊後鬆」的現象,要看指導與練習時間搭配是否合理等。看幼兒個人活動,小組活動和集體活動時間分配是否合理,有沒有集體活動過多,關注個體的時間過少的現象。

4、體現幼兒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地位。

5、發現幼兒需求體現因人施教

6、組織主次分明重點難點突出。

7、關注活動生成靈活處置計劃。

四、看教學方法和手段

評析教師教學方法、教學手段的選擇和運用是評課的又一重要內容。所謂教學方法就是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完成教學目的、任務而採取的活動方式的總稱。但它不是教師孤立的單一活動方式。

它包括教師「教學活動方式」還包括幼兒在教師指導下「學」的方式,是「教」的方法與「學」的方法的統一。

評析教學方法與手段,包括以下幾個主要內容。

1)看是不是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我們知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一種好的教學方法總是相對而言,它總是因內容,因學生,因教師自身特點而相應變化的。也就是說教學方法的選擇要量體裁衣,靈活運用。

2)看教學方法的多樣化。

教學方法最忌單調死板,再好的方法天天照搬,也會令人生厭。教學活動的複雜性決定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所以我們評課,既看老師是否能夠面向實際,恰當地選擇教學方法,同時還要看教師能否在教學方法多樣化,使課堂教學超凡脫俗,常教常新,富有藝術性。

3)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

評析教師的教學方法既要評常規,還要看改革與創新。要看活動上的思維訓練的設計,要看創新能力的培養,要看幼兒主體性的發揮,要看新的教學理念,要看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教師的人格魅力等。

4)看現代化教學手段的運用 。

五、看師生關係

1、看能否充分確立幼兒在學習活動中的主體地位。

2、看能否努力創設寬鬆、民主的教學氛圍,教師與幼兒的融入。(如:有的師幼關係非常融洽,有的教師則高高在上特別是小班教學活動,更需要教師與幼兒之間這樣的親近感。)

3、看教師教學基本功

1)看教態。據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達靠55%的面部表情+38%的聲音+7%的言詞。教師活動中的教態應該是明朗、快活、富有感染力。

儀表端莊,舉止從容,態度熱情,熱愛幼兒,師生情感融洽。

2)看語言。首先,要準確清楚,說普通話,精確簡煉,生動形象,提問有啟發性。其次,教學語言的語調要高低適宜快慢適度,抑揚頓挫,富於變化。

3樓:天下繩鏢

一、課程方案評價

評價學前教育課程方案,主要要了解兩個方面內容:第一,方案以及方案中的各個要素、部分是否依據了科學的原理、原則,是否以先進的課程理論為指導;第二,課程結構是否合理,各要素之間是否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是否符合原先的指導思想。值得注意的是,我們所說的學前教育課程方案的範圍很寬泛,大到課程的整體規劃,小到具體的一個教育活動的設計。

二、課程實施過程評價

評價學前教育機構課程方案實施過程,瞭解的內容就比較全,包括:

1.兒童在教育活動中的反應,指主動性、參與程度、情緒表現等。

2.教師的教育態度和行為,指對兒童的控制程度、課堂管理方式、教育機制和技巧等。

3.教師與兒童互動的質量。

在學前教育機構裡,師幼互動貫穿於兒童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是學前教育機構各項教育目標得以實現的重要保證,是促進兒童全面發展的關鍵性因素,也是教師內在的教育觀念、教育能力和外顯的教育手段、教育行為相結合的綜合表現。在學前教育機構的教育過程中,無論是抽象的教育目標、教育原則,還是直觀的教育方案、教育內容,無不是藉助於連續不斷的師幼互動而逐漸實現的。教師成為兒童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相引導者,積極的教師與兒童的互動,將能促進兒童知識經驗和行為的建構。

教師發起的互動行為中,總體以不帶鮮明色彩的中性行為為主。對兒童表現出的負面性行為會抑制兒童的互動進一步深入,對兒童個性的發展產生消極影響,大大降低了教師與兒童互動的質量。優秀教師能對兒童的互動行為保持高度關注,並給予積極迴應,注重對兒童的肯定,且適時參與到兒童的活動中,有效牽引教師與兒童互動良性迴圈過程。

4.兒童學習環境的創設和利用等。

新《綱要》指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應通過環境的創設與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環境是學前教育課程實施中不可忽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能通過斑斕的色彩、具體的形象、合理的佈局隨時隨地影響著兒童,通過情感交融與互動,每時每刻都在兒童教育中發揮著隱性的教育價值。

如,評價教師是否創設快樂體驗的環境——是否讓孩子有自主活動的時空、感受理解與關懷、獲得安全與滿足、成功與自信:是否創設豐富全元的環境——玩具與材料是否數量充足、種類全樣,能夠蘊涵豐富的資訊與全元價值:是否創設有趣可選的環境——是否符合孩子年齡特點、興趣愛好的,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活動工具、材料、方法、夥伴;是否創設富有挑戰的環境——有無根據需要設定問題情境,提高活動難度,通過自己的努力難度,解決問題,挑戰自我;是否創設對話互動的環境——是否能引導兒童大膽操作、詢問**。

伴隨孩子的活動能夠再現師幼間近距離對話的。再現師幼主題探索的軌跡:是否更新和發展環境——是否根據活動的主題、孩子的興趣、關注的熱點,及時新增、更換、動態改變發展的環境:

是否創設富有特色的環境——是否創設與學前教育課程追求相匹配,具有學前教育課程特色的園所環境。

通過對課程方案實施的評價,我們一方面可以獲得課程方案對兒童適宜性的資訊,另一方面可以瞭解影響課程方案效果的因素。

幼兒園家園合作包括一些什麼內容,幼兒園家園共育都有什麼內容

愚人侃體育 1 開全園的家長會,同時建立了完善的校級 年級 班級家委會,並藉助各種活動契機,讓家長有序參與幼兒園的教學和日常工作。2 幼兒園通過家長沙龍 家長遊戲日等途徑,把家長請到幼兒園來,讓家長學習育兒知識,瞭解孩子的一日在園生活。3 通過懇談會 家長委員會等多種形式影響和傳遞給孩子的爸爸媽媽,...

幼兒園的老師需要培訓哪些內容,給幼兒園老師做教學培訓我,要培訓些什麼

blackpink 羅捷 一 學前心理學 一年級下期 第二學期 總學時達到32學時 瞭解幼兒的認知和言語發展的特點和規律 幼兒的情緒 個性與社會性發展的關係以及幼兒的活動心理。能依據幼兒特點,利用所學相關知識,初步具備幼兒園基層崗位幼兒老師的工作能力。培養學生具有誠實守信 善於溝通和合作的品質。二 ...

幼兒園的消毒方法有哪些,幼兒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哪些

夏秋季節也是許多病菌 的高峰期,馬上要開學了,幼兒園與早教中心的消毒非常有必要,因為小孩眾多,玩具與一些娛樂設施,都是孩子們經常你摸來我摸去的,加上很多孩子還處於口預期都喜歡用嘴去品嚐這個世界,所以消毒殺菌很有必要。下面,清波控蟲消毒公司給您介紹一下幼兒園如何全面消毒殺菌 1 毛巾 毛巾架的消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