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複習提綱,最新人教版七年級生物下冊複習提綱

時間 2021-10-14 23:21:20

1樓:看

七年級生物下冊複習提綱

說明人類起源於森林古猿 現代類人猿和人類的共同祖先是森林古猿。

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書p9) **是男性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官。 卵巢是女性產生卵細胞和分泌雌性激素的***官。

青春期的身體變化(1) 身高突增,神經系統以及心臟和肺等器官功能也明顯增強。(2) 性器官迅速發育:男孩出現遺精,女孩會來月經。

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人體內三大主要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缺乏維生素a:**乾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東西)、乾眼症等。缺乏維生素b1:

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 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育。

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書p32圖、p34解讀曲線圖)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消化道是一條長長的管道。

消化腺可分為兩類:有的是位於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佈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如腸腺。

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食物中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都是分子大、結構複雜的有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逐步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這個過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而進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以外,胃、小腸等器官中還有許多種消化酶。澱粉 麥芽糖 葡萄糖 脂肪 甘油和脂肪酸蛋白質 氨基酸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

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等處被吸收後,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運往全身。胃能吸收水、無機鹽和酒精。大腸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口腔 糖類開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澱粉酶 胃 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腸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關注食品安全 1、應當關注食品包裝上有關營養成分,是否有新增劑,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和廠家地址等內容。 2、根據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推算有沒有過期。 3、購買蔬菜時,要看蔬菜的顏色是否新鮮,用手摸一摸是否硬挺,購買魚肉時,看顏色是否有光澤,聞聞氣味,買肉時還要看是否蓋有檢疫部門的印章。

人體呼吸系統的組成呼吸系統由呼吸道和肺組成的。(書p43)呼吸系統中的鼻、咽、喉、氣管、支氣管,是氣體進出肺的通道,叫做呼吸道。鼻是呼吸道的起始位置,喉是呼吸的通道,也是發聲的器官。

肺是呼吸系統的主要器官。

肺泡與血液的氣體交換:撥出的氣體中,氧氣的含量減少,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這種變化是怎樣發生的呢?

吸入的氣體,順著支氣管在肺葉裡的各級分支,到達支氣管最細的分支末端形成的肺泡。肺泡外面包繞著豐富的毛細血管。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都是一層扁平的上皮細胞,當你吸氣時,許許多多肺泡都像小氣球似地鼓了起來,空氣中的氧氣透過肺泡壁和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液;同時,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透過這毛細血管壁和肺泡壁進入肺泡,然後隨著呼氣的過程排出體外。

血液的成分和功能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1)血漿(形態):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2)血細胞:

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a.紅細胞:(形態)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

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功能):

有運輸氧的功能。 b.白細胞:(形態):

有細胞核,成圓球狀。功能:防禦和保護作用 特性:

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c.血小板:形態: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血管種類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 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毛細血管 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心臟的結構和功能(p68圖) 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圖)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以及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人體的體迴圈和肺迴圈(p70圖) 體迴圈: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最後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的迴圈經過體迴圈,鮮紅的動脈血變成暗紅的靜脈血。 肺迴圈:

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再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最後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迴圈,經過肺迴圈,暗紅的靜脈血又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

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 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 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輸血、血型和無償獻血輸血是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p76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輸給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發生生命危險 >800~1000毫升 出現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 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短期內會恢復正常從2023年起,我國實行無償獻血制度,提倡18~55週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

人體泌尿系統的組成泌尿系統由腎臟、輸尿管、膀胱和尿道組成。腎臟是形成尿液的器官。輸尿管、膀胱和尿管是排尿的通道,而膀胱還有暫時貯存尿液的作用。(書p80)

尿液的形成和排出過程。(p81圖)(p82圖) 尿液的形成:腎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尿液的形成主要經過濾過和重吸收兩個連續過程。尿液的形成主要與腎單位有關係。腎單位中的腎小球和緊貼著它的腎小囊壁起濾過作用。

當血液流經腎小球和腎小囊壁時,除血細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質外,血漿中的一部分水、無機鹽、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質都可以經腎小球過濾到腎小囊中。腎小囊中的液體稱為原尿。人體每天形成的原尿大約150升。

當原尿流經腎小管時,全部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無機鹽等被腎小管重新吸收,並且進入包繞在腎小管外面的毛細血管中,送回到血液裡,而剩下的水和無機鹽、尿素等就形成了尿液。人體每天排出的尿液約為1.5升。

尿的排出:腎臟中形成的尿液經輸尿管流入膀胱暫時儲存,當膀胱內的尿液儲存到一定量人就會產生尿意,進行排尿,尿液經尿道排出體外。排尿不僅可以排出廢物,還對調節體內水和無機鹽的平衡,維持組織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作用。

.眼球的結構和視覺的形成: 眼球的結構:

(圖)與視覺形成有關的主要結構是:角膜、虹膜、晶狀體、玻璃體、視網膜。視覺的形成:

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角膜、瞳孔、晶狀體和玻璃體,並經過晶狀體等的折射,最終落在視網膜上形成一個物像。視網膜上有對光線敏感的細胞,這些細胞將影象資訊通過視覺神經傳給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就形成了視覺。

神經系統的組成和功能: 大腦 中樞神經系統 腦 小腦腦幹 神經系統的組成 脊髓 周圍神經系統 腦神經 脊神經神經系統的功能 :受刺激後產生興奮,並傳導興奮。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和反射弧的結構: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 反射: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外界或內部的各種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的反應。

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等簡單反射,以及望梅止渴、談梅分泌唾液等複雜反射。望梅止渴等與語言文字有關的反射是複雜反射也是人類所特有的。

反射弧的結構:感受器 傳入神經 神經中樞 傳出神經 效應器

人體內幾種激素的作用:(1)生長激素的作用:侏儒症患者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引起的身材矮小。

巨人症患者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過多所引起的身材過高。(2)甲狀腺激素:缺碘會引起地方性甲狀腺腫。

幼年缺碘會引起呆小症。(3)胰島素(胰島分泌)胰島素分泌不足會引起糖尿病。

42人體需要的主要營養物質

六類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水、無機鹽和維生素。

人體內三大主要營養物質:糖類、脂肪、蛋白質。

43人體缺乏維生素引起的主要病症

缺乏維生素a:**乾燥、夜盲症(夜晚看不清東西)、乾眼症等。

缺乏維生素b1:神經炎、腳氣病(維生素b1缺乏症)、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

缺乏維生素c:壞血病、抵抗力下降等。

缺乏維生素d:佝僂病、骨質疏鬆症等。

維生素d可以促進磷、鈣的吸收和骨質發育。

44人體消化系統的組成。(書p32圖、p34解讀曲線圖)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組成的。

消化道是一條長長的管道。消化腺可分為兩類:

有的是位於消化道外的大消化腺,如肝臟,有的是分佈在消化道壁內的小腺體,如腸腺。

45食物的消化和營養物質的吸收過程

食物中的澱粉、脂肪和蛋白質都是分子大、結構複雜的有機物,進入消化系統後,逐步分解成簡單的物質才能被人體吸收,這個過程叫做消化。消化主要是通過多種消化酶的作用而進行的,除口腔中的唾液澱粉酶以外,胃、小腸等器官中還有許多種消化酶。

澱粉 、麥芽糖 、葡萄糖:脂肪、甘油和脂肪酸

蛋白質 氨基酸

食物在消化道內經過消化,最終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夠被人體吸收的營養物質。小腸是人體吸收營養物質的主要器官,各種營養物質在小腸等處被吸收後,隨著內壁血管中的血液運往全身。胃能吸收水、無機鹽和酒精。

大腸吸收少量水、無機鹽和部分維生素。

口腔 糖類開始消化的地方 唾液澱粉酶

胃 蛋白質開始消化的地方 胃蛋白酶

小腸 糖類、蛋白質、脂肪、都能消化 消化糖類、脂肪、蛋白質的酶

48血液的成分和功能

血液是由血漿和血細胞組成的。

(1)血漿(形態):血液分層後,上層淡黃色的透明液體。

(功能):運載血細胞,運輸維持人體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和體內產生的廢物等。

(2)血細胞:包括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

a.紅細胞:(形態)血液分層後,紅細胞在下層,呈紅色。成熟的紅細胞無細胞核。

(特性)它在氧含量高的地方容易與氧結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容易與氧分離。

(功能):有運輸氧的功能。

b.白細胞:(形態):有細胞核,成圓球狀。功能:防禦和保護作用

特性:白細胞能穿過毛細血管壁,集中到病菌入侵部位,將病菌包圍,吞噬

c.血小板:形態:形狀不規則,無細胞核。 功能:止血和加速凝血的作用。

49三種血管的結構和功能

血管種類 概念和功能 管壁

動脈 把血液從心臟輸送到身體各部分去的血管 管壁厚,彈性大,管內血液流速快

靜脈 把血液從身體各部分輸送到心臟去的血管 管壁薄,彈性小,管內血液流慢

毛細血管 連通於最少的動脈與靜脈之間的血管,它是血液和細胞間物質交換的場所 管壁薄,由一層上皮細胞構成,管內血液流速最慢

50心臟的結構和功能(p68圖)

心臟壁主要由心肌構成,心臟有左心房、右心房和左心室、右心室四個腔,只有同側的心房和心室相通(p69圖)主動脈連左心室,肺動脈連右心室,同側的心房和心室之間,以及心室和動脈之間都有瓣膜,這些瓣膜單向開放的,只能沿一定的方向流動,而不能倒流。

51人體的體迴圈和肺迴圈(p70圖)

體迴圈: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動脈、再流經全身的動脈、毛細血管,靜脈最後彙集到上、下腔靜脈,流回右心房的迴圈經過體迴圈,鮮紅的動脈血變成暗紅的靜脈血。

肺迴圈: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動脈,再流經肺部的毛細血管網,最後由肺靜脈流回左心房的迴圈,經過肺迴圈,暗紅的靜脈血又變成了鮮紅的動脈血。

52區別動脈血和靜脈血

動脈血:含氧豐富,顏色鮮紅。靜脈血:含氧較少,顏色暗紅。

53輸血、血型和無償獻血

輸血是時候,應以輸入同型血為原則。(p76表)

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輸給的血型

a a、o a、ab b b、o b、ab ab a、b、ab、o ab o o a、b、ab、o

一次失血>1200~1500毫升 :發生生命危險

>800~1000毫升:出現頭暈、心跳、眼前發黑和出冷汗

>400毫升:喪失的血漿成分和血細胞短期內會恢復正常

從2023年起,我國實行無償鮮血制度,提倡18~55週歲的健康公民自願獻血。健康成年人每次獻血200~300毫升不會影響身體。

政治七年級下冊複習提綱(人教版)

我也在複習,馬上期中考。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提綱 三 展示考試範圍及要求 積累與運用 16分 考察內容 形式及要求 1 注音 書上 書後 目標冊中 平時出練習課前考察,佔1課時配題檢測 2 形式字 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提綱 年級語文下冊期末複習提綱第1課時 複習目標 瞭解考試範圍及...

七年級生物複習提綱,七年級生物複習提綱(人教版)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張勇軍 第8章人體的營養 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 有機物和無機物,其中有機物包括 糖類 脂肪 蛋白質 維生素等,無機物包括 水和無機鹽。六大營養物質 糖類 蛋白質 脂肪 水 無機鹽 維生素。其中糖類 脂肪 蛋白質能提供能量,它們被稱為 三大產熱營養素 ...

七年級生物下的複習提綱,跪求,七年級下冊生物的複習提綱!!!

文庫精選 內容來自使用者 張勇軍 第8章人體的營養 一 食物中的營養物質人體需要的營養物質主要是 有機物和無機物,其中有機物包括 糖類 脂肪 蛋白質 維生素等,無機物包括 水和無機鹽。六大營養物質 糖類 蛋白質 脂肪 水 無機鹽 維生素。其中糖類 脂肪 蛋白質能提供能量,它們被稱為 三大產熱營養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