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大學生不值錢,現在的大學生這麼不值錢,還上什麼大學。

時間 2021-10-22 04:36:23

1樓:心碎蒺

十年前,當你說你是大學生時,所有人都會投來羨慕的目光,全家人都跟著臉上有光,簡直就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而現在,你說你是大學生,尤其是不太好的大學,別人都會說,出來找不到好工作的,還不如去學個技術了。為什麼短短之間,所有人對大學生的態度就有了這麼大的轉變。

大學生之所以會不值錢主要有三大原因:量大、與企業需求不匹配、質量差。

在這些原因裡有大學生群體自身的原因,也有客觀因素導致的,下面咱們就一一分析下。

高校擴招下,大學生堆積成山

各種大學崛地而起,高校學府處處開花。自從國家改革發展以來,越來越重視教育,也把教育放在一個比較突出的位置。而當時別說大學生,好的大學都不多,有大學優秀的老師也很少。

所以那時候考上大學就是擺脫命運,就可以飛上枝頭變鳳凰是有理可循,有據可依的。但現在大學越來越多,大學生越來越多,都認為考上大學就迎來了成功,所以導致高校內大學生人數達到滿額,而就業市場所需要的人才又呈下降趨勢,所以大學生越來越貶值。

2023年中國大學生畢業數量770萬,也是就是說每年國家要為這些大學生提供700萬左右的工作崗位才能解決這部分人的工作需求。

這個數字已經趕上了歐洲一些國家的人口總和。

毫不客氣的講,大學生數量的急劇增加是導致大學生不值錢的最根本原因。遙想80年代的時候,那個時候的大學生當兵都算是一種資源浪費,只要有高校畢業生就會被安排到很關鍵的工作崗位上,為國家服務;和當下大學生的待遇是天壤之別。

這就是供需變化帶來的影響。

大多數大學生對自己的專業沒有概念

大部分學生家長,都認為自己沒有多少文化,孩子一定要有文化,就算家長有文化,也希望孩子能超過自己,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這種思想就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從小在這種教育模式下,就有了一個普遍的心理是,只有考上大學,才會有出路,只有考上大學,才會達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從小學開始,就開始為上重點初中,重點高中,重點大學去準備,當真正考上大學時才發現,你走的只是大部分學生都在走的路。

選專業不是老師給的建議啊,就是老爸老媽給做的決定。大學生對於自己的專業一開始就缺乏主見也是導致大學生不值錢的一個主要原因。

「我當初怎麼會選這麼個專業」

大多數大學生在選專業上的失誤,導致很多人在剛步入大學校園時就對自己的學習缺少興趣,更何況說要學好了。

大學課程設定落後

名牌大學高攀不上,民辦大學就勢跟上。都想上大學,但名校名額只有那麼多,剩下的怎麼辦,於是就有了民辦大學。「大學裡學的沒用,有用的大學裡不教」

其實回過頭來想想,我們一直在追逐的是什麼,只是一個大學的名頭而已。讀書就是為了考大學,為了不辜負自己這麼多年的努力,為了自己常常在半夜都能樂醒的大學夢,我們不願意去相信自己考不上大學,畢竟麻痺了自己這麼多年,到頭來還是不願醒,哪怕這所學校不是我要的

這是很多大學生和企業共有的觀念,而這也是一種現實。

為什麼現在很多企業招聘大學生之後需要培訓,就是因為大學四年的學習,大學生學習的並不是當下就業市場上最實用的技能和知識,很多學生為了找份好工作,甚至需要一邊上大學一邊上補習班,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大學生群體性放縱

從前上學寒窗苦讀,現在上學堆錢如土。我們總說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但似乎已經不適用了。

越來越多的家長知道孩子不是考大學的那塊料,但為了自己的那一點私心,就開始為孩子準備大學經費,打點好各方面的關係,這個時候分數已經不重要了,錢最重要,大學的大門依舊為你敞開,再不濟如果還不行就去學相關技能,作為大學的開門磚,也不管自己是否真的適合,只要能上大學一切都變得不那麼重要了。

如今的大學早已丟失了嚴謹、權威的學習風氣,轉而變成了娛樂性場所。大學生群體的放縱生活,全面降低了大學生群體的質量,在技術崗位上不達標,在文學領域上沒沉澱,在理學領域上沒建樹,這就是如今的大學生。

作為一名大學生,珍惜大好年華,結合自己的興趣愛好,認真學好專業知識,為將來競爭積蓄力量比什麼都重要!

勞動力市場供需的變化

除了大學生自身能力水平外,勞動力市場供需變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影響因素。

2023年的時候,大學生畢業人數才114萬,更不用說九十年代了。

90年代以前畢業的大學生真的是「天之驕子」啊,那時候要是一個村裡有個大學生,全村人都驕傲,畢業之後也直接轉換身份,鯉魚躍龍門變身為國家幹部身份了。

可是,高校擴招,教育產業化背景下,取消分配,直接面向市場就業了。

而且擴招的規模越來越大,從01年的百來萬到現在的七八百萬。

每年七八百萬,加上往屆未就業的或者換工作的,一下就上千萬了。

好的企業就那麼點,高收入的崗位也是非常稀缺,待遇自然低了,貶值也厲害了啊。

尤其是普通院校的農家子弟,沒有名校背景,沒有家庭關係,自己又不懂什麼職業規劃,懵懵懂懂、稀裡糊塗,不少上大學之後收入也不可觀,所以現在越來越多農村地方「讀書無用論」開始流行了。

最後想要說的是

對於大學生而言,把握大學四年的時光,好好學習和提升真的很重要,不要再去喝那些雞湯了,好好努力吧。

培養積極主動、認知踏實而上進的精神與態度,這點真的非常關鍵;學好基本的辦公軟體,比如word、excel、ppt,有時間還可以學習掌握一下其他常用的軟體比如ps、visio等;提升專業知識和能力,不是停留在考試,而是要結合實際問題來進行,以問題解決為目標;適當參與些社團實習和實踐,培養自身人際交往、組織協調、溝通與領導等能力素質;提前做好職業規劃,瞭解專業、行業和職業的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自我反饋和提升;掌握求職技能和技巧,比如網申、簡歷、無領導小組討論、結構化面試與行為面試等技巧;未雨綢繆,有備無患,不要等到畢業以後,那就有些晚了。

如果能做到這些,相信你絕對會超過70%的人,就業也沒什麼好愁的了。

2樓:山東新華電腦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其實選擇學電腦是很不錯的,出來基本不愁找工作的問題,還有些也可以自己創業都行。

現在的大學生這麼不值錢,還上什麼大學。

3樓:健康醫遊

其實我也認同你的觀點。

現在大學生太多了,所以出來對職位要求都比較高,沒一年的累積,每一年大學的擴招,使得大學生的就業壓力很大。 這是名符其實的。 好多大學生在大城市混了一兩年,實在沒辦法,回老家的大有人在。

而為什麼現在大學生,希望有份好工作呢,因為他們讀了很多年的書,希望得到回報,所以他們的目標會高些。

對於沒上過學的人來講,他們大部分的眼光偏低,只想著賺錢,不在乎自己處於什麼地位,並且現在大學生越多,那麼那些底層的工作就需要大量的人,企業找不到人的話,就會提高工作,比如物流,牽寬頻。。。

其實你現在做的就是要對自己有信心,

踏實一點,不要著急,你想要的,歲月都會給你。

4樓:斷路雲雨恨

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是1522萬人

2023年,大學生畢業人數有820萬人

你想上大學也沒那麼容易,至少要跑贏一半人。

如果讀書只是為了錢,那乾脆讀完初中就去打工算了,念什麼高中,大學。

省的看一堆所謂沒卵用的書,高中時代什麼數學英語理綜文綜,大學時代一堆和工作脫軌的老舊大學教科書,還要花錢考一堆你看起來一點用都沒有的證書。

有人建議你有這閒工夫,還不如天天多看幾本龍傲天,多上快手直播土嗨,天天網咖**,試試早戀墮胎,甚至還會勸你進流水線,工作輕鬆包吃包住提供wifi,當真美滋滋,這tm才是青春啊。

而且你可能還會很開心,屁顛屁顛的就接受了,一邊蹲在工廠裡的小宿舍,一邊叼著煙敲著鍵盤,一邊說:現在大學生都那麼不值錢,還上什麼大學?

5樓:沁

這個想法有點幼稚,這樣說吧。可能一開始,高中畢業的人選擇不再繼續學習,開始打拼。到了4年後,月薪達5000;而上完大學後,出來實習可能工作才2000;但是,問你一個問題,誰的升職潛力更大?

再過4年後誰的工資更高,誰的前景更好?在兩者都同樣努力,而前者可能缺失一些必要的技能,比如:口語、市場分析、銷售策略制定、管理規範等等。

不是說前者不行,而是說前者需要在這樣的基礎上再培訓學習,而後者可能可以經過短時間的磨合就開始上崗工作。如果你是老闆,你會選擇誰?所以說什麼大學生不值錢真的挺可笑的,或許一開始待遇等等都不大好。

但是架不住他是潛力股。沒有滿腦袋,怎麼滿口袋?即使有個很厲害的爹,能保證你一輩子嗎?

說讀大學沒用的人,都是沒讀過大學,或者沒在大學學到真正有用東西的人。怪誰?都只能怪自己不努力。多的是上了大學整天混日子的人。這類人的未來不能怪大學吧?

6樓:可逆矩陣

人都有從眾心理,看看鄭淵潔,他就不讓兒子上學,自己教,怎麼了,還是很有錢,學習好,家長誇讚,老師誇讚,就潛意識以為上學好就好了,可是走到社會才發現,大學生學的再好,也只是高階打工仔,每年有幾百萬大學生畢業,你想想一年哪會冒出來那麼多新崗位,未來大學生形勢會越來越差,不如不上大學,趁早學個技術,很多大學生之所以沒有學到真才實學,還是因為大學課程太理論化,多而亂,沒有突出重點,哪怕學個微控制器,每天學一點,3年下來也絕對學會了學精了學透了,然而大學真是吃飽了撐的,目標定的很高很多,最後什麼都沒學會,你就看看有多少大學接觸過微控制器,卻什麼也沒學會的,目標太多等於沒目標,最後什麼也不會。如果大學那幾年只是研究一個東西,早就有點成就了。這麼一比,本科教育模式還不如專科,有人會說本科培養綜合人才,可是這種綜合人才,在社會上真的是非常尷尬,因為一個公司的唯一綜合人才就是老闆,統籌規劃的權利在他那裡,來指揮下屬,其他所有的人,都是發揮各自的強項,分工合作,既然老闆請大學生來給他工作,就不可能把老闆的工作位子讓給對方,不能當老闆,這種綜合人才有什麼用,在老闆眼裡,每個大學生如果沒有特長,就沒有利用價值。

7樓:匿名使用者

大學生不值錢了,碩士生和博士生還是值錢的呀,不上大學你能考研考博?

8樓:lover蝦

你記住,中國人認為上了大學就有出路了這是不對的。大學教你的是思維和能力,而不是知識。你讓一個高中生和一個大學生完成同樣的事情,兩個人的思路是不一樣的。

所以上大學不是決定命運而是改變命運。為什麼人們看一個人一看就知道是不是有學歷。這就是因為你上大學後能力得到了提升,言談舉止都不一樣。

這種大學賦予你的能力是不可替代的,也是無價的。

大學生偷外賣被刑拘,偷的東西並不值錢,該被原諒嗎

福拉文的肚兜 近年來高校大學生犯罪現象頻頻發生,我認為應當辯證看待大學生頻繁的偷竊行為。偷竊行為在法律層面講是一種違法行為,大學生偷外賣行為在法律層面上屬於偷竊行為是違法的,在道德層面上外賣不屬於貴重物品所以可以考慮於當事人之間進行調解並接受批評教育,進行自我反省。一 偷竊行為只有零次和無數次 在我...

大學生看的書籍,大學生推薦看的書籍

懿人歸未 適合大學生看的書籍推薦 1 經典大學生人生規劃的書籍 成長比成功重要 做最好的自己 平凡的世界 2 大學生必讀的史學書目 全球通史 從史前史到21世紀 大國崛起系列叢書 萬曆十五年 明朝那些事 流血的仕途 李斯與秦帝國 3 推薦給大學生的哲學書目 馮友蘭著 中國哲學簡史 羅素著 西方哲學史...

值得大學生看的好書,推薦幾本好書 大學生看

呵呵,那我就多說幾本 像 在北大聽講座 系列 做最好的自己 成長比成功更重要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以上為勵志類 沉思錄 若有所思 菜根譚的智慧 還有餘秋雨的 文化苦旅 千年一嘆 和其他的書也是很值得看的,可以增加文學素養另外我覺得像 卡耐基口才學 卡耐基人際關係學 演講的藝術 怎樣說話才打動人 都是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