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述後張法的施工工藝過程

時間 2021-10-26 08:51:58

1樓:皛丸子

答:先澆灌混凝土並預留孔,待其凝固後插入鋼筋張拉,最後在孔中灌混凝土即可。

拓展資料:後張法

【post-tensioningmethod】後張法,指的是先澆築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後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方法。

製作構件先製作構件(澆築混凝土),並在構件體內按預應力筋的位置留出相應的孔道,待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一般不低於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後,在預留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進行張拉,並利用錨具把張拉後的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依靠構件端部的錨具將預應力筋的預張拉力傳給混凝土,使其產生預壓應力;最後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漿,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

2樓:匿名使用者

後張法預應力筋混凝土樑主要施工流程如下:

1.安裝模板支架,埋設預應力筋管道  2.澆築樑體混凝土並振搗養護  3.

強度達到70%後拆除模板  4.在預埋的管道中插入預應力筋   5.千斤頂張拉   6.

錨固鋼筋,從注漿孔注入水泥混凝土到管道中  7.拆除管道,施工結束

3樓:匿名使用者

後張法【post-tensioning method】指的是先澆築水泥混凝土,待達到設計強度的75%以上後再張拉預應力鋼材以形成預應力混凝土構件的施工方法。

先製作構件,並在構件體內按預應力筋的位置留出相應的孔道,待構件的混凝土強度達到規定的強度(一般不低於設計強度標準值的75%)後,在預留孔道中穿入預應力筋進行張拉,並利用錨具把張拉後的預應力筋錨固在構件的端部,依靠構件端部的錨具將預應力筋的預張拉力傳給混凝土,使其產生預壓應力;最後在孔道中灌入水泥漿,使預應力筋與混凝土構件形成整體.

2)後張法?

①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鏽).

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由於粘結力(阻力)的作用使得預應力鋼筋拉應力降低,導致混凝土壓應力降低,所以應設法減少這種粘結.這種方法裝置簡單,不需要張拉臺座,生產靈活,適用於大型構件的現場施工.?

②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其主要張拉程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塗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

施工時跟普通混凝土一樣,將鋼筋放入設計位置可以直接澆混凝土,不必預留孔洞,穿筋,灌漿,簡化施工程式,由於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有效預壓應力增大,降低造價,適用於跨度大的曲線配筋的樑體.

4樓:hi漫海

2。後張法施工工藝流程

①有粘結預應力混凝

先澆混凝土,待混凝土達到設計強度75%以上,再張拉鋼筋(鋼筋束).其主要張拉程式為:埋管制孔→澆混凝土→抽管→養護穿筋張拉→錨固→灌漿(防止鋼筋生鏽).

其傳力途徑是依靠錨具阻止鋼筋的彈性回彈,使截面混凝土獲得預壓應力,這種做法使鋼筋與混凝土結為整體,稱為有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②無粘結預應力混凝土

其主要張拉程式為預應力鋼筋沿全長外表塗刷瀝青等潤滑防腐材料→包上塑料紙或套管(預應力鋼筋與混凝土不建立粘結力)→澆混凝土養護→張拉鋼筋→錨固。

先張法和後張法預應力原理,施工工藝?其不同點

這個故名思議 舉個列子 後張法預製t梁 在梁場支好模板用混凝土澆築 t梁成型後達到張拉條件 在預留孔裡穿好鋼絞線進行張拉和壓漿 這樣t梁就會受到一個拉應力 這種在梁成型後施加的拉應力的工藝 這種施工工藝叫後張法 先張法就在混凝土未澆築前先給鋼絞線一個拉應力 然後在進行混凝土澆築 這種工藝就是先張法 ...

木器漆施工工藝的常見問題,木器漆施工工藝常見的問題及木器漆施工注意事項有哪些

木器漆施工流程 基材修整處理 第一遍底漆塗刷 刮膩子 第二遍底漆塗刷 面漆塗刷。木器漆施工方法 1 在塗裝前刷漆傢俱等應進行除油 除汙處理,並打磨平整。2 使用配套水性底漆,底漆按產品說明比例配製,攪拌均勻,再視情況用水稀釋至施工粘度,用絹布過濾,放置20分鐘熟化後即可施工。第一遍底漆應當塗刷得薄且...

簡述先張法和後張法的區別,簡述先張法預應力和後張法的區別與工藝

老王女兒 一 順序不同。1 先張法 先張拉鋼筋,後澆灌混凝土構件 2 後張法 先澆灌混凝土構件,後張拉鋼筋。二 施工階段不同。1 先張法施工階段 張拉鋼筋 澆灌混凝土和養護 放鬆鋼筋建立預應力。2 後張法施工階段 構件製作和養護 張拉鋼筋建立預應力 灌漿和錨頭處理。三 所需工具不同.1 先張法需要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