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別採用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計算材料的成本

時間 2022-01-02 00:21:03

1樓:匿名使用者

一、先進先出法:

10日生產領用材料的成本:

100×300+25×310=37750元25日生產領用材料的成本:

25×310+125×315=47125元結餘材料成本:

30000+15500-37750+63000-47125=23625元

二、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

平均成本:

(30000+15500+63000)/(100+50+200)=310元

結餘材料成本:

310×(100+50-125+200-150)=23250元

2樓:匿名使用者

先進先出法:

10日發出材料成本:100×300+25×310=37750(元)25日發出材料成本:25×310+125×315=47125(元)月末結存成本:

(200-125)×315=23625(元)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價=(30000+15500+63000)÷(100+50+200)=310(元)

月末結存成本:(100+50+200-125-150)×310=23250(元)

本月發出材料成:(125+150)×310=85250(元)或(30000+15500+63000)-23250=85250(元)

3樓:匿名使用者

先進先出法:期末存貨存本=100*30+50*310-(100*300-25*310這是第一次發貨情況)+200*315-(25*310這是第二次發貨情況,先將原來剩餘的庫存的25見先出)-(125*315這出的是第二批購進的貨)=最後一批成本(200件領用125件還剩75*315=23625元。本期收入的存貨,發出的存貨都可以從上面得算是得到。

加權平均法:單位成本=30000+15500+63000/100+50+200=310元/件。期末存貨存本=(100+50-125+200-150)*310=23250元。

發出的存貨=(125+150)*310=85250元。不知道明白沒有。

用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怎麼計算

4樓:

一、先進先出法

7.1:500x5=2000元

7.2:600x4.8=2880元

7.10:發出700,其中500千克的成本是5元,200千克的成本是4.8元

共計500x5+200x4.8=3460元,材料剩餘600-200=400千克,成本4.8元

7.12:900x4.9=4410元

7.24:發出480千克, 成本400千克為4.8元,80千克為4.9元,

共計400x4.8+80x4.9=2312元,材料剩餘900-80=820千克,成本4.9元

發出甲材料成本=500x5+200x4.8+400x4.8+80x4.9=3460+2312=5772元

甲材料期末結存成本:甲材料期末剩餘820千克,成本4.9元

二、加權平均法

7.1:500x5=2000元

7.2:600x4.8=2880元,成本(2000+2880)/(500+600)=4.4364

7.10:發出700,成本4.4364

共計700x4.4364=3105.48元,材料剩餘500+600-700=400千克,成本4.4364元

7.12:900x4.9=4410元,

加權平均成本=(4410+400x4.4364)/(400+900)=4.7574,材料剩餘1300千克

7.24:發出480千克, 成本4.7574,

共計480x4.7574=2283.552元,

材料剩餘1300-480=820千克,成本4.7574元

發出甲材料成本=700x4.4364+480x4.7574=3105.48+2283.552=5389.032元

甲材料期末結存成本:甲材料期末剩餘820千克,成本4.7574元

拓展資料:

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

⒈先進先出法

先進先出是指以先入庫的存貨先發出為前提來假定成本的流轉順序,對發出及結存存貨進行計價的一種方法。

⒉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法也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以本月全部收入數量加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本月全部收貨成本加月初存貨成本,先計算出本月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然後再計算本月發出存貨成本及月末庫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

②本月發出存貨成本=本月發出存貨數量x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③月末庫存存貨成本=月末庫存存貨數量x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⒊移動平均法

移動平均法亦稱移動加權法,是在月初存貨的基礎上,每入庫一批存貨都要根據新的庫存存貨數量和總成本重新計算一個新的加權平均單價,並據以計算髮出存貨及結存存貨實際成本的一種計價方法。

計算公式:

①新加權平均單位成本=[原結存存貨成本+新入庫存貨成本]÷[原結存存貨數量+新入庫存貨數量]

②本次發出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存貨數量x新加權平均單位成本

③本次發出後結存存貨成本=本次發出後結存存貨數量x新加權平均單價

⒋個別計價法

個別計價法又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採用這一方法是假定存貨的成本流轉與實物流轉一致,按照各種存貨逐一辨認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所屬的購進批次或者生產批別,分別按其購入或生產時所確定的單位成本作為計算各批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成本的方法 [4]  。

(四)存貨的期末計量

原則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應當按照成本與可變現淨值孰低計量。存貨成本高於其可變現淨值的,應當計提存貨跌價準備,計入當期損益。其中,可變現淨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後的金額。

方法存貨存在下列情況之一的,表明存貨的可變現淨值低於成本(存貨發生部分減值):

⑴該存貨的市場**持續**,並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

⑵企業使用該項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於產品的銷售**。

⑶企業因產品更新換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又低於其賬面成本。

⑷因企業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生變化,導致市場**逐漸**。

⑸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生減值的情形 [5]  。

計算公式

可變現淨值=該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估計售價—進一步加工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

5樓:卜玉芬爾妝

1、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缺點是:第一,採用這種方法,必須要到月末才能計算出全月的加權平均單價,這顯然不利於核算的及時性;第二,按照月末加權平均單價計算的期末庫存材料價值,與現行成本相比,有比較大的差異。

當物價呈現上升趨勢時,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將低於現行成本;反之,當物價呈現下降趨勢時,那麼,月末一次加權平均單價又將高於現行2、在每次進貨時,對庫存貨品進行一次加權平均,計算出新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並據以計算出發出成本和庫存貨品。移動加權平均單位成本是原有庫存貨品成本與本次進貨成本之和除以原有庫存貨品數量與本次進貨數量之和。移動加權平均法被視為較為客觀,不易受主觀因素影響的存貨計價方法。

此方法可隨時提供存貨的收入、發出、結存的情況,便於管理人員及時瞭解存貨的結存情況,加強管理。此方法適合於電腦操作或在手工操作的情況下,存貨品種較少或收發次數較少的企業。對於業務量較多而且採用手工操作的企業,此種方法顯得計算比較複雜、工作量太大。

這種方法不適合定期盤存制。3、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都是會計中用於計算購進貨物的核算方式。我國明確規定企業只能選擇一個固定的計算方式,沒有特殊情況並經過相關部門批准是不得隨意變動的。

先進後出法是指按購進貨物的先後順序,按照先購進的貨物先買出的原則,企業年終核算成本時可以以第一批貨物的平均**作為全年的進貨**,後進先出法剛好相反,按照後購進的貨物先買出的原則,企業年終核算成本時可以以最後一批貨物的平均**作為全年的進貨**,如果隨意改動,企業可以根據市場**看什麼時候高,選擇按照什麼方式計算進貨**,提高計算出來的成本,減少帳面利潤,從而逃避稅收。

6樓:遊樂裝置

先進先出法

發出成本:

7月10日發出甲材料700千克,其中500千克為期初結存的,單價5元,200千克為7月2日購進的,單價4.8元,即

500*5+200*4.8=3460(元)7月2日購進的還剩餘400千克

7月24日發出甲材料480千克,其中400千克為7月2日購進的,單價4.8元,80千克為7月12日購進,單價4.9元,即

400*4.8+80*4.9=2312(元)此時還剩餘7月12日購進的820千克

期末結餘成本即7月12日購進的820千克,單價4.9元820*4.9=4018(元)

加權平均法

單價:(500*5+600*4.8+900*4.9)/(500+600+900)=4.9(元)

發出成本:(700+480)*4.9=5782(元)期末結餘成本:820*4.9=4018(元)

7樓:來自開元觀堅強的紫玉蘭

算某企業7月1日甲材料結存500千克,單價5元,金額2500元,7月份甲材料收發業務如下:

(1)7月2日,購進甲材料600千克,單價4.8元;

(2)7月10日發出甲材料700千克;

(3)7月12日,購進甲材料900千克,單價4.9元;

(4)7月24日發出甲材料480千克。

要求:用先進先出法和加權平均法分別計算髮出甲材料的成本和甲材料的期末結存成本。

8樓:要淡定

你說的這兩種計算方法都是最先進的計算方法,只要學會了其中的一種方法,你以後計算什麼題都不用發愁了。

9樓:脫殼的小米

先進先出法:發出成本2500+960+1920+392=5772結存成本4018

加權平均單價(4.9*900+600*4.8+2500)/(500+600+900)=4.895

發出成本4.895*(700+480)=5776.1結存成本4.895* (500+600+ 700+900 +480)-5776.1=9790

先進先出法和後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 後進後出法 先進後出法 後進先出法的含義與區別是什麼?

沒 明細帳 怎麼去登記?先進先出法 後進後出法 先進後出法 後進先出法的含義與區別是什麼? 先進先出法是以bai先購入的存貨先du發出,據此確定發出存zhi貨和期末dao存貨的成本。回 後進先出法是以較後答購入的存貨先發出,據此確定發出存貨和期末存貨的成本。先進後出法其實就是後進先出法。後進後出法其...

什麼是先進先出法,先進先出法到底是什麼意思?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則,對於發出的存貨以先入庫存貨的單價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做法是 先按存貨的期初餘額的單價計算髮出的存貨的成本,領發完畢後,再按第一批入庫的存貨的單價計算,依此從前向後類推,計算髮出存貨和結轉存貨的成本。先進先出法的優點是使企業不能隨意挑選存貨計...

先進先出法英文是FIFO,是什麼意思,請舉例說明一下

即first in,first out 先進先出 先進先出法是什麼意思,麻煩說的通俗易懂一點。最好舉例說明 神丶雨祭丨 先進先出法 first in first out fifo 先進先出法是指根據先入庫先發出的原 則,對於發出的存貨內 以先入庫存貨的容單價計算髮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的具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