辯論賽 關於生物變異的利與弊的例子

時間 2022-02-01 18:18:43

1樓:syxl生意興隆

在多數基因突變對生物體是有害的

由於任何一物都是長期進化過程的產物,它們與環境條件已經取得了高度的協調。如果發生基因突變,就有可能破壞這種協調關係。因此,基因突變對於生物的生存往往是有害的。

例如,絕大多數的人類遺傳病,就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這些病對人類健康構成了嚴重威脅。又如,植物中常見的白化苗,也是基因突變形成的。這種苗由於缺乏葉綠素,不能進行光合作用製造有機物,最終導致死亡。

但是,也有少數基因突變是有利的。例如,植物的抗病性突變、耐旱性突變、微生物的抗藥性突變等,都是有利於生物生存的。

基因突變是不定向的

一個基因可以向不同的方向發生突變,產生一個以上的等位基因。例如,控制小鼠毛色的灰色基因可以突變成黃色基因,也可以突變成黑色基因。 人工誘變在育種上的應用 人工誘變是指利用物理因素(如x射線、γ射線、紫外線、鐳射等)或化學因素(如亞硝酸、硫酸二乙酯等)來處理生物,使生物發生基因突變。

用這種方法可以提高突變率,創造人類需要的變異型別,從中選擇、培育出優良的生物品種。

2樓:風與塵的誓約

由於任何產物都是長期進化的,如果發生基因突變就可能破壞產物與環境條件的協調關係

3樓:匿名使用者

看到太晚了,沒來得及回答。

4樓:甜罐子甜摔

沒人回答,分給我把,別浪費了

辯論賽、關於生物變異的利與弊的例子 5

5樓:天殤雨已寒

越是高等複雜的生物,就像人類,變異產生的危害越大,因為複雜的生物各系統之間的配合和平衡是一種和諧的穩定的狀態,某基因發生變異,在系統的穩定性和協調性必定會帶來破壞。

萬年進化而來的生物,任何細微的突變都有可能破壞生物與大自然之間的平衡,打破這種平衡就會影響生物生存,甚至導致生物的死亡。

為了得到抗病蟲、高產、抗到的糧食,人類讓多少穀物被動變異?得到一株優良的糧食又斷送了多少糧食?其中有培育了多少不良品種?

人不能自私的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考慮,站在上帝的立場,說利大於弊真是太片面和自私了。

生物變異現象有什麼利弊 開個科學辯論會 我是反方!!

6樓:匿名使用者

突變是沒有方向性的,什麼可能都會發生啊。

比如說我們現在利用航天技術帶上太空的版種子有些回來權變成了超級大的果蔬,但實際上也有很多種子種下去死了或者變成了對我們人類而言不利的性狀,比如太小啦,奇醜無比啊,肉質變薄啊等等。我們人類只是利用了其中好的。

正因為變異的無方向性,很可能會產生什麼危害人類的新種,或者超級細菌之類的,未知的事情太多了,還是得慎重啊。

話說,生長激素的牛奶幫變異有什麼關係啊?我沒明白。。。。

7樓:12李

1、變異是運動,是物質存在的必然形式。

萬物都在變。有的是

結構變化(化內學反應),有的是存在形式變化容(例如雪、霧、汽、冰和水是同一種物質),有的是運動狀態變化(例如電子、原子),有的是位置的變化(例如星體運動)。有變就有差異,這就是對變異的廣義理解。

2、變異是絕對的,一切事物都在變。

歸結到生物,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生物個體;每個個體時時都在變化,昨天的我已絕對不等於今天的我、兒時狀態的我絕對不同於老態龍鍾的我。

3、無變異,便無今日之生物界。

我們知道生物都起源於原始生命,如果不變異,當今世界哪能分出你我?哪有炫麗多彩的生物界?

4、變異是生物與環境的和諧。

環境不斷在變,對於重大的環境改變,生物只能通過變異與環境相適應。

8樓:小魚度度

病菌變異之後抗藥性增強,反而更加不容易殺死。

9樓:帝·t·王

基因突變多害少利,未知的可能的***,引發基因汙染

10樓:匿名使用者

1.從細菌的抗藥性來答

生物變異現象利大於弊 辯論會

11樓:我愛不二

1.生物變異是進化的源動力

現代的進化論認為,進化來自於遺傳變異。遺傳變異為生物進化的提供了材料和動力。現在的生物多樣性,完全來自於漫長的地質年代裡積累起來的有利變異。

2.變異往往是有害的

變異的發生呢個概率很低,一般為10^-5到10^-12,而其中有利變異僅佔了10^-6左右,可以說,發生的變異幾乎都是有害的。

3.現在的生物技術,已經可以讓人們控制變異的方向了。

比如基因工程,可以定向的把需要的基因匯入到受體內。為生物工程可以認為的提高變異的發生率,並從中選擇出有利變異,為人們服務。

4.生物技術的不利因素,可能的危險後果是未知的。

基因工程至今還有很大的爭議,因為其安全性得不到保證。

5.變異是基因多樣性的源泉,變異使同物種內的個體間產生差異,增加物種的適應性,免於在外界條件改變時不能適應。

6.變異是人為選育作物、動物的基礎。現在的青黴菌青黴素產量(最高達85000u/ml)已經是原始菌株(約20u/ml)的數千倍,這就是長期對有利變異的積累才達到的。

12樓:超人

我以前是3辯。

對方這麼說,那你可以問:病毒雖然是變異產生的,但是正是起到了對生物的選擇作用,適者生存,活下來的是抵抗力更強的,生存力更強的,有利於物種向更強發展,「有利於」嘛,因此正是說明了利大於弊嘛~

另外提一個,你可以這樣說「如果沒有變異,恐怕對方辯友現在還在樹上蹲著摘香蕉,捉蝨子呢吧?」

幽默詼諧點,讓對方發不起脾氣,沒有狀態,又能打動觀眾評委主席,印象深刻。

你們的觀點個人認為算是挺好辯的~祝你成功

13樓:

1.環境是不斷變化的,生物不可能永遠以不變應萬變,大部分生物是無法改變環境的,所以只有能夠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如何才能適應環境呢?

既然環境在變,那就需要有不斷變化的適應環境的基因。

2.雖然生物變異可能破壞生物體與現有環境的協調關係,而對生物有害,但有些基因突變,也可能使生物產生新的性狀,適應改變的環境,獲得新的生存空間。

3.生物變異是好是壞,不取決於變異本身,而是取決於生物所處的環境,能適應環境就有好處,不能適應環境就沒有好處,但是,如果生物不變異,是不可能進化的,變異(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等)是生物進化的原材料。生活在自然中的所有生物都像是逆水行舟,不進化就是在退化。

一個退化的物種,只能被淘汰。進化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是一個個變異不斷積累的過程,雖然現在我們看不到進化的跡象,但並不意味著不會進化,縱觀歷史長河,所有活下來的物種,無不是經過激烈的生存鬥爭,這種鬥爭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本質上就是基因的競爭,只有擁有優良基因的物種才能勝出,才有資格站在食物鏈的頂端。一個物種如果想生存下去,就要讓自己的基因變得適應環境,如果想生活的更好,就要讓自己的基因變得比其他物種的基因更優秀,所以,沒有變異,只能聽天由命,受制於人!

這樣可以嗎?

14樓:羿秋軒主人

如果生物沒有變異,對方辯友到現在還只是原生海中的微生物呢。正式生物有變異,才有了現在豐富多彩的生物世界,我們人,才為人。

15樓:甜冪

環境會導致生物定向變異,讓生物從水裡走上陸地,如果沒有變異,就沒有人類,現在世界還是由單細胞生物組成,沒有樹木花草以及一切一切!

16樓:上高飛

「你說呢?」

當別人提出問題來時,你無法回答,你可反問,把問題重新拋過去,讓他來問題,等待回答過程中他出現的漏洞給予回擊。

這就是辯論的原則!

追星的利與弊辯論賽感受日記,追星的利與弊辯論賽感受400字日記

追星的利弊如何去看?當然要看結果了!所以,追不追不是問題,關鍵是如何去追 將獲得什麼結果,如何保證你的追星行為導致必然好的結果。疑問一 追星會帶來哪些好處?疑問二 如何保證你追星的結果帶來必然的好處?疑問三 追星會帶來哪些壞處?如何保證追星的過程避免壞的結果?疑問四 不追星會有哪些壞處?如何證明這些...

關於“早戀”主題班會利與弊的辯論賽 要有正方反方和主持人的觀

有人說,早戀是一朵不結果實的花,不僅如此,早戀還對中學生的學習和生活造成了很大影響,認清早戀的危害,時刻敲響警鐘,對於青少年防微杜漸,避免產生不當的戀情是很有幫助的。一般認為,早戀從以下幾個方面危害青少年學習 生活和身心發展 1 影響學習和生活 有的中學生錯誤地認為 只要兩個人志同道合,談戀愛不會影...

生物變異的利與弊,微生物的利與弊

生物變異可能產生新物種,然而新物種在自然環境沒有天敵,可以導致物種氾濫,物種入侵,破壞環境!如果是人的染色體上的基因出現變異,會出現一些遺傳病。比如鐮刀性貧血病就是 血紅蛋白上的一個穀氨酸變成纈氨酸了,這樣的人血紅蛋白的攜氧量就會大大下降,而且容易出現溶血性貧血,嚴重導致死亡。這就是基因變異的害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