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用處

時間 2022-02-03 04:55:02

1樓:

你是**人?

是否有系統的學習計劃?

物理還是比較難的,可能會要比較大的代價,自己先想想~

2樓:匿名使用者

你好,我是物理23屆國一。你的情況我瞭解的不全面,學競賽的話所處學校和省市是很重要的。成功率沒辦法說。

這些問題你應該去問你們的物理競賽教練,或者是物理老師,網上的回答者都不知道你的具體情況,建議你可以不用當真。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用處

3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

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資訊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覆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資訊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裡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機率更大,為什麼?

因為學校裡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理解了我關於競賽學習方法重要性的分析了。面對孩子是不是適合搞競賽的問題,我們這樣回答吧:

不是孩子適不適合搞競賽,而是將來社會學習生活成功的孩子,一定適合搞競賽和需要搞競賽。如果只讓孩子接觸學校裡大量時間,有限知識,系統刷題的學習方法,就算學好也就廢掉了。一定要給孩子留一個競賽學習方法的瞭解機會,即便現在學不好,將來他也能自我覺悟。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希望能幫到你!

4樓:叫我大古人

拿了全國一等獎及以上基本除了清華北大以外都會要除非其他科目太差 全國二三等獎就只是拿自招的名額時會給你一定優先 最後還是得看自主招生的考試成績

我也是高中物理競賽的 如果你不是從高一就開始學的話 勸你放棄物理競賽的想法。因為物理競賽很多東西都是大學教學的內容 一部分高中知識點也要拓深 而且要拿全國獎要會微積分 還有實驗特意練了一個月

至於分數 要看你那裡當地的考生和今年的試卷了 開始不是全國的(除了計算機競賽) 等你進了省隊才會參加全國賽

難度的話 就是大考物理最難那題和複賽水點的題差不多 前提你要學過知識點 預賽其實很簡單 決賽實驗 複賽分夠高去做實驗 算總分 分一二等獎

自主招生看你希望考的學校在北約華約還是卓越,然後有針對性點。我那時候考的是卓越只考物理和數學

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是國家級的還是省級的?

5樓:匿名使用者

「國家級」是指進省隊,參加全國決賽決賽(2023年11月1日-11月6日在杭州市舉行),獲得的名次。你最後只是在鄭州參加了複賽,所以你的獎項只能是省級的。

既然是省級的二等獎,證書上面應該寫的是「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河南省賽區)二等獎」,不應該寫「第31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二等獎」。後面這種寫法真是國家級證書的寫法。這是你自己省的自欺欺人做法,只是紙面上好看而已。

國家級1,2,3等獎,都有公示,大學手裡有一份,騙不了人的。省區一等獎網上也有公示(見本省物理學會**)。省區二等獎沒有公示,所以有的地方發的較濫,因而大學的重視程度亦差些,所以規定省區二等獎為c類自招。

不過,這只是自招的門坎。就是說,你有了報名的資格。大學招不招你,還要看你的面試和筆試的成績而定。

如果是省級的二等獎,符合第6條,可以申請c類自招。

這種事很正規的,千萬別相信「只要花錢就能把你送進去」的說法,都是騙人的。

不懂可追問。

6樓:在波瀾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是在中國科協的領導下,由中國物理學會主辦,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自願參加的群眾性的課外學科競賽活動。各項活動得到教育部的同意和支援。競賽的目的是促進中學生提高學習物理的主動性和興趣,改進學習方法,增強學習能力;促進學校開展多樣化的物理課外活動,活躍學習空氣;發現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對他們進行培養。

競賽分為預賽、複賽和決賽。預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命題,採取筆試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學生都可以報名參加。在預賽中成績優秀的學生由地、市、縣推薦,如以參加複賽。

複賽包括理論和實驗兩部分。理論部分由全國競賽委員會統一題,滿分為160分;實驗部分由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命題,滿分為40分。根據複賽中理論和實驗的總成績,由省、自治區、直轄市競賽委員會推薦成績優秀的學生參加決賽。

決賽由全國競賽委員會命題和評獎。每屆決賽設一等獎50名左右,二等獎150名左右,三等獎200名左右。此外,還設總成績最佳獎、理論成績最佳獎、實驗成績最佳獎和女同學成績最佳獎等單項特別獎。

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開始於2023年,每學年舉行一次。

從第2屆開始,由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的

一、二等獎獲得者中選出我國準備參加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的集訓隊。經過短期培訓,從中選出正式參賽的代表隊。2023年7月,我國首次參加了在英國舉行的第17屆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競賽,3名選手全部獲獎。

在以後的歷屆國際競賽中,我國每年選派5名學生參賽,到2023年,共派出63人,全部獲獎。共獲金牌37塊、銀牌15塊、銅牌9塊、表揚獎2名,位居參賽各國前列。

16年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受到廣大中學生的歡迎和社會各界的好評。

7樓:況雨石

樓主我的獎和你的一樣 你現在知道這是什麼級別的獎了嗎

8樓:匿名使用者

我們老師說物理都是國家級。。

關於全國高中物理競賽 200

9樓:匿名使用者

一個學科從基本客觀現象,到規律總結、公理化體系建立、結合實踐應用,最後改變世界。這一套完整的體系,目前只有物理學是完整的。數學缺應用,化學、生物等缺乏公理化體系的建立。

所以學生們通過學習物理,可以培養完整的認知體系的建立。這一套完整的認知體系建立方法,將來能讓學生勝任任何領域的開創性工作。

而關於競賽,我的理解和大多數人不同。競賽是一種狼性的學習狀態,在有限的時間,大量的知識、資訊下,要做得比別人更好。而普通的學習是,大量的時間,有限的知識,反覆刷題提高熟練度。

那麼我們一旦進入大學,開始真正面對知識的學習;乃至進入社會,面對工作,我們真正面對的學習環境是什麼樣子的呢?當然是大量的知識,有限的時間和資訊下,比誰能做得更好、更快、更有效。

也就是說,競爭性、搶奪性的學習,才是客觀的、現實生活中我們需要面對的真正的學習狀態。

但是目前大量學生面對的是什麼樣的情況呢?被迫進行有限知識,大量刷題的學習環境。同學們不但沒有機會學習,如何狼性化獲得知識,進入新領域做有效工作,反而,還把錯誤的學習方法當成正確的學習方法。

於是我們見到,大量優秀學生進入大學,成績大幅度**,面對大學的學習,無所適從。很多進入工作的新人,幻想有一本書或人,從天而降,教會他從a到b完成任務,然後事業大成功。反而是當年學校裡學習不怎麼樣的同學,事業成功的機率更大,為什麼?

因為學校裡讓同學拿高分的學習方法是錯誤的!

因此我對競賽不但不排斥,我還認為,所有同學都要學習一下,這樣才能不被傳統中學教育教壞了學習態度和方法。留下一個學習方法的選項,必要的時候,學生會自己覺醒和調整,在將來找到正確的工作學習方法。

那麼競賽和日常學習的關係以及時間上該怎麼平衡?

日常學習是吃飯,競賽學習是吃菜吃肉、補充維生素、微量元素。人不能只吃菜,也不能只吃飯,兩者要搭配著吃。至於多吃飯,還是多吃菜;是多吃肉還是多吃素,要結合孩子自己的情況來搭配。

只吃飯的孩子會缺營養髮育不好;只吃菜,自然也是不行的。

我們的意見,菜一定要配合飯一起吃,只吃飯的孩子發育一定不好。所以兩者不是取捨的問題,而是一定要一起來。

至於孩子能達到什麼樣的程度,主要看老師,同時需要孩子能堅持,而這本身就是堅毅性格的培養和訓練。

我是新一代教育的張昆博士,,望採納!

10樓:夏淵

首先,你要認識到競賽的風險性!

全國高中物理競賽分國家冬令營(金銀銅三個檔次),如果要保送穩一點,基本上要進冬令營!這是我們當年的情況。之後就是省一等獎,二等獎和三等獎,如果要加分,必須一等獎,當年運氣不好,到我們這一屆二等獎加分取消(以前是一等獎加分20,二等獎加分5,三等獎沒有)。

這是當年我們所面對的情況。並且由於現在社會對競賽的觀點的逐漸改變,競賽逐漸變成了興趣愛好之類的課目,你有多餘的精力的話可以考慮。

以上是競賽加分制度,現在來說說風險。競賽這事不是你付出了就會有理想的回報。一般來講一個省的話一等獎也就是那麼幾十個名額。

如果參賽的人多,那麼你可以想想百分比。而且參加的人都是水平不錯的同學,所以,你有打敗他們的實力或者信心麼?如果沒有,那麼不建議你在高中時候走競賽加分這條路,因為他不僅要求你的競賽成績好,而且平時考試的成績也不能差!

否則即使你得到了競賽加分,不能保送的概率依然相當大!因為大家都普遍認為:競賽成績好的平時成績一般也不會錯。

事實上也是如此,搞競賽的高考成績一般也不會差

最後來說說競賽的具體事項

1:超前學習不太需要,你現在還是抓初中的比較好,在中考結束後再開始不遲

2:進入高一之後如果你要學競賽,那麼高一下學期之前你基本上就要把高考物理學完,然後開始集中訓練做題能力,這階段有個磨合期,也就是訓練和培養物理思維,簡言之就是入門,因為可能剛開始你會雲裡霧裡,根本看不明白,這需要你沉下心去,耐心看,積累到一定階段就會豁然開朗。在高二上學期開學的時候你就可以參加一下競賽,找找感覺。

看看差距。

3:高二是重點,這個時候你應該具備了競賽思維,基本知識點應該全部過完了,此時需要做的就是集訓提高,這個時候需要有一定量的積累,同時數學知識要跟上,特別是三角函式部分,函式求極值部分,不等式求極值部分,至於高等數學,由於高三的數學課本上有基本的微積分求導知識,所以如果你實在不放心,那就再看看高等數學裡面的常微分方程就可以了,其餘的用不著。

既然你準備搞競賽,那麼你平時成績應該不錯,至少物理成績是這樣,那麼我就把我當年以及周圍同學的情況給你分享一下。

當時搞競賽的同學基本上都是成績好的同學,當然有些是偏科的,比如說我,但是最後拿到競賽加分的卻是少之又少,多數都是打醬油,最後還是要高考才能上大學。當時三十多個上物理競賽,結果只有一個一等獎,一個冬令營,其餘的全是二等獎(二等獎裡面的前十名很多都是我同學,同時前面所說的一等獎還有個是複查查出來的,因為老師覺得他的水平應該會拿到一等獎,結果卻沒有ps:2023年全國物理競賽,冬令營在重慶舉行,我是重慶的,一等獎的分數是103分左右【七道題,總分140】,所以幫他複查,然後查出不對,才加上去的),我不是想說什麼,只是我的經歷告訴我這裡面還是有一定貓膩的,所以你會看見搞競賽的多是那些學校比較好的,為什麼,一來是因為的確那些學校的學生成績要好些,二來麼,就是不能說的了。

呵呵,你說一等獎的最後一名和二等獎的第一名有多大差距?ps:二等獎第一名還是我的同學。

再來看看結果,當時除了一名保送武大,一名保送上財,其餘的全是通過高考考上大學的。全校前三名有兩名是競賽一等獎,但是他們沒有保送,因為競賽一等獎對於名牌大學特別是清華北大上交復旦之流,沒什麼吸引力或者說是說服力,當然你是冬令營金牌那就另當別論ps:1:

我一位同學是化學競賽全國冬令營銀牌,想保送南京大學化學系,結果被拒。最後還是自己參加高考考的北師大。

2:另外一名同學物理競賽一等獎,進入冬令營,最後還是通過參加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通過考試面試進入的清華大學。

所以我想說競賽一等獎對於保送名牌大學沒有多大用處。

再來說說競賽對高考的影響:如果你語數外很均衡並且底子好,比如說平時能考個120+到130的平均分,那麼不用怕,你可以拼一下競賽加分;但是如果你偏科,(我就是,語數外平均分110+),那麼不建議你死抓競賽,還是以高考為重,因為競賽風險太大,而且一等獎含金量不夠保送名牌大學,所以你把這些時間花在高考上,更有機會(我就是,如果我不參加競賽,估計我就能進入名牌大學ps:我的高考成績超過重本線幾十分,但是還沒有到名牌大學的檔次,就是因為我語數外不夠好,340多分,理綜還行,270多,當年重慶重本線548)

說了這麼多,希望對你有幫助。

希望對你能有所幫助。

24屆全國中學生物理競賽決賽試卷及解答

我這裡有 理論試題 一 三個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質量均為m,相鄰兩個之間用長為l的細線相連。建立xoy系,如圖 http hi.另有一個質量m的小球,沿圖示方向以速度v0運動,與中間那個球發生彈性碰撞。在碰撞結束的一瞬間,兩條繩均斷。問碰撞後多長時間第四個球球與另三個球的質心間距最小?二 發射一以橢...

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競賽簡介,生物全國中學生學科奧林匹克 競賽 和 聯賽有區別嗎?聯賽省賽區一等獎能加分嗎?

不當無名小卒輩 全國五項學科競賽活動包括數學 物理 化學 生物和資訊學競賽,是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所屬中國數學會 中國物理學會 中國化學會 中國計算機學會 中國動物學會和中國植物學會等六個學會主辦,並得到教育部及各級教育主管部門支援的,在國內具有廣泛影響的面向在校高中學生的課外活動。其宗旨是 向中學生...

中學生資訊科技競賽,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資訊科技競賽

青少年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情況簡介 資訊學奧林匹克競賽是一項旨在推動計算機普及的學科競賽活動,重在培養學生能力,使得有潛質有才華的學生在競賽活動中鍛鍊和發展。近年來,資訊學競賽活動組織逐步趨於規範和完善,基本上形成了 地級市 省 直轄市 全國 國際 四級相互接軌的競賽網路。現把有關賽事情況簡介如下 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