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怎樣學才能取得高分?要注意點什麼?有計算的怎樣算

時間 2022-02-08 07:50:06

1樓:王孫慧超

高中化學主要有兩個特點:(1)化學很「繁」,知識點既多又分散,並且有大量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需要識記。(2)化學起源於實驗又依賴於實驗。

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學好高中化學就要針對這兩點探索適合自己的方法。

一、緊靠課本,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

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高中化學的重要內容,在高考中佔有很大的比重。如何學習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論是困擾同學們的一大問題。很多同學經常由於對某個概念記憶不準確,或者理解不清楚在考試中失分。

考試完老師發下來試卷後,不少同學會說這個概念我會,就是當時馬虎了,但以後遇到類似的概念問題還是模稜兩可。實際上,其原因並不是馬虎那麼簡單,而是對概念認識得不準確,理解得不深刻造成的。因此,我們一定要緊靠課本,對基本概念要清晰,對基本理論要靈活運用。

高中化學的基礎是無機。元素週期表是高中化學最重要的知識網路,一定要背得滾瓜爛熟,真正做到「心中有表(元素週期表)」。這樣,任意指出一種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就能推出它的性質,包括金屬性非金屬性、氧化物的類別、最高氧化物水化物的酸鹼性,與其他元素性質的比較等。

同樣,根據物質的性質,也可推斷出該元素在週期表中的位置。我們該如何學習和掌握基本概念呢?(1)學習一個新概念時,我們可以首先從它的定義人手分析它的研究物件和本質特徵,得到初步認識。

(2)再通過分析習題或考試題發現題目中對這一概念的考查角度,深入理解這個概念。(3)然後將一些重要的概念的定義修改成方便自己理解的定義。比如對電解質這一概念,我們可以這樣學習:

先看教材中電解質的定義: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從這個定義中我們可以知道電解質研究的物件是化合物。

像鐵等單質,雖可以導電,但不是電解質,還有能導電的稀硫酸溶液等是混合物,也不是電解質。還要注意電解質指的是在水溶液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如氯化鈉固體雖不導電,但氯化鈉溶於水或熔融時都可以導電,因此氯化鈉是電解質。而且應注意是該種物質溶於水,不是它與水發生反應,如二氧化碳溶於水可以導電,但這是它和水反應生成的碳酸可以導電,所以二氧化碳不是電解質,碳酸是電解質。

然後再學習電解質的分類,注意理解強電解質和弱電解質的定義。這樣學習基本上就能把握住電解質這一基本概念。此外,有些化學概念易混淆,同學們應有意識地進行對比,通過自學找出其相同點和不同點。

如同系物、同分異構體、同位素、同素異型體、同種物質,再如裂化和裂解、結晶、結晶水合物等,它們之間有相同之處,不反覆對比,便易混易錯。

對基本理論也要認真掌握。如高二的《化學平衡》及《電離平衡》是高中化學重要的基礎,也是重點與難點。學好這兩章才能更好地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體會學習化學理論的重要性,更好地運用化學理論理解和掌握中學化學知識,並解決或解釋一些簡單的化工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二、認真觀察,積極動手,培養自己的實驗探索能力

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在化學學習中必須重視實驗,認真觀察,根據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從而掌握化學知識。首先,要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

其次,要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式,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

再次,要積極動手實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我們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成倍提高學習效率。動手實驗比只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固得多。

最後,還要對實驗進行思考和分析,才能提高自己的實驗探索能力。如對原電池的學生實驗1,可觀察分析銅鋅硫酸銅原電池的工作現象,發現問題——簡單原電池不能產生穩定的電流、負極鋅片上有黑色物質析出、抖動黑色物質脫落後電流會增強。然後思考:

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現象?聯絡已有知識,通過分析可找到產生這些現象的原因:鋅片不純、鋅片與電解質溶液直接接觸發生置換反應等。

進而探索改進方法。

此外,我們還要學會歸納,對所學知識網路化,形成自己完整的知識結構,並及時複習,加強練習,理論聯絡實際,才能學好化學,用好化學。

一、關係式法

關係式法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其解題的核心思想是化學反應中質量守恆,各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存在著最基本的比例(數量)關係。

例題1 某種h2和co的混合氣體,其密度為相同條件下

再通入過量o2,最後容器中固體質量增加了 [ ]

a.3.2 g b.4.4 g c.5.6 g d.6.4 g

[解析]

固體增加的質量即為h2的質量。

固體增加的質量即為co的質量。

所以,最後容器中固體質量增加了3.2g,應選a。

二、方程或方程組法

根據質量守恆和比例關係,依據題設條件設立未知數,列方程或方程組求解,是化學計算中最常用的方法,其解題技能也是最重要的計算技能。

例題2 有某鹼金屬m及其相應氧化物的混合物共10 g,跟足量水充分反應後,小心地將溶液蒸乾,得到14 g無水晶體。該鹼金屬m可能是 [ ]

a.鋰 b.鈉 c.鉀 d.銣

(鋰、鈉、鉀、銣的原子量分別為:6.94、23、39、85.47)

設m的原子量為x

解得 42.5>x>14.5

分析所給鋰、鈉、鉀、銣的原子量,推斷符合題意的正確答案是b、c。

三、守恆法

化學方程式既然能夠表示出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物質的量、質量、氣體體積之間的數量關係,那麼就必然能反映出化學反應前後原子個數、電荷數、得失電子數、總質量等都是守恆的。巧用守恆規律,常能簡化解題步驟、準確快速將題解出,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題3 將5.21 g純鐵粉溶於適量稀h2so4中,加熱條件下,用2.53 g kno3氧化fe2+,充分反應後還需0.

009 mol cl2才能完全氧化fe2+,則kno3的還原產物氮元素的化合價為___。

解析:,0.093=0.025x+0.018,x=3,5-3=2。應填:+2。

(得失電子守恆)

四、差量法

找出化學反應前後某種差量和造成這種差量的實質及其關係,列出比例式求解的方法,即為差量法。其差量可以是質量差、氣體體積差、壓強差等。

差量法的實質是根據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巧用。它最大的優點是:只要找出差量,就可求出各反應物消耗的量或各生成物生成的量。

例題4 加熱碳酸鎂和氧化鎂的混合物mg,使之完全反應,得剩餘物ng,則原混合物中氧化鎂的質量分數為 [ ]

設mgco3的質量為x

mgco3 mgo+co2↑混合物質量減少

應選a。

五、平均值法

平均值法是巧解方法,它也是一種重要的解題思維和解題

斷ma或mb的取值範圍,從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例題5 由鋅、鐵、鋁、鎂四種金屬中的兩種組成的混合物10 g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產生的氫氣在標準狀況下為11.2 l,則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屬是 [ ]

a.鋅 b.鐵 c.鋁 d.鎂

各金屬跟鹽酸反應的關係式分別為:

zn—h2↑ fe—h2↑

2al—3h2↑ mg—h2↑

若單獨跟足量鹽酸反應,生成11.2lh2(標準狀況)需各金屬質量分別為:zn∶32.

5g;fe∶28 g;al∶9g;mg∶12g。其中只有鋁的質量小於10g,其餘均大於10g,說明必含有的金屬是鋁。應選c。

六、極值法

巧用數學極限知識進行化學計算的方法,即為極值法。

例題6 4個同學同時分析一個由kcl和kbr組成的混合物,他們各取2.00克樣品配成水溶液,加入足夠hno3後再加入適量agno3溶液,待沉澱完全後過濾得到乾燥的鹵化銀沉澱的質量如下列四個選項所示,其中資料合理的是[ ]

a.3.06g b.3.36g c.3.66g d.3.96

本題如按通常解法,混合物中含kcl和kbr,可以有無限多種組成方式,則求出的資料也有多種可能性,要驗證資料是否合理,必須將四個選項代入,看是否有解,也就相當於要做四題的計算題,所花時間非常多.使用極限法,設2.00克全部為kcl,根據kcl-agcl,每74.

5克kcl可生成143.5克agcl,則可得沉澱為(2.00/74.

5)*143.5=3.852克,為最大值,同樣可求得當混合物全部為kbr時,每119克的kbr可得沉澱188克,所以應得沉澱為(2.

00/119)*188=3.160克,為最小值,則介於兩者之間的數值就符合要求,故只能選b和c.

七、十字交叉法

若用a、b分別表示二元混合物兩種組分的量,混合物總量為a+b(例如mol)。

若用xa、xb分別表示兩組分的特性數量(例如分子量),x表示混合物的特性數量(例如平均分子量)則有:

十字交叉法是二元混合物(或組成)計算中的一種特殊方法,它由二元一次方程計算演變而成。若已知兩組分量和這兩個量的平均值,求這兩個量的比例關係等,多可運用十字交叉法計算。

使用十字交叉法的關鍵是必須符合二元一次方程關係。它多用於哪些計算?

明確運用十字交叉法計算的條件是能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的,特別要注意避免不明化學涵義而濫用。

十字交叉法多用於:

①有關兩種同位素原子個數比的計算。

②有關混合物組成及平均式量的計算。

③有關混合烴組成的求算。(高二內容)

④有關某組分質量分數或溶液稀釋的計算等。

例題7 已知自然界中銥有兩種質量數分別為191和193的同位素,而銥的平均原子量為192.22,這兩種同位素的原子個數比應為 [ ]

a.39∶61 b.61∶39

c.1∶1 d.39∶11

此題可列二元一次方程求解,但運用十字交叉法最快捷:

八、討論法

討論法是一種發現思維的方法。解計算題時,若題設條件充分,則可直接計算求解;若題設條件不充分,則需採用討論的方法,計算加推理,將題解出。

例題8 在30ml量筒中充滿no2和o2的混合氣體,倒立於水中使氣體充分反應,最後剩餘5ml氣體,求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是多少毫升?

最後5ml氣體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此題需用討論法解析。

解法(一)最後剩餘5ml氣體可能是o2;也可能是no,若是no,則說明no2過量15ml。

設30ml原混合氣中含no2、o2的體積分別為x、y

4no2+o2+2h2o=4hno3

原混合氣體中氧氣的體積可能是10ml或3ml。

解法(二):

設原混合氣中氧氣的體積為y(ml)

(1)設o2過量:根據4no2+o2+2h2o=4hno3,則o2得電子數等於no2失電子數。

(y-5)×4=(30-y)×1

解得y=10(ml)

(2)若no2過量:

4no2+o2+2h2o=4hno3

4y y

3no2+h2o=2hno3+no

因為在全部(30-y)mlno2中,有5mlno2得電子轉變為no,其餘(30-y-5)mlno2都失電子轉變為hno3。

o2得電子數+(no2→no)時得電子數等於(no2→hno3)時失電子數。

【評價】解法(二)根據得失電子守恆,利用阿伏加德羅定律轉化資訊,將體積數轉化為物質的量簡化計算。凡氧化還原反應,一般均可利用電子得失守恆法進行計算。

無論解法(一)還是解法(二),由於題給條件不充分,均需結合討論法進行求算。

4y+5×2=(30-y-5)×1

解得y=3(ml)

原氧氣體積可能為10ml或3ml

【小結】以上逐一介紹了一些主要的化學計算的技能技巧。解題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模式。但從解決化學問題的基本步驟看,考生應建立一定的基本思維模式。

「題示資訊十基礎知識十邏輯思維」就是這樣一種思維模式,它還反映瞭解題的基本能力要求,所以有人稱之為解題的「能力公式」。希望同學們建立解題的基本思維模式,深化基礎,活化思維,優化素質,跳起來摘取智慧的果實。

聆聽並總結以下進行化學計算的基本步驟:

(1)認真審題,挖掘題示資訊。

(2)靈活組合,運用基礎知識。

(3)充分思維,形成解題思路。

(4)選擇方法,正確將題解出。

怎樣才能取得成功

桖可 在這個大社會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人與人之間背景不同,經歷不同,智力不同,所處的環境不同,遇到的機會也不同。這就決定了不同的人對成功的定義也不相同。更進一步說,時代不同,主流的價值觀也不同。這就決定了不同時代的人對成功的定義也不相同。撥開現象看本質,成功就是指社會對個人的認可。在當代轉型...

英語四級的考試有哪些技巧?如何才能取得高分?

4級考試主要是短文和作文,還有詞語填空,自己方面如果能夠掌握的好的情況,那麼就能夠取得高分。首先卷面一定要整潔,尤其是作文。在平時的複習中,可以充分利用瑣碎時間練習。掌握一定的英語四級考試技巧。大學英語四級考試技巧。掐時間做題 每天保證至少2個小時的複習時間,重點可以放在做模擬試題上。題主雖然有背單...

怎樣才能學好英語,在考試中取得高分

聽力很重要 要堅持每天都聽 bbc 都可以多看一些閱讀 對寫作也有好處 英語學習 還是一個積累的過程 至於考試 可以研究一下以前的考題 把握命題者的思路 避免掉進陷阱中 刀劍封魔錄 我是一個高考的過來人,高考成績129分,平時大考碰狗屎運也考過130 的分數。首先我想請閣下明白一個道理冰凍三尺非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