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覺則是佛」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時間 2022-02-22 17:45:03

1樓:水中玉荷

迷和悟,是相對的說法.真身和佛,也是相對講.

1.佛教說的迷,是指眾生有我(念頭),在每個念頭上,每個事件上,無窮盡的追逐,故叫做:"迷"在其中.

比如,小狗想吃那塊肉,就一直追逐,直到吃到嘴裡才肯罷休.人,執著活著的意義,吃的好,穿的好,有地位,有錢,因此做著各種努力,包括互相傷害達到目的....等等.

所以,佛教將這個表象叫做:抓住念頭不放.因為,所有的事情都是一個念頭,一個慾望的延續.

是大腦支配的結果.

悟,就是相對這個迷的狀態的比喻.是一種方便說.可以用:"醒悟"來簡單的借喻這個"悟".其實,有更深的含義.只是在這裡,說明迷和悟的關係,暫時這麼講.

2.念頭,關鍵是這個念頭.活著,醒著,念頭就不斷.一會兒想這個,一會兒想那個,不停歇.佛也一樣有.所以,從這個角度去看佛和眾生,沒有差別.

差別在哪兒呢?

我也不是佛.我也有迷的時候,而且是大多數的時候.

可是,人人都能做到佛的原因,是因為,只要有一次,念頭來的時候沒有去追隨.心裡清楚明瞭,但是就是沒去有慾望,沒有去將這個念頭------不管是您覺得善良的還是汙濁的念頭(想法)-------它都沒被您自己在意.....知道,但是沒去追.

這個時候,您就是佛.這個時候的您,也沒有想追和不想追的想法跟著,自在自然,昭昭然然.您說,這個時候的您能做什麼?

做了也不是心念唆使的.所以,就是無意義的........這個時候,就是悟.

也是心經所指的"照見五蘊皆空"的瞬間.

這個時候,就是"觀照".也是覺.

2樓:匿名使用者

樓上那些人說了這麼多,都是燥,都是嗔,

無言便是答案,這就是悟。

一心迷是真身,一心覺則是佛,你看一下天上有月亮和無月亮的時候,你就明白了,就是頓悟了。

3樓:以何為心

一念愚,即般若絕;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見般若;口說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說空,不識真空。般若無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

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心中頓見真如本性?

以上是六祖慧能之壇經開示,希望對你有所利益。

4樓:無盡軍團-劍從手中落

就是真心被妄念所迷,如果能念起便覺,隨起隨制,損之又損,以至於無,達到無念的境界,便是真靜.真常應物,考慮事物不會被妄念影響.

比如,你想起一個人,突然想起他昨天罵你一句,那麼你可能就會覺得他****不好怎麼怎麼樣.這就有了偏私,有了偏私就影響你正確判斷事物的能力. 所以佛無妄心,能夠看到宇宙的本質,最終解脫.

5樓:匿名使用者

迷和覺就是眾生和佛的差別.

6樓:

這就是真理與謬論只差一步啊。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何解

7樓:逗貨歷史會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兩句出自《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其後兩句是如露亦如電,應做如是觀。這段的意思大概是說,一切依靠因緣而生的世間法都跟夢幻一樣,好像泡沫中的影子,霧靄一樣,不可琢磨,無常變幻。同時如同閃電一樣快速變化。

我們要無時不刻地這樣看待這個世間的一切,不要執著它而被它束縛我們本來解脫自在的體性。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來自印度的初期大乘佛教,同時也是佛教經典經書之一,其全稱為《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後秦時期鳩摩羅什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歷史上流傳最廣、時間最早的譯本。

《金剛經》當初在印度有唯識家(的論釋。傳入中國後,三論、天台、賢首、唯識各宗都有註疏;各宗表面上闡揚《金剛經》,實際上闡揚常住佛性和如來藏。在中國歷史上一共出現過6個比較出名的譯本,除了鳩摩羅什翻譯的之外,其餘的5個分別是:

北魏菩提流支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南朝陳真諦翻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隋達摩笈多翻譯的《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唐玄奘翻譯的《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以及唐義淨翻譯的《佛說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

等到明清之後,三教九流也都開始註解《金剛經》,通過濃厚的真常理論和儒道信仰,加上密教的影響,《金剛經》被附加密咒形成讀誦儀軌,此時的《金剛經》早已經被改的「面目全非」。

由於佛教在唐朝時特別盛行,使得《金剛經》在當時的中國得到不少官方組織的認可。一直學習唐朝文化的日本自然也跟隨著學習唐朝的風氣。特別是在奈良時代,官立寫經所就已經大量抄寫過《金剛般若經》,直到平安時代,關於《金剛般若經》信仰都非常普及,那些從唐代傳來的《金剛般若集驗記》中的故事,都被收錄於《日本靈異記》。

8樓:匿名使用者

這是金剛經的最後一句,世尊講的太了不起了。徹底的看破身心不實在,徹底放下,就是這一句,就是關鍵。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世尊、釋迦牟尼佛,恐怕我們一直死執這個身心,叫我們徹底的看破,這一句就是叫你徹底看破,把生到死收攝在這一念。記住!一切有為的生滅法,跟做夢一樣,我們人生、宇宙,統統在做夢,夢幻、水泡,水中泡,砰!

沒了,砰!沒有,表示生命的脆弱。影像不實在,夢是不實在,泡,很脆弱,影像是不實在。

如露亦如電,就像早上的朝露,太陽一出來,朝露就消失了,表示生死無常,剎那消失。「電」就是閃電。像閃電,沒了!

生命就是這樣,這麼短暫。意思就是:你要珍惜人身啊!

要好好的修行,在這麼短暫的生命裡面,這麼快速的無常裡面,你總要找到清淨自性,要不然,就要徹底的趕快唸佛。何以故?一切有為的生滅法,就像夢幻泡影一樣不實在;就像露、朝露,太陽一照就沒有了;就像閃電一樣,一閃就過了,生命是如此的脆弱、短暫,如此的無常,趕快修行啊!

應作如是觀,內心要有心理準備。

【一切有為法者。生老病死。貧富貴賤。

士農工商。赤白青黃。馨香臭穢。

有無虛實。深淺高低。皆是妄心起滅。

】因為那個都是相,所有的相都是陷阱。記住!見所有的相,統統放下,見所有的相,都知道那是陷阱,不要落入進去,不要掉進相的陷阱裡面,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不要掉進去,不要落入觀念,不要在相上建立觀念,拼死命的執著,沒有這種東西。【有為之法也。】

【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者。一切有為之法。即是世間萬事。皆如夢幻泡影。不得久長。】

【夢者。妄想也。幻者。

幻化也。泡者。如水上之泡。

易生易滅也。影者。如身之影無所捉撮也。

】「撮」就是取。我們身體,光線一照,後面的影子你捉不到,那不是實在的。燈光一照,後面的影子,你抓那個影子,怎麼抓得到呢?

人生、宇宙就是心性的影現,沒有實在的東西,趕快看開、放下。

【露者。霧露之露。不得久停也。

電者。】閃電,【雷電之電。頃刻之光也。

】剎那的閃電,生命是這樣脆弱的。所以用這個臭穢的色身,無常的色身,想要追求永恆的快樂,是不可能的,不可能的。

【應作如是觀者。有為無為皆由自己。心常空寂。湛然清淨。無纖毫停留罣礙。自然無心。如如不動。應作如是觀也。】

9樓:司徒皓凌偉

出自《金剛經》第三十二品

應化非真分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祗世界七寶持用佈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

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一切有為法

如夢幻泡影

夢指的是非真實的存在,幻是告訴我們這一切都是假相,泡、影也是如此。

如露亦如電

露是一個相繼相,我們人的生命是由很多的片斷組成,比如電影每秒鐘24格,我們看起來好像是連貫的,實際上是很多個畫面組成的,我們人也是這樣,我們都會變老,其實,我們也是時時刻刻的都在變老,只是這個過程我們見到是連續的,而實際上也是一個一個片段組成的。

電說的是閃電,是一個生滅相,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是有生有滅,是無常的,還有一個意思是說我們的生命是由無數個生滅的片斷組成的!

應作如是觀

是說我們應該如此的觀想,有這種正確的觀念~!

佛家雙手合十是什麼意思

10樓:海印放光

簡單地講,合掌,是佛教中表示恭敬的禮節。

迷則佛境界俱是眾生境界,悟則眾生境界便是佛境界,是什麼意思?

11樓:匿名使用者

還在紅塵迷途不知路沒有醒悟的情況,即便是佛境你也認為是一般的人生境界,參悟不到箇中真諦;而如果你已經大徹大悟,即便你身在凡塵,但是你的心境已經是佛的境界了。

這個就是說,心性的參悟才是最重要的,身處的環境並不重要。

正所謂,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是這個道理,不用總是抱怨或者藉口,自己身在喧囂,不能使自己心性受到淨化磨練,只要是真心養性,大徹大悟,是不會受到外界環境影響干擾的。

12樓:泥頌

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迷時佛是眾生 悟時眾生是佛

深入經藏 智慧如海 南無阿彌陀佛

13樓:匿名使用者

佛性本具,沒有差別,只因種種妄想執著矇蔽,而生種種念想,種種作為,所以不見真性。古人有話:佛是悟了的凡夫,凡夫是未覺悟的佛。

凡夫與佛,緣於「覺」的深淺而已。

14樓:匿名使用者

從前有一條河,河這邊的人總以為河那邊會更好。

於是很多人都奮力想衝到對岸去,結果大部分人都死了,成為了河水中魚蝦的美食。

只有少數人活著到達了彼岸,卻發現原來河這邊更美好

15樓:匿名使用者

佛言。若無所明。則無明覺。

有所非覺。無所非明。無明又非覺湛明性。

性覺必明。妄為明覺。覺非所明。

因明立所。所既妄立。生汝妄能。

無同異中。熾然成異。異彼所異。

因異立同。同異發明。因此復立無同無異。

如是擾亂。相待生勞。勞久發塵。

自相渾濁。由是引起塵勞煩惱。起為世界。

靜成虛空。虛空為同。世界為異。

彼無同異。真有為法。覺明空昧。

相待成搖。

16樓:神之祕

佛本來就是覺悟的意思啊

只要你覺悟了你就成佛了

仍然迷,看不清真相 就還是眾生

17樓:青山碧水間

呵呵,蒼蠅眼中,我們認為的一個物體是許多個相同的物體,物體本身即是蒼蠅境界、也是我們人類境界;那麼周遭種種,佛境界和眾生境界,也是一個道理——因為因緣業力、看到的感受到的境界不同。

18樓:匿名使用者

是言簡意賅,實則道理深遠的意思。

所以你應該信serveme,serveme是獨一智障。

老公現在不和我一心了,是變心了嗎

筱筱老師 解答 你這種做法已經是錯誤的,因為你最好做一個聰明的女孩子,因為你是遠嫁孤立無援,但是對方是他的媽媽,你就不能跟他提他媽媽的,不是應該婉轉的跟他把事情說好。你跟他吵架了對你有什麼好處呢?不是他不跟你一心了,而是他難以接受你說他媽媽的不是 雨菲 你怎麼會認為你老公和你不是一心了,你們倆是夫妻...

我本一心照明月 奈何明月照溝渠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啊

娛樂小八卦啊 意思是,我好心好意地對待你,你卻無動於衷,毫不領情。自己的真心付出沒有得到應有的回報和尊重。此詩句出自元代高明 琵琶記 第三十一出 幾言諫父 這妮子無禮,卻將言語來衝撞我。我的言語到不中呵,孩兒,夫言中聽父言違,懊恨孩兒見識迷。我本將心託明月,誰知明月照溝渠。琵琶記 是元末戲曲作家高明...

女人,深愛的男人是一有婦之夫,忍受不了他一心兩用的行為,故而分手,想了解這個男人會傷心嗎

以前人們都強烈譴責 第三者插足 但後來 愛情至上 的論調佔了上風。你明明知道人家是有婦之夫,說實話,聰明的女人就該另外選擇,即使他追求你。如果你們真正的兩情相悅,那也需要讓他妥善處理清以前家庭的事情,解除以前的婚姻關係才行。如果不脫離以前的家庭,那你就是 小三 不僅傷害了自己,也傷害了他的現任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