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

時間 2022-02-22 18:05:04

1樓:星宇飄零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

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90%的氧氣已經跟純氧相差無幾了,可以讓很多原本無法燃燒的物品燃燒起來,甚至不太粗的鐵絲都可以持續燃燒了……

所以,如果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達到90%會怎樣?一點火星便能引燃整個森林,甚至是整個大陸,甚至石頭都可以燒起來……

那麼會不會產生這個火星?一定會!無論是動物皮毛所產生的靜電,還是雷雨天裡的閃電,地球從來不缺能點燃它的火種。

那麼結果會怎麼樣?結果就是地球會燃燒起來,直到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濃度下降,直到地表的物質無法繼續燃燒,又或者直到火種因缺乏氧氣而熄滅,而那時地表和空氣中將產生大量的含氧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大量的溫室氣體會被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地表持續高溫,在陸地上的生物基本會被燒死,有些會窒息而死,剩下來的也會熱死,基本沒有陸地生物可以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

那麼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大量燃燒後的氣體會溶入海洋,這會造成大陸附近的部分淺海生物死亡,比如對環境相對敏感的珊瑚礁可能出現大面積死亡,導致大量生物失去棲息地,食物鏈破壞會導致更多的生物面臨死亡。但由於佔地表70%的海洋麵積,這些氣體無法完全汙染海洋,因此,遠離陸地的深海生物將得以倖存。

不過地表的全球性火災可能無法讓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下降多少,畢竟地表的可燃物是相當有限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地面的一切,但根部也許依然存活,某些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過由於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的過量排放和持續的燃燒,地表的高溫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然後慢慢被大氣迴圈帶走。當地表溫度下降到適宜的溫度,大量蒸發的水蒸氣形成雨滴降落地面,那些依然深藏在地下的根莖就又開始野蠻生長,植被會再次覆蓋地表,然後等待下一次的全球性大火……

由於地表的動物基本已經死光了,那些卵生動物未孵化的蛋也基本被煮熟了,因此陸地動物基本已經絕種了。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海洋動物上岸了……假如在這樣的災難之前地球上有人類,對這樣的毀滅性大火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至於能否在這樣的災難底下倖存,我個人不太樂觀……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人類是創造不了工業文明的……人類甚至連火都不敢生……因為一把火就能燒掉整個大陸……一個連工業文明都沒有的人類要在這樣的全球性大災難下存活……有點難。

冷知識:關於陸地表面積

好了,腦洞了那麼多,最後我們來講點冷知識吧。你覺得假如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包括南極都燒起來,燃燒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多少?29%?錯了。

我們知道陸地上很多地方並非平坦的,有很多高低起伏的山嶺,而在計算陸地面積的時候,是忽略掉這些高低起伏的,只做了一個佔地面積的計算,但實際上,一座山的表面積跟一座山的佔地面積完全是兩碼事,兩個面積大小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方便理解,我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面積1平方米的地面上有一個1米高的立方體,那麼這佔地1平方米的立方體的表面積有多少呢?答案是5平方米!

也就是這個1立方米的立方體的表面積是其佔地面積的5倍!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也就是說,陸地面積雖然只佔地球總面積的29%,但實際上陸地的表面積是遠超過地球總面積的29%的,而我們在討論地表因高氧而燃燒時,所燃燒的面積就是實際的表面積。

2樓:活寶就是不上班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我們會出現胸痛,噁心,嘔吐,會產生中毒的現象。

3樓:勞醉山

我們會很難生存下去,氧氣的濃度過高,會對我們肺部造成非常大的傷害;其他二氧化碳的含量降低了,樹木也不會存活。

4樓:靈魂忍者

那麼人類將會不適應這個氧氣濃度人類會滅絕,不只是人類,絕大部分的生物包括動細菌都會滅絕。

5樓:劉心安兒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出現很多東西自然的現象,而且會造成很嚴重的火勢,會對生活造成很嚴重的影響,造成眾多生物的死亡。

6樓:同事相處der文化蛙

地球因為含氧量過高,會非常容易發生,大面積的火災,直到陸地上能夠燃燒的東西燃燒殆盡才會停下來,會造成所有陸地上的生物滅絕。

7樓:數碼專家小行星

會非常恐怖。氧氣含量增加,現在細小的昆蟲會逐漸體型增大,人類更加危險。

如果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會怎樣呢?

8樓:小顏愛遊戲

假如地球空氣裡的氧氣含量從21%提高到90%,地球會怎樣?

很顯然會「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在初中的時候,化學課上我們可能都做過一個實驗,至少應該看化學老師做過吧,就是鐵在純氧中燃燒。90%的氧氣已經跟純氧相差無幾了,可以讓很多原本無法燃燒的物品燃燒起來,甚至不太粗的鐵絲都可以持續燃燒了……

所以,如果空氣中的氧氣濃度達到90%會怎樣?一點火星便能引燃整個森林,甚至是整個大陸,甚至石頭都可以燒起來……

那麼會不會產生這個火星?一定會!無論是動物皮毛所產生的靜電,還是雷雨天裡的閃電,地球從來不缺能點燃它的火種。

那麼結果會怎麼樣?結果就是地球會燃燒起來,直到氧氣被大量消耗而使濃度下降,直到地表的物質無法繼續燃燒,又或者直到火種因缺乏氧氣而熄滅,而那時地表和空氣中將產生大量的含氧化合物,比如二氧化碳,大量的溫室氣體會被排放到空氣中,導致地表持續高溫,在陸地上的生物基本會被燒死,有些會窒息而死,剩下來的也會熱死,基本沒有陸地生物可以在這樣的災難中倖存……

那麼海洋生物又會如何呢?大量燃燒後的氣體會溶入海洋,這會造成大陸附近的部分淺海生物死亡,比如對環境相對敏感的珊瑚礁可能出現大面積死亡,導致大量生物失去棲息地,食物鏈破壞會導致更多的生物面臨死亡。但由於佔地表70%的海洋麵積,這些氣體無法完全汙染海洋,因此,遠離陸地的深海生物將得以倖存。

不過地表的全球性火災可能無法讓空氣中的氧氣含量下降多少,畢竟地表的可燃物是相當有限的,一場大火毀滅了地面的一切,但根部也許依然存活,某些生命力比較頑強的植物將「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不過由於溫室氣體,包括二氧化碳和水蒸氣等的過量排放和持續的燃燒,地表的高溫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然後慢慢被大氣迴圈帶走。當地表溫度下降到適宜的溫度,大量蒸發的水蒸氣形成雨滴降落地面,那些依然深藏在地下的根莖就又開始野蠻生長,植被會再次覆蓋地表,然後等待下一次的全球性大火……

由於地表的動物基本已經死光了,那些卵生動物未孵化的蛋也基本被煮熟了,因此陸地動物基本已經絕種了。只能等待下一次的海洋動物上岸了……假如在這樣的災難之前地球上有人類,對這樣的毀滅性大火是一點辦法也沒有的,至於能否在這樣的災難底下倖存,我個人不太樂觀……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中生存的人類是創造不了工業文明的……人類甚至連火都不敢生……因為一把火就能燒掉整個大陸……一個連工業文明都沒有的人類要在這樣的全球性大災難下存活……有點難。

冷知識:關於陸地表面積

好了,腦洞了那麼多,最後我們來講點冷知識吧。你覺得假如地球上所有的大陸包括南極都燒起來,燃燒面積佔地球總面積的多少?29%?錯了。

我們知道陸地上很多地方並非平坦的,有很多高低起伏的山嶺,而在計算陸地面積的時候,是忽略掉這些高低起伏的,只做了一個佔地面積的計算,但實際上,一座山的表面積跟一座山的佔地面積完全是兩碼事,兩個面積大小不可同日而語。為了方便理解,我就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一個面積1平方米的地面上有一個1米高的立方體,那麼這佔地1平方米的立方體的表面積有多少呢?答案是5平方米!

也就是這個1立方米的立方體的表面積是其佔地面積的5倍!

驚喜不驚喜?意外不意外?也就是說,陸地面積雖然只佔地球總面積的29%,但實際上陸地的表面積是遠超過地球總面積的29%的,而我們在討論地表因高氧而燃燒時,所燃燒的面積就是實際的表面積。

9樓:汽車小張家的老大

將會導致人類的壽命減少到原來的70%,因為人類在大量的氧氣當中會損害人類的機體,對人類並不是一件好事。

10樓:大白熊資訊

氧氣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但是空氣中除了氧氣還有其他稀有氣體,氧氣含量過高人體變無法代謝,導致氧氣中毒

11樓:墨墨天予

90%的氧氣已經跟純氧相差無幾了,可以讓很多原本無法燃燒的物品燃燒起來。無論是動物皮毛所產生的靜電,還是雷雨天裡的閃電,地球從來不缺能點燃它的火種。最終是地球生命完全毀滅。

12樓:奧創逐星

可能會導致全球大火和生態破壞

氧氣是助燃劑,如果氧氣含量過高,即使一點點火星也會燃燒,全球大火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受火災的影響,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會隨之增加,全球的生態系統都會遭到破壞

如果地球上的氧氣含量持續緩慢上升,將會給地球帶來哪些變化?比如:上升到22%,或者26%,或者30

13樓:匿名使用者

在一般情況下,大氣中的含氧量為21%左右。據科學家研究,大氣的含氧量如果超過35%,那是很危險的,大氣極容易產生自燃,地球隨時隨地都有可能發生火災,那時,地球就會成為一片火的海洋,成為生命的一座地獄。

假如地球含氧量翻一倍後,人類將要面臨什麼呢?

14樓:小顏愛遊戲

地球上最不缺的資源包括水和氧氣,水是萬物生存的根本,它被稱為生命之源。任何生物每天都要攝入足量的水,否則身體平衡會被破壞。氧氣與水同等重要,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並非一成不變的。

自地球誕生以來,飽經風霜,早期前的環境惡劣,到現在才逐漸穩定下來,氧氣含量一直在潛移默化的變化,從最初的無氧環境到現在的21%的含氧量。對所有生物而言,這些氧氣的含量足夠豐富,完全可以滿足它們。那是不是氧氣含量越高越好呢?

針對這一問題,科學家提出大膽的猜想,倘若地球上的氧氣含量全部提升至90%,會給地球帶來怎樣的影響呢?地球含氧量翻一倍後,人類會發生什麼?石炭紀的場景告知一切!

富氧環境會帶來哪些變化?

回溯以往的歷史,地球曾經經歷過一次富氧階段,氧氣含量高達35%。在石炭紀時期,動植物遍處都是,動物的體型也不大,以至於植被長得非常茂盛,當時地球被森林籠罩著。眾所周知,森林植被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經過光合作用釋放出氧氣,如果植被過多,會導致地球上的氧含量明顯增加,二氧化碳含量也越來越低。

因氧氣含量較高的問題,地球上的洋流發生了改變,天氣越加乾燥,氧氣漸漸減少,最終導致火災發生的頻率越來越高。

氧氣還有另一種身份,那就是助燃劑,氧氣的濃度越高,意味著它的燃燒反應越劇烈,在石炭紀時期,經常有雷電導致火災濃煙四起,無數植被被燒死,一旦火災發生,不僅持續很長時間,還會使大片領域被毀掉。如今地球上的植被面積很廣,動物無憂無慮的生存著,溫度也沒那麼冷了。

氧氣達到90%後會發生什麼?

如果氧氣含量真的達到90%,首先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植被難以生存,沒有了植被的地球,氧氣無法被製造出來,溫度隨之下降,有可能會迎來一場大冰河時期,無數的動植物走向死亡或者進入冬眠期,火災接連不斷,大氣中的二氧化碳含量越來越高。地球上有可能會開啟新一輪的生物大滅絕,對那些有氧生物來說,過度的吸收氧氣相當於吸收毒氣。

測定空氣裡氧氣含量的實驗現象,測定空氣中氧氣成分的實驗,現象是什麼?結論是什麼

用紅磷測定時 紅磷 不能用木炭 硫磺 鐵絲等代替 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同時鐘罩內水面逐漸上升,冷卻後,水面上升約1 5體積。基本上就是說,氧氣佔空氣的1 5。另附1 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實驗現象 紅磷 不能用木炭 硫磺 鐵絲等代替 燃燒時有大量白煙生成,同時鐘罩內水面逐漸上升,冷卻後,水面上升約...

九上用紅磷測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實驗結果偏大,和實驗結果偏小的原因分別是什麼。 希望答案能夠完整

這是沙茶君 在紅磷測定空氣中的氧氣的含量的實驗中,若紅磷的量不足,不能全部消耗掉氧氣 裝置的氣密性不好,進入空氣 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開啟彈簧夾讀數。都會造成測量的結果小於 故答為 紅磷的量不足,裝置的氣密性不好,沒有冷卻到室溫就開啟彈簧。 涵涵涵涵寶兒 偏小 紅磷量不足 裝置漏氣 未冷卻就開啟止水夾 ...

假如地球氧氣太多會是什麼樣子呢

地球是人類生存的家園,動物包括人類呼吸離不開氧氣,現在地球大氣層的含氧量大概為21 左右。本來大氣層的二氧化碳含量是很少的,但隨著近年來環境的日益破壞嚴重,工業尾氣的大量排放,導致二氧化碳的含量在逐步升高,溫室效應導致全球氣溫在不斷升高。不可否認,大氣中的含氧量多一些,確實會讓人們感到呼吸流暢,身輕...